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干旱区坎儿井与山前凹陷地下水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邓铭江 《水科学进展》2010,21(6):748-756
在分析研究坎儿井主要技术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河流冲洪积扇地形地貌特征、储水构造以及水资源转化特点,提出了建设山前凹陷带"横坎儿井式"地下水库的具体思路,并以台兰河地下水库示范工程为例,对构筑"横坎儿井式"地下水库的可行性及其"引渗回补"调蓄系统、"横坎儿井"集水系统、"自流虹吸"输水系统三大工程组成部分的结构设计原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山前凹陷地下水库是非常理想的应急抗旱水源工程,其研究和示范工程,为干旱区内陆河流域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调度、水资源高效利用探索出了一种新模式.  相似文献   

2.
台兰河山前地下储水构造及地下水库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台兰河流域冲洪积扇地形地貌特征、储水构造以及水资源特点,讨论了建设地下水库的可行性,并以正在试验的台兰河地下水库示范工程为例,分析了"横坎尔井"式地下水库的特点是库容大、自压滴灌、节约能源、"引渗回补"具有强大调蓄功能进行可行性研究,为干旱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贵州高原斜坡岩溶地区逆断层两盘地下水开采规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岩溶地区地下水资源开采是当今岩溶水文地质学研究的难点和重点,是直接关系人民生产和生活的重要问题。贵州高原斜坡岩溶地区河谷深切,大部分地区地下水深埋且集中径流,其储存空间分布和相互间连通的高度不均匀性,给地下水资源开发带来了极大的困难。笔者等通过贵州高原斜坡地带岩溶区地下水资源开采探寻,结合逆断层上下盘打井成败经验,指出逆断层作为一种常见的地质构造形式,水文地质意义上具有"拦水坝"作用,其补给区地下水含水介质可充当"地下水库"作用。  相似文献   

4.
北京西郊地下水库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宇  邵景力  叶超  邢国章  崔瑜 《地学前缘》2010,17(6):192-199
在水文地质条件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北京西郊地下水库调蓄工程的模式。北京西郊位于永定河冲洪积扇的中上部。文中首先论述了北京西郊的水文地质条件和水库的边界条件,地下水库的面积为333 km2,以1983年为最高水位,计算出地下水调蓄库容为8亿m3。地下水库的补给源主要有永定河洪水、官厅水库放水和弃水、用水低峰时南水北调的尾水、城市雨水等,主要调蓄方式为河道、砂石坑和大口井。提出了地下水库工程由回灌水预处理工程、回灌工程、地下水库工程和取水工程等组成,根据北京市西郊水文地质条件、水源以及回灌条件,提出了北京西郊地下水库调蓄工程的三种模式,阐述了各种模式的空间分布、调蓄水源、调蓄方式等,为地下水库工程前期论证和建设提供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5.
近地下水库理论与工程实践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下水库作为一种水资源调控工程措施,具有重要意义。在过去的40年,国内外进行了大量的地下水库建设工程实践,取得了较大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本文回顾了地下水库研究和工程实践的历史,讨论了地下水库的概念、分类、建设条件、效益及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6.
为满足城市用水需求,北京市持续超采地下水,使地下水位不断下降,地质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地下水库作为一种高效的水资源调控工程措施,对于缓解供水紧张局面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了在水资源短缺以及南水北调工程即将通水形势下,北京建设地下水库的必要性,阐述了北京市地下水库的研究基础,讨论了地下水库的建设条件和工作方法,并对地下水库运行管理提出需要关注的问题,为北京市研究建设地下水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关于地下水库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8,自引:3,他引:38  
本文重点探讨了地下水库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它的组成,包括由天然储水构造组成的地下水库库区,拦截地下径流的地下坝,地表拦水工程和引渗工程,地下水开发工程4个基本部分和其它组成部分,还探讨了地下水库的优势和问题。  相似文献   

8.
吉林省地下水开发的另一途径--地下水库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开发建设地下水库是一项工程量小,环境影响小,投资少,效益大的开源节流工程.吉林省,特别是水资源短缺的中西部平原区具有辟建地下水库的有利水文地质条件.全省仅平原区可利用地下水库库容量137.3×108m3.可见,地下水库的开发利用在防洪减灾、开源节流的水资源调控中会起到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北京地区地下水库建设条件的全面分析,基本明确了北京市平原区五大地下水库"渗得进、存得住、取得出、用得好"的建库基本条件,初步计算了调蓄库容,探究了南水北调水源、地表水库水源、雨洪水源作为调蓄水源的条件;利用以往试验资料分析了河渠入渗、滞洪水库入渗、砂石坑回灌、井灌等补给方式的特点,进一步对五大地下水库输汇水条件、入渗能力和取水条件进行分析,得出在北京主要冲洪积扇上游建设地下水库是可行的结论,为地下水库建设提供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10.
地下水库作为一种“环保型水资源开发工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目前建设的地下水库多以潜水含水层作为调蓄目标含水层。对于承压型地下水库的研究相对较少。定量化研究大气降水对承压型地下水库水资源调蓄的影响成为承压型地下水库规划建设的一个研究问题。本文在介绍地下水库及其水资源调蓄的基础上.以大庆市西部地下水库为例.运用地下水流数值模拟方法定量研究了大气降水对承压型地下水库水资源调蓄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大气降水对该地下水库水资源调蓄的影响很小.在进行地下水库调蓄运转模型的设计时。可将多年平均降水入渗补给量作为该地下水库库区所接受的大气降水入渗补给量。  相似文献   

11.
屋檐洞溶洼水库坝体工程条件与渗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溶洼成库,是岩溶区地下水开发的主要途径之一。屋檐洞溶洼水库是封堵地下河形成的地下、地表联合水库,堵体位于距地表182m的地下河道中。除主体工程外,坝体上部有厚110m的松散堆积作为天然坝体。通过实地勘测、钻探及物探等成果资料和地下河试堵工程观察分析,上部松散体主要由滑坡堆积而成。本文对滑坡体的成因条件和坝体工程地质特征进行分析,认为滑坡是由水流冲刷、地貌、岩体结构及外应力等的共同作用产生的,对坝体的稳定具有一定的影响,但滑坡体渗漏是成库的关键。按不同渗漏条件,可分为上部松散体及岩溶裂隙和层间错动带的渗漏,渗漏点分布于550m高程以上。通过研究,该坝体在采取相应工程措施处理的基础上,蓄水高程可达650m左右,可形成以地下河道为主要蓄水空间的溶洼水库。  相似文献   

12.
在治理济青高速公路因渗滞水的影响,造成路基、路面损坏的工程中,根据工程特点,采用了不影响交通、不破坏道路结构、不破坏环境、施工速度快、施工精度高、施工成本低、社会效益显著的水平定向钻进非开挖技术,非开挖技术是利用不开挖的相关技术对地下管线、管道进行铺设、修复或更换的高新技术,该技术在河道堤防、水库大坝的排水,以及铺设供水、排污等管线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百色水利枢纽属高坝大库,大坝及地下厂房主要洞室均建在地质条件复杂、厚度单薄的辉绿岩岩脉上,岩体完整性较差,其上、下盘接触蚀变带风化深,强度低,河床顺河发育有一条规模较大的F6断层,消力池地基极不均匀,风化夹层深厚,存在很多工程地质问题。在施工过程中,根据不同地质问题和建筑物对地基的要求,对上、下盘接触蚀变带采取了深层固结灌浆处理,对F6断层采取了深挖回填混凝土和加强帷幕灌浆处理,对消力池采取了加厚底板、固结灌浆和锚固处理,对地下厂房浅埋洞段和单薄岩墙所出现的塑性变形区采取了张拉锚杆和锚索加固。通过处理,整个工程运行正常,坝基及洞室变形、应力、渗压等观测资料均在设计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4.
李琍  兰艇雁 《地质科学》1989,(3):297-301
清泉洞穿过坝体,是大坝工程的隐患,搞清楚清泉洞流量的主要补给来源,是水库漏水还是左岸地下水的渗水可为加固工程提供重要依据。所以,从清泉洞、水库和左坝肩附近地区各取水样,用同位素δD和占δ18O进行对比分析。从分析结果看出,清泉洞水的流量主要是由水库水补给的,但也有一小部分从左岸渗入的地下水。  相似文献   

15.
湖南新田水浸窝水库渗漏分析及其治理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水浸窝水库是采用全封闭式堵洞而成的地下、地表水库。其渗漏类型按渗漏及出流状况分,属于集中管道渗漏、集中管道式出流;以渗漏场在水库中所处的地貌部位分,属于近坝库岸渗漏类型(坝下渗漏)。解决该水库渗漏的最佳方案是在原坝址上游83. 0m处修建新坝并辅以适当的帷幕灌浆处理。该处工程地质条件好,无需清基,坝前有天然通气孔,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16.
边毓  唐亦川 《地下水》2019,(1):205-207
自强水库位于陕南秦巴山地中低山地貌区,水库为镇巴县备用水源地及旅游观光风景区,属小(1型水库。通过对库坝区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岩溶发育等工程地质条件分析可知,对工程建设及坝线选址有影响的工程地质问题主要为库区内发育逆冲叠瓦小断裂以及岩溶发育可能导致水库渗漏等。库区内无大型活动性断裂构造,构造较为稳定,且库区蓄水范围小,蓄水量不大,不易诱发地震。而拟选坝址位于自强河段,沟谷对称顺直,综合水库坝址区地形地貌、工程地质等条件进行坝线比选,推荐下游坝线为较为理想的坝线位置,可满足工程建设要求。  相似文献   

17.
Based on the natural and social conditions as well as hydro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yukyu limestone, a major aquifer in the Ryukyu Islands, a conception of underground dam, was proposed in the early 1970s in order to develop ground water resources in the Quaternary Ryukyu limestone regions of Japan. The practice of nearly thirty years has shown that the underground dam is an environment-friendly and effective way for developing ground water in these regions.To further improve the technology associated with underground dam, the authors introduced related analytic method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technology to site selection of the underground dam is reported in this paper.  相似文献   

18.
结合延安某拟建水库的工程地质条件及采空区赋存状况,在分析房柱式采空区变形破坏形式及机理的基础上,分析了房柱式采空区对拟建水库坝基的稳定性及渗漏性的影响。稳定性分析认为:拟建场地采空区处于不稳定状态,在坝体荷载作用下,将引起采空区"活化",采空区对坝基及泄水涵洞等附属构筑物的稳定存在严重影响。渗漏分析认为,下伏采空区对拟建水库渗漏存在严重影响。在采空区未发生大面积拱冒、切冒破坏的前提下,采空区引起拟建水库的渗漏量为1 671.9 m3/d,约占水库年平均流域径流量的17.9%。当采空区发生大面积拱冒、切冒破坏条件下时,采空区产生的切冒破坏将引起坝基及两侧坝肩的绕流,在切冒陷落区与不扰动区接触带出现台阶,垂直坝基轴线方向形成上下游贯通裂缝或空洞,形成管涌破坏,导致坝体失稳。鉴于此,应对坝基采空区进行有效治理,以确保建设工程安全。   相似文献   

19.
雅鲁藏布江中游某水电站库区泥石流工程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雅鲁藏布江中游某水电站在库区6.7km范围内发育有11条泥石流沟,泥石流发生频率较低。本文主要通过对库区各石流沟的危险性、堵江可能性及对水电站工程设施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讨论,进而综合分析库区泥石流的工程影响。其中3条沟距离坝址较近,危险性较大,会对坝址区水工建筑及施工安全造成一定影响,库区泥石流不会造成严重的堵江问题。水库蓄水后,库区泥石流堆积区急剧后退,对水库正常运营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0.
国内某著名煤炭企业计划实施每年10万吨的CO2地质储存(CCS)项目,拟选了5组地层做为目标储层。但所选封存层平均渗透率在0.15~0.6mD,平均孔隙度在2~6%,属于低渗低孔地层,如不进行人工压裂提高注入层渗透率,要实现预定存储目标尚有一些困难。笔者在研究中发现,除对目标层进行一定的水裂酸化处理提高地层渗透特性可以显著提高注入性和存储能力外,CO2注入速率的变化对地层的封存能力和注入性也有明显影响。运用TOUGH2-ECO2N软件分别模拟了无水裂及水裂情况下8种不同注入速率下这些目标存储层的压力变化及CO2封存状态比例及理论最大封存能力。模拟结果表明使用水裂酸化方法对储层进行处理后,不仅可以使注入总量达到项目要求,还可使系统理论最大储存能力提高55%;并且在灌注过程中采用变速灌注方式,可以有效控制系统压力积聚,对将来实际灌注压力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