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香子坪金矿床位于秦岭造山带南秦岭构造亚带北缘,北西向断裂带控制着含金构造蚀变带及金矿体的分布,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绿泥石化、褐铁矿化等蚀变为找矿标志,蚀变矿物愈多、组合愈复杂,金、银的品位往往越高。金矿成因类型为脉型及蚀变岩型金矿。  相似文献   

2.
吉林中部地区南天门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南天门金矿床受区域弧形构造控制,成矿与北西向次级断裂构造有关,矿床类型为低质量分数脉状含金蚀变破碎带型。矿体蚀变破碎强烈,规模可观,彰显良好的找矿潜力。对该矿床成矿规律及地质特征总结和分析,旨在更深入开展区内找矿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流域从南东至北西分布有争光、三道弯子、上马场、大新屯、宽河北、二十四号桥等小中型金矿。从宽河北小型岩金矿床控矿地质条件可以看出:中奥陶统多宝山组、是成矿的矿源层及有利围岩;石炭纪花岗闪长岩、早白垩世花岗斑岩是重要的成矿物源区及矿体围岩;矿体严格受北西向金成矿蚀变带控制,是大新屯—宽河北金成矿带主要成矿地段。  相似文献   

4.
康如华 《地质与资源》2001,10(4):210-214
掉水洞微细粒浸染型金矿位于湘中白马山-龙山东西向成矿带中部.泥盆系半山组岩石特征有利于金的储存富集,1-3结构式沉积建造对金成矿最为有利.基底断裂、穹隆构造联合控制了金矿床的分布,北西向基底隆起和北西向脆韧性剪切带控制了含金蚀变带的空间分布及金矿体的产出.区域上具较大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前人矿产调查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本次找矿工作,笔者对研究区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矿化蚀变特征等进行了综合分析,在优选的重点异常区内发现了4个矿点。矿产种类为铜、银、铅、锌,矿产类型为火山-热液型、构造蚀变岩型。已圈定的矿化蚀变带分布于北西向中-大型断裂派生的次级北西向断层内,多金属矿体沿蚀变带平行分布,赋矿岩石多为蚀变英安岩、构造蚀变岩。研究认为,冰沟—鸭子沟地区分布的火山岩成矿元素含量高,是区内的矿源层。各种类型的构造发育,导矿和容矿空间具备。化探异常强度高、分带明显、套合好,异常区内已发现受北西向断层控制的矿化蚀变带,圈出多条矿体,找矿标志明显,成矿条件有利,找矿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6.
小岭子地处北西西向辉发河—金城洞大断裂与北东向两江—春阳深断裂的交汇处,区域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利用地、物、化勘查方法大致查明了勘查区内地层、岩浆岩、构造等基础地质特征,分析了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并圈定出13条含金蚀变带和10条金矿体.小岭子位于吉林省著名的夹皮沟—金城洞成矿带上,具有非常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7.
阿尔及利亚金矿主要分布于南部地区Hoggar地盾.受泛非运动影响,Hoggar地盾与西非克拉通挤压碰撞,区内金矿沿南北向断裂带分布.Tin-Zakri金矿位于Hoggar地盾近南北向Tiririnienne成矿带上,受区内北西向主构造控制.目前发现与矿化有关的矿化蚀变带30条,其中规模较大的有2条(27、30号脉),矿体赋存在片理化岩带内,呈北西向或近南北向脉状展布,以石英脉的形式断续分布在韧性剪切带中.围岩蚀变特征明显,绢云母化为金矿的直接找矿标志,绿泥石化片理化带是金矿找矿的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8.
泰宁何宝山金矿位于武夷成矿带中部,构造位置位于北武夷隆起区邵武—将乐裂陷槽南部,北东向崇安—安远断裂带以及北北东向光泽—武平断裂带交会处东北侧。区内金矿体主要呈脉状、透镜状,贮存于北北西向、北西向次级脆性断裂破碎蚀变带中,少数存在于石英裂隙脉中。通过对泰宁何宝山金矿地质特征的总结与分析,初步认为该矿床的成因类型为断裂破碎蚀变岩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八卦庙金矿床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矿体特征、矿石特征和围岩蚀变特征等几个方面的综合研究发现,八卦庙金矿床矿体主要赋存于泥盆系上统星红铺组下段上部岩层铁白云质粉砂质绢云母千枚岩中;成矿作用受北西向一组张扭性断裂构造控制;围岩蚀变特征明显,主要发育有硅化、黄铁矿、磁黄铁矿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金矿物赋存状态为自然金,产出状态以粒间金产出为主,其次是裂隙金,包体金较少。构造、蚀变发育地段,金品位相对较高,而结构完整、蚀变程度低的岩石则金品位相对较低。由此笔者认为八卦庙金矿床为由韧性剪切带所控制的蚀变岩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0.
朱太天 《物探与化探》1984,8(6):341-351
三道岔金矿为一大型金矿床。该矿床受夹皮沟北西向弧型断裂带的控制,赋存于太古界鞍山群三道沟组下段条带状片麻岩(该队定为注入片麻岩)及斜长角闪岩带中(见图1)。大都是盲矿体,矿体赋存于蚀变破碎带中,为变质热液型含金石英脉。矿床已采到425米中段。  相似文献   

11.
周朋富  徐光龙  刘格非 《吉林地质》2019,38(2):32-35,55
夹皮沟金成矿带位于吉林省桦甸市夹皮沟地区,是吉林省重要的金成矿带,也是重要的金矿集中区。本文简要介绍该区的成矿地质特征,以及同胶东半岛典型金矿的类比,浅析夹皮沟地区金成矿带的深部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2.
陈龙照 《地质与勘探》2021,57(5):1008-1016
古木口金矿是在桂东大瑶山成矿带上发现的首例中型规模以上高品位金矿,其矿床类型属于中低温岩浆热液型。该金矿矿体呈似层状、脉状、透镜状产出,受断裂、成矿结构面及构造蚀变带控制,矿床在垂向和横向上具有石英脉型、破碎蚀变岩型及斑岩型分带特征。为及时总结矿区勘查新成果,推动该区找矿新突破,研究矿体与寒武系含碳细碎屑岩系、层间引张型走滑转换断裂、花岗闪长斑岩组合要素的空间关系,以及近矿围岩蚀变矿物组合标志、土壤化探异常等成矿综合信息;运用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及异常带槽探、钻探揭露等综合找矿方法,在总结分析了矿区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矿化时空分布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该区带的找矿方向。结果显示,该矿区深部及外围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特别是北西向断裂、引张型走滑转换断裂、伸展型脆-韧性剪切异常带利于寻找破碎带蚀变岩型富金矿,其构造相对封闭环境的深部是寻找斑岩型金矿的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13.
三道砬子河地区位于夹皮沟成矿带南西侧,处在桦甸-长白山断裂带上。区内以太古宙花岗岩为主,局部残留表壳岩系。伴随滨太平洋构造域演化,区内发育了众多的中酸性脉岩,并伴有Au、Ag等矿化,局部形成金(银)矿体。矿床类型属于岩浆热液型矿床。  相似文献   

14.
乌力沟金矿位于甘肃省肃北县盐池湾乡。大地构造属中南祁连山弧盆系之党河南山—拉脊山弧间裂谷;秦祁昆成矿域南祁连加里东期Cu-Pb-Zn-Ag-Gr-石棉带党河南山加里东期Au-Cu-Pb成矿带。矿床赋存于乌力沟二长花岗岩侵入体的内、外接触带中,矿床严格受NWW向断裂带构造控制,矿化带长2 000m,矿体在矿化带中具有分段赋存特征,矿床中成矿元素具中、低温元素富集特征。该矿床是党河南山地区继贾公台、黑刺沟后,又一新的找矿突破,初步分析属中低温热液作用下形成的蚀变岩型金矿床,对该矿床地质特征的讨论,有助于推动该区金矿勘查工作。  相似文献   

15.
吉林省夹皮沟金矿区控矿构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夹皮沟金矿受夹皮沟断裂的一系列次级脆性构造控制,按构造性质可划分为NW向、NE—NEE向、近SN向3种控矿构造类型。其中NW向构造显示左行剪切特征,NE—NEE向构造显示右行剪切特征,近SN向构造显示压性特征。经研究提出区内控矿断裂的形成与中生代敦化一密山断裂大规模左行平移有关;NE向敦化一密山断裂与次级平行分布的两江断裂左行平移,使早期形成的夹皮沟压性断裂显示左行压扭特征,诱导应力场派生出一系列NW向、NE—NEE向的剪切断裂,以及近SN向的压性断裂。这3组断裂成为本区员主要的容矿构造。  相似文献   

16.
湘东北雁林寺金矿构造控矿特征及金成矿ESR测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湘东北雁林寺地区金矿是否存在矿源层、NE向劈理化带和NW向韧性剪切带对金矿的控制作用及其成矿时代等争议性问题进行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金矿的矿源层是存在的,矿源层为中元古界冷家溪群;(2)NE向劈理化带和NW向韧性剪切带是该区金矿的主要控矿构造;(3)石英脉ESR测年结果表明,NE向金矿脉成矿年龄为214.2Ma,为第一期成矿,形成于印支晚期。NW向金矿脉成矿年龄为177.4~155.0Ma,为第二期成矿,发生在燕山早期。  相似文献   

17.
华北地台北缘金矿床成矿时代讨论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汇集了华北地台北缘21个金矿床的45个直接测年数据,对这些数据的可信度作了评述。选用矿石或蚀变围岩中的绢云母、黑云母、钾长石等蚀变矿物作为测年对象,采用Ar-Ar,K-Ar法或Rb-Sr等时线法测年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是经济可行的,关键是要保证被测矿物确为蚀变矿物并且纯度较高。用U-Pb法测定矿脉中的水热锆石为确定成矿年龄,但如何区分继承锆石和水热浩石尚不成熟,以地质观察为基础,充分利用上述测试数据  相似文献   

18.
东洞沟金矿位于党河南山金成矿带上,是由断裂构造控制的岩浆热液型金矿。中奥陶统砂岩是本区金成矿的地层条件。断裂构造及由其形成的蚀变破碎带控制着区内金矿体的形态、产状及延伸,是区内金的导矿和容矿构造。东洞沟金矿的矿体多分布在志留纪的闪长玢岩、石英闪长岩和中奥陶统砂岩的接触带上,岩体既提供了热源,也提供了部分矿质,对东洞沟金矿的形成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兴胜岩金矿处于大兴安岭中段东西向金银钼成矿带上,位于火山盆地边缘隆起带,火山期后热液活动强烈,构造都很发育,控制着矿(化)体的分布。火山期后次火山岩、花岗斑岩、似斑状花岗闪长岩和闪长岩等岩浆热液活动是重要的成矿热源,成矿与近东西向次级构造有关,矿体产于蚀变破碎带石英脉及蚀变角砾岩中。通过对金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认为构造、岩浆活动在成矿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对大兴安岭中段东坡找矿起到指导作用,明确了本区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吉林省抚松县西林河王麻子沟地区地层、构造、岩石等控矿因素,对区内主要金矿体特征、矿石矿物成分,矿石结构、构造,矿石类型等进行了研究。矿体铅同位素年龄测定7.43亿年(U-Pb法),推断成矿作用发生在前寒武纪吕梁运动末期①。δ34S与夹皮沟金矿硫同位测试结果相近,推断该矿床属于变质-热液蚀变岩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