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7 毫秒
1.
国家级现代农业气象业务技术进展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农业气象业务技术是开展农业气象服务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农业气象业务技术的研发一直是国家级农业气象业务服务的核心工作。近年来,国家级农业气象业务技术已逐步迈向精细化、定量化,涵盖了农业气象监测评价、作物产量预报、农业气象灾害监测评估与影响预报、农用天气预报、农林病虫害发生发展气象等级预报等诸多领域。随着农业气象业务技术的发展,支撑农业气象服务的客观产品更加丰富和多样化,既有站点产品,又有格点产品,涵盖了日、周、月、季、年等不同时间尺度。以农业气象指标、数理统计模型、作物生长模拟、卫星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大数据等技术为核心的国家级农业气象业务平台(CAgMSS)已成为全国农业气象业务系统的重要品牌。面向现代农业发展对气象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精细化、精准化的农业气象灾害监测与风险评估技术、作物长势评估与产量预报综合集成技术、农业应对气候变化技术以及农业气象大数据挖掘与人工智能技术将是未来国家级农业气象业务技术发展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国家级农业气象业务技术综述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毛留喜  吕厚荃 《气象》2010,36(7):75-80
国家级农业气象业务经过近50年的发展,服务领域不断拓展,已形成包括农业气象情报、作物产量预报、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评估、生态气象监测评估、农用天气预报等系列服务,其业务技术以指标为基础,以遥感和GIS等技术为支撑,发展了指标评判、统计分析预报、模型模拟、综合集成等技术,满足了不同服务对象对业务的需求。未来农业气象业务将更加规范、精细、定量。  相似文献   

3.
介绍兴农网的信息流程、互联网的系统结构,分析构建Internet的软件系统和网络通信技术及安全技术。  相似文献   

4.
祁宦 《气象》2004,30(6):52-55
使用覆盖麦秸、多功能防旱剂拌种以及在夏玉米拔节期、开花期喷多功能防旱剂等干旱综合防御措施,进行田间集成试验。分析试验结果得出:覆盖麦秸可以提高土壤含水量10%~20%,主要集中在0~30cm耕作层,尤以0~10cm保墒效果最好,配合多功能防旱剂的拌种和喷施,可以有效缓解土壤水分的不足,起到合理利用土壤水分,减轻干旱危害的作用,利于夏玉米的生长发育,增强玉米抗倒伏能力,特别在小苗期,这种保墒效果对全苗、壮苗非常重要。一般伏旱年份,采用综合防旱技术,可以提高夏玉米产量10%以上,净收益达到500元/hm^2以上,而且该项技术操作简便,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5.
农业技术转移决策支持系统(DSSAT)新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罗群英  林而达 《气象》1996,22(12):10-13
农业技术转移决策支持系统DSSAT V3是现阶段比较成熟的作物生产管理计算机决策支持系统,和其前代版本DSSATV2.1相比,它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更完善的功能。作者以近年来对DSSAT的研究和实践为基础,从DSSAT V3外壳和作物模型两方面来阐述其新特点以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农业产量预报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东 《干旱气象》2007,25(2):12-16
对气象、农业生物、经济计量、作物生长动力模拟这几种农业产量预报技术方法在国内的研究和应用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和评价,论述各种方法的基本原理、适用情况和改进途径,提出综合性预报方法思路。  相似文献   

7.
8.
带状种植是我国集约耕作的传统经验之一。为使单位面积土地上的自然资源利用率达到较高水平,内蒙古以农业气象适用技术指导带状套种。1带形设计带形设计系根据不同地区的日照时间、日辐射总量和通风等条件确定带套形式比例。我们在土默川和伊盟沿河地区多年试验得出:采用1.65m带(即玉米0.85m、小麦0,SOm)增产效果最显著。近年示范推广,许多农户亩产达1000kg以上,比平作增加产量300kg以上。另外,3.3m带(即玉米0‘85m、小麦245m)的带形也受到了土地较多,劳力较少农户的欢迎,这种带套形式的优点是便于机械化作业和亩产细粮多,…  相似文献   

9.
围绕可持续的绿色精准农业这一目标,针对农田"四情"(苗情、墒情、病虫情、灾情)监测的物联网应用,从农作物生产过程的信息获取、传输、处理、服务4个层面上构建物联网应用系统,内容涉及农田的苗情、墒情、病虫情和灾情的感知,低功耗低成本自组织的无线传输网络,强大处理能力的云服务支撑平台和农作物生产管理决策系统,实现实时监测预警,病虫害防治和灾情评估等功能,为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抵御自然灾害风险,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现代农业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农业干旱综合应变防御技术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刘庚山  安顺清等 《气象科技》2001,29(1):F003-F003
干旱缺水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最大的绊脚石,特别是近年来的连续大旱不仅对农业生产,而且对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以及生态环境造成了重大的不利影响。各级政府和广大群众迫切需要有效的农业干旱防御技术。然而农业干旱是一个复杂的科学问题,它涉及到土壤、作物、大气和人工措施等方面,因此它的准确监测、预报以及有效防御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无论提到什麽高度都不过分。“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农业气象灾害防御技术研究”中的“农业干旱综合应变防御技术研究”专题(960200101)通过5年的攻关研究,取得了一…  相似文献   

11.
干旱与可持续发展及抗旱减灾技术研究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7  
讨论了干旱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介绍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国受旱、成灾状况以及干旱气候资源。分析表明,在干旱严重发生地区,采用改善生态环境、优化农业结构、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大力开发空中水资源等措施是目前较为有效的抗旱减灾技术。  相似文献   

12.
气候异常对农业生产影响评估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谷晓平 《气象》2000,26(8):31-34
利用风险度的概念来表征气候异常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程序,并提出风险度的计算公式,讨论了贵州主要「灾害风险度的一般规律,指出:对任何生产对象而言,干旱的风险度最大,洪涝、风雹、低温霜冻的风险度都较小;就地区分布而言,干旱、洪涝、风雹、低温霜冻风险度最大的区域基本上出现在严重夏旱区、严重秋季绵雨区、严重冰雹区、严重霜冻区。  相似文献   

13.
唐菖蒲本名菖兰、马兰花,日本人称菖兰为唐菖蒲。唐菖蒲属鸢尾科多年生草本球茎花卉,主要产地为地中海一带,性喜温凉,为长日照植物。其植物学特征,地下茎扁圆,大小如荸荠或蒜头,叶片剑形,聚散花序。花茎从叶丛抽出,各花着生在每一苞叶中,地栽花期为6~10月,...  相似文献   

14.
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农业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测是灾害评估和防控的基础和前提, 因此,农业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测研究长期以来一直是农业气象研究工作的重点领域。该文系统回顾了我国农业气象灾害的指标、监测技术和预测预警技术等方面的相关进展和成果,提出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农业气象灾害的基础性研究仍然十分薄弱, 农业气象灾害指标对致灾因子的概括性尚不足, 农业气象灾害监测的精细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临近预警技术缺乏, 气候变化背景下农业气象灾害的新规律揭示不够。该文同时指出未来应加强农业气象灾害综合指标的研究, 强化农业气象灾害的预测预报研究, 构建农业气象灾害实时预警技术体系, 构建农业气象灾害立体、动态监测体系, 关注气候变化背景下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变化评估研究, 加强气象或气候预测信息在农业气象灾害预测中的应用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5.
人工增雨农业减灾技术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项目在河南、山东、吉林3省建立了层状云人工增雨外场观测作业试验区,研制了层状云数值模式,结合分析得出了层状云人工增雨新的概念模型、相应的催化条件判据和作业指标;研制了催化条件的飞机实时识别技术和地面综合集成识别技术;建立了中尺度层状云系数值模拟预报的实时业务和省级的人工增雨综合技术系统(催化条件综合识别判据、实时监测识别技术、催化指标和作业决策系统等),提出了相应的作业流程。 在鄂西北(十堰市)对流云人工增雨作业试验区进行了大量外场观测和作业试验,用研制的三维对流云催化模式进行实时预报和催化数值试验,初步提出了催化的最佳部位、时机和剂量;开发应用了高成核率火箭;用雷达识别作业条件并建立了指挥作业的技术流程,因而大大减少了作业的盲目性,提高了对流云人工增雨作业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6.
《赤峰市农牧业气象微机监测预报服务系统》技术总结李俊有(赤峰市气象局)《赤峰市农牧业气象微机监测预报服务系统》(以下简称为《系统》)是根据本市农牧业生产的实际需要而研制的一套适合本地的,具有一定准确性、通用性、系统性的大型应用软件,旨在利用微机实现农...  相似文献   

17.
农业气象灾害影响评估和防御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春乙  郑昌玲 《广西气象》2007,28(1):1-5,71
为解决我国16亿人口的食物安全问题,最根本的措施是进行一次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依靠科技创新使农业生产力水平实现质的飞跃,开展农业气象灾害的影响评估和防御技术研究,提高其技术水平,便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措施之一。为此,通过对农业气象灾害影响评估的分析,找出其相应防御技术和措施。  相似文献   

18.
机器学习技术在现代农业气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智慧气象和精准农业结合下的现代农业气象工作意味着对包含遥感影像在内的大型农业和气象数据高时效性的分析与处理,机器学习技术是当代自然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的主流技术,亦是现代农业气象科研和业务发展的重要工具。该文系统论述了机器学习技术的主要方法及其在现代农业气象中的主要应用方向,比较了不同方法在农业气象不同领域应用的情况,侧重介绍了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成果和近年来的最新研究进展。传统浅层机器学习技术中,以支持向量机和人工神经网络应用最为广泛且效果最为理想。近年来,随机森林和梯度提升机等决策树集成方法普遍取得优于核方法的精度,深度学习技术则在某些任务中取得更优于集成学习的精度。未来,有待检验机器学习技术特别是深度学习技术在更多农业气象问题上的适用性和先进性,更好地迎接现代农业气象发展的新挑战与新机遇。  相似文献   

19.
20.
1 引言水稻是中国南方各省重要粮食作物。如果由于某种原因 ,水稻种子出现缺口 ,急需用外地种子调剂时 ,如何科学调剂 ?当水稻新品种问世后 ,营销推广策略的依据是什么 ?如果有高产、优质品种问世 ,我们能不能引进 ?引进的依据是什么 ?这些问题需要相关的为农服务的单位提出解决方案。由于水稻引种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 ,涉及植物生理、栽培学、植物保护、农业气象学等众多学科 ,并要考虑其经济阀值 ,所以 ,仍有一些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比如 ,仍有个别地方出现水稻不能正常成熟 ,甚至不能抽穗的情况。应加强各相关学科及部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