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龙祠泉位于临汾城西南十多公里处的龙祠村西侧,该点属第四纪坡积物地带,西邻吕梁山脉,罗云山断层从此通过.该泉以群泉形式出露,常年温度17°土,水源以其泉西北大面积区域内降雨补给.临汾台设有1~#、2~#两个测水点,均为自流井,氡含量为8~9埃曼,使用FD—105仪器进行观测.临汾台自1971年设立水氡观测以来,资料连续性较好,而自74年以来由于观测人员稳定、取样时间固定,资料可信度大大提高.选用1~#井74年至今的观测资料,以水氡月均值为纵坐标,月份为横坐标作图(见图1).由图看出,多年来水氡变化具相同的变化形态,呈明显的正弦特征.1~3月份为高值段,尔后下降;7~9月份为低值段,尔后又上升.可见龙祠泉水氡具有明显的年变化形态.  相似文献   

2.
文章首先对隶属于临汾中心地震台的龙祠地震台、侯马形变地震台和峪里场地水准测线所处的地质构造进行了阐述;然后,结合现行的台站观测规范进行对比分析,得出:龙祠地震台的地磁、地电观测场地,侯马形变地震台和峪里断层形变等监测场地的地质条件符合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3.
对王3井水氡、水汞开始观测以来的资料进行了系统清理,针对近几年该井水氡观测资料出现的年动态和下降变化、水汞观测值较低的现象进行了分析,认为王3井水氡观测值出现的年动态变化和水汞观测值2001年的下降与增上数字化观测项目而进行的井-排水系统的改造有关;而2004年下半年水氡、水汞观测值的下降与周良1井的开采有关。文中提出了对王3井的一些改造措施,同时提出了天津水化观测井的重新选井问题。  相似文献   

4.
耿杰  王忠民 《地震》2003,23(1):95-101
据沂水观测井的构造背景、环境条件和泉的成因结果, 经过前兆异常现场落实和采样分析, 并结合活动断裂、地震活动以及流磁观测结果对山东沂水水氡自2001年以来的异常变化从形成机制上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沂水观测井位于沂水-汤头断裂与沂水-沂源断裂交汇部位, 系断层上升泉, 具有应力易集中的地质构造环境; 沂水水氡的下降异常变化与沂沭断裂带中南段的应力活动增强和沂水-汤头断裂与沂水-沂源断裂构造活动加剧有关。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盘Ⅰ井数字化气氡和模拟水氡观测进行了讨论,分析了盘Ⅰ井数字化气氡和模拟水氡在测量原理、方法、计量单位和干扰因素等方面存在的差异,认为两者不能互相取代。  相似文献   

6.
李延峰  朱胜伟  谢庆和 《高原地震》2012,24(1):60-63,59
通过对格尔木井模拟水氡和数字化气氡年动态和月动态曲线的对比,结果表明,二者的变化趋势及均值变化有一定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数字化气氡观测受气温、气压等自然因素影响较多,而模拟水氡观测精度较低,受人为影响因素较多。  相似文献   

7.
1 异常的出现 南源32号井、北源井群与龙祠水共同组成临汾市的供水网,供临汾市的工业用水和17万市民的生活用水。1989年11月27日晚7时许,井水突然发热、烫手,一直延续至28日晨(此井平时温度18~20℃),负责看泵的梁元森同志,将情况及时向行署地震局作了汇报。 32号井出现热异常的时间,正好在大同—阳高地震后不久,这样给对地震敏感的临汾人带来了不安,社会上一时紧张起来。  相似文献   

8.
根据格尔木台观测井的水文地质条件、水氡观测存在的主要干扰因素和年动态变化特征等方面因素,对格尔木地震台水井的水氡观测出现的趋势、突变异常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格尔木水氡趋势变化与气温有关、水氡突降与流量变化有关,更重要的是存在与格尔木水文地质条件有关的信息,反映了岩石应力—应变、区域构造和地震活动的相关信息。  相似文献   

9.
首先对小波分析方法作了简单介绍,然后运用该方法,对1992~2002年上海地区9口水氡观测井的资料进行了6阶小波变换,提取的地震异常信息与实际地震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对1983年山东荷泽5.9级地震和1998河南清丰4.0级地震前聊古1井的氡观测资料进行了小波分析,发现1~6阶小波系数均出现异常;对1999年山东苍山5.2级地震前枣庄十里泉井的水汞观测资料进行了小波分析,发现1~6阶小波系数也出现异常.因此,运用小波分析方法可以有效地提取地震前兆异常信息.  相似文献   

10.
武都殿沟泉是甘肃陇南地震台的流体综合测点,主要观测项目有模拟水氡、数字化气氡和数字化气汞.模拟水氡资料始于1987年,数字化气氡观测始于2001年1月,数字化气汞观测始于2007年6月.本文分析了该测点的水氡、气氡、气汞等观测资料.结果表明,水氡资料连续可靠,在一些地震前记录到明显的震前异常,特别是一些大震前与其他水氡...  相似文献   

11.
耿杰  王忠民 《地震研究》2002,25(4):314-319
在对沂水泉成因探讨、沂水水氡正常变化特征和主要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沂水水氡变化的现场分析落实和周围采样点分析结果及构造地质和流动地磁观测结果,对山东沂水水氡自2001年3月28日以来的异常变化从形成机制上进行了分析,认为沂水水氡的下降变化与应力活动增强、构造活动加剧有关。  相似文献   

12.
李利波  付虹  李琼  何德强 《地震》2019,39(3):115-126
以鲁甸MS6.5地震震中附近的鲁甸大坪子泉水氡、 水质观测资料为基础, 通过对其地震前后的异常特征进行差异性对比, 分析认为震前地震活动丛集, 水氡、 水质异常持续时间较长, 幅度较大, 表现为破年变异常现象; 震后为小震群弱活动, 水氡、 水质异常幅度相对较小, 持续时间较短, 多次出现同步转折, 表现为介质弱化区的前兆异常特征。 从水样测试结果, GNSS位移观测资料、 GPS时间序列曲线及地震活动性等方面分析了鲁甸水氡、 水质的异常机理, 认为鲁甸的水质离子组分群体异常, 与区域的变形活动有关, 局部应力的不断积累, 加剧了地下深部物质活动及构造活动; 近期的同步转折现象属于介质弱化区应力调整状态下的前兆异常。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分析断层的逸出气氡与溶解水氡观测的一致性及干扰因素,选择夏县地震台断层逸出气氡与溶解水氡及气象三要素2015~2018年日值观测数据为研究对象,利用相关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结果表明:气温是夏县水氡、气氡年周期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对剔除气温影响之后的水氡、气氡的回归残差进行一致性分析,表明两者观测结果并不一致,这对观测资料的认识与理解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聊古一井数字化氡与模拟水氡观测资料的对比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耿杰  冯志军  吴春华 《地震》2002,22(4):81-88
数字化氡在聊古一井投入观测已近4年, 与模拟水氡观测相比, 具有采样率高, 数字传输、保存和资料处理快捷方便, 人为观测误差少的优点, 从而使氡的信息量大大增加, 为捕捉地震短临异常信息提供了有利条件。对数字化氡与模拟水氡同期观测资料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 二者的变化趋势、方差及均值变化均不一致, 数字化氡与模拟水氡观测的物理含义不同,是一种新的测项, 尚不能完全替代原有的模拟水氡观测; 数字化氡在反映地震短临异常方面优于模拟水氡; 气水分离装置(脱气装置)是实现氡数字化观测的重要基础环节, 对于获取真实可靠的观测结果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根据丰满地震台水氡近20年的观测资料,分析研究了水氡含量动态变化和异常现主其与远域地震活动的关系,讨论了构造条件和地球化学环境,认为丰满地震台水氡含量变化与区域构造活动密切相关,使其成为映震敏感点。  相似文献   

16.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凯洛哥放射性实验室于1975年开始在南加州几条活动断层附近建立起一个氡-钍监测台网,以观测地下水氡为主要手段,以进行地震预报研究。到目前为止,该台网有十个观测井孔。自1980年以后,该台网除观测水氡外,还增加了CO_2、H_2、He、CH_4及CnHn等有机物和水温、水位等观测项目。一些观测数据和结果曾进行过报道,近两年来又开展了观测台网区的综合地震-水文地球化学研究工作,本文重点介绍近两年来在这方面取得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一、前言聊城地震水化试验站观测井为一热水自流井,位于聊城-兰考断裂带的上升盘,钻孔深度2337.72米,观测流量控制在6.7米~3/小时左右,水温52℃。该井水为中下奥陶系灰岩裂隙岩溶自流水,含氡量一般为3.5埃曼。因井较深、封存条件好,所以,外界干扰因素少。从几年的观测情况来看,影响水氡测值的主要因素是气温、气压等气象因素。通过几年水氡观测发现,用FD-125测氡仪和FD-105K射气仪两种仪器所测氡值  相似文献   

18.
对河南汤参1井的数字化氡与模拟水氡同期观测资料的对比结果表明:二相关性差;映震能力上数字化观测的地震前兆异常反映比模拟观测明显。  相似文献   

19.
数字化测逸出氡替代模拟测水氡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武建华  邢玉安  朱自强  叶威  林文峰 《地震》2002,22(4):100-105
模拟测水氡方法已有40年历史, 氡浓度异常变化预测地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在地震短临预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80年代中期, 人们逐渐认识到自流井中逸出气氡的信息量和异常量远远大于溶解氡, 随即开始对逸出气氡的微动态进行研究, 并在“九五”期间研制出目前国内功能、技术性能指标最佳的数字化测氡仪。然而数字化观测逸出氡能否代替模拟观测水氡存在不同意见, 通过理论上的分析和观测气氡实际震例的研究, 阐明模拟测水氡和测逸出氡的差异和一致性, 认为有逸出氡的井、泉测逸出氡完全可以代替模拟测水氡, 其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20.
松潘拱背水氡值自1977年11月投入观测以来,其年变化规律呈现的是冬低夏高的形态。通过分析发现,汶川8.0级地震以前,水氡观测值既存在1~3年的中长期趋势变化又表现出3个月左右的短期变化,但临震突跳变化并不突出;而气氡观测值在地震孕育、发生和震后存在以短临突跳的方式相对应,变化幅度在50%以上。但由于观测时间短,这个认识有待进一步探讨研究。2007年底该台增上了数字化气氡观测仪器。通过总结反思,发现松潘台拱背观测水点氡观测值的变化与龙门山断裂带破坏性地震的孕育、发生有一定的对应关系,这些变化为今后研究地下水氡含量变化与附近地震的发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对应例子。松潘地震台的水氡和气氡观测值变化能较好地反映龙门山构造带应力积累和地震孕育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