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网 《国土资源》2014,(10):21-23
从"最严格耕地保护政策"说起 留意过我国土地政策的人,大概都知道这样一个词汇——"最严格耕地保护政策"。 这个提法应该是十六届三中全会上胡锦涛首次提出来的。在2004年和2006年国务院颁发的有关土地管理的文件中,出现了"最严格土地管理制度"的字样,耕地保护应该是"最严格土地管理"的重要内容和应有之义。在2010年国务院文件中,正式出现了"最严格耕地保护政策"的字样。  相似文献   

2.
土地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生产和生活资料,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耕地这一重要的生产资料正在迅速地减少,保护耕地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土生万物,地发千祥。大地是人类永恒的母亲。在第20个全国"土地日"到来之际,我们格外深切地感念土地。把今年全国"土地日"主题确定为"土地与转变发展方式——依法管地集约用地",并隆重举行系列纪念活动,既希望借此表达我们对大地母亲的殷殷情怀,也希望进一步唤醒我们的土地意识,把握好形势和要求,倍加珍惜土地,倍加节约土地,集约利用土地。  相似文献   

4.
<正>耕地保护事关粮食安全,18亿亩耕地红线的坚守,是一个个区域性坚守的累加。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耕地保护的形势十分严峻。因此,如何更好地保护好耕地已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温县辖区内7个镇3个乡,人口44.64万人,土地面积为47341.81公顷,其中,农用地32595.47公顷,耕地29586.47公顷,占农用地总面积的90.77%。近年来,温县通过土地综合整治,耕地面积增加791.01公顷,提高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一、温县在耕地保护方面所做的工作1.创新机制落实耕地保护。一  相似文献   

5.
<正>地者,万物之本原,诸生之根苑。当"太空粮食"还是人类遥不可及的梦想时,人类全部生存的希望,还必须寄托在土地这块须臾不可缺的宝藏之上。对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的中国而言,土地之意义更是非同一般。因为,我国基本国情是人多地少,人均耕地更少。世界人均耕地0.37公顷,而我国人均耕地不足0.1公顷;发达国家1公顷耕地负担1.8人,发展中国家负担4人,而我国则需负担8人。而且,我国总体上还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过程中,  相似文献   

6.
浙江省认真贯彻执行"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坚定不移地推进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基本农田保护目标责任制、耕地占补平衡考核,全面推行土地整理暨标准农田建设,确保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有量不减少,全省已连续10年实现了耕地占补平衡.  相似文献   

7.
6月25日上午,浙江省暨杭州市纪念第24个全国"土地日"宣传活动在富阳市龙门镇举行。张国斌副厅长、张志勋副巡视员,杭州市政府副秘书长朱云夫,杭州市国土资源局局长谢建华、副局长陈立军,富阳市市长黄海峰、副市长王小丁等出席纪念活动。张国斌发表讲话,谢建华主持活动仪式。张国斌副厅长指出,浙江人多地少,耕地资源十分紧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为经济高速增长提供有力保障、连续多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同时,土地资源和生态王不境也付出了很大代价,优质耕地逐年减少,环境状况不容乐观,经济社会发展与土地资源的矛盾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8.
绥化市地处我省松嫩平原东部,辖域面积大、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土地整治的各项基础条件十分便利。多年来通过土地整治,在增加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区域农业生产条件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由于在土地整治过程中,面临着诸如土地环境等问题,一定程度影响了土地整治的开展,本文拟研究绥化市土地整治中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探讨解决这类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一、耕地保护的严峻形势和土地协管员产生的背景 宁陵县是商丘市的一个内陆县,从1987年开始,就被列为省级和国家级贫困县,面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在全省位次经常处于末位的现状,大家改变落后局面的心情特别迫切,“以地生财”促进城市发展,“以租代征”发展工业的冲动较大。加之农民对土地法律法规知之甚少,对土地管理缺乏认识,这就给我们土地执法工作增加了难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一、引言土地利用规划信息化管理对于科学、合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及时掌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管理、空间分布以及用途情况,促进耕地保护和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常山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县级系统")是基于ArcGIS平台和Oracle数据库进行开发的应用管理信息系统,依靠全省覆盖的电子政务专网,实现了时间和空间数据的完美结合,解决了跨地域办公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为了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防止各类违法用地的发生;分析了违法用地查处的难点;剖析了难点问题的存在原因,寻求解决这些难点问题的途径,并就需要解决的难点提出了4个方面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土地是先于人类而存在的自然物质,也是人类从自然界中分离出来之后最先接触到的客观对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以及城市化进程得到了快速发展和不断的推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历程,也是建设用地加速扩张的历程,建设用地对土地资源,尤其是耕地资源不断的需求使耕地保护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土地供求矛盾,其本质是人地之间的矛盾。协调并解决好人地之间紧张的关系,不仅能加快我国城市化、  相似文献   

13.
“我们通过大力实施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新增耕地2100余亩,有效解决了补充耕地指标不足问题,既实现了耕地占补平衡,又保障了重点项目用地需求,还有效助力了乡村振兴。”近日,在沁阳市国土资源局,说起2018年来土地综合整治取得成效,该局负责人高兴地说道。  相似文献   

14.
古人将土地与妇女联系在一起,主要是取意其生育繁殖的能力。"大地母亲",这称呼我们今天还经常用,而且不仅中国人用,西方人也有这个习惯。今天我们看看中国人在用这个称呼时的文化心理。当我们说"皇天后土"的时候,我们其实已经在说明天与地之间的配偶关系。也就是说,天阳地阴,天是男性,地是女性,天和地组成了自然界的完整系统。这是中国传统的土地文化的基本内容。我们可以从古人对土地的称呼证实这点。  相似文献   

15.
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工作从探索起步到全面推进,已在补充耕地、保护耕地资源,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优化农用地结构,保障粮食和生态安全,惠民利民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但随着国家土地宏观调控政策的逐步到位与效应显现,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工作在实践中也日渐暴露出一些问题与不足,亟待引起我们的关注与重视。我们认为必须要将绩效管理的理念与方法引入到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工作中来,以便更好地提升我们的工作水平,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相似文献   

16.
今年6月25日是第24个全国"土地日",宣传的主题是"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转变土地利用方式。"24年前,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颁布5周年,国务院第83次常务会议决定,为深入贯彻《土地法》,进一步坚定不移地实施"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这一基本国策,增强全社会的土地资源危机意识,加强我国土地管理工作,确定每年的6月25日为全国“土地日”,这也是世界上第一个为保护土地而设立的纪念日。纵观24个土地纪念日宣传主题,几乎就是我们正确认知、科学利用土地资源的一部发展简史,而贯穿始终的是“节约集约用地、促进可持续发展”这条主线。  相似文献   

17.
地理信息系统在土地管理领域应用广泛,在土地分类与评价、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分等定级等方面得以运用,但在土地整理工程设计的运用却还处于探索阶段。我国耕地数量与质量呈下降趋势,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带来不利影响。提高耕地的数量与质量是当前和未来解决我国耕地资源匮乏的主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8.
为了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防止各类违法用地的发生;分析了违法用地查处的难点;剖析了难点问题的存在原因,寻求解决这些难点问题的途径,并就需要解决的难点提出了4个方面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源和重要的生产要素,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决定了保护耕地的重要性,其中保护耕地与粮食安全的关系最为重要,解决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核心之一是如何保证耕地资源安全,实现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高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增加粮食有效供给。  相似文献   

20.
正江山市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展实施土地整治以来,以全面推进"造地保障、耕地质量提升、建设用地复垦"三大工程的实施,确保了耕地占补平衡,提高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了城乡统筹发展。特别是2018年浙江省委、省政府做出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重大决策以来,该市抢抓新政落地机遇期,将其提高到乡村振兴"牛鼻子"的高度,按照"生态修复+土地开发+农民集聚+产业导入"模式,统筹解决"钱地人"问题,扎实推进土地整治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