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缝合线构造在碳酸盐地层中发育是极为普遍的,如在宁镇山脉奥陶纪仑山灰岩、中石炭纪黄龙灰岩、上石炭纪船山灰岩、下二迭纪栖霞灰岩及下三迭纪青龙灰岩、浙西皖南一带寒武纪灰岩、杭州石炭二迭纪灰岩、赣南湘南泥盆纪、石炭二迭纪及下三迭纪灰岩、桂林附近泥盆纪、石炭纪灰岩等地层中几乎都有缝合线的发育(参看图版Ⅰ及图版Ⅱ)。发育  相似文献   

2.
我国幅员辽阔,煤炭资源丰富,成煤时期多而长久。从早古生代的“石煤”到近代泥炭堆积,基本上各纪都有成煤作用发生。以昆仑山—秦岭—淮阳山为界分我国成南、北两部,北方主要发育有石炭—二迭纪、早—中侏罗世、晚侏罗—早白垩世、第三纪的四套含煤地层;南方则主要发育有早石炭世、晚二迭世、晚三迭—早侏罗世、第三纪的另外四套含煤地层。这些是我国境内的主要含煤地层,它们常在大范围内形成相当可观的煤炭资源。也还有其它一些含煤地层,如北方的下石炭统、上三迭统、南方的下二迭统、中侏罗统  相似文献   

3.
肯皮尔赛铬铁矿南矿区位于肯皮尔赛超基性岩体的东南部。根据物探资料和钻探成果,肯皮尔赛岩体整合产在前寒武纪和奥陶纪岩层之间,是一建造间岩体。岩体的形态与同名复背斜的形态一致。岩体的北段位于肯皮尔赛复背斜的西翼,南段位于复背斜构造的围斜部分。南肯皮尔赛矿区主要由基本上是发育于橄榄岩内、有时发育于缋橄岩内的蛇蚊岩组成。还广  相似文献   

4.
前言北祁连山西段地区,处于祁吕山字型前弧西翼部位,区内广泛分布下古生界砂板岩、千枚岩、结晶灰岩、火山岩和前震旦系片岩、片麻岩、大理岩,其次为石炭二迭系以及三迭系含媒地层。各时代地层均呈北西向分布,与祁吕系前弧西翼展布方向一致。早古生代地层中加里东期或部分海西期超基性岩体大量侵入,形成了北祁连山超基性岩带。由于工作地区所限,本文仅述及北祁连山西段甘肃省境内的含铬超基性岩体。自1972年4月,我队对北祁连山西段陶莱山地区的含铬超基性岩体进行了普查评价工作,两年来积累一些第一性资料,在此基础上参照前人工作成果,于1973年底写成本文初  相似文献   

5.
我国锡矿的成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远景区划浅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在收集整理近年来全国锡矿地质资料的基础上,概括地论述了我国锡矿的成矿地质特征:一是成矿时代的多期性,我国锡矿在成矿时代上的演化规律与世界锡矿趋于一致,即随着时代的渐新,锡的矿化强度增强,锡的堆积量增大,至燕山晚期,锡矿化达到了最大程度的富集;二是区域控矿构造的活动性;三是多数矿床与陆壳改造型花岗岩类的活动有关,这类岩体是富硅、铅过饱和、富钾、贫钙镁,富含矿化剂及挥发分的中、浅成小岩体;四是有多种多样的矿床类型;五是具有明显的层控性,我国锡矿主要产出在前寒武纪、寒武纪、泥盆纪、三迭纪、侏罗——白垩纪五个层位,其中以三迭纪和泥盆纪的含矿层位为最主要。本文将我国锡矿划分为三个成矿区,下分八个成矿带,指出我国锡矿地质工作的重点仍应放在华南锡矿带及藏南——三江锡矿带,但对一些新区的找矿工作应予加强,尤其是对川滇带、吉黑带、大兴安岭带及秦岭带。  相似文献   

6.
赵一阳 《地质论评》1958,18(4):328-332
一、问题的提出“石炭二迭纪”一词在我国的应用,历来由于各家对其涵义有不同的看法,并且互不参考、对照,以致形成了紊乱现象。我们不但可以在不同人的文章里看到大家虽然都引用“石炭二迭纪”这一名词,但是它所代表的地质时代则各不相同,有时甚至在同一作者的不同文章里这一名词所代表  相似文献   

7.
一、大地构造研究在煤田地质工作中的意义和作用如所周知,普查找煤的地质依据,一般说来,有四个方面,(一)成煤时代不论从世界范围或是从我国全国来看,在地史中有四个主要成煤期,即石炭纪、二迭纪、三迭一侏罗纪和第三纪。在我国境内,举其主要的来说,晚石炭一早二迭世煤系广泛分布于北部;晚二迭世煤系普遍分布于南部。晚三迭一早侏罗世煤系呈小片状散布在华南各地;早、中侏罗世煤系主要散布在华北及西北(天山、祁连山等处)。晚侏罗  相似文献   

8.
富宁县那纳矿区为铁、铜、镍多金属矿床,矿床受基性-超基性岩体控制。其中磁铁矿体一是赋存于基性-超基性岩体与灰岩接触带,二是赋存于岩体内的灰岩捕虏体中;铜、镍矿体分布于岩体下部膨大部位,前者为岩体与灰岩接触带高中温热液交代而成;后者为岩体自身熔离分异而成。建立起该区地质、地球物理和化探勘查模型,对矿区外围勘查取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吴根耀  关静 《地质科学》2006,41(3):499-499
冯增昭、鲍志东、吴茂炳、金振奎和时晓章著的“塔里木地区寒武纪和奥陶纪岩相古地理”。2005年由地质出版社出版。全书共300千字,186页,后附彩色岩石图版8幅,彩色岩相古地理图8幅。冯增昭先生及其学生曾对中国西北的寒武-奥陶系进行过长期的研究,早在1991年即出版了“鄂尔多斯地区早古生代岩相古地理”,之后又出版了“鄂尔多斯奥陶纪地层岩石岩相古地理”(1998)、“中国西北地区寒武纪和奥陶纪岩相古地理”(2000)和“中国寒武纪和奥陶纪岩相古地理”(2004)。本书是这一研究的系统总结和深化。  相似文献   

10.
一、矿床地质概况本区超基性岩体侵入于晚石炭世地层中,被早二迭世地层所覆盖,属海西中期产物。由北而南可以分为三个岩体带。北带的分异岩相有:单輝輝橄岩相、二輝輝橄岩相和斜輝輝橄岩相。諸超基性岩,普遍遭受强烈的蛇紋岩化,橄欖石和輝石分別变成蛇紋石和絹石,深至地下600米处之岩石亦然。含矿超基性岩,主要由純橄欖岩及斜輝輝橄  相似文献   

11.
北山成矿构造背景概论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北山地区可划分为星星峡-明水-旱山微板块和敦煌微板块,二者以红柳河-牛圈子-洗肠井缝合带为界.古陆裂解初期的寒武纪浅海具有形成磷钒铀锰沉积矿产的有利背景;奥陶纪洋盆和弧后盆地具备形成海相火山-沉积岩系有关铜锌矿的有利背景,被动陆缘裂谷具备形成海相沉积岩系有关铅锌银矿的有利背景;志留-泥盆纪岛弧火山建造具备形成斑岩铜矿的有利背景;石炭-二叠纪陆内裂谷具备形成火山沉积铁矿、斑岩铜矿、基性-超基性岩有关铜镍矿的有利背景;各单元古陆壳活化重熔型花岗岩具形成钨锡稀有金属矿的有利背景.  相似文献   

12.
十多年来,铜陵地区的地质工作进展很大,有不少新的发现,积累了丰富的地质资料.本文着重讨论矿床的控制因素和对矿床的认识,以期对今后的找矿有所助益.区域地质铜陵地区位于江南古陆与淮阳、张八岭古陆之间,下扬子台褶带中部,由印支-燕山褶皱隆起和燕山断裂凹陷组成.区内构造发育,浆岩活动频繁.志留系至三迭系均有分布,发育浅海相、滨海相碎屑岩占优势的志留纪、泥盆纪地层,以碳酸盐为主的石炭-二迭纪及早中三迭世地层,累计厚度约3000米.本区北部为侏罗-白垩纪火山岩.印支运动使区内地层成形一系列褶皱构造,构造线呈北东方向,大致平行排列,由西向  相似文献   

13.
徐云鹏 《地质论评》1965,23(6):445-453
一、区域地质简述本区位于海西地槽褶皱带中。超基性岩侵入体极为发育,形成一个近东西向分布的不规则“S”形超基性岩体群。此岩体群东端一岩体处,见到起基性岩侵入于含(竹蜓)科化石  相似文献   

14.
甘肃北山红石山基性-超基性岩体的成因类型及构造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石山基性-超基性岩体是板块构造研究者重点关注的岩体之一,通过岩体地质特征及系统的岩石化学、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等研究,探讨了红石山基性-超基性岩体的成因类型和形成构造环境。根据岩体的岩石类型组合、相带产出关系、纯橄岩离析体的发育、岩体内部流动构造、晚期多种岩脉和铬铁矿矿化类型等特征研究表明,岩体应是一种岩浆类型的侵入体;从岩石化学、微量、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上可反映出该岩体是晚古生代(石炭—二叠纪)时期与古亚洲大洋在向南消之闭合其间,于雀儿山-英安山岛弧带南缘发育起来的一种弧后盆地裂谷类型的地幔岩浆作用产物,其机制或动力学环境为一种弧后扩张,地幔上隆的大陆裂谷岩浆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5.
青海省祁连县扎麻什基性杂岩体侵位于寒武一奥陶纪地层中。岩体以辉长岩为主,并伴有超基性岩,辉石岩,角闪石岩与闪长岩出露。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该岩体是由钙碱性岩浆经不同程度的分离结晶作用形成的。岩石具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而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并具有明显Nb和Ta负异常。结合该岩体与北侧清水沟一百经寺俯冲杂岩的空间分布关系,表明该杂岩体是形成于北祁连洋壳向南俯冲形成的岛弧环境。  相似文献   

16.
盐类矿床属蒸发沉积矿床,它的形成必须具备干旱的气候条件。我国自晚元古代以来至第四纪,各个地质时代都有各种盐类矿产形成。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我国石盐矿床主要成盐时代为:震旦纪、三迭纪,白垩纪和第三纪。中奥陶世、早二迭世和第四纪亦有石盐矿床形成。此外,侏罗纪尚有地下卤水产出,上元古代、寒武纪、  相似文献   

17.
东天山中段造山带构造单元划分及演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区位于西伯利亚、准噶尔-哈萨克斯坦和塔里木3大板块交汇处,由古生代陆缘弧岩系、洋壳残片和前寒武纪地块拼贴增生而成,是北天山洋演化产物,其构造演化过程为新疆北部古亚洲洋演化的缩影。北天山洋于奥陶纪开始沿康古尔塔格-黄山大断裂向北俯冲,早石炭世进入双向俯冲,至石炭纪晚期最终拼贴形成统一大陆,二叠纪进入后碰撞伸展阶段,沿深大断裂广泛分布含矿基性超基性杂岩体,白垩纪进入整体抬升阶段,在内、外应力共同作用下塑造了现今的地形-地貌-地质格局。  相似文献   

18.
《地球化学》1972,(1):41-48
我国某地铂矿床位于基性超基性岩体中(简称Z矿床或岩体),属于铜镍硫化物-岩浆型铂矿床类型。Z岩体侵入于前震旦系片岩片廓岩中,其直接围岩主要是黑云母石英料长片麻岩。整个岩体在平面上呈北北西向延伸的椭圆形。岩体面积甚小,其中约有一半为第四系所掩盖。根据勘探资料,知岩体呈-东缓西陡的不对称的岩盆状。在深部则收缩呈宽仅数米至数十米的脉状体,其走向基本未变,但偏于岩体西侧。  相似文献   

19.
赣北程浪超基性-基性杂岩特征及其Sm-Nd等时线年龄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扬子古地台板块东南前缘发育一系列晚前寒武纪移置地体。本文着重论述了彭庐地体与障公山地体间深断裂带内的铁质超基性-基性杂岩特征。主要岩石类型有纯橄榄岩、二辉橄榄岩、斜辉橄榄岩、含长橄榄辉石岩、角闪岩及辉长岩、辉绿岩。其全岩钐钕等时线年龄为828.6±27.9Ma,属晋宁运动产物。杂岩体产状与地体边界深断裂产状一致,与晚前寒武纪围岩地层产状斜交。杂岩体片理产状与围岩轴面流劈理产状一致,被后寒武纪地台沉积盖层不整合覆盖。推测,地体在拼贴挤压过程中,玄武岩浆从上地幔上升过程中携带了大量超基性岩块沿深断裂侵入上升就位。  相似文献   

20.
硫化铜镍矿床一般多赋存在基性-超基性岩体内的特定岩相里,硫化铜镍矿体在基性-超基性岩体中,具有一定的空间形态和一定的地质位置,硫化铜镍矿床和基性-超基性岩体在成因上和空间上,存在有一定的依附关系.事实已经证明,在基性-超基性岩体中并不是全部都含有工业矿体的,只是在部份基性-超基性岩体中含矿.已知含矿岩体,有超基性岩在边部基性岩在中心的,辉长岩一二辉岩—橄榄岩-橄榄辉岩型岩体和基性岩在边部,超基性岩在中心的橄榄岩一二辉橄榄岩-纯橄榄岩型岩体…等等.本文仅就个人对在基性-超基性岩有关的硫化铜镍矿区,进行普查和勘探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从现象方面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供普查和勘探硫化铜镍矿床的地质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