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4 毫秒
1.
一、地价管理的重要意义 地价,即土地价格,是土地所有者权益的体现,是土地管理的一个基础信息。我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核心在于土地有偿使用,而有偿使用的前提在于引入了地租地价理论,使土地资产有了地价这个量的尺度和标准,并能在市场上得以实现。近20年来,国家建立起了地价评估制度,制定了一系列地价政策和地价管理措施,为全面推进国有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建立和规范土地市场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土地储备制度是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的创收手段,因此土地财政是土地价格上涨的根源。土地价格上涨推动了房地产价格上涨,如果不从源头入手改革,那么对房地产的调控也只能“治标”不能“治本”。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土地供求、宏观调控等方面分析土地价格的影响因素,探讨土地价格对土地市场的影响,并着重分析了湖南省常德市土地价格方面的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了完善我国土地市场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冀晓燕 《山西地质》2014,(5):110-112
土地价格是反映一个城市土地市场以及经济环境的重要指标,也是土地资源配置状况的一个重要信号。随着太原市十多年来城市住房商品化改革的深入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深入,对城市土地的需求持续高速增长,土地价格也越来越高,城市土地价格的形成、变化及其背后的推动因素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研究太原市土地价格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对太原市未来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研究太原市土地价格现状,分析得出影响太原市城市地价变动的主要影响因素,从而为防止太原市城市地价过快增长提出可行性办法。  相似文献   

5.
土地价格评估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模糊数学的基本原理为基础运用比较法,建立了土地价格的模糊评估模型,实现了土地价格评估的自动化。  相似文献   

6.
苑辉  李鹏  武京涛 《辽宁地质》2013,(11):50-51
城乡结合部在我围的研究始于80年代中、后期,研究主要集中在城乡结合部的内涵、特征及相关机制研究。但相关理论和实践研究相对薄弱。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不断向外扩张,城乡结合部优越的区位条件和相对低廉的土地价格,成为了城市扩张的最佳地段,城乡结合部土地征用日益频繁并产生了许多问题。因此,如何在城乡结合部实行科学合理的征地制度,维护当地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成为城市化进程中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7.
我国土地制度自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至今,发生了巨大变革.本文从土地产权制度、土地利用管理制度、土地市场管理制度、土地行政管理制度四个方面对我国土地制度体系进行系统化梳理,并就具有中国特色的核心创新制度发展的理论基础、发展过程、特征与作用进行分析;对这四个层面制度的完善提出了发展方向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术界针对在我国实行土地发展权制度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2013年11月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也体现了分享土地发展权的理念。本文总结了国内外土地发展权配置与流转的实践经验,认为我国的土地发展权制度设计应与当前的土地管理体系相协调,并提出了我国土地发展权配置与流转的设计思路,以期对我国土地发展权的理论研究和合理分配土地增值收益等实践探索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基准地价是我国城镇地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现行城镇基准地价体系主要是建立以商业、居住和工业三大用地类型为核心的基准地价体系。但随着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土地市场的不断发育和土地有偿使用范围的不断扩大,仅以商业、居住和工业三大用地类型为核心的现行基准地价体系越来越难以适应土地市场管理的需要,迫切需要拓宽基准地价评估领域、深化和丰富基准地价体系。  相似文献   

10.
土地登记作为地籍管理工作的核心,在土地管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我国现代土地登记制度建立时间较短,在立法扣实践中还存在不足,使得土地产权保护力度不够。从《物权法》的实施对土地登记制度的重要意义,以及对我国土地登记制度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重点选择土地登记机构、他项权利登记和登记程序等几个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一些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1.
后危机时代矿产品价格趋势分析   总被引:17,自引:13,他引:4  
王高尚 《地球学报》2010,31(5):629-634
通过对近50年来石油、铜、铝、镍价格变化趋势分析, 总结了矿产品价格长周期变化规律: 不变价格呈周期性下降趋势, 现价价格呈台阶状上升趋势。铜、铝、镍不变价格的绝对下降反映了人类技术进步带来生产效率的不断提高, 而石油不变价格的上升反映了资源稀缺程度对石油价格的重要影响; 由资源稀缺性决定的资源性商品的生产效率难以与其他商品生产效率同步提高, 必然以现价价格阶段性上涨实现价格平衡。结合矿产品成本、供需趋势和市场体系分析, 判断后金融危机时代矿产品价格平台为: 石油60~80美元/桶、铜3500美元/吨、铝2100美元/吨、镍14000美元/吨。  相似文献   

12.
国内外铜期货市场对比及铜价合理区间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铜期货市场的机制、规模以及价格变化, 指出尽管国内市场在铜国际定价中已占据一定的主动权, 但与国际成熟市场相比国内市场在市场机制、市场规模等方面亟待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系统分析了2003-2008年7月和2009年至今两个阶段国际铜价上涨的原因, 指出2008年金融危机前铜价上涨主要源于市场供需基本面的拉动, 炒作仅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而2009年至今以中国市场为主导的价格上涨则主要由市场炒作所推动, 应引起政府部门和业内人士的充分注意和警醒; 研究确定了国际铜价的合理区间应在3900~4200美元/吨之间; 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国内期货市场、控制期货价格的具体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古玉评估一直是珠宝评估界棘手的问题。确定古玉的市场价格主要采用市场比较法,拍卖市场的古玉成交价是古玉评估的主要资料来源。收集了近几年40多家拍卖公司的古玉璧拍卖成交价和估价。通过分析不同时期、不同材质与工艺的古玉璧的拍卖成交价与估价,得出年代、形制、工艺、材质等因素对其价格的影响,为古玉璧的估价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4.
灌区农业完全成本水价研究——以张掖市甘州区灌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价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手段,它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工具. 现有的水价模型多以供水生产成本代替了供水过程中的全部成本,完全成本水价模型综合考虑了供水生产过程中的所有成本以及利润和税金,使水价能充分体现水资源的稀缺价值、供水服务成本以及水环境的恢复补偿费用. 介绍了完全成本水价模型,然后以张掖市甘州区的灌区为例,计算了其农业完全成本水价. 结果表明:大满、甘浚、上三和乌江4个灌区的完全成本水价分别为0.16元·m-3、0.15元·m-3、0.20元·m-3、0.14元·m-3. 接着比较了各灌区的现行水价与完全成本水价的差异,得出张掖市现行水价偏低,各灌区现行水价分别占完全成本水价的62.5%、66.67%、50%、71.4%,均未达到各灌区的完全成本水价,无法补偿供水单位的供水成本.  相似文献   

15.
基准地系数修正法是当前城镇宗地地价评估常用的方法之一。对影响宗地地价主要因素的容积率,进行过两次修正。本参照广西阳朔县土地定级与基准地价评估的实际情况,主 修正的及分析,对容积率修正有不同的理解。  相似文献   

16.
水资源价值对水利工程经济评价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姜文来 《水科学进展》1999,10(4):424-428
水资源价值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础,在传统的水利工程经济评价中,由于受“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想束缚,根本没有考虑水资源本身价值,导致水利工程经济评价结果失真或者可行性结论出现偏差.将水资源本身价值纳入水利工程经济评价范畴,探讨了水资源价值对水利工程经济评价的影响,结果表明,考虑水资源本身的价值,同不考虑资源本身价值相比,会对分析结果产生巨大影响,甚至可能与原有的结论相反  相似文献   

17.
于龙 《地下水》2006,28(1):82-83
价格谈判对一宗商务谈判的成功与否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谈判的核心.本文结合工作实践,对价格谈判中的五种策略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周德华  李婧  王俊亮 《安徽地质》2007,17(2):158-160
随着市场经济向纵深发展,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城镇用地状况不断变化,基础设施不断改进,基准地价迫切需要更新.基准地价的确定和更新,对政府宏观调控地价水平,合理利用土地,以及进一步评估宗地地价和土地出让、转让、租赁、抵押等土地有偿使用及清产核资工作的开展,强化国有土地资产管理,防止国有土地资产及收益流失,规范土地市场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模糊数学在郑州市水资源价值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水资源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水资源的稀缺性、资源产权及劳动价值等方面。由于影响水资源价值的不确定因素众多,宜采用模糊数学方法进行评价。依据所建立的模糊数学模型,针对郑州市的具体情况选取水质、水资源量、国民生产总值、人口密度作为评价因子,对其水资源价值进行了计算,计算得到郑州市水资源价格为2.11 元/m3。目前郑州市的平均水价为1.28 元/m3,明显偏低,应进行水价改革。  相似文献   

20.
上海地价动态更新体系建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立勋  杨岳  刘馨 《上海国土资源》2011,32(1):45-49,53
土地价格管理是土地市场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立完善的地价管理体系对于加强土地市场的科学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城市地价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上海地价管理工作实际,提出建立以基准地价、区段地价、标定地价、地价指数为核心的上海地价动态更新体系,并从整体关联性、时空有序性、修正体系相关性等方面深入分析了各地价之间的相互联系;提出以统一的管理信息平台、统一工作底图、统一的技术要求作为系统建设的技术支撑,以"逐级推进、滚动更新"的方式实现各地价的动态有序更新。指出了地价动态更新体系在公示、决策、预警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