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陆相烃源岩评价参数浅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为了更好地把握陆相烃源岩评价参数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在查阅大量有关陆相烃源岩评价指标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前人对陆相烃源岩评价参数的分析,综述了陆相烃源岩评价的3个主要参数,即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和有机质成熟度,分析认为,各种参数都有其适用范围,相互影响,相互依存,需要多种指标相互配合综合评价才能得出客观的评价参数;简要讨论了烃源岩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中、上扬子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烃源岩分布广泛,在川东-鄂西-黔北-黔中一带,高有机质丰度的泥质烃源岩具有相当大的厚度.通过采集烃源岩样品分析,并根据前人对海相烃源岩评价标准,对该区牛蹄塘组海相烃源岩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表明,中上扬子地区烃源岩有机碳含量总体很高,大部分烃源岩达到了好、很好的标准,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Ⅰ型,烃...  相似文献   

3.
<正>华北中、新元古界海相碳酸盐岩分布广泛,且沉积岩层巨厚,地表各类油苗显示众多。结合前人资料,讨论了海相碳酸盐岩烃源岩评价的标准。目前对有机质丰度下限的认识不一,其值确定应考虑源岩有机母质类型、热成熟度、岩石矿物组成、古地温及生储配置关系等诸多因素,由此认为华北地区尤其是华北南部地区的有机质丰度下限值有  相似文献   

4.
随着东海盆地H地区油气勘探的发现,花港组烃源岩的勘探潜力也日益受到重视。通过烃源岩岩石热解分析、稳定碳同位素分析、镜质体反射率测定以及干酪根组分分析,对烃源岩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氯仿沥青"A"组分中饱和烃和芳烃组分的碳同位素组成特征和碳同位素CV值显示研究区花港组泥岩烃源岩存在海陆相有机质;花港组烃源岩镜质体反射率Ro值为0.76%~1.11%,热解最高峰温主体介于440~465℃,已进入烃源岩热演化成熟阶段;泥岩烃源岩干酪根类型指数主体0,热解氢指数150 mg/g,花港组烃源岩发育Ⅲ型干酪根;泥岩烃源岩有机碳TOC主体0.5%,热解生烃潜量S_1+S_2主体1 mg/g,氯仿沥青"A"主体0.05%,为差泥岩烃源岩。研究区花港组烃源岩煤岩样品热解生烃潜量S_1+S_2主体100 mg/g,氯仿沥青"A"主体1.5%,氢指数HI主体275 mg/g,主体为好煤岩烃源岩。总之,研究区煤岩烃源岩品质优于泥岩烃源岩,泥岩烃源岩发育海陆相有机质,且陆相有机质丰度优于海相有机质。  相似文献   

5.
有机质丰度与类型是评价烃源岩生烃潜力的重要依据,其有机质含量高低与类型优劣直接关系到源岩是否具备形成工业性油气聚集的能力。利用了有机碳、氯仿沥青“A”、总烃含量等有机质丰度评价指标。并利用了干酪根显微组分鉴定、岩石热解分析等方法确定了其有机质类型。  相似文献   

6.
波斯湾盆地具有形成烃源岩优越的古构造、古地理、古气候等条件,长期继承性地发育多套海相优质烃源岩,即前寒武—寒武系海相碳酸盐岩、志留系热页岩、侏罗系海相碳酸盐岩、白垩系海相碳酸盐岩和古近系海相页岩.前寒武系至古近系烃源灶在波斯湾盆地从东南部至西北部发生迁移.波斯湾盆地油气存在“下气上油”的纵向分布特征和“东南气西北油”的平面分布特征.烃源灶分布及规模控制油气分布范围及资源规模.烃源岩成熟度控制着纵向和平面油气相态分布.  相似文献   

7.
在烃源岩分布特征、有机质丰度、类型和成熟度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含油气盆地数值模拟技术,定量恢复了烃源岩热成熟演化史,探讨了油气差异分布特征。研究表明,文昌A凹陷各层系烃源岩分布广,厚度大,有机质丰度高;有机质类型文昌组偏Ⅱ1型,恩平组偏Ⅲ型,二者现今多处于高成熟—过成熟阶段。凹陷内烃源岩成熟时间早(文昌组约45.5Ma),现今成熟度高,以干气生成为主;凹陷边缘烃源岩成熟时间较晚(文昌组约30.0Ma),现今成熟度相对较低,以石油生成为主。凹陷现今油气差异分布的格局受制于有机质类型差异和热演化史不同,且下一步油气勘探方向,凹陷内以天然气为主,凹陷边缘以石油为主。  相似文献   

8.
通过开展陆地野外地质调查及资料收集发现,下扬子陆域海相中—古生界共发育4套主要烃源岩,从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角度分析,这4套烃源岩都是较好的烃源岩,具有很好的油气远景。结合烃源岩产出的岩相古地理背景,发现泥质烃源岩主要产出于早古生代深水陆棚—盆地相(下寒武统幕府山组和下志留统高家边组)和晚古生代海陆交互相(上二叠统龙潭组),而碳酸盐岩烃源岩则主要产出于碳酸盐岩台地相(下二叠统栖霞组),尤以局限台地相为优。研究沉积相带平面展布特征可以发现,烃源岩有利沉积相带明显具有向南黄海延伸的趋势,从而证明南黄海盆地海相中—古生界具有较好的油气潜力。  相似文献   

9.
南华北地区二叠系烃源岩主要发育于太原组、山西组、下石盒子组和上石盒子组,以煤系烃源岩为主.通过对各类烃源岩丰度、类型和成熟度的分析认为,煤系泥岩为主要的有效烃源岩,太原组、山西组和下石盒子组有机质丰度较高;母质类型以Ⅲ型(腐殖型)为主,也有少量Ⅱ2型(腐泥腐殖型);二叠系下统有机质处于过成熟-成熟阶段,中上统处于低成熟...  相似文献   

10.
通过综合运用有机地球化学方法,利用实测和收集到的烃源岩数据,对堡古2井的烃源岩进行分析,从有机质丰度、有机质成熟度、热解产率和排烃门限对区内烃源岩进行了评价,研究了该井的有机生烃特征,结果表明,南堡3号潜山发育丰富的烃源岩,有机碳含量高,有机质类型以Ⅱ1、Ⅱ2型为主,烃源岩已不同程度地进入成熟 高成熟阶段.综合分析表明,南堡3号潜山具备一定的生烃条件和油气勘探前景,可作为下一步的重要勘探和开发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