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依兰—伊通裂谷火山活动与地震活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沿着衣兰-伊通裂谷发育有新生代的火山喷发带和现代的地震活动带。本文论述了该裂谷及其火山与地震活动特征,并讨论了地震与火山贩关系,认为该裂谷的某些地震发生可能与深部岩浆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2.
正位于中朝边界的长白山天池火山是一座具有潜在灾害性喷发的大型近代活动火山。长白山天池火山历史上发生了多次喷发事件,曾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发生在公元946年的大喷发,就规模和猛烈程度而言,属于全球近2000年以来最大的爆炸喷发之一。鉴于此,"九五"和"十五"期间,中国地震局等几家单位对长白山天池火山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地质、地球物理探测研究,并进行了以地震活动、形变、地球化学变化为主的固定、流动台网监测研究工作,取  相似文献   

3.
近震波形尾波的早期部分通常以多次散射波占优势。地下介质的微小变化对初至的影响无法检测出,但多次散射波可放大这些变化,进而可在尾波中观察到这些变化。根据这一想法本文使用尾波干涉法来监测南极埃里伯斯火山的瞬态变化。埃里伯斯火山是地球上少数几个拥有长时间对流岩浆湖的火山之一。析出的巨大气泡的破裂造成斯通博利式的喷发,这些爆发活动提供了使得地震能量沿极为松散的火山介质传播的重复的震源。我们检查了1999年12月到2000年2月持续2个月喷发活动的信号,发现在整个喷发期间,地震图的开始部分高度地重复。第一个月里,尾波部分也是如此,但大约过了一半时间,地震尾波在几天的时间内变得不相关。这表明火山散射特性的快速变化,很可能反映了用直接或单次散射地震波理论无法识别的火山顶岩浆管道系统细微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依兰-伊通裂谷火山活动与地震活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兰-伊通裂谷火山活动与地震活动陈洪洲,任锦章,徐亚勤(黑龙江省地震局哈尔滨150008)摘要沿着依兰-伊通裂谷发育有新生代的火山喷发带和现代的地震活动带。本文论述了该裂谷及其火山与地震活动特征,并讨论了地震与火山的关系,认为该裂谷的某些地震发生可能...  相似文献   

5.
大地震和火山喷发发生在消减带、大断层、火山和洋脊处。它们主要由板块运动所驱动,但其他因素也能触发地震和火山活动。例如,虽然证据一直是零零星星的,但长期以来潮汐一直被认为与大地震和火山的产生有关系。Geology上近期发表的  相似文献   

6.
从历史记录看地震与火山喷发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史料记载表明,五大连池火山1720~1721年喷发期间有大量地震活动.本文从描述这些地震活动的文字记录入手,并结合国际火山地震研究的新成果,探讨了地震类型及地震与火山喷发关系,指出震群是火山喷发的重要前兆指标,强调火山地震的监测对火山喷发预报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探讨了1597年10月6日(明万历二十五年八月二十六日)地震的烈度特征,地震伴随的湖震和火山喷发,以及地震类型与规模.结果表明, 1597年10月6日地震为可能发生在ldquo;珲春——汪清深震区rdquo;的一次Mge;8深源地震;地震在中国东部地区产生了广泛的湖震,其多种形态可与1775年葡萄牙里斯本地震产生的湖震比拟;地震触发了望天鹅火山的一次中小规模爆发式喷发,其地点在中国吉林省长白县境内.   相似文献   

8.
伴随地震和火山喷发引起自然地球物理场的变化,产生了地震电磁效应(SEM),即电场和磁场的扰动。电磁场变化多出现在初始地震发生前几天或几小时内,因此,若对这些现象有进一步认识,电磁场扰动可以作为地震的短期前兆。在研究学者中对SEM的解释历来存在着争论,解释这些  相似文献   

9.
与最近地震及火山事件可能有关的磁、电和电磁场变化的新观测,已经在日本云仙火山、印度洋留尼汪岛、加州朗瓦利火山、中国与俄罗斯的断层、加州圣安德烈斯断层和其他几个地区中获得。对于火山事件,可以确定在各个喷发阶段中,由不同物理过程所引起的贡献。缓慢过程(几周到九月)包括近地表的热退磁效应,压磁效应以及由磁化物质旋转/移动引起的效应。快速过程(数秒至数天)包括由伴随爆炸型喷发的瞬间应力重新分布导致的压磁效  相似文献   

10.
长白山天池火山研究进展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长白山天池火山距今4105年以来至少发生过两次大规模喷发。其最近的一次大喷发发生于公元850~1040年间。估计了这次喷发的喷发物体积和C1,F,S等的释放量。数值模拟表明,该次大喷发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过重要影响,最近的地球物理探测结果显示,在该火山下面存在地壳和上地幔双层岩浆房。认为该火山现在仍是一座具潜在灾害性大喷发危险的现代活动火山。  相似文献   

11.
长白山天池火山减灾对策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国内外专家学者认为,长白山天池火山是一座具潜在灾害性喷发危险的活火山,因此制定火山减灾对策理应提到议事日程。针对天池火山研究现状和火山灾害特点,制定了火山活动各阶段的减灾对策。中长期阶段应加强火山监测与研究和火山知识宣传工作,采取必要的工程防护措施,重大工程进行火山安全性评价,制定火山喷发应急预案;短期阶段请求国际火山流动监测台网给予支援;临近喷发阶段重点是有组织的撤离;喷发及其后阶段应及时救灾抢险,对火山喷发趋势进行科学判定,合理地重建家园。  相似文献   

12.
火山地震学是火山监测的一种重要方法,同时也是预测火山喷发最有效的方法。本文首先回顾了火山地震监测的历史,分析汇总了火山地震的类型和特征,并介绍了各类地震的形成机理。然后,对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火山地震学方法进行了简要介绍,如地震活动性分析、实时振幅比测量、地震波速度变化和重复地震等,同时列举了具体的应用实例。最后,介绍了火山地震学方法在中国大陆火山监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我们对伊豆市一个温泉的水位,中伊豆的温泉水氡浓度以及伊豆-大岛火山喷发气体的温度变化进行了监测。在伊豆半岛东面近海1989年6月30日地震和火山活动之前和活动时期,这些观测数据都发生了变化。本文将这些观测结果和其他报道的水文变化一加以概述,这些变化可以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震群当中最大地震发生时震时变化,这种变化是在离Teisi喷发中心20-30KM的几个温泉中观测到的。另一种是在靠近喷发中心地区和  相似文献   

14.
长白山天池火山地震类型及火山活动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2年以来,长白山天池火山区出现了地震活动增强、地形变加剧和多种地球化学异常等现象,火山口附近发生的多次有感地震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影响。本文利用2002年以来的流动地震观测资料,采用频谱分析、时频分析和多台站资料对比的方法,对火山区地震事件的类型进行了分析;对火山活动的危险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天池火山区出现的大量地震活动仍然属于火山构造地震,少量台站地震记录中表现出的低频特征主要是由于局部介质影响造成的,排除了长周期地震引起的可能。尽管长白山天池火山地震活动明最增强,震群活动较为频繁,但仍属于岩浆活动的早期阶段,短期内发生火山喷发的危险性较小。  相似文献   

15.
零讯     
日本密切注视富士山的喷发征兆日本的地震专家说 ,随着富士山下方最近地震的增加 ,他们将迅速加强对富士山的监测 ,以便及时掌握该火山喷发的蛛丝马迹。最近几年 ,在日本的象征——富士山这座长期处于休眠状态的火山下方 ,每年发生的低频地震不足 1 0次 ,而仅在 2 0 0 0年 1 1~ 1 2月间 ,该处的低频振动就达近 5 0 0次 ,所以专家们认为在富士山下方约 1 5 km深处的地下岩浆槽已经复活。日本教育、文化、体育和科学技术省的本雄上川 ( Motoo Ukawa)在东京对记者说 ,“我们已经掌握了早期富士山喷发的大量资料 ,所以 ,关键问题是了解富士山…  相似文献   

16.
与危地马拉圣地亚古多火山喷发相关的地震成因很复杂。不同时间尺度的岩石破裂、流体运移、气体膨胀会引发各种地表运动,包括静态和动态的变形及气压扰动等。详细分析如此复杂的事件可通过测震及附加的其他手段完成,譬如次声、大地测量和可视化监测等。该火山区2009年1月4日的一次爆炸喷发事件前就监测到明显的排气活动、地面倾斜以及地震次声的谐波颤动。这次爆炸事件引起了地表的穹顶隆起、多种爆发脉冲以及随后火山体倾斜导致的再次平衡。本文采用多种手段监测分析圣地亚古多火山的溢流和爆炸活动这一物理过程,并对发生的复合地震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17.
长白山天池火山是最具潜在喷发危险的火山,地震监测是有效的火山监测手段之一。小波分析是一门新兴学科,被称为“数字显微镜”,它在时频两域具有良好的局部特性。本文对火山区不同种类的地震波形运用小波分析和频谱分析的方法,希望能提取不同类型火山地震的一些频谱特征,确定火山地震的类型。  相似文献   

18.
长白山天池火山是中新世以来多次喷发并造成严重灾害的火山。通过十几年的火山地质及火山地震监测研究认为长白山天池火山近期不会马上喷发,但它是一座具有潜在喷发危险性的活动火山,并提出建立长白山火山观测站的重要意义,讨论了天地火山密码的破译需要调动各方面有利因素和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9.
20 0 2年 1 1月 2 4日 ,欧洲最大的活火山———意大利埃特纳火山在连续遭遇 5次地震后开始喷发 ,喷出的熔岩在火山自然风景保护区内流淌 ,虽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和建筑物毁坏 ,但为了以防万一 ,当地政府已在周围地区展开疏散工作。救援人员在各游览景点用推土机筑起 1 5m高的土墙以防熔岩流侵入 ,但山坡高处一些滑雪设施已被熔岩淹没。据报道 ,这几次地震震级在里氏 2 5~3 7之间。在第 5次地震发生后 ,埃特纳火山剧烈摇晃 ,随后开始喷发。埃特纳火山区是一个滑雪和旅游胜地。埃特纳火山耸立在意大利西西里岛东岸 ,海拔 3 3 40m ,是欧洲…  相似文献   

20.
全球地震、火山分布及其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震和火山都反映了地球表层的构造活动,因而地震活动区往往也是火山活动区。根据全球大震、火山活动目录,分析研究了全球地震、火山分布的特征。描述了各区的地震、火山活动分布,总结了地震、火山活动强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全球地震、火山活动可以分为碰撞带、大陆区和大洋区。大陆地震以其片状的分散分布而不同于板块边缘的带状分布,大陆火山活动比大洋火山更受应力场的影响。大洋区地震活动相对较弱,岩浆活动主要是平静的岩浆溢出与洋中脊的扩张,往往没有形成火山喷发。有记录的火山喷发主要来自深部地幔的热柱。俯冲-碰撞活动区地震活动与火山喷发最强烈,大角度俯冲的弧后火山活动最强,当板块运动方向与板块边缘走向成小角度相交时,缺少正面俯冲的动力,火山活动相对平静。>500km深震的地段,火山活动较弱。火山与地震强烈活动的大多在大地水准面(Geoid)异常高的区域。地震与火山平均纬度随时间表现出同步的变化外,火山和大震活动也显示了大致同步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