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年来,我队采用航测技术先后在萧山、舟山、余杭、衢州等地测制了1:500或1:1000地形图。其中萧山测区测图面积36.5km2,占1:500地形图584幅,自87年10月-88年12月,先后投入四十多人次,  相似文献   

2.
洱海     
《国土资源遥感》2006,(1):11-11
洱海是一高原淡水湖泊,水面海拔1972m左右,北起洱源县江尾乡,南止于大理市下关镇,形如一弯新月,南北长41.5km。东西宽3~9km,周长116km,面积25lkm^2。洱海属澜沧江水系,北有弥苴河和弥茨河注入,东南汇波罗江,西纳苍山十八溪水,水源丰富,汇水面积2565km^2,平均容水量为28.2亿m^2,平均水深10.5m,最深处达20.5m,湖水从西洱河流出,与漾江汇合注入澜沧江。  相似文献   

3.
许玉麟 《浙江测绘》1994,(4):49-50,45
为适应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经国家批准,筹建“杭州肖山国际机场”。场址选在钱塘江南岸的肖山市。位于新街镇东、大园乡北侧。东西长5、8km,南北宽2.6km,面积约15km^2。  相似文献   

4.
以叶城地区为例,采用1975、2000、2007年和2014年遥感数据作为数据源,应用“3S”技术,分析了绿洲化及沙质荒漠化的空间特征及重心迁移趋势。结果表明:(1)近40 a间,绿洲面积从1975年的977.76 km2增加到2014年的1 170.85 km2;沙质荒漠化面积从1975年的444.12 km2减少到2007年的325.85 km2,到2014年再增加到463.69 km2。(2)绿洲退缩区面积25.46 km2,扩张区的面积218.41 km2,绿洲存在着一定的扩张趋势;沙质荒漠化退缩区面积209.61 km2,扩张区面积266.63 km2,沙质荒漠化基本稳定且有较小的扩张。(3)绿洲重心向东南方向迁移1.632 1 km,同时,沙质荒漠化先向东北再向西南迁移9.499 3 km。近40 a间叶城地区绿洲扩张,沙质荒漠化先退缩后扩张。  相似文献   

5.
以1960~1970年间1∶10万比例尺地形图、1975年MSS数据和2000年前后ETM数据为信息源,采用现代遥感技术,按自然山系对青藏高原现代冰川面积进行调查,基本查明了各山系内现有冰川的面积以及近30 a来冰川面积减少的数量:青藏高原现有冰川面积46 887.23 km2,减少了3 941.68 km2,年均减少131.4 km2。  相似文献   

6.
以地面稳定目标为参考的网络化定标技术已经成为国际定标领域的研究热点。它利用多次观测的方式减小独立测量不确定性,不仅可极大提升定标校验频次,还可有效提高总体定标精度。基于此,本文利用长时间序列Aqua/MODIS和Landsat 8/TIRS热红外数据,对国际卫星对地观测委员会定标与真实性检验组6个伪不变定标场、敦煌定标场以及格尔木大灶火地区的地表热辐射及大气特性进行了系统性分析,建立了热红外陆表稳定目标甄选标准,即空间亮温标准差低于0.3 K,发射率时间变异系数低于2%,旨在甄选适用于热红外载荷网络化定标的陆表参考目标,以支持热红外载荷在轨辐射定标精度的提升。结果表明:在1 km空间尺度下满足甄选标准的区域分别为:Libya1_1 km、Libya4_1 km、Algeria3_1 km、Algeria5_1 km、Mauritania1_1 km、Mauritania2_1 km、敦煌_1 km及格尔木_1 km,其中,Libya4_1 km面积最大,为75 km×75 km;格尔木_1 km面积最小,为3 km×3 km;对于100 m空间尺度,在Libya1_1km、Maurit...  相似文献   

7.
通过ArcGIS平台对博斯腾湖地区资源三号卫星高分遥感影像数据进行生态环境因子识别提取,计算出2014年荒漠化土地面积为3 957.27 km2,湿地面积为1 242.93 km2。对比2007年遥感监测成果数据,荒漠化土地面积减少208.60 km2,年变化率为-26.08 km2/a;湿地面积增加12.33km2,年变化率为+1.54 km2/a。综合分析近年来博斯腾湖地区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表明博斯腾湖生态环境的变化受到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地表径流的增加促进林草的生长,优化了湿地生态系统,抑制了荒漠化的发生与发展,人类活动的增强使湖泊的自然功能逐渐转成水库功能。加强博斯腾湖水资源及其他自然资源的科学管理与合理利用,对协调、平衡该区域生态环境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针对遥感图像几何校正中GCP选取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分布与数量难以确定等问题,在分析图像局部特征的基础上,结合Voronoi图,基于ENVI/IDL与ArcGISEngine一体化开发技术,研究了一种具有半自动选取和空间分析功能的GCP选取方法。实验通过一幅面积为3278.47km。的遥感图像进行几何校正,结果表明本文研究的GCP选取方法可以将工作效率提高近一倍,总RMS可降低约0.3个像素,在实际生产中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杭州市规划管理局因城市规划和建设需要,委托我院就杭州市郊九堡地区(西眍)进行1:500航测成图,本工程从1997年5月4日开工,10月30日提供全部内、外业资料,测区面811.72km2,计1:500地形图241幅。  相似文献   

10.
高斯投影是等角横切椭圆柱投影,具有等角性质,面积与长度均存在一定变形。现选取1∶10 000与1∶2 000比例尺图幅为数据基础,计算椭球梯形面积图幅与高斯投影面面积的差值,分析中央子午线和投影高程面变化所带来的影响。结果表明:图幅距离中央子午线越远其面积变形越大;投影面高程越大,其相对于椭球面面积变形越大,呈线性变化;大比例图幅能较好地控制误差。  相似文献   

11.
基于1km格网的空间数据尺度效应研究   总被引:51,自引:0,他引:51  
由全国1:10万比例尺资源环境遥感数据库生成的1km格网土 利用/土地覆盖成分数据,分析了依据面积最大原则生成1km单一性值栅格数据与原始成分类型数据之间的误差分布,研究了按照面积最大和中心属性值法从1km栅格数据粗化为4,8和10km栅格数据过程中的误差分布特征,并探讨了地貌特征对这种尺度效应的影响,结果显示,1km单一生栅格数据压缩的城镇及居民点的实际面积(减少多于60%),而增加了林地和旱地的面积,对于单元栅格而言,各类的面积误差(成分面积与尺度转换后保留的单一类型面积之间的差值)与相应尺度栅格范围内的土 地利用复杂程度是对应的,由最大面积法的数据尺度转换引起的误差是随着尺度的增大而增加,而中心属性值法转换过程的误差呈现近似随机分布,应用面积最大法转换空间数据尺度中的误差分布受地貌类型的影响是显著的,水田与旱地面积在数据粗化过程中产生的误差在山地和丘陵区明显高于在其地貌类型上的误差,中心属性值法数据化受地貌类型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海河流域湿地格局变化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利用遥感和GIS技术,制作了海河流域1980年、1990年、2000年和2007年4期湿地分布图,分析了湿地格局变化过程与区域气候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1)流域内天然湿地面积萎缩趋势明显,由1980年的5360 km2降至2007年的4331 km2;人工湿地面积先增加后减小,由1980年的3492 km...  相似文献   

13.
利用2015年高分辨率遥感数据和地形资料,基本查明了2015年粤港澳大湾区的海岸线、红树林、湿地、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地表水和土地荒漠化等分布现状。2015年粤港澳大湾区大陆海岸线总长度为1 512. 18 km,其中人工海岸线占了60. 34%。耕地面积为7 820. 59 km2,其中以水田为主要耕地类型,面积为5 934. 17 km2,占耕地面积的75. 88%。荒漠化面积为396. 80 km2,以工矿型荒漠化为主,面积为211. 26 km2,占荒漠化面积的53. 24%;其次是水蚀荒漠化,面积为185. 51 km2,占荒漠化面积的46. 75%。区内自然资源的相关开发规划与保护治理工作亟需加强。本次研究采用生态足迹法分析数据显示,广州市的海珠区、天河区、黄埔区、番禺区和白云区的西北部,佛山市的南海区、禅城区和顺德区,东莞市北部,深圳市的宝安区、南山区、罗湖区、福田区及龙岗区西北部,惠州市的惠阳区、惠东县西部,中山市,江门市的江海区及珠海市的香洲区相对于其他地区生态承载力较低。  相似文献   

14.
通过选取符合要求的多时相HJ-1 环境卫星资料,采用监督分类、逐步剔除相结合的遥感方法,利用ENVI 等处理软件实现了曹妃甸龙岛潮汐条件下的陆地面积计算.龙岛在大潮涨潮之际,陆地面积不足3 km2;而小潮时,面积则至少达7.6 km2.与地面测绘结果对比表明,利用HJ-1 卫星能够较好地满足龙岛等地开发建设对潮汐条件下的面积计算要求.  相似文献   

15.
通过选取符合要求的多时相HJ-1环境卫星资料,采用监督分类、逐步剔除相结合的遥感方法,利用ENVI等处理软件实现了曹妃甸龙岛潮汐条件下的陆地面积计算。龙岛在大潮涨潮之际,陆地面积不足3 km2;而小潮时,面积则至少达7.6 km2。与地面测绘结果对比表明,利用HJ-1卫星能够较好地满足龙岛等地开发建设对潮汐条件下的面积计算要求。  相似文献   

16.
利用1975年MSS、2000年ETM和2006年CBERS-2遥感数据提取黄淮海流域城镇面积变化信息.调查结果表明,黄淮海流域城镇而积变化具有明显的特点,东部沿海地区城镇面积扩展迅速.城镇面积变化总体呈增加趋势,从1975~2006年增加了46631.13 km2,平均每年增加1504.23 km2.黄淮海流域的自然地理、人文条件等决定了全流域城镇面积扩展的变化趋势,经济的快速发展加速了城镇扩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17.
西南岩溶高原是当今全球最大的一片裸露石灰岩地区,面积为62×104km2。全区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地形崎岖复杂,自然条件恶劣。由于土地贫瘠、水源缺乏、水土流失严重,加上人类活动影响,石漠化现象日益加剧。据统计,石漠化面积已达105063.2km2,约占全区面积的14.20%。其中滇、黔、桂三省(区)分别占30%左右。据统计,石漠化面积每年以263km2的速度增长。当地居民以少数民族占多数,经济落后,生活贫困,为国内主要贫困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18.
采用地形图和航片、卫片等多源遥感图像,对京杭大运河杭州主城区段变迁进行研究发现,1955~2007年间,运河经历了多次扩建和改建,河道长度从21.05 km缩短至16.23 km,水域面积从0.76 km2增加到1.03 km2,平均宽度从36.10 m增加到63.46 m。运河沿岸2 km范围内的城市化程度不断提高,建筑用地从31%增加到68%,农用地从61%减少到16%,工矿用地从8%增加到16%。通过分析运河周边工矿用地类型的变迁,了解到杭州工业对运河的依赖。运河和钱塘江的沟通工程改变了运河的航道,工业用地的分布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从1988年和2007年的两期数据来看,虽然工矿用地面积所占比例都是16%,但运河老河道经过的中河流域工矿用地总面积从2.77 km2减少到0.82 km2,同时新开的运河河道流域工矿用地总面积从0.74 km2增加到3.38 km2。  相似文献   

19.
近30年来密云水库上游水土流失动态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综合考虑降雨、土壤可蚀性、地形、土地覆盖和水土保持措施等因素,计算得密云水库上游地区1990年、2000年和2008年3期的土壤侵蚀数据,并对土壤侵蚀变化结果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发现:①研究区近20年水土流失状况经历由加剧到减轻的过程,但总体来说是减轻的,1990~2008年减轻区面积和加剧区面积分别为3083.11km。和2287.71km2;②研究区水土流失变化的原因主要为以土地利用类型变化为特征的人为因素,降雨也有影响,而与坡度没有关系。  相似文献   

20.
以2000—2016年的14期LandsatTM/OLI影像作为数据源,提取了高台县的绿洲分布范围,使用整体绿洲动态变化和局部绿洲变化分析该绿洲的时空格局,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近16 a高台县绿洲面积主要以扩张为主.其中2000—2005年绿洲面积增加了25.113 km2;绿洲扩张最迅速的时期是2005—2010年间,面积增加了107.837 km2;2010—2016年间绿洲增长缓慢,面积只增加了11.733 km2.稳定绿洲主要分布在黑河沿岸以及各乡镇居民区周围,绿洲的扩张区域主要分布在骆驼城乡、南华镇和盐池乡,而绿洲的频繁波动区域则分布较为零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