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宋林则 《山西气象》2002,(3):26-26,46
近年来,人工增雨工作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特别是在新世纪,我国计划大力开发空中水资源,作为地面人工增雨作业工具气象火箭可能会迅速发展,而正确规范地操作使用对成功实施人工增雨工作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
中国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在各地政府及广大气象科技人员努力下,取得了显著成绩,在防灾减灾中发挥出重要作用。现在全国1167个县开展了高炮防雹增雨作业。本书由多年从事高炮防雹增雨工作的杨联章、陈群编著。全书分4章:第1章介绍人工影响天气的基础知识、观云识天的方法、利用常规气象设备探测信息识别冰雹云的方法、作业技术及效果评估等。第2、3章介绍37高炮的构造、使用及维修保养方法。第4章介绍炮弹的一般知识,人工增雨防雹弹的构造、生产过程、运输、储存、使用以及安全处理哑弹的简便方法。本书由气象出版社出版,定价2…  相似文献   

3.
测报园地     
测报园地一次晴天碎雨云记录分析1991年7月21日,灵宝站正在配合省局进行人工增雨作业.16时30分洛阳雷达观测到渭南地区有锋面云系移来。三门峡市局接此消息立即由高频电话通知灵宝局做好打炮准备。19时30分左右有大量低而破碎的黑云从酉方涌来,很快占据...  相似文献   

4.
两次飞机增雨作业效果的非参数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我省飞机增雨作业区域的不确定性,采用移动的“影响区”和一个与之相对应的“对比区”的划分方法,对1989年9月25日和9月26日两次飞机增雨作业,用W-M-W法的u检验、符号检验和Wilcoxon带符号的秩和检验三种方法[1]对作业的增雨效果进行了非参数检验。结果表明:作业开始后3小时“影响区”与“对比区”雨量有显著性差异,人工催化使影响区雨量较对比区明显增大;而作业开始后3小时影响区雨量与同区域作业前3小时雨量无显著差异或比作业前减小,这可能是由于作业时段处于系统后部,降水系统和云层已开始减弱,人工增雨率被自然降水的时间变率覆盖所致。  相似文献   

5.
1 环境维护 运行环境是9210设备正常运行的大前提,9210设备所处的环境主要有:供电、用电、接地、温度和卫生等。 供电:9210主机房应配置三相专线电源。避免其它大型用电设备对9210系统的影响,降低交流扰压,以便达到机房电源插座的中性线N与安全保护地E之间的交流扰压不大于2V。9210工程配置的UPS属逆变供电方式,对电源有极性要求,故从总配电盘接线时要十分细致,再三测量。1999年9月29日,由于局大院移动配电盘,电源极性接反导致串线,造成UPS损坏。更换新的UPS,仍然烧保险,不能使用。后请专家处理,原因是配电问题,零对地电压高达220V,造成损坏,将UPS输入端零线与输出端零线分离才得以解决。  相似文献   

6.
1存在的问题人工增雨作业后的降水量,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降水量和风力显著增加,且雨量时空分布极不均匀,少数情况增雨不显著或雨量减少[1]短时预报质量降低,不能真实体现预报水平,更对质量达标产生不利影响。2建议如何解决上述问题?鉴于目前预报和人工增雨工作的现状,要对人工增雨期间的预报质量采取较严格的定量评分,还为时过早。笔者以为可采取下面的办法。2.1一般性天气质量评定2.1.1降水对小于50毫米的降水评分时,凡实施了人工增雨作业的台站及其下游台站,可以只考虑该预报时段内有无降水,而不考虑降水量大小。即:预报有雨…  相似文献   

7.
随着集成技术的飞速发展,用于飞机人工增雨作业大气温度测量的传感器越来越多,这些传感器具有精度高、性能稳定、可控性和线性好等优点,但前提是必须在稳定的环境中工作,而飞机人工增雨作业工作环境恶劣、动态变化无常、干扰因素多而不定,从而导致非传感器本身的误差因子增多,直接造成温度测量精度下降等结果。本文结合吉林省近年来飞机增雨作业实际经验,就如何改善非传感器误差因子导致的测量精度问题进行了研究,给出了部分解决方案和方法,仅供广大人影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8.
于永华  王俊 《山东气象》1998,18(3):46-47
机载AgI发生器是催化剂的重要播撒工具,使用方便,安全可靠。我省自1993年开始用于飞机人工增雨外场作业,累计作业80余架次,使用效果良好。本文总结了发生器使用中常见的故障及其排除方法,为进一步搞好外场作业提供保障。1AgI发生器工作原理与结构本设备...  相似文献   

9.
据调查,微机故障中,开关电源故障约占一半,一些微机因开关电源故障而不能工作。电网电压不稳和供电线路不正常是造成开关电源故障的主要原因。结合实践经验,现将开关电源故障及维修经验简介如下:1 故障现象一开机后,电源指示灯不亮,风扇不动。1-1 检修方法之一打开电源外盒,会看到保险丝变黑。换新保险丝后,用万用表测交流电输入两端正反向电阻均为零。分析电路可知,输入高压整流线路、滤波及脉冲开关功放电路的元件,有的可能击穿,造成短路。焊开有关元件测量,发现全桥整流块击穿,换上新块通电后,微机工作正常。1-2…  相似文献   

10.
1 环境维护运行环境是 92 1 0设备正常运行的大前提 ,92 1 0设备所处的环境主要有 :供电、用电、接地、温度和卫生等。供电 :92 1 0主机房应配置三相专线电源。避免其它大型用电设备对 92 1 0系统的影响 ,降低交流扰压 ,以便达到机房电源插座的中性线 N与安全保护地 E之间的交流扰压不大于 2 V。 92 1 0工程配置的 UPS属逆变供电方式 ,对电源有极性要求 ,故从总配电盘接线时要十分细致 ,再三测量。1 999年 9月 2 9日 ,由于局大院移动配电盘 ,电源极性接反导致串线 ,造成 UPS损坏。更换新的UPS,仍然烧保险 ,不能使用。后请专家处理 ,原…  相似文献   

11.
目前全区气象局正在架设气象传真设备,它由天线、定频接收机、123型收片机配套组成。为了提高值机和维护人员在这方面的知识,将陆续介绍对机器的使用、维护、线路原理和出故障时的简单分析修理方法。 一、操作使用 如何正确使用和维护机器,是提高气象留传真质量和延长机器使用寿命的关键,如果不注意,甚至会造成一些人为的机障。1.在值机规定时间提前5分钟将稳压电源、接收机和收片机电源开启,指示灯亮,表明各部分电源接通。  相似文献   

12.
空中人工引雷先导特征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根据1998年8月22日在广州从化5次空中引发雷电远近两个观测点得到的地面电场变化资料,对主放电之前的先导传输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双向先导系统稳定传输阶段。近区电场为较慢的正极性电场变化土叠加负极性振荡脉冲,远区的辐射场开始为双极性脉冲,逐渐过渡到单极性脉冲,而且双极性脉冲的初始极性与单极性脉冲极性以及小回击极性相同都为正,双极性脉冲幅度逐渐减小,且初始半周期较光滑,未观测到更高频小脉冲的叠加现象。双极性脉冲整个宽度为3.8μs,方差为0.33μs;峰与峰间隔为15μs,方差为2.4μs。单极性脉冲具有上升快而大的初始峰值,慢而小的负反冲特性,且初始上升部分较光滑,未观测到高频小脉冲,其上升时间为0.23μs,方差为0.05μs;半峰值宽度为0.37μs。方差为0.1μs;脉冲间隔为12μs。方差为3.4μs。单极性脉冲峰值逐渐增大,就5次触发闪电而言,最大先导脉冲幅度与小回击之比为0.24,范围在0.2-0.3之间,小回击后,远区的单极性脉冲幅度,小,上升慢而下降快,无明显负反冲,平均间隔为20.1μs。方差为6.1μs。通过比较发现,人工触发闪电先导特征与自然闪电先导特征有很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3.
用天气学、云物理学、统计计算和数值模拟等方法,对1997年5月份影响我省的两次江淮气旋降水系统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发现(1)中低空水汽输送条件较好,都形成了大范围较稳定的降水性层状云系,出现了连续性降水。两次过程的深厚程度、动力条件有差别,云雨的宏微观特征也有所不同;(2)云中过冷层较厚,过冷水含量较高,大滴浓度较高,众数直径较大,有利于人工催化;(3)云层降水粒子的形成,在冷层以凝华和淞附增长为主,核化和繁生相对较小,进入暖层后,主要是云滴与雨滴以及雨滴间碰并为主;(4)用干冰进行了6架次人工增雨催化作业,经综合检验,约增雨10%~40%;(5)使用层状云数值模式进行人工催化模拟,当加入50个/L人工冰核,可使地面降水增加30%左右。如果过量播撒(加入500个/L)人工冰核,降水反而减少。  相似文献   

14.
陈小敏  邹倩  廖向花 《气象》2014,40(3):313-326
利用国家气象中心GRAPES业务模式耦合混合相双参数云微物理方案,对2010年12月15日的两次飞机人工增雨作业过程进行了催化数值模拟分析。分析得出:GRAPES模式基本能给出正确的中低层天气形势场和降水的动力结构,较大降水的落区和范围基本可信,降水强度较实况偏小;按照作业实况进行催化模拟具有一定的可信度,与实况降水在较强降水区域有较好的对应性;两次播撒都取得了增加降雨量的效果,24 h平均增雨量在3~5 mm,最大增雨量达7 mm,两次播撒后增雨作业区的累计降水总量较未播撒时增加约一倍;播撒有效时段在4 h内,播撒后1~2 h雨量增加最大,增雨区域初期与播撒区域一致,随时间延长而在播撒区附近扩散;第一次播撒时,播撒冰晶消耗液态水,转化成固态水,水汽流入速度加快,向液态水转化加快,液态水迅速恢复,未出现减雨现象;第二次播撒时,云中固态水争食水汽增长,液态水得不到补充,云中上升运动减弱,自然降水阶段出现减雨现象。  相似文献   

15.
徐八林 《气象》1996,22(7):2-2
目前单边带电台在云南省辅助通信网和人工增雨防雹中已大量使用。从几年工作实践中发现因不能正确的使用与维护单边带电台,常造成一些不应发生的故障。既影响了业务工作又须花经费维l。因此,正确操作与维护单边带电台,降低故障率很有必要。单边带电台在使用过程中除使用说明书介绍的以外还应注意如下几点:1.开机时应先开稳压电源,再开主机,最后开天线调谐器。开机前,PTT开关、MOX开关以及POWER开关应处于“断”位。2.单边带电台未接天线或假负载时,严禁发射,因电台无负载发射时返射功率增大很多,此时极易烧毁发射功放管。3…  相似文献   

16.
我国自动站运行以来 ,由于观测环境不同及软件还存在问题 ,致使观测中经常遇到一些不正常情况 ,给观测工作带来了麻烦。1 资料卸载为空 ,需人工卸载正点 0 0分 2 0秒后微机自动卸载定时数据 ,显示卸载框 ,值班员可以从卸载框中查看数据是否正常 ,但有时软件只卸载B组数据 ,A组数据为空 ,正点资料框无数据。如果错过了正点资料卸载的几十秒钟 ,而只注意到信号灯SYN由红变绿 ,误认为传走的是正确资料 ,又未在规定的时限内查看 ,容易造成资料缺测。这种情况一般很少发生 ,若出现时能及时发现 ,重新人工卸载数据就可以进行补救。人工卸载方法…  相似文献   

17.
“电接风”是气象部门不可缺少的气象仪器,它能自动记录每分钟的风向风速资料。目前台站使用的电接风奇是70年代的气象仪器本世申.方面右它的钟点。本文谈谈改进后电接风交直流供电方式,以供有关人员参考。电接风指示器内装有整流电源和外接干电池(接线柱)两种供电方式。整流电源由交流电输入,经过变压器降压和整流器整流后,输出的电压为直流电12V左右和外接8节干电池串联后的12V直流电,供电接风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外接干电池是浮接在接线柱上,当交流电流中断时(即停电时),外接干电池能自动接替.保证仪器的连续工作。但是,…  相似文献   

18.
吸湿性物质催化云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氯化钙溶滴消暖雾已经70年了,后来细盐粒子或盐溶液也被用于催化暖云,希望它们在云中形成雨胚,启动或加速碰并过程以增加降水.20世纪60年代,飞机播撒盐粉、地面烧盐粉成为我国人工影响暖云的主要方法,普遍反映有增雨效果,由于当时条件限制,没有进行严格的科学验证;同时,因为实施中播撒剂量大,对飞机又有腐蚀而被搁置.十多年前南非在人工增雨中开发了产生吸湿性微粒的新型焰弹技术,用于暖性对流云催化,通过随机化试验取得了具有统计显著性的增雨效果,这一结果在墨西哥的试验中得到重复;另一方面,泰国一直使用粗吸湿性粒子催化暖积云,近年来的随机化试验也证明能增加降水,但是降水的增加是4 h后在被催化云的新生云中出现的.这些结果重新激起人们对暖云催化的兴趣,成为当前国际云雾物理和人工影响天气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9.
计算机的防雷接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振涛 《贵州气象》2000,24(5):26-27
1 引言1 999年夏天 ,仁怀市工商银行微机被雷击损坏 ,经实地检查 ,有几台微机不能通电使用 ,在能使用的微机上 ,我们用三用表测得其外壳电压高达 1 1 0V ,有漏电现象。由于整个机房未安装工作接地 ,雷电波沿供电线侵入将微机击坏。通过安装微机工作接地和电源避雷器后解决了上述漏电现象。根据工作实践 ,下面谈谈漏电原因及常见的错误工作接地。2 产生 1 1 0V电压原因分析在计算机主机电源盒的输入电路中 ,有一由电容C1、C2 、C3和电感线圈L组成的干扰信号滤波电路 (图 1 ) ,C1、C2 的中点连在一起 ,分别连接电源外壳和接地线 ,并…  相似文献   

20.
1 关机需小心 对于比较老式的机器,当硬盘正在工作时,突然关机切断电源,会产生一个相当高的感应电压。它足以损害硬盘表面,引起现存放或将来存放在该区上的信息丢失。严重时,不能进入DOS或WINDOWS系统。当微机与其它设备(如空调等)共用同一个多功能插座,当打开空调,大部分电流突然分流,致使微机供电不足而关机,如果此时硬盘正在工作,也就会发生以上情况。因此,实际工作中微机与其它设备有必要分开使用插座;关机时,务必注意观察硬盘指示灯是否亮?亮时切勿关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