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文章主要论述了阿涌铜矿的地质背景,对矿床基本地质特征进行了总结;目前发现了四个含矿带,成矿类型多样,具有多期成矿的特征,矿床工作程度较低,深部未开展评价工作,现有资料显示成矿条件优越,找矿前景较大;同时初步探讨了成矿地质条件,有助于该区地质勘查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2.
广西锡矿资源丰富,矿床类型和矿物组合丰富多彩,具有明显的带状分布规律,伴生组分多,综合利用价值高,是我国锡-多金属重要的成矿区之一。 本区在漫长的地质发展历程中,经历了四堡、雪峰、加里东、华力西、印支、燕山和喜马拉雅等多次强烈构造运动,具有多旋回构造发展特点,形成较为特殊的大地构造环  相似文献   

3.
根据岩心、测井、地震及区域地质背景资料,综合矿物岩石学、沉积构造、测井相及地震相等各类相标志,巴基斯坦下印度河盆地K油田白垩系上砂岩组为典型的开阔海岸相的沿岸砂坝沉积,其相标志包括:储层以高成熟度的石英砂岩为主,含有海绿石、鲕海绿石等海相指示矿物,呈分散状分布;发育平行-低角度交错层理或块状层理及潮汐层理类型,岩心中见丰富的生物介壳,具有大量的生物潜穴和强烈的生物扰动现象;测井相多呈漏斗型或箱型,以反旋回为主;地震相以平行-亚平行席状为主;陆棚风暴沉积与之伴生。分析认为,沿岸砂坝平面上多呈条带状平行于海岸线分布,纵向上多期沿岸砂坝叠置,砂体连通性好,构成该油田最为重要的有利储集层。但砂体内部具有强烈的非均质性特征,据此进一步划分为坝中、坝缘及坝间沉积微相类型,其中,坝中微相以细-中砂岩为主,孔隙类型包括原生粒间孔、铸模孔和次生加大孔,孔、渗性较高,储层物性良好;坝缘微相以细砂岩和粉砂质砂岩为主,孔隙多被胶结物充填,储层物性中等;坝间微相以粉砂岩或粉砂质泥岩为主,孔隙类型以微孔隙为主,储集性能差。不同微相类型的砂岩相互叠置形成砂坝复合体,加剧了储层平面非均质性和层间非均质性。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分析大厂矿田锡多金属矿成矿地质背景、构造控制因素、矿床地质特征 ,提出大厂矿床成因类型属物质多源岩浆热液矿床 ;认为该矿床还具有可观的找矿远景 ,提出开展大比例尺成矿预测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平果岩溶堆积铝土矿是具有独特地质特征的铝土矿床,区内岩溶地貌十分发育,并且形成了多种地貌类型, 本文主要探讨各类地貌特征,研究其发展和演化的规律,分析和论述地貌与成矿的关系,为该类型矿床地质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河南国土资源》2010,(6):19-19
三门峡市地处秦岭山脉东延与伏牛山、熊耳山、崤山交汇地带。辖区地貌以山地、丘陵和黄土塬为主,地质构造复杂,地质环境脆弱。同时,作为全省矿业经济重市,辖区内频繁的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较为强烈,从而使三门峡市成为全省地质灾害易发地区之一。全市地质灾害发育类型主要有崩塌、滑坡、地面塌陷、泥石流、地裂缝等五种。目前,  相似文献   

7.
地质勘查工作中会产生各种不同类型的地质资料,为了便于政府决策、工作部署及地质研究,需针对不同类型地质资料建立不同类的基础地质数据库。本文介绍了各类地质数据库的现状,并对地质数据库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今后地质工作中地质数据库的重要性,为今后地质数据库的发展方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文章分析了姆驮山银矿地质特征及物化特征,并通过与凤凰山银矿地质特征对比,两者成矿地质条件相似,矿床类型、控矿因素、矿物成分等几乎相同,因此认为姆驮山银矿具有中型甚至大型银矿床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9.
对乌拉斯太沟口已发现的金矿点及金矿化带进行区域成矿地质条件、矿区地质特征、矿体特征及矿石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区内含矿蚀变带与NW,NWW向断裂成矿关系密切;NW,NWW向断裂为区内的主要导矿、控矿构造;其构造拐弯或膨胀处以及次级构造为重要的容矿构造;强烈的印支期岩浆活动,剧烈的构造运动为金元素的活化、迁移、富集、沉淀提供了通道和成矿空间;矿床成因类型为构造蚀变岩型;毒砂、硅化、构造蚀变带等标志是该区的主要找矿标志。结合巴隆岩金矿床特征与区域上已发现的矿点综合分析,认为该区有着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0.
以防为本防治结合扎实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门峡市地处秦岭山脉东延与伏牛山、熊耳山、崤山交汇地带.辖区地貌以山地、丘陵和黄土塬为主,地质构造复杂,地质环境脆弱.同时,作为全省矿业经济重市,辖区内频繁的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较为强烈,从而使三门峡市成为全省地质灾害易发地区之一.全市地质灾害发育类型主要有崩塌、滑坡、地面塌陷、泥石流、地裂缝等五种.  相似文献   

11.
广西桂平市木乐锰矿床是近年来找矿取得新进展的普查项目.文章在该锰矿床地质背景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该矿床的地质特征,并对其成因进行了探讨,认为该矿床成因类型主要为锰帽型.这对在矿区外围及桂东南寻找该类型锰矿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增生楔是主动大陆边缘“沟-弧-盆”构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分布。由于其处于板块俯冲前缘,增生楔地质背景复杂,构造改造强烈,同时大规模推覆构造导致地层多期重叠,沉积发育复杂,给增生楔地区的石油地质条件研究带来难度。以缅甸增生楔为例,通过选取代表性的区域地质剖面,结合相关地层资料,对增生楔地区构造变形、沉积条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增生楔形成初期,由于构造运动强烈,增生楔盆地处于发育初期,整体勘探潜力较小。到了中期,增生楔盆地由于地层沉积厚度较大,新地层受构造改造作用影响较小,为勘探有利区,而增生楔斜坡虽然沉积厚度较大,但由于其构造作用强烈,不利于大型油气田的形成。在增生楔发育后期,海沟盆地下部发育海相地层,而上部处于滨浅海环境,地层沉积厚度较大,具有一定的勘探潜力;同样,在发育成熟的增生楔盆地,由于其沉积厚度及盆地面积较大,具有一定的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13.
俄罗斯区域构造演化复杂,含油气盆地类型众多,油气地质特征和资源规模彼此差异巨大,盆地间缺少横向对比研究。基于最新的IHS数据库,通过对构造演化、沉积充填和基本石油地质条件的分析,总结了14个主要含油气盆地的盆地类型划分、油气地质条件类比、成藏主控因素和油气成藏模式,指明了未来需要重点关注的盆地。综合分析表明:俄罗斯含油气盆地具有以发育叠合盆地为主、单旋回盆地伴生的特点;存在4期主力烃源岩、4套主要成藏组合和3种成藏模式,储量发现规模受控于成藏模式,其中单旋回盆地封闭型成藏的油气资源最为丰富,其次分别为叠合盆地中的调整型成藏和改造型成藏。   相似文献   

14.
一、前言对于胶东西北部地区的太古代胶东群变质杂岩,前人测得其K-Ar同位素地质年龄值仅有1664Ma;玲珑花岗杂岩体的同位素地质年龄值变化在46—476Ma之间。笔者认为上述同位素地质年龄值与它们所代表的地质体的地质特征不相一致。经笔者研究认为:胶东群和玲珑花岗杂岩均遭受了较强烈的硅、碱质交代作用。这种交代作用是发生在埋深、高温条件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区内成矿地质背景及矿床特征的分析,阐述了本区位于华北地台南缘,华熊台隆外方山断隆区;矿体产于燕山期花岗岩地层中;区内构造发育,岩浆活动强烈,找矿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16.
河南省中南部处在复杂的地质、水文地质背景下。复杂的地质构造,齐全的地层岩石,强烈的新构造运动控制着天然矿泉水的形成条件。其赋存与分布除受构造体系中活动性断裂及其复合控制外,尚与地层岩性分布密切相关。天然矿泉水资源的形成机制可分为山区活动性断裂机制型和新生代断陷盆地机制型。河南省中南部天然矿泉水分布广泛、类型较全、资源丰富、水质优良,具有广阔的勘查与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区内成矿地质背景及矿床特征的分析,阐述了本区位于华北地台南缘,华熊台隆外方山断隆区;矿体产于燕山期花岗岩地层中;区内区内构造发育,岩浆活动强烈,找矿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18.
山东济南长清区地质灾害发育较强烈,为进一步查明地质灾害隐患,彻底摸清地质灾害现状,建全地质灾害空间信息系统,提升地质灾害总体防治水平,防灾减灾、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该文以现状调查为基础,查明长清区地质灾害发育类型主要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和岩溶塌陷等4种类型,查明了地质灾害现状发育情况和分布特征等,对地质灾害发育的主要因素包括地质环境条件、气象及植被、人类经济工程活动强度等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地质灾害防治原则和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9.
以广西恭城县某铅锌矿山为例,在充分了解矿山地质环境条件的基础上,从矿山实际情况出发,查明现状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并预测未来地质灾害发展趋势,继而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该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现状发育的地质灾害为崩塌、滑坡,影响程度较轻;预测矿山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类型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地下水污染、采空区地面塌陷(沉陷)和矿坑突水等,影响程度较严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拦挡、排水、矿坑回填等一系列防治工程措施,并重点论述新型宾格石笼挡墙在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塔儿山地区是山西省重要的铁矿产地,中生代以来广泛而强烈碱性、偏碱性的岩浆侵入活动,在塔儿山地区形成与偏碱性侵入岩有关的铁、铜、金、钼多金属矿床系列与矿床组合,主要类型有矽卡岩型铁矿.根据区域地质条件、成矿规律与典型矿床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矽卡岩型铁矿床的区域预测模型变量,并利用MARS资源评价系统对塔儿山地区进行了成矿预测,圈出了一些重要的找矿远景区,指出了塔儿山地区矽卡岩型铁矿床还具有进一步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