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楊敬之 《地质论评》1940,5(6):475-482
附圖一版民國二十八年春,筆者隨侯德封先生調查北川、安縣、平武、江油一帶地質,見泥盆紀地層分佈甚廣化石豊富完美,爲研究地層者,不可多得之良機,會詳測一二部面以作比較。同年秋筆者同任績又赴廣元、昭化附近調查,此區仍有泥盆紀地  相似文献   

2.
曾鼎乾 《地质论评》1940,5(5):415-422
導言昆明附近地層除下寨武紀頁岩、二叠紀火山岩流外,分佈最廣(?)厥爲石炭二叠紀之石灰岩。民國十二年朱庭祜調查昆明附近地質,曾分石灰岩爲西山層(上石炭紀或下二叠紀)、老煤山層(石炭紀)及明朗層(石炭紀下部)。二十八年土鸿楨  相似文献   

3.
中國志留紀地層,最初德人李希霍芬在秦嶺山之南麓,四川北部陕西西南部與甘肃南部,曾經一度研究。李氏復在南京附近之崙山奧陶紀石灰岩之上,發現筆石頁岩層。嗣後美人威理士調查揚子峽地質,統名巫山石灰岩以下徐家壩過渡層以上之頁岩砂岩系,曰新灘頁岩,彼等在新灘頁岩内並未採得化石,僅依其層  相似文献   

4.
五台山区,从19世紀初期起,先后有不少中外学者进行过地質調查,但所著論文,仅对前震旦紀变質岩系做了很宝貴的論述,而对該区矿产分佈的調查,似乎提到的較少。特別是对于五台东冶鎮附近所产之矽石矿,往往易被人所忽視。五台县所产之矽石矿,在敌伪时期虽曾进行过調查开采,但因系掠夺性質,故仅对矽石矿之埋藏儲量做了粗略估計。直至解放后,随着国家工业建設的发展需要,才在此区进行了詳細的地質勘探工作。1954年底原华北地質分局刘長龄同志对五台矽石进行显微鏡研究,并提出“这种矽質岩是由于原先沉积之燧石  相似文献   

5.
古生物研究所于最近所收到各地寄來的寒武紀化石標本中,以內蒙古陰山(大青山)的標本特别具有地層分佈上的意義。陰山山脈从來部下知道有寒武紀的存在,地質学家都認為該區在塞武紀時期是一塊古陸。最近黄汲清教授在地質学報34卷3期發表的「中國區域地質的特徵」一文裏所指的「內蒙地軸」,主要是大青山,包括狼山和烏拉山等區域。在这篇文章裏,他指出这個所謂『地軸』:「主要是前震且紀結晶片岩所成的地塊,成約东西走向的條帶狀。自震旦纪以來它是長期在侵蝕中,所以也是一個  相似文献   

6.
青海循化隆務寺河(又名保安河)河口一帶之黑綠色及部分紫紅色變質的板岩砂岩系,孫健初在1938年調查時以为是三叠紀的地層,但他並沒有找到確切的證據來證明它。1952年張興仁等在調查此區的報告中則列为南山系。1954年著者等路過那裏時曾做一簡略的剖面其層序如下(見附圖一)。  相似文献   

7.
一、鞍山式铁矿床一般水文地質特征产在前震旦紀的含鉄石英岩的所謂「鞍山式鉄矿」床,就水文地質观点来說,都屬於埋藏在坚硬的岩石中裂隙类型的矿床。矿体(前震旦紀鞍山统含鉄石英岩)以及它的圍岩(前震旦紀及震旦紀的变質岩系,各种火成岩)在經受各期地壳变动中,形成程度不同的裂隙系統。含鉄石英岩是这类矿床主要的含水層。該層構造裂隙,層面裂隙较为發育,受到構造影响很大,渗透  相似文献   

8.
李悦言  陈秉範 《地质论评》1939,4(5):339-342
(一)緒言四川北部產鹽區域內,地質至其簡單,所見地層概为白堊紀。作者於研究川北鹽田地質時,为便於滷水層位之敍述,乃  相似文献   

9.
侏罗紀地層在鄂尔多斯地台分布非常广泛,北起內蒙东勝,南至陝北之麟遊永寿,南北延展約600公里。在地台西沿內蒙棹子山东麓,以及甘南灵武、鹽池、同心、華亭等地,亦有侏罗紀地層的零星出露。由于鄂尔多斯地台地区广闊,前人在各区对地層的定名都不一致。下侏罗紀在內蒙及陝北北部名为延安統,在陝北南部名为瓦窑堡煤系或衣食村煤系,在隴东一帶名为華亭煤系。中侏罗紀及上侏罗紀在陝北一帶名为直罗統和安定統,在隴东为華亭煤系上部和崆峒山統下部。为了統一起見,我們將地台区的下侏罗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來,为了滿足工業建設的需要,在河北、河南、山西等省展开了耐火粘土的詳細勘探工作。所勘探的硬質耐火粘土礦,其层位是大家所熟悉的在奥陶紀灰岩之上的G层鋁土矿。該层鋁土矿被地質工作者置于不同的地質时代,在河南一帶被置于太原系,在河北山西一带被認为中石炭紀本溪系,在去  相似文献   

11.
劉基磐 《地质论评》1938,3(2):147-156
(甲)分佈 湖南煤鑛豐富,分佈甚廣,就地質時代而言,約可別為三種:(一)石炭紀。多為無煙煤,產侧水煤系中。岩石以石英砂岩為主,中夾砂質及炭質頁岩,內含煤層凡三。煤層之下,常見菱鐵鑛及黄鐵鑛結核,平铺成層,可資開採,湘中一帶所產之土鐵,均取於此。重要產地為湘鄉實慶新化安化等縣。(二)  相似文献   

12.
一、地質概况 運礦岩多為酸性或次酸性侵入岩,圍岩為鈣質岩層。矿体常生於稍離接觸帶之鈣質岩層中,尤以含炭質薄層灰岩成礦最佳,因炭質能促使礦液中金屬硫化物的沉澱作用,薄層灰岩易被交代。礦体形狀極其複雜,一般多呈柱狀、囊狀,间有脉狀帶狀或板狀者。產狀恒受成矿前後構造之控制,緩陡不一。主要金屬  相似文献   

13.
王鈺 《地质论评》1938,3(2):131-142
引言民國二十五年冬,計榮森,許德佑和著者三人奉地質調查所所長命令,到湖北宜昌三峽束段作野外調查。調查的目的是在测製各地層的詳細剖面,並大量逐層採集化石。出發以前我們將關於此帶地質的一切參考書曾分別閱讀和討論,結果我們  相似文献   

14.
在广泛地进行第四紀地質研究以来,对松散沉积物的标本採集,常常不能滿足工作的需要:如冲积層中的交錯層、黄土中的古土壤層及其它地層中岩性急遽变化和特殊结構的現象等等,往往既不能保存原样而又無损地把标本採集回来,因而或多或少地給工作帶来了一定的影响。为此在目前如何採用新的方法多快好省地更圓滿地採集标本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一中國中生代海陸分佈之情形 統覽中國地質史,古生代之海相地層,遍佈中國,迨至古生代之末葉,石炭紀及二叠紀,海相與陸相地層,二者兼而有之,約而計之,海陸參半。迄至中生代,陸地特別增加,海水逐渐撤退,此後陸相地層,與海相地層,二者較而論之,不啻倍蓰焉。  相似文献   

16.
民國二十四年,巴爾博等研究洛淅川地質時,對秦嶺東部一带第三紀初期地層之分佈,及各盆地之構造情形,曾有結論見於地質彙報第二十五號,兹不更述。著者现僅就第三紀初期盆地之發生原因及第三紀中期造山運動,再爲伸言。  相似文献   

17.
貫徹全党、全民办地質的方針,河南、四川、貴州、浙江等省已普遍建立了專区和縣的地質机構和培訓了一批地質干部。河南全省6个專区,都建立起地質机構。每个縣都建立了3—5人的地質组。省地質局抽調了12个地質技術干部,分配給每專区兩名作技術骨干。同时,該省还抽調了7个地質  相似文献   

18.
寒武纪下界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关于寒武紀地層的划分和下界問題; 二、薊縣昌平一帶观察結果; 三、寒武紀下界問题的研究方法和一般情况。  相似文献   

19.
徐瑞麟 《地质论评》1938,3(5):497-506
前言泥盆紀地層,在廣西境內,甚爲發育,舉凡大背斜層之外圍,莫不爲此層所分佈。全部地層,又因上下部岩質之差異,而成不同之地形。由堅緻砂岩所組成之下部地層,常高(?)成山  相似文献   

20.
北平西山石炭紀地層之探討,雖為時已久,惜終無確切之說。一八六七年朋派來氏(Raphael Pumpelly)調查,謂無此層。一八六九年至一八七一年間,李希霍芬氏曾一度至西山考察,始確知有石炭紀地層之存在,並命名為「煤嶺層」;又彼所謂「琉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