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珍惜土地资源,节约集约用地是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建设美丽生态广西的必经之路。我们要倡导珍惜资源的文化理念,严格耕地保护责任,严格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加大土地执法监管力度。2013年6月25日是第23个全国土地日。今年土地日的主题是:珍惜土地资源,节约集约用地。在全国各地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新形势下,呼吁全社会牢固树立珍惜土地资源、节约集约用地意识,大力提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既是我们贯彻十  相似文献   

2.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和经济高速发展,济宁市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城区用地结构不合理,整体容积率较低,村庄建设用地量大,采煤区塌陷所引发的人地矛盾,后备资源日益匮乏等土地利用问题凸显。该文通过对各类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提出了统筹城乡用地结构,严控建设用地规模,盘活存量用地,发展区域产业,优化利用土地资源等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正《指导意见》提出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总体要求和严格用地规模管控等7项重点任务,为深入推进节约集约用地管理工作指明了方向。《指导意见》提出要"全面推进节约集约用地评价"工作,这是继《国土资源部关于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建设的意见》和《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规定》后,对节地评价制度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和细化,对节地评价工作要求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抚顺市国土资源局局党组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针对抚顺老工业基地土地供需矛盾突出问题,以棚户区改造为契机,把节约集约用地放在首位,在节约集约用地上大做文章,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5.
推进节约集约用地,从根本上就是要落实“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坚持开源与节流并举,把节约集约放在首位,努力实现土地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目前尽管节约集约用地工作有了一定的进展和较好的开端,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为此,要谋好节约集约用地这篇大文章,把节约集约用地的基本国策落到实处,笔者认为,应从转变观念、健全机制、盘活存量、加强执法监管等几个方面加以努力。一、转变用地观念,树立科学发展观土地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保护耕地和…  相似文献   

6.
推进节约集约用地,从根本上就是要落实"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坚持开源与节流并举,把节约集约放在首位,努力实现土地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目前尽管节约集约用地工作有了一定的进展和较好的开端,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为此,要谋好节约集约用地这篇大文章,把节约集约用地的基本国策落到实处,笔者认为,应从转变观念、健全机制、盘活存量、加强执法监管等几个方面加以努力.  相似文献   

7.
正推进节约集约用地,是江苏的必然选择。主要做法,一是构建节约集约用地制度体系,节约集约用地制度是土地管理制度中的基础制度,多年来,我们在规划、计划、用地标准、市场配置土地资源、考核等方面,制定了一套制度体系。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批复,我们正在抓紧完善"1+X"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体系,江苏的节约集约用地主要是三  相似文献   

8.
正导言:节约集约用地要靠大家共同努力,不仅是政府,更重要的是每一个社会经济实体,包括个人,全社会一起来推动。1、国土资源部刚刚颁布《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规定》,将于9月1日起全面实施。同时,近期国土部还将出台具体的节约集约用地指导意见,目前已形成初步方案。2、"要完善市场配置的机制,通过市场机制来促进节约集约,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通过市场配置,通过利益调整,产生内生的自发节约集约的动力。"3、"要建立科学完善的建设用地标准体系,这是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关键。标准体系要从宏观、中观和  相似文献   

9.
<正>1节约集约节约集约,无疑是2014年国土资源工作的最强音。3月27日,国土资源部第一次部务会议通过《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规定》,要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建立节约集约用地制度。第24个全国"土地日"前夕,国土资源部将2014年的主题确定为"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转变土地利用方式",并于6月23~27日举行全国"土地日"宣传周活动,大力宣传国土资源部门在促进节约集约用地方面的新举措、新成效。9月,《国土资源部关于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指导意见》出台,要求优化建设用地布局,加强产业与用地的空间协同。京津冀一体化战略的推行,将在这方面作  相似文献   

10.
贯彻《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精神,将《通知》精神落到实处,强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关键在于落实和执行。2008年是深入贯彻国务院《通知》精神的第一年,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不断提高国土资源管理和服务水平。一是加大节约集约用地宣传力度,形成政府、社会、企业对于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共识,切实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11.
当前在国家稳增长、调结构、扩内需的背景下,深挖潜力,节约集约用地已成为土地利用工作的当务之急。利津县通过严格按照产业政策供地、加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实施城乡建设用地挂钩项目等措施,提高了用地效率,促进了节约集约用地。但工作中应就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不高、用地空间组织形式相对落后等问题,严格用地管理,优化用地模式,强化土地集约利用。  相似文献   

12.
通过探索山西发展与保护并举的节约集约用地的途径和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和因果分析法,得出山西省建设用地总体规模从趋势上成线性关系,建设用地虽处于节约集约利用状态,但整体上山西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不是很高,呈现持续提高态势。对构建节地型模式,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合理空间布局、盘活存量土地,促进土地集约利用与可持续发展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从近十年来湖南全省的用地情况予以分析,湖南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方面还存在着若干问题。关于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概念和内涵,中外学者和政府专家从不同角度给予了阐述。有专家与学者认为,所谓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一是要把节约土地放在首位,少用地,提高用地效率,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土地;二是在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中通过合理有序地置换土地,达到增加土地有效利用面积和集约程度的目的。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各项建设占用耕地数量日益增多,建设用地越来越快的增长速度已经引起了政府和学者的高度重视,迫切解决好建设用地的节约集约利用问题已成为各级政府的共识。  相似文献   

14.
市县动态     
《浙江国土资源》2012,(8):60-64
湖州市出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新政为进一步提高全市节约集约用地水平,缓解当前土地供需突出矛盾,增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湖州市政府日前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全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若干意见》、《关于推进低效利用建设用地二次开发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深化全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若干意见》对提高新增建设用地准入门槛、实行差别化地价政策、建立土地税收调节机制、实行项目建设履约保证金制度、实行工业用地分阶段权证管理制度、建立建设项目后评价制度等方面作了新规定。目标  相似文献   

15.
<正>今年全国土地日的宣传主题是"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推动土地利用方式根本转变",旨在贯彻落实国家资源节约优先战略,呼吁全社会牢固树立珍惜土地资源、节约集约用地意识,进一步转变土地利用方式,提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近年,开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土地管理和节约集约用地工作,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做好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6.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就是节约用地,使建设用地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提高投入产出强度,通过整合、置换和储备,合理安排土地供应的数量和节奏,改善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提高土地配置和利用效率。要做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关键是严格管理、加强规划、完善政策和法规、建立激励机制,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虽然在节约集约用地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远远满足不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需求,还存在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不高、区域规划布局欠科学合理、土地闲置等问题。提出了更新节约集约用地理念、提高土地利用效益、构建科学用地规划体系、强化土地配置市场机制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坚持集约节约用地,是落实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一环,是保护和合理利用国土资源的根本途径,是保障和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要做到集约节约用地,保障经济发展,首先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资源保护的关系,从加强耕地保护入手,以集约节约土地资源为主,科学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以提高国土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19.
9月24日,郑州市召开节约集约用地高效利用土地工作会议。市委副书记、市长马懿出帝会议并对节约集约用地、高效利用土地提出明确要求。  相似文献   

20.
9月7日,江西省副省长姚木根在全省节约集约用地暨农村土地整治示范建设工作推进会上强调,要采取强力措施,实行“四个严格、一个规范、一个清理、四个挂钩”,构建节约集约合理利用土地的倒逼机制。江西省近年来深入推进闲置土地清理处置工作,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取得了一定成效。姚木根指出,要采取强力措施,形成集约合理利用土地的倒逼机制。具体要实行“四个严格、一个规范、一个清理、四个挂钩”,即严格执行国家土地供应政策,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严格用地合同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