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5 毫秒
1.
从对二千多年来中国赏石史的点评,剖析传统赏石标准“皱瘦,漏,透”与古代文人的社会及其与当代人之间的心理差异,介绍“形,色,质,纹”新赏石标准的涵义和对赏石文化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甄石 《湖南地质》2011,(10):91-92
随着赏石文化的蓬勃发展,赏石文化理论的探索也日益活跃。其中,关于赏石标准的探讨更是热点之一。这充分表明了赏石标准在赏石文化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这个标准能否客观正确定论,不仅关系到赏石活动中鉴赏的质量和水平,也影响到展品评比结果。标准不当会造成赏石文化普及中的误区,引起认识混乱,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3.
随着赏石爱好者和藏石者的不断增多,赏石贸易市场日趋繁荣。有关赏石的放射性问题也受到诸多赏石收藏者的日益关注。将赏石进行地质成因分类,了解放射性与地质成因的关系,从而分析研究不同类型赏石放射性的强弱水平,指导赏石市场和藏石爱好者在赏石的销售和收藏中对放射性的把握。  相似文献   

4.
赏石作为一种文化发祥于中国,可以说是中国一大国粹。本文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对当前贯石界争论不休的赏石观进行思考,将其大体分为自然赏石观、人文赏石观、地学赏石观和科学贯石现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5.
《上海国土资源》2006,(2):F0003
中华文化渊源流长,博大精深的赏石文化是中华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赏石是一项健康的审美活动,它使人们在赏石过程中,更加亲近自然、感悟自然、崇尚自然。在观赏石这个繁花似锦的领域中,它包揽了奇特而充满奥秘的景观大自然、五彩缤纷的矿物晶体和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的生物化石,甚至原生岩及其衍生的许许多多的欣赏元素。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中国赏石文化的历史、理念、人文、艺术和学术的探讨,试图从中发掘中国赏石文化的内涵,把古代"瘦漏透皱"和现代"形质纹色"的相石标准,提升到"道魂气韵"的赏石意境。  相似文献   

7.
《山西地质》2013,(6):12-12
10月20日上午,临汾自然博物馆举行开馆仪式,正式向社会开放。山西省观赏石协会会长沙凤英出席开馆仪式并讲话。她希望与会的赏石专家、奇石爱好者和新闻媒体能够更多地关心和发掘山西赏石文化,并为赏石文化的传播和普及做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中国进入近现代时期,中国的科技文化进入一个巅峰时期,赏石文化在此时也进入了高潮。2011年,辛亥革命百年,此时盘点赏石文化百年史话,以纪念辛亥革命。赏石著作、赏石团体大量涌现辛亥革命以来,中国人民处于求生存、求解放时期,国民经济受到极大破坏,赏石文化进入低谷,但仍有不少文人、画家、收藏家爱好奇石矢志不渝。  相似文献   

9.
钟华邦 《地质学刊》2008,32(1):18-18
江苏已知的80余种观赏石中,筋纹石是新发现的品种之一,它首次出现在《赏石艺术》一书中。笔者在此作一简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童潜明 《湖南地质》2009,(12):86-87
洞庭湖的观赏石资源必然会造就一批赏石文化家,也必然会产生永存的精神文明和不可估价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1.
魏晋人诗酒成风,风流豪爽,属于潇洒的一代。在南北朝之前,收藏、鉴赏奇石只是处于朦胧状态。那时帝王的行宫,富户的豪宅只是用一些石头构筑假山,装饰庭院。到了南北朝时期,收藏、鉴赏观赏性的奇石已渐成风气。奇石从构筑园林假山的局限中脱颖而出,开始成为独立的欣赏对象。被后人尊奉为赏石祖师爷的陶渊明就是当时的赏石大师。  相似文献   

12.
云南是缅甸翡翠原石最重要的集散地之一,几百年来都聚焦着国内外翡翠商人的目光。最近举行的“2009中国(昆明)东盟赏石石材博览会暨珠宝文化节”让人们又一次感受到云南翡翠原石集散地的地理区位优势,感受到“玉出云南”的神奇魅力和灿烂前景。  相似文献   

13.
“瘦、漏、皱、透”是北宋书法家、文物鉴赏家、赏石大家米芾根据多年藏石、赏石的研究和实践.对古代观赏石提出的审美理论标准。近千年来,这个标准一直被赏石界所沿用.至今仍然对赏石界产生着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奇石,又称观赏石,雅石,是指不事雕琢,具有自然美感的石头。包括奇特的化石,矿物晶体和岩石等。奇石具有独特的形态、色泽、质地、纹理。奇石具有观赏、收藏及科研价值。古人云:“山无石不奇,水无石不清,园无石不秀,室无石不雅。赏石清心,赏石怡人,赏石益智,赏石陶情,赏石长寿。”观赏奇石,要讲究瘦、漏、透、皱、清、丑、顽、拙、奇、秀、  相似文献   

15.
观赏石,是指在自然界中形成的、可采集移动的。且具有观赏价值、收藏价值、科学价值和经济价值的石体;它蕴含着自然的奥秘和人文积淀,并以天然的美观性、奇特性和稀有性为其特征。我国幅员辽阔。地质构造活动和岩石分布纷繁复杂,观赏石资源丰富,全国各地命名的石种不下千余。中国观赏石协会综合各地石种类型,归并划分为造型石、图纹石、矿物晶体、化石四大类型:既引入了国外关注的具有科学价值与自然美的矿物晶体和化石类石种,又将我国传统的造型石、图纹石类观赏石推向了世界,用中国的赏石文化推动世界石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观赏石有没有放射性?长期与各类石头打交道,会不会得放射病?这是赏石族群十分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文化精神生活的追求和品位也越来越高,赏石便成了人们精神文明建设中日益增长的一种文化需求。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文化精神生活的追求和品位也越来越高,赏石便成了人们精神文明建设中日益增长的一种文化需求。  相似文献   

19.
江苏观赏石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其华 《地质学刊》2004,28(1):62-64
观赏石,又称奇石、雅石、供石、石玩等,指天然形成的具有观赏、玩味、陈列和收藏价值的各种石体,具有独特的形态、色泽、质地、纹理。包括一般未经琢磨而直接用于陈列、收藏、教学或装盆、造园的岩石、矿物和化石等。  相似文献   

20.
《上海国土资源》2011,32(4):48-48
由中国观赏石协会支持、上海市地质学会主办、上海周益地矿教学标本有限公司承办的“第八届上海矿物化石展”于2011年10月14~17日在上海浦东展览馆成功举办。本届展会在近万平方米的展厅内共设180个展位,吸引了百余家国内外矿商前来参展。展会还特设矿物化石精品珍藏展与赏石科普宣传,受到广泛欢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