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虞城县位于豫东平原,境内有京九铁路、陇海铁路两条铁路,商开、商亳两条高速公路和310国道通过,交通十分便利.全县共有张集、贾寨、利民、城关镇、杨集、杜集、谷熟、界沟8个建制镇.本文将通过对虞城县小城镇建设用地现状调查,分析小城镇建设用地的特点和存在问题,提出小城镇供地模式设想.  相似文献   

2.
景宁畲族自治县地处浙西南山区,地貌以山区为主,除县城鹤溪镇地势较平坦,以及沿溪两岸有少量谷地外,其余均为山坡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县城镇化步伐加快,小城镇数量猛增,自1 984年设县以来,从只有县城鹤溪镇,相继建成了沙湾镇、东坑镇、英川镇和渤海镇四个建制镇,以及大际、鸬鹚、毛洋等7个小城镇,小城镇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伴随而来的土地利用矛盾和问题显现出来,造成城镇存量闲置建设用地增多现象,并逐步成为小城镇建设与发展不可忽视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日前,获嘉县人民政府发布了城区及各建制镇基准地价。这次发布的基准地价是依据不同的土地用途和土地级别确定的。城区土地将商业用地、住宅用地、工业用地和综合用地等四种用途土地分三个级别分别确定价格,价格最高的为商业用地一类地,达620元/平方米;价格最低的为工业用地三类地,为120元/平方米。各建制镇将四种用途土地分两个级别分别确定价格,价格最高的为黄堤镇和亢村镇商业用地一类地,达280元/平方米;价格最低的为中和、徐营、照镜三个镇区的工业用地三类地,为80元/平方米。该县城区首次基准地价评估是1995年完成的,随着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一、小城镇土地利用的基本现状与问题 1.用地粗放 目前,我国村镇的人均建设用地为155平方米,建制镇为149平方米,分别为设市城市现状人均用地水平的1.53倍和1.47倍,城镇间人口容量水平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虞城县把耕地保护作为稳定农业基础,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工作来抓,坚持领导、宣传、规划、制度、整理、执法六个到位,常抓不懈,取得了明显成效,在保证经济建设用地的基础上,先后增加耕地面积3000多亩,促进了全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日前,获嘉县人民政府发布了城区及各建制镇基准地价.这次发布的基准地价是依据不同的土地用途和土地级别确定的.城区土地将商业用地、住宅用地、工业用地和综合用地等四种用途土地分三个级别分别确定价格,价格最高的为商业用地一类地,达620元/平方米;价格最低的为工业用地三类地,为120元/平方米.  相似文献   

7.
为查清沂源县城镇存量建设用地的基本情况,分析土地集约利用潜力,盘活存量建设用地,2004年12月10日至2005年1月31日,沂源县国土资源局对全县9.个建制镇的闲置、空闲及批而未供的存量建设用地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查摸底。经过调查,全县9个镇共有闲置、空闲存量建设用地9宗,面积29864平方米。  相似文献   

8.
安阳县与安阳市同城,现有存量国有土地主要集中于水冶镇等7个建制镇。为了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促进安阳市豫北中心城市的建设,安阳县于2003年成立了土地储备中心,为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奠定了基础。在小城镇建设上,主要通过旧城改造提供用地、聚集资金。2003年底,安阳县国土资源局在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与水冶镇人民政府紧密配合,由政府投入l800万元资金,根据水冶镇镇区规划,将松涛北路居民住宅进行拆迁,形成一条长600米、宽50米的商业步行街和一个2.3公顷的住宅小区。安阳县土地储备中心将拆迁整理后的土地分割成11宗地进行公开挂牌出让。经过竞价,11宗地成功出让,总金额5455万元,并开创安阳县出让土地地价323万元一亩的最高记录。  相似文献   

9.
3月7日,沾化县召开国土资源工作会议并对2007年的国土资源工作做了安排: (1)确保全县重点建设项目用地。2007年土地征用至少完成3个批次,用地审批完成存量建设用地30宗以上,农村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审查报批登记1500宗以上。全面推进工业用地招拍挂出让,2007年土地出让金完成7000万元以上,实现政府收益5000万元以上。[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1 合理确定调查内容 2006年10月以来,文登市国土资源局成立了24个调查小组,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农村宅基地使用现状、小城镇建设用地以及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整理4个方面人手,采用表格调查法,对文登市827个行政村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现状进行了专题调研。  相似文献   

11.
一、小城镇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一)城镇用地内部布局不合理,土地利用率低 近年来,小城镇建设进入迅速扩展期,县以下的城镇建设大部分是外延扩大,占用土地多为优质耕地;不少小城镇建筑布局混乱,道路建设不规范;工业用地、居住用地交叉布置;功能分区不明显,城镇内边角空地随处可见,这些严重阻碍了城镇功能的发挥。因此,旧城区已经成为小城镇土地低效利用的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12.
通过低效工业用地界定,以临邑县工业用地认定调查为基础,建立县域低效用地认定标准体系和县级工业用地管理系统,通过分析工业用地低效现状,提出区域低效土地再开发策略,为政府建立差别化税收和产业用地调控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3.
开发区作为城市工业集中、产业集聚的核心区域,成为带动地区乃至更大区域经济增长的引擎,但在其快速扩张的过程中,开发区工业用地问题也日益凸显。该研究基于DEA方法,构建开发区用地效率评价的基本模型,以临沂市4个典型开发区为例,采用2009年、2011年和2013年三轮数据,对研究区工业用地效率进行测算。评价结果显示,临沂市典型开发区工业用地效率较低,但工业用地效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各开发区之间工业用地效率有较大差异,不同性质企业间用地效率的差异也较大。通过工业用地效率评价揭示出开发区工业用地与其他生产要素配比失衡、产业格局不利于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提升用地效率的主动性和前瞻性不足、对低效用地缺乏有效的动态监管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该文最终有针对性地提出提升开发区工业用地效率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正重庆市地处丘陵山区,受城乡差异与地形地貌限制,坡耕地、林地比重高,面临有效城镇建设用地不足与低效农村建设用地过剩问题,呈现出工业用地相对低效、农村建设用地比较粗放的特点。近年来,该市创新土地资源调控机制,积极探索节约集约用地模式,有效提高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切实缓解了土地供需矛盾。据该市国土资源与房屋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实施"三精"节地模式,到2020年全市单位建设用地固定资产投资水平将达到2亿元/平方  相似文献   

15.
2006年12月至2007年4月,文登市国土资源局结合国土资源部、世界银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管理利用政策研究”项目,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农民宅基地管理、小城镇建设用地以及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整理等4个方面人手,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管理开展全面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文登市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管理利用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临朐县地处山东半岛中部,土地总面积18.31万hm2,辖8个建制镇、2个街道办事处、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936个行政村,总人口85.2万人。全县共有耕地5.8万hm2,建设用地1.95万hm2,未利用土地2.6万hm2。近年来,临朐县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大力加强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促进了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2005年,省、市先后召开了建设用地复垦和低丘缓坡开发的现场会,长兴县认真贯彻落实了省、市要求,高度重视全县农村建设用地复垦和土地开发工作,全县16个乡镇全部开展了农村建设用地复垦,土地开发有序进行,截止到2006年3月底,全县共开展农村建设用地复垦立项129个,面积5783亩,其中完成建设用地复垦项目53个,面积19524亩,低丘缓坡开发项目29个,开发面积10993亩。通过农村建设用地复垦和低丘缓坡的开发,既有效地缓解了建设用地保障的矛盾,落实了占补平衡,有效保护了耕地,又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推动和促进了新农村建设,收到了很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禹城市正确处理保护耕地与保障经济发展的关系,主动调整思路,突破瓶颈,积极探求内涵的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的发展新模式,坚定不移地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通过科学经营管理,以节约、集约、合理、高效利用土地为抓手,充分发挥产业集聚效益,以“城中村”改造、合村并居等模式为重点,积极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搬迁了3个旧村,复耕了6个废弃企事业单位,进行了5个村庄的合村并点,改造了2条商业街,形成了6个居民区,向社会提供了40多公顷的住宅用地和72.37hm2的工业用地,走出了一条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的新型用地之路。1主要做法(1)推进“城中…  相似文献   

19.
从桐庐经济发展来看,“十一五”期间经济仍将处于快速增长期,适度的固定资产投入仍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必要手段。依据目前形势分析,预测今后五年共需用地31871亩,其中工业用地13360亩。平均每年用地量2672亩;城市基础建设及交通用地约12161亩;经营性用地6350亩,主要用于房地产开发、旅游度假项目建设。因此,建设用地需求总量不会减少,基本农田与发展空间的矛盾、占用耕地与补充耕地的矛盾将更为凸现。针对当前国家对土地实行更加严格的土地管理和全县用地形势,要确保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转变土地利用方式,推行节约集约用地。  相似文献   

20.
基于村域和镇域微观尺度,使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和建设用地扩展差异指数对安吉县2009—2017年的建设用地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全县建设用地呈现持续粗放扩张态势,人口增长速率远低于建设用地扩张速度,内部结构不合理,农村居民点用地扩张是其主导形式,对建设用地增长的年均贡献率为55.56%。从空间分布格局来看,村域尺度上建设用地总量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高高"集聚区域分布在经济发达的中心城区和工业基础较好的石龙村、独山头村以及晓墅村,"低低"集聚区域主要沿西部及南部山区丘陵的边缘地带分布,"高低"热点区域集中在北部工业园区的高禹村和张芝村周围,"低高"冷点区域围绕中心城区"高高"区域的四周分布。从建设用地扩展差异来看,乡镇尺度上的扩展速度具有明显的"北快、中高、南低"的区域分异总体特征,同一阶段区域之间扩展速度不平衡性突出,不同阶段区域内部扩展速度不充分性显著。村域尺度上,快速发展和高速发展的区域集中在中心城区和北部工业园区且集聚效果不断增强,建设用地数量呈现下降的区域逐渐向西南山区的村域集聚,城乡二元结构特征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