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天山的降水与气候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天山南北坡降水等气候要素的分析,揭示了中国天山区域气候效应,及其基本变化过程。研究表明:在中国天山山地独特的地理位置与地形环境作用下,区域气候表现出了“冷湖”、“火盆”与“湿岛”的局地循环特征,或称“特殊山地气候模式”。同时,中国天山南北坡的降水等气候指数,随着山地气候效应的变化,呈现出各自的递增(减)规律性。中国天山山脉的脊线,自然成为一条划分山地气候的界线。  相似文献   

2.
《地理教学》2005,(3):48-48,3
核聚变反应堆近年来成为国际热门话题,它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人造小太阳”,有专家称“人造小太阳将成为能源革命的终结者”。由美国、日本、欧盟、韩国、俄罗斯和中国等6方参加的“国际实验热核反应堆”合作计划最近进入选址阶段。  相似文献   

3.
郭能读 《地理教学》2007,(9):26-28,25
一、种植业、林业、畜牧业的概念 “中国的农业”在人教版课本排在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在湘教版课本排在八年级下册第一章。 人教版课本(2001年第1版)98页提到“在耕地上种植水稻、小麦、大豆等农作物。这样的农业生产部门,叫做种植业。”这是狭义的种植业。广义的种植业还包括对蔬菜、牧草、瓜果、花卉、药材等的种植。  相似文献   

4.
论中国都市连绵区的形成,发展及意义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中国沿海地区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带来了各级城市和农村城市化的大发展,城乡空间格局的巨变使这一地区已经或正在形成类似西方“Megaloplis”的城市群体组织,中国学者谓之“都市连绵”,这种巨型城市群地区所具有的巨大经济社会作用使其已经成为当今中国发展的“牵引”力量,在下一世纪中这种作用将更明显,在总结国内外,已有成果基础上,讨论中国都市连绵的形成机制、发展前景与意义,并提出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世界旅游活动的普及,旅游的内涵正在由低层次向高层次转化,世界旅游市场也由“卖方市场”进入到了“买方市场”。据WTO资料,文化知识旅游、娱乐消遣型旅游、多种需求的非观光旅游已成为现代国际旅游发展的主流。中国文化源远流长,遗产丰富,世人皆知,寓精神文化于旅游活动之中的旅游需求,必然使我国成为国际旅游者首选的旅游热点之一。近几年国外掀起的“中国文化旅游热”便是最好的说明。“买方市环’需要什么样的产品,“卖方市场”超前研究并适时开发和抛售什么样的产品,这是旅游营销学的任务和策略。新形势下,作为我国文…  相似文献   

6.
《地理教学》2005,(7):45-45
世界贸易组织(WTO)14日指出,近年来由于“中国制造”的电子产品走俏海外市场,使其海外销售额猛增35%。目前,中国已赶超日本,成为全球第三大出口国。  相似文献   

7.
面对课程改革中教育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情境、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的种种变化,地理教师必须重构面向21世纪中国教育未来的创新性角色,实现“教书匠”向“研究型学者”的转换,成为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及合作者,成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者,真正适应新世纪人才培养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潘化兵 《地理教学》2006,(10):23-24,25,6
中国地理的复习内容含盖初中《中国地理》上、下两册和高中选修地理第二册“中国国土整治”共三册书的内容,教学内容较多,在复习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一、突出区域空间定位。建立区域空间概念在高考地理试题中,“中国地理”一般以大比例尺局部区域图的形式出现,并以此为背景考查考生对相关系统地理知识的把握程度,体现学以致用的学习思想。区域定位往往成为考生进一步做题的“门槛”。做这种类型的试题,迈进“门槛”是进一步做题的前提,也是目前考生失分的重要方面之一,而考生能否迈进“门槛”的关键取决于区域空间定位是否准确。  相似文献   

9.
鹤,在我国被称之为神鸟、仙鸟。中国最早的诗歌《诗经》就有《鹤鸣》篇:“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人们还把贤人比喻为鹤。因为鹤的年寿长,所以《淮南子》有“鹤寿干岁,以极其游”的名句。在中国鹤成为长寿、吉祥的象征。  相似文献   

10.
中国沿海地区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带来了各级城市和农村城市化的大发展,城乡空间格局的巨变使这一地区已经或正在形成类似西方“Megalopolis”(大都市带)的城市群体组织,中国学者谓之“都市连绵区”(MetropolitanInterlockingRegion),这种巨型城市群地区所具有的巨大经济社会作用使其已经成为当今中国发展的“牵引”力量,在下一世纪中这种作用将更为明显,在总结国内外已有成果基础上,讨论中国都市连绵区(MIR)的形成机制、发展前景与意义,并提出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关切  王铁 《中国地名》2011,(10):48-49
抗战史诗剧《中国地》讲述了“九一八”事变后,一个叫“赵老嘎(赵天龙)”的汉子,带领全家、全村民众浴血奋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固守清风岭坚持14年之久未让日军占领的抗日传奇故事,使清风岭成为傲然屹立在“满洲”大海中的一个中华孤岛,日军把这片土地称为“中国地”。7月23日《中国坳在央视综合频道黄金档首播后,引发收视热潮,“中国地”迅速升温,成为网络热词。“中国地”在哪里?现在什么样?引起人们的强烈关注!  相似文献   

12.
蔬菜市场是城市地理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合理布局是落实城市“菜篮子”工程的重要环节。选取兰州市主城区蔬菜市场为研究对象,采用2020年兰州市蔬菜市场POI数据、社会经济数据,借助核密度分析、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两步移动搜索法、地理探测器等方法,从地理学视角利用大数据分析兰州市蔬菜市场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蔬菜市场的空间分布呈“西北—东南”走向特征,综合性大型超市在兰州市主城区的分布较其他类型更加均衡且分散,大中型农贸市场及蔬菜零售店的分布较为集聚。(2)蔬菜市场在数量规模上呈现出“东密西疏、南密北疏”的分布格局,综合性大型超市呈斑块状分布,大中型农贸市场整体呈岛状分布、多中心格局,蔬菜零售店的空间分布形态呈斑点状分布。(3)蔬菜市场的空间分布具有较强的聚类趋势。(4)兰州市蔬菜市场的可达性整体较好,安宁区、西固区的部分街道可达性偏低。(5)兰州市蔬菜市场空间分布以多因子交互影响为主,主要影响因素有人口因素、交通因素等。最后,指出蔬菜市场空间分布的不合理之处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在加强兰州市蔬菜市场空间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等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中国软件产业的发展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软件业是“知识经济”时代最典型的代表性行业,在发达国家软件业已成为最主要产业部门之一,中国已明确提出要把软件业作为21世纪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文章分析了世界和中国软件产业发展的现状和特点,论了中国软件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历史机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软件产的发展思路对策。  相似文献   

14.
曹成杰 《中国地名》2013,(11):28-29
缠足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陋习,即把女子的双脚用布帛缠裹起来,使其变成为又小又尖的“三寸金莲”。“三寸金莲”一度成为中国古代女子审美的一个重要条件。但是,古代妇女缠足始于何时,裹足小脚为什么被称为“金莲”,却始终是一个谜。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东极村”是黑龙江省抚远县乌苏镇。此镇位于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汇合处,是中国雄鸡形版图的鸡嘴最尖处,被誉为华夏东方第一镇。早晨,乌苏镇第一个迎来朝阳,而此时的西部帕米尔高原却正值午夜。游人在乌苏看日出,可成为中国人中最早迎来光明的人。乌苏镇又名“窝鸡口”,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面对人口压力、能源挑战、资源短缺、生态退化和环境污染等瓶颈约束的增大,如何寻找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之路;如何积极转换增长方式;如何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如何提升1980年以来“温州模式”、“苏南模式”的发展内涵;如何构建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如何避免“拉美陷阱”的发展轨迹,成为当前和未来中国发展必须思考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7.
由于蔬菜需求量的增加,中国的蔬菜产量不断增加;然而蔬菜地的化学污染会威胁到中国的食品安全。基于蔬菜和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和产量、农业生产投入价格指数、单位面积的农业物质投入、蔬菜和粮食作物生产者价格指数和净利润等数据,本文计算分析了蔬菜地污染造成的中国潜在食品安全风险的变化趋势。研究表明,由于改革开放以来对蔬菜饮食的公共需求的不断增加和蔬菜高的市场价格,蔬菜的播种面积和产量显著增加;然而由于研究时段内蔬菜种植比例的增加,农业物质投入增加所带来的潜在污染风险也在不断增加。通过控制蔬菜地污染,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可以得到较大改善。  相似文献   

18.
创新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越来越成为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很多省、市围绕创新教育开展课题研究。理论的研究、探索离不开个案的实践。我在中国地理第四册“中国的旅游业”一节课的教学中,对创新教学作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9.
2006年11月12日,由中国、美国、英国、德国、瑞士和日本6国科学家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宣布,经过38天的联合寻找,在我国的长江干流中未发现白鳍豚。被誉为“长江女神”、“水中活化石”的,比大熊猫数量更为稀少的白鳍豚可能已成为被人类“灭绝”的第一种鲸类动物。这是自人工养育的名为“淇淇”的白鳍豚因年迈去世之后的更让人揪心的新闻,不仅是白鳍豚,其它物种也正在以令人吃惊的诔彦不断灭维.  相似文献   

20.
开平碉楼是中国农民主动接受西方文化建设而成的“家”。对当地居民而言它是赖以生活的地方,对政府而言它是进行红色教育的遗产,而游客怎样理解它却是未知的。本文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和观察法收集数据,并借助归纳法理解游客对开平碉楼地方意义的认知。研究表明,游客认为开平碉楼既是“奢华与危机共存”的“家”又是极具“建筑特色和拼搏精神”的遗产,碉楼因生活印记的存在成为了“家”,又因被权力赋予遗产的称号而变成了遗产。“家”和遗产通过经济、时间和情感等维度得到融合,在“家”和遗产的关系背后是一种家国情怀的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