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石英脉型、蚀变碎裂岩型及糜棱岩型目前仍然是我国金矿床的主要类型.金矿床的空间分布上具有丛聚性,在矿床类型及成矿时代方面,东、西部表现出明显差别.东间地区主要为石英脉型、蚀变碎裂岩型、冰长石一绢云母石英脉型、矽卡岩型、铁帽型及红土型等,成矿时代主要为燕山期,铁帽型及红土型主要形成于第四纪;西北部地区主要有蚀变碎裂岩型、冰长石一绢云母石英脉型和石英脉型等,成矿时代主要为海西期;西南部地区主要为微细浸染型、蚀变碎裂岩型、石英脉型及红土型等,成矿时代主要为印支一喜马拉雅期.砂砾层型在各矿化集中区均有不同程度分布,主要为现代地质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2.
作为勘查和开发直接对象的含金地质体是金矿床工业价值的决定性要素,是金矿床地质特征的本质规定,也是人们最易识别和掌握的直观标志,以此作为金矿床工业类型的分类基础,划分出10类金矿床:(1)石英脉型;(2)糜棱岩型;(3)蚀变碎裂岩型;(4)冰长石-绢云母石英脉型;(5)角砾岩型;(6)矽卡岩型;(7)微细浸染型;(8)红土型;(9)铁帽型;(10)砂砾层型  相似文献   

3.
脉状金矿研究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脉状金矿研究中,应当注重矿床自然类型。据矿床直观特征将脉状金矿分为石英脉型、蚀变碎裂岩型、糜棱岩型、冰长石-绢云母石英脉型及微细浸染型。从地质天南地北和含金建造及裂隙构造系统和成矿流体作用方面分析了成矿环境与基本控矿要素。在勘查与评价中应加强矿体分布规律和矿石可选性研究及勘查效益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4.
在脉状金矿研究中,应当注重矿床自然类型.据矿床直观特征将脉状金矿分为石英脉型、蚀变碎裂岩型、糜棱岩型、冰长石-绢云母石英脉型及微细浸染型.从地质环境和含金建造及裂隙构造系统和成矿流体作用方面分析了成矿环境与基本控矿要素.在勘查与评价中应加强矿体分布规律和矿石可选性研究及勘查效益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5.
黑龙潭-汪家塆金矿床受控于区内北西向断裂带。矿体呈透镜状、脉状和似层状产出。围岩蚀变主要为石英化、绢云母化及黄铁矿化。矿石类型可分为蚀变岩型、蚀变碎裂岩型及石英脉型三种。根据矿石包裹体成分、同位素特征及稀土元素组成的研究,认为该矿床成矿物质系来自围岩和七尖峰花岗岩体,属地下热(卤)水混合热液成因。  相似文献   

6.
崔小军 《地质与勘探》2014,50(4):789-794
坦桑尼亚维多利亚湖绿岩带是世界上非常有名的金成矿区,目前已发现数个世界级的金矿床。本文分析了该地区典型金矿床成矿地质特征,认为维多利亚湖东部绿岩带金矿床类型为构造蚀变岩型,矿体赋存在受EW向、NW向和NE向三组剪切破碎带控制的构造蚀变岩中,矿石类型主要为黄铁绢英蚀变岩和含金石英脉,与成矿有关的蚀变主要为硅化、绢云母化和黄铁矿化。同时,将这些矿床与中国胶东绿岩带的“焦家式”金矿床进行了对比,探讨了成矿模型研究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对新疆东准噶尔哈尔里克构造带上双峰山金矿床的地质特征、矿床蚀变分带进行了初步研究,表明潜火山热液与火山热泉参与了成矿。这两个成矿阶段同源同位的蚀变矿物晕(带)叠套,造成双峰山矿床蚀变分带从上至下为隐爆硅质角砾岩化带、低金品位硅质岩带、石英(冰长石)网脉带(矿体)、黄铁矿蒙脱石化带和青磐岩化带。该矿床的成矿流体与晚古生代造山初期深成流纹质熔浆的陆相喷发有关。火山热泉循环形成蚀变晕,此阶段有大气降水的参与;潜火山热液成矿阶段发育的低温微细石英网脉中含冰长石和绢云母。双峰山矿床是晚古生代火山地区典型的冰长石-绢云母型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  相似文献   

8.
望峰金矿床位于中天山北缘冰达坂韧性剪切带内,成矿单元划分属于博罗科努多金属成矿带内天格尔-可可乃克次级成矿带,矿体主要赋存于糜棱岩化花岗岩中,主要矿石类型为石英脉型和蚀变糜棱岩型矿石。对两种类型矿石中的绢云母进行~(40)Ar/~(39)Ar测年,获得坪年龄分别为(250.9±3.0)Ma、(255.8±3.0)Ma,两个样品正反等时线年龄与坪年龄在误差范围内一致,表明坪年龄结果可信,可以代表成矿年龄,说明望峰金矿床的主成矿期时代为晚二叠世末期,且蚀变糜棱岩型矿石的形成时代比石英脉型矿石略早。结合矿区地质情况及前人的研究结果,认为望峰金矿床是剪切带型金矿床,冰达坂韧性剪切带控制了望峰金矿的成矿过程。  相似文献   

9.
广西昭平湾岛金矿受断裂破碎带和花岗斑岩接触带的控制,主要围岩蚀变为硅化和绢云母化,矿化类型分为石英脉型和硅化蚀变岩型.金矿床属中低温热液构造蚀变岩型金矿.  相似文献   

10.
河南西部的西峡石板沟金矿是一个与不规则石英细脉有关的金矿床,石英脉产于切穿闪长岩体的蚀变剪切带中,成矿围岩主要为闪长岩和辉长岩。剪切带中主要的蚀变有硅化、黄铁矿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钾长石化和碳酸岩化,近矿体蚀变围岩分带特征明显,从矿化中心向边部蚀变分带依次是:①硅化—黄铁矿化蚀变带;②黄铁矿化—钾长石化蚀变带;③黄铁矿化—绢云母化蚀变带;④绿泥石化—碳酸盐化蚀变带;⑤未蚀变辉长岩。细粒硫化物、不同时代的石英细脉和小型裂隙广泛分布于蚀变带中。该矿床中主要的矿化类型有含金石英脉型和产于剪切带中的蚀变岩型,依据蚀变分带和矿化类型,从钻孔中系统地采集了岩石样品,所有的样品做了部分微量元素和常量元素分析,利用常量元素研究了岩石质量平衡、体积  相似文献   

11.
位于西秦岭夏河—合作断裂带南侧的加甘滩金矿床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个特大型金矿床。共发现了316条金矿体,赋存于三叠纪隆务河组石英长石砂岩夹粉砂质板岩中,呈雁行状、羽状分布。矿体产出严格受F1断裂破碎带控制,呈脉状、长条状、透镜状、不规则状产出,矿体厚度变化较大,分支复合,膨大缩小明显,倾斜方向上矿体连续性较差,多尖灭再现。矿石矿物主要有黄铁矿、毒砂、赤铁矿、褐铁矿、辉锑矿,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长石、绢云母、少量方解石等,近地表主要为褐铁矿化碎裂砂岩型,原生金矿石主要为黄铁矿毒砂辉锑矿化板岩型。矿石结构包括粒状结构、交代结构、胶状结构、纤维状结构,矿石构造主要有星点浸染状构造、块状构造、网脉状构造、碎裂构造、纹层状构造等。围岩蚀变强烈,与金矿化关系密切的蚀变主要为硅化、黄铁矿化、绢云母化和碳酸盐化,成矿作用可划分为两期4阶段。初步分析表明矿床属于中—低温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该金矿类型的发现与勘查,对于甘南地区金矿勘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甘肃鹰嘴山金矿床地质和成矿地球化学   总被引:22,自引:5,他引:17  
鹰嘴山金矿床是北祁连山西段新发现的剪切带型金矿床。赋矿围岩为粉砂质板岩、英安质碎裂岩和安山质角砾凝灰岩等,蚀变以硅化和绢云母化为特征。成矿作用分为原生成矿期和表生氧化-次生富集成矿期。原生成矿期又可以分为微晶石英岩矿化阶段和脉状石英硫化物阶段,后者为主成矿阶段,表生成矿期硫化物氧化为硫酸盐类,金除了包含在硫化物中外,还以自然金充填石英颗粒之间或石英裂隙。在原生矿化蚀变过程中,硅质、碱质、CO2和REE带入了成矿体系。均一法测温表明成矿主要温度为320~200℃,成矿流体含有大量CO2,其氧同位素显示为岩浆水或深部流体为主。  相似文献   

13.
甘肃寒山剪切带型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和成因   总被引:22,自引:5,他引:17  
寒山金矿床是北祁连山地区新发现的一个大型韧脆性剪切带型金矿床。成矿主岩为奥陶纪玄武质安山岩类,矿化蚀变以强石英绢云母化为特征。成矿作用分为内生成矿期和表生成矿期。内生成矿期又分为微晶石英绢云母阶段、石英白云母硫化物阶段和石英碳酸盐阶段;第二阶段成矿含有大量黄铁矿等硫化物,为主要金成矿阶段。表生成矿期由硫化物氧化为硫酸盐类,自然金沿风化空洞或裂隙存在。在内生矿化蚀变过程中,大量硅质、碱质、CO2、REE,尤其是LREE带入成矿体系  相似文献   

14.
侯增谦  T Urabe 《矿床地质》1996,15(2):97-108
川西呷村黑矿型矿床产于酸性流纹质火山岩系上部。矿区蚀变可分为矿化热液蚀变和区域低温蚀变,后者广布矿区;前者绕网脉矿(硅矿)形成蚀变岩筒,并具明显的蚀变分带:自内而外由石英-钡冰长石带向绢云母-石英带递变,自下而上由绿泥石带向石英-绢云母带递进。采用“惰性”微量元素方法恢复了含矿岩系原岩成分,定量估算了蚀变引起的物质-化学变化。在蚀变岩筒中,Cu、Pb、Zn强烈富集,远离蚀变岩筒,Cu略有亏损,Pb  相似文献   

15.
新疆双峰山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特征与成矿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峰山矿床位于新疆东天山北部西伯利亚板块陆缘晚古生代岛弧南部边缘,靠近克拉麦里板块缝合带.该矿区早石炭世浅海相玄武一安山质熔浆喷溢转为陆相流纹质熔浆喷发初期,火山热泉沿NW-NWW向线形管道(F2)形成以低Au品位硅质岩为中心的蚀变矿物晕(带);火山间隙性隐爆,潜火山热液于硅质岩裂隙间发育微细石英(冰长石)网脉,构成矿体.这两个成矿阶段同源同位的蚀变矿物晕(带)套叠,显示双峰山矿床蚀变分带与成矿模式,从上至下为隐爆硅质角砾岩化带、低Au品位硅质岩化带、石英(冰长石)网脉带(矿体)、黄铁矿蒙脱石化带和青磐岩化带.铅、硫同位素和稀土元素等研究表明,该矿床成矿流体与晚古生代岛弧早石炭世流纹质熔浆的陆相喷发相联系:火山热泉循环形成蚀变晕阶段加入大气降水,潜火山热液成矿阶段发育的低温微细石英网脉含冰长石和绢云母,它是一处晚古生代火山地区冰长石-绢云母型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  相似文献   

16.
安西县寒山剪切带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兴吉 《甘肃地质》1999,8(1):42-48
寒山金矿床是甘肃地勘局酒泉地质矿产调查队于1995年检查1∶20万重砂异常时发现的,是北祁连山地区新发现的一个大型韧脆性剪切带型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成矿主岩为奥陶系安山质、英安质岩石。矿化蚀变以强硅化、绢云母化为特征。成矿作用分为热液期和表生期,热液期包括绢云母—石英阶段、黄铁矿—金矿化阶段、石英—多金属金矿化阶段、石英—碳酸盐化(方解石)4个成矿阶段,表生期是由硫化物氧化为硫酸盐和氧化物的成矿阶段  相似文献   

17.
周至马鞍桥金矿床成矿控制条件及找矿标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马鞍桥金矿床是产于南缘秦岭泥盆系中的大型微细浸染型金矿,沉积-叠加改造成矿特征典型矿体沿上泥盆统上部层位稳定分布,多与围岩整合产出,矿石类型有破碎蚀变岩型,蚀变千枚岩型,炭质片岩型和含金石英脉型,矿石构造有浸染状,细脉浸染状,细脉状和角砾状,矿物成分主要为黄铁矿,磁黄铁矿和石英,绢云母等,金主要呈呈微金,超显微金分布于矿物粒间或被吸会于矿物表面,矿床由多种地质作用经过多期多阶段形成,主要采构造,沉  相似文献   

18.
大别山地区沙坪沟斑岩型钼矿床蚀变及矿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沙坪沟钼矿床是大别山地区新近发现的、世界第二大的斑岩型钼矿床。本文在前期以及前人的工作基础上,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观察和系统的岩相学、矿相学以及探针测试分析工作,详细研究了沙坪沟钼矿床的蚀变与矿化特征。结果表明,沙坪沟钼矿床的围岩蚀变类型主要有钾硅酸盐化、青磐岩化和绢英岩化,绢英岩化又可细分为以石英为主和以绢云母为主。矿床中产出16种脉体类型,根据矿床的脉体类型划分了4个成矿阶段:(1)石英-钾长石阶段;(2)石英-硫化物阶段;(3)石英-绢云母阶段;(4)石英-萤石-石膏阶段。蚀变及矿化特征显示,沙坪沟钼矿床的钼矿化开始于石英-钾长石阶段晚期,结束于石英-绢云母阶段早期,石英-硫化物阶段是辉钼矿主要的形成阶段。沙坪沟钼矿床经历了多期次脉动式成矿流体的蚀变与矿化过程,在不同蚀变-矿化阶段中,成矿流体的物化条件和组分的变化是控制各阶段蚀变类型和脉体中矿物组合的主要因素。产于以伸展为主的板内环境的沙坪沟钼矿床与其他构造环境下的斑岩钼矿床在与成矿关系密切的岩石、蚀变分带等方面相似,但由于围岩性质的差异,矿体赋存位置及产状不同;而在矿物种类、矿化产出位置及产状、与矿化关系最为紧密的蚀变类型等方面存在差异。斑岩型钼矿床的构造背景可能控制了其岩浆的形成、演化以及含矿性,而岩浆岩最终定位的深度、围岩等条件也是控制蚀变和矿化特征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通过野外地质、岩相学、拉曼光谱和电子探针分析,对祁雨沟2号和4号含金角砾岩筒中冰长石-方解石蚀变矿物组合特征进行了描述。含金角砾岩筒成矿作用分为两期:面状矿化和脉状矿化。面状矿化的蚀变主要有阳起石化、绿色黑云母化、绿泥石化、冰长石化、硅化、绿帘石化、黄铁矿化、碳酸盐化和少量的绢云母化。脉状矿化蚀变为硅化、绢云母化和少量的碳酸盐化。通过对角砾岩筒的蚀变与成矿作用关系研究,认为冰长石-方解石蚀变与含金角砾岩金成矿作用是同期,从而确定祁雨沟含金角砾岩筒是一个典型的低硫型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20.
杨金和 《世界地质》2006,25(3):264-269
黑龙江嘉荫平顶山岩金矿床的地质特征、形成条件和成因类型的研究表明:矿区内不同阶段的细晶闪长岩、闪长玢岩形成一个含金矿体的脉岩带;矿床范围内圈定5条呈脉状沿北北东向展布的矿体;矿石类型为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金以裂隙金、晶隙金和明金为主,以银金矿的形式存在,且主要与石英、黄铁矿、毒砂和水云母共生;成矿作用分为热液期及表生期,其中热液期又分为4个成矿阶段,即纯石英阶段,黄铁矿毒砂石英阶段,黄铁矿毒砂水云母石英阶段和石英碳酸盐阶段。金矿体形成于Ⅱ、Ⅲ热液活动阶段,第Ⅲ阶段为主成矿期,成矿温度为100℃~180℃;金矿床的成因类型为岩浆中低温热液金矿床,形成于晚燕山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