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震灾害危害性指数(EDRI)是一种综合指数,它可以直接全球范围内各城市总的地震灾害危害性并且可以得到各种因素对总的地震灾害性的影响的相对大小。建立EDRI的基本步骤为:(1)建立一个对震灾害危害性有影响的甩有因素的概念框架,这些因素包括地质、工程、经济、社会、政治以及文化;(2)确定一且简单可测的指标来表示概念框架中的第一因素;(3)把这些指标系统地组合成一个综合的EDRI;4)以容易理解的方式  相似文献   

2.
城市建构筑物地震损失预测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提出了预测城市建构筑物在不同烈度下地震灾害损失的简易方法。首先分析了影响城市建构筑物抗震能力的3个因素——抗震设防情况、建筑年代和结构类型;然后提出了建构筑物抗震能力指数的概念,并确定了将上述3因素综合成建构筑物抗震能力指数的方法;最后利用“九五”期间所做的大中城市的震害预测结果统计回归出房屋抗震能力指数与地震灾害损失——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和震后恢复时间的关系。由此可以得到建构筑物在不同烈度下地震灾害损失的简易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3.
我国地震多、强度大、分布广,强地震的现实危害和潜在威胁是我国城市安全发展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国内外城市地震灾害惨痛经验表明,震灾预防能力建设不足的城市往往在强震中毁于一旦。实现我国城市安全可持续发展,必须高度重视和持续推进城市震灾预防能力建设,切实防控和消除地震灾害风险。本文在深入分析城市地震灾害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从震灾预防能力建设、城市地震灾害风险防控工作、法规及技术标准和评价体系等方面入手,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城市震灾预防能力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城市地震危害性分析的基本框架和方法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本文提出了一个大城市的地震危害性分析的基本框架和城市功能损失的分析方法,以及它对国内生产总值影响的估计方法,以完善和规范城市地震危害性分析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城市防震减灾工作关系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城市承受地震灾害能力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并有针对性的加强其薄弱环节是减轻城市地震灾害的有效方法之一.但城市防震减灾能力评估是一个涉及到社会、人文、管理等学科的系统工程,因此建立一个符合该系统特点和客观规律的评估体系就需要综合各学科知识,考虑各种社会影响因素,就此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完善了城市防震减灾能力评估的理论体系框架.  相似文献   

6.
新形势下我国城市地震灾害的特点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城市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又是人口、财富、信息的集聚地,正是现代化城市的这种特征造成了一旦发生地震就会导致大量的灾难.城市地震的防治和减灾事关一个城市的存亡.传统的城市地震灾害的特点表现为人员伤亡惨重、经济损失巨大、社会影响广泛等.进入21世纪,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城市的地震灾害表现出了许多新的特点.本文在全面、客观分析21世纪我国城市地震灾害的特点基础上,提出新形势下城市防震减灾工作的具体措施,对我国的城市减灾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运用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经典模型结合宁波实际,探索建立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并用德尔菲专家法和层次分析法,研究确定指标权重。通过该指标体系,尝试对各区(县)市的地震灾害风险进行评估。通过风险指数,相对定量地反映各地的地震灾害损失风险水平和薄弱环节,为城市防震减灾与应急管理对策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叶青 《华南地震》1992,12(4):70-76
本文以翔实的资料,从环境地质条件,城市建设规划,建筑物防震减灾以及地震谣传等方面,论述了厦门城市存在发生各种地震灾害的危险。并且提出在城市里开展减轻地震灾害的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9.
基于应急基础数据库的城市防震减灾能力评价指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防震减灾能力是一个涉及因素众多的复杂体系,对它的评估也是涉及到地震科学、社会科学和经济科学的交叉学科问题。对城市承受地震灾害能力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并有针对性的加强其薄弱环节是减轻城市地震灾害的有效方法之一。在已有的防震减灾能力评价体系研究的基础上,利用现有的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数据项,提出一个简化的城市防震减灾能力指标体系,快速评估城市的防震减灾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为了更好地评价和比较城市的地震灾害风险,建立了基于熵权的新的地震灾害风险指数(EDRI)模型。在地震灾害风险指数的建立过程中,根据信息熵理论计算熵权,采用熵权与专家意见相结合的方法确定风险指数的综合权重,从而使模型权重的确定更加合理。通过算例分析,新的计算模型可以降低城市地震灾害风险指数对专家主观意见的依赖,从而使计算变得更加客观、科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