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研究生态地质环境要把人类置于中心地位,而城市又是人类最集中的生产和生活活动的聚集区.未来世界都市化已成为主导思潮,半个世纪前全球30%的人口住城镇,现在接近50%,2015年将达到2/3.城市人口的增长比乡村快2.5倍.因此研究人类生态地质环境要先从城市生态地质环境开始.  相似文献   

2.
关于城市生态地质环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生态地质环境要把人类置于中心地位,而城市又是人类最集中的生产和生活活动的聚集区.未来世界都市化已成为主导思潮,半个世纪前全球30%的人口住城镇,现在接近50%,2015年将达到2/3.城市人口的增长比乡村快2.5倍.因此研究人类生态地质环境要先从城市生态地质环境开始.  相似文献   

3.
本世纪中,世界城市已扩大至人类历史上空前的规模。到2000年,人口统计学家预测东京、墨西哥城和圣保罗每个城市人口超过2000万,现今有14个大城市人口超过1000万,到本世纪末,预测马尼拉、开罗、雅加达、德里、拉各斯、卡拉奇和达卡也将加入这个名单。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城市里,儿童和青少年超过人口的一半。除了如Robert Legget之书《城市和地质》是著名的之外,大多数有关城市的专门文  相似文献   

4.
以山东省淄博市1981-2005年城市建设用地统计数据为研究基础,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定性分析法,研究该地区城市建设用地扩展的特征和影响机制。1980年以来淄博市城市建设用地分为平稳扩展、加速扩展和快速扩展3个时期。淄博市城市建设用地扩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制度改革、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国家财税、土地等制度改革影响了经济的发展,而经济发展是城市建设用地扩展的根本驱动力。  相似文献   

5.
中国·天津第一号通知  2 0世纪末(1993年)在荷兰召开的“世界海岸大会”上,有90多个国家、19个国际组织和2 3个非政府组织共同发表了《世界海岸2 0 0 0年———迎接2l世纪海岸带的挑战》的宣言,呼吁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制定和实施海岸带综合管理规划,加强海岸带的资源与环境保护工作。海岸带可持续发展成为沿海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海岸带作为人口密集、产业发达、经济活跃的地区,势必成为各国经济的前沿阵地和依托场所。中国海岸带集中了全国70 %以上的大城市,占全国城市人口的6 0 5 %。2 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沿海形成的珠江三角洲…  相似文献   

6.
近十几年来,不少国家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大量农村人口转入城市。据统计,1975年,日本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6%。据预测到2000年,仅东京—大阪大城市地带人口将达0.8亿;波士顿—华盛顿、芝加哥  相似文献   

7.
胡祖六 《湖南地质》2009,(12):58-59
中国近几十年来经历了一个无论在规模还是在速度上,堪称人类史无前例的城市化进程。在1978年到2008年的三十年间,中国城市人口从总人口的18%剧增到46%。最近十年中国城市化的速度尤其惊人,此势头预计还会延续,每年约增加两千万都市人口,近乎每年新增一个澳大利亚。根据联合国的预测,中国城乡人口到2015年将各占一半。  相似文献   

8.
中国21世纪水资源的前景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球淡水资源只占总水资源量的3%,由于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对水资源需求量与日俱增,而环境污染导致的水污染更是“雪上加霜”,淡水资源短缺将是未来十年内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主要制约因素。目前占世界人口总数40%的80多个国家是分布在严重缺水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到下世纪初水资源匮乏的形势将更加严峻。  相似文献   

9.
一、国土资源基本概况 西南经济区(云南、贵州、四川、广西及重庆市)幅员面积约137万km~2,占我国国土总面积的14.5%左右。人口近2亿,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20%。 经济区内各类资源十分丰富。有耕地二亿一千万亩,人均一亩多一点。这里有极其丰富的生物资源,  相似文献   

10.
熊永兰 《地球科学进展》2011,26(10):1049-1049
《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PLoS ONE)杂志上的一篇采用元分析的文章指出,未来20年,全世界城市的爆炸性增长将对人口和全球环境构成重大威胁。  相似文献   

11.
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也是最大的耗能城市。据1981年报道全市工业总产值达626亿元,约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十分之一。但是工业用能源量巨大,全市耗能源量全部折算成煤约为2654万吨,每亿元工业产值平均耗煤量为4.24万吨。上海是无能源资源的工业城市,今后工业要持续增长,能源供应不能同步增长,只有积极开展节能,降低能耗,提高能源利用率等方法求增长。利用地下含水层储能,是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扩大能源资源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1中国城市生态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当前中国生态环境面临经济快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双重挑战,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和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加大了环境压力。城市赖以存在的自然生态环境面临越来越大的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13.
城市水资源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十年来,我国城市发展很快,已由181个城市增加到450个城市。据城建部门预测,到2000年将增加到640个城市,城市年用水量将由目前的120×10~8m~3增加到170×10~8m~3。工业用水将由年450×10~8m~3增加到700×10~8m~3。因此我国水资源能否满足今后城市人口的增长与工业发展的需要,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峻问题。这里扼要探讨造成城市水资源紧缺的主要原因与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4.
<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仅用40年时间就走完了发达国家近300年的城镇化道路,7亿农民进城,400多座城市新建,创造了世界城市发展史上的奇迹。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63.89%,进入到城镇化的“下半场”,城市社会结构、生产生活方式和治理体系发生重大变化。近10年来,人口从农村向城市的普遍流动转变为人口在不同区域、不同城市之间流动,城市规模有增也有减,城市发展进入到了结构调整新时期。  相似文献   

15.
水资源问题应引起关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水资源量占世界水资源总量的8%,但要维持占世界人口总数21.5%的人类活动。除人均水资源少外,我国人口、耕地和水资源分布不均衡,长江以北耕地面积占全国耕地面积63.5%的重要农耕地区,仅有水资源的19%。此外,水资源与化石能源呈逆向分布,主要的煤炭、石油产区都在缺水区域。我国的降水在时间上不均衡,降雨量的60%以上集中在6~9月,易形成洪水,不仅无法利用,而且易形成洪涝灾害。 我国目前年用水量约5700亿m3,但北方地下水已严重超采,北方各主要河流的泾流利用率都超过国际上的通行标准,污水排放量增加而污水治理欠帐过多。用水结构中,产值低的农业耗水过大,使我国水资源形势十分严峻。据此,全社会应从政治、法律上重视水资源问题,用经济手段管理水资源,并在全社会重视节约用水的教育和措施。  相似文献   

16.
城市,是一个极其庞杂的集约人口、经济,科学文化的空间系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在我国,城市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地.1949年我国仅有城市69个,至1988年,已达434个.在前110位各级城市中,有产煤炭为主的所谓能源城市20个左右.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仍以煤炭作为第一能源.因此,以煤炭为主的能源城  相似文献   

17.
近几十年来, 全球生态系统、气候和生物多样性已不同程度受到人口快速增长和城市持续扩张带来的负面影响. 使用低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和GIS技术定量分析了近40 a全球城市时空变化. 世界数字化图(Digital Chart of the World, DCW)城市图层代表1960年至1970年的全球城市面积, 利用MODIS影像数据、稳定夜间光数据和城市格网人口密度数据编制的全球土地覆盖数据城市图(Global Land Cover by National Mapping Organization, GLCNMO)代表2003年时的全球城市面积. 计算了1960年和2003年全球城市的城市用地比重和年城市增长率指数, 从区域尺度、国家尺度和单个城市尺度分析了全球城市扩展的时空变化过程. 结果表明: 在1960年代发达国家城市面积较大, 而发展中国家城市面积小得多; 到2003年发展中国家有相当大的变化, 新增长的城市区域快速扩大. 近40 a来发展中国家城市区域发展速度远快于发达国家, 与欧洲和北美国家相比, 发展中国家城市结构更紧凑和密集.  相似文献   

18.
人类,正在以空前的速度向城市集中。现在,近一半的人口已经生活在城市里,按照世界银行的估计,2010年全球城市人口将占到总人口的60%。新世纪的中国,像世界大多数国家一样,在实现工业化的进程中,人口像潮水般涌入城市。到2004年末,中国城镇人口已经达到5.62亿,国内生产总值的65.5%,第二产业增加值的64%和第三  相似文献   

19.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江苏省经济迅速发展,工农业总产值已跃居全国各省(市、区)首位。随着乡镇企业的蓬勃兴起,一个以大、中城市为依托,城乡连成一片的、开放型的经济网络已初步形成。全省现设16个市。经济迅速发展,城市人口增加,环境污染口趋严重,给城市工作带来了许多新问题。因此,做好城市地质工作、全面地为城  相似文献   

20.
1993年在荷兰召开的“世界海岸大会”上,90多个国家、19个国际组织和23个非政府组织共同发表《世界海岸2000年———迎接21世纪海岸带的挑战》的宣言,呼吁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制定和实施海岸带综合管理规划,加强海岸带的资源与环境保护工作。海岸带可持续发展成为沿海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海岸带作为人口密集、产业发达、经济活跃的地区,势必成为各国经济的前沿阵地和依托场所。中国海岸带集中了全国70%以上的大城市和全国城市60.5%的人口。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沿海形成的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三大经济区和上海、天津、广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