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沃溪矿床产于红岩溪-唐浒坪反"S"型构造的西半部,赋存于沃溪拆离断层(F1)下盘、新元古界青白口系板溪群马底驿组层间剪切构造带内。矿化类型主要为层状(或层脉),其次为脉状-网脉状。层脉矿化主要赋存于层间断裂中,由多个含钨锑金石英脉的扁豆体组成;脉状-网脉状矿化依附于层脉,多出现在层脉的下盘,并与蚀变围岩一起,主要构成脉带含金或含钨金矿体。成矿具有独特的沿倾向发育很深、侧伏成矿和柱状富集特点。随着近年来开采深度的加大,发现深部构造和矿化有明显变化。本文在该矿床成矿特征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沃溪矿床深部构造与矿化富集规律以及垂向变化趋向,指出了找矿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湘西雪峰山一带广泛发育脉型金矿床,但与国外常见的单金石英脉型金矿床不同,该区金矿常与钨、锑共生。其中,沃溪矿床作为该区最大、也是唯一发育Au-Sb-W组合的金矿床,是研究此类独特成矿元素组合脉型金矿的天然实验室。我们在详细的野外地质调研和镜下岩相学观察的基础上,主要针对矿石矿物(白钨矿、黄铁矿和辉锑矿)进行了流体包裹体及S、Pb、He、Ar同位素测试分析,以期揭示该矿的成矿  相似文献   

3.
河北迁西金厂峪含金石英脉出露在前寒武系变质岩中。矿区内,轴向北北东复式背斜和它伴生的不同方向、不同力学性质的断裂发育,它们归属新华夏系。含金石英脉矿带是由脉带组成,沿压(扭)性断层破碎带呈北北东向展布。  相似文献   

4.
王立生  高洪兴 《地质论评》1965,23(5):365-371
一、矿区地质概况矿区位于燕山沉降带,区内地层以前震旦系混合片麻岩为主,含金石英脉广泛发育其中,矿区南北两侧由震旦系组成;燕山期花岗闪长岩岩株沿近东西向断裂带发育,呈串珠状排列;岩体两侧直径约十公里范围内的次一级断裂裂隙带内,热液型石英脉十分发育,石英脉内均含有不定量的硫化物,部分石英脉含金。  相似文献   

5.
湘西沃溪钨锑金矿床成矿的独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沃溪钨锑金矿床位于NE向雪峰弧形构造带向北西凸出的转折部位东段,赋存于新元古界板溪群马底驿组紫红色板岩中,产在沃溪近EW向低角度拆离断层下盘沿层发育的层间剪切断裂系统,以层间石英脉型矿体为主,矿化作用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具有一定的分带性和规律性.矿体沿倾向延深大于走向延长数倍至10余倍,并普遍存在侧伏延伸的规律.杂多酸络合物作为W,Sb,Au成矿组合的共同载体,使它们共同进入热液地球化学迁移,并生成钨锑金共生组合的金矿床,成为重要的成矿地球化学机制.  相似文献   

6.
沃溪金矿床断裂构造控矿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湖南沃溪金矿是一著名的大型综合矿床。在研究矿区的断裂构造特征基础上,论述了各期各级断裂构造控制沃溪矿床的空间展布、规模及形态的规律,这些断裂构造在其形成和演化过程中,使矿源层的板溪群马底驿组岩层的温度、压力和氧化还原条件发生变化,导致有用组分金、锑、钨及其伴生组份的活化、重新分配、迁移和集散,形成含金石英脉型矿床。  相似文献   

7.
一、矿区地质概况矿区为一倒转背斜,其东西二端受断层所切割。主要岩石为花岗岩、变质岩、石英脉三大类。花岗岩为均质的Ⅶ~Ⅸ级硬岩石,结构为中粗~中细粒,比较完整,局部因石英脉穿插及构造影响而破碎。变质岩为Ⅴ~Ⅶ级中硬岩石,因受花岗岩体和石英脉侵入及断层影响,岩层受到严重破坏,软硬不均,  相似文献   

8.
玻利维亚多尔各市D铜矿地处安第斯褶皱带中段,西科迪勒拉构造带东侧南端。矿体主要赋存于多尔各组二段(E3t2)地层中。通过对多尔各市D铜矿矿物分带、主元素及微量元素组合分析,采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研究结果表明:(1)粉砂岩型矿化(Ⅰ型矿化):近矿硅化增加,矿化范围叠加石膏脉,围岩泥质(脉)含量减少,方解石化(隐晶质)发育减弱;远离矿化硅化减弱,石膏脉消失,方解石化增强,泥化增强。(2)砂砾岩型矿化(Ⅱ型矿化):近矿硅化增加,矿化范围叠加石膏脉,围岩泥质(脉)含量减少,方解石化(隐晶质)减弱;远离矿化段,硅化减弱,石膏脉消失,方解石化增强,泥化增强。(3)石英脉型矿化(Ⅲ型矿化):内带主要发育矿化、硅化,最显著的特征为发育大量矿化脉及石英脉;外带发育泥质脉及石英脉。(4)Cu—Ag元素组合为矿区重要的矿化元素组合内带,Ca—Mn元素组合为矿区近矿围岩褪色蚀变元素组合中带,U—V元素组合为矿区含矿"红层"元素组合外带。通过矿物分带、地球化学元素分析,确定找矿靶区,并在靶区探获铜矿量770.08万吨、平均品位1.77%、金属量136304t。  相似文献   

9.
湘西沃溪矿床中黑钨矿的地质特征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沃溪矿床位于湖南雪峰山金锑(钨)成矿带中段,是该带最大的、也是惟一发育Au-Sb-W成矿元素组合的矿床。尽管该矿的研究程度较高,但人们对该矿中重要的含钨矿物——黑钨矿的研究很少。在详细的野外地质调研基础上,对该矿黑钨矿的地质特征和微量元素进行了研究,以期揭示其矿床成因、成矿流体性质及物质来源等信息。沃溪矿床黑钨矿矿脉以顺层的含矿石英脉为主,同时发育各种节理脉;节理脉常相互交错,表现出多阶段成矿特征。矿脉中黑钨矿常与石英、碳酸盐及硫化物共生,形成具有热液充填特征的矿石构造。该矿黑钨矿的REE含量很低(1.62~4.58μg/g),明显低于南岭与花岗岩有关的黑钨矿;其HREE相对富集,并具有Eu、Sm、Gd、Tb异常及MW复合型四分组效应等特征,这可能与成矿流体的氧逸度及络合物的稳定性有关。同时,该矿黑钨矿的Y/Ho值均小于28,指示其成矿流体中以CO2-3(HCO-3)络合物为主。与南岭地区黑钨矿相比,该矿黑钨矿中Sc含量高而Nb和Ta含量很低,这可能与该区黑钨矿形成时的物理化学条件以及成矿流体对深部岩石的淋滤作用有关。沃溪矿床中黑钨矿的地质特征、化学成分及微量元素组成明显有别于南岭石英脉型黑钨矿,为其成矿作用与岩浆活动无直接成因关系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10.
曾家溪钨矿位于湘西雪峰弧形构造成矿带中段,NE向区域性马家溪与枇杷湾2条斜冲断层所挟持的断块内,容矿地层为寒武系下统小烟溪组黑色岩系中。区内矿脉大多为隐伏—半隐伏的盲脉,地表矿化蚀变微弱,深部逐渐由不规则的石英脉和石英团块变为较规则的石英脉带或归并为单脉,矿床属受断裂破碎带控制的脉带型钨矿。初步勘查表明,含矿断裂破碎带向深部有较大的延伸趋势,矿区深部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