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刚石钻进岩石可钻性研究新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摘要在比较了现有岩石可钻性研究方法的基础上,选择实验室徽钻法来研究金刚石钻进岩石可钻性,并选用综合参数(h/P)/q作为岩石可钻性指标,通过室内微钻试验,表明该参数确定岩石可钻性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2.
微钻机是一种用小尺寸钻头进行模拟钻进的钻机,是进行岩石破碎和可钻性研究的必要手段。1984年地矿部频布的《金刚石岩心钻探岩石可钻性分级表》(试行)中将微钻指标列为岩石可钻性分级的指标之一,因此微钻机就成为岩石可钻性分级的主要设备之一。由于微钻要求稳定的钻压和转速,且要求将较短时间内的钻进参数和钻进指标准确无误地记录下来,因此微钻机必须能稳定加压并正确测试各钻进参数和钻进指标。我们在完成岩石可钻性分级研究课题的过程中,研制了较为适用的SDY-1型微钻机,用其钻进了400余块岩样。现将该微钻机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利用微钻法测定岩石可钻性等级与实际生产中所反映的岩石可钻性对比性强,是作为部颁标准中测定岩石可钻性等级的主要方法之一。K-20微钻是为野外生产队、省级研究室和钻头制造厂设计的。该实验台采用液压给进,结构轻便、易于操作、造价低,经过野外队、省局研究室和金刚石钻头制造厂的二年多来的使用,认为是解决钻探生产定额有争议的有效设备,如果与万分之一天平配用还可进行岩石相对研磨性指标的测定。也可作为正确选用钻头及钻头对岩层适用性研究的轻型设备。  相似文献   

4.
岩石可钻性的分级是确定生产定额、设计钻头和选择最佳参数的依据。本文论述了作者在实验台上用微钻法进行岩石分级的研究成果。该实验台是自行设计并可以同时自动记录9个钻进参数的一种装置,微钻法可以很好地表示在两向力同时作用下,岩石破碎过程的主要力学特征。岩石抗破碎阻力是岩石机械性质的综合反映,因此,以往用单一的性质来进行分级并不完善,用微钻法进行分级、经野外实践,符合率可达85%以上。  相似文献   

5.
刘蓓  胡远彪 《探矿工程》2014,41(5):57-60
MDES2000型微钻实验装置可模拟真实钻进情况,可开展岩石研磨性与可钻性试验、金刚石钻头性能参数及寿命试验、优化钻进规程参数试验等室内的各种微钻实验研究工作。该实验装置可通过手动或程序控制完成模拟钻进工作,能够实现钻进过程中各项钻进参数(钻压、钻速、扭矩、转速及进尺)的监测、采集、处理及存储功能,还可建立钻进参数报表文件数据库。该实验装置对岩心钻探研究工作具有很好的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煤系钻探岩石可钻性分级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煤系中采用硬质合金钻进工艺时岩石可钻性分级的指标体系及测试方法;研制了一套能在野外流动条件下进行岩石可钻性分级测试的轻便仪器及工具。在7项分级指标体系中,压入强度、研磨性、塑性系数和用微型针状硬质合金钻头测试“微钻钻速”是首次应用,尤以用小试样测试“压入强度”及用微型针状硬质合金钻头测试“微钻钻进速度”两项指标能有效地反映煤系软岩石分级档次,可以弥补用微型孕镶金刚石钻头在6级以下较软岩石中无法钻进或达不到钻进指标的不足。  相似文献   

7.
用钻进参数仪实时判层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利用钻进参数仪采集的各岩石的钻速、钻压、转速3个参数数据进行回归分析,计算各种岩石的视可钻性指数,并在钻进中实时判层。   相似文献   

8.
讨论了金刚石钻进的岩石可钻性。认为钻速并不是可钻性,而是可钻性的表观反映。划分岩石可钻性不能用钻速作标准。影响钻速的因素包括反映生产技术水平的可控因素和反映岩石属性的不可控因素。不可控因素的量值指标——可钻值,可表示为压入硬度的指数函数。它反映了金刚石回转钻进时岩石抵抗破碎的能力,可用以划分可钻性级别的指标。根据水平系数和可钻值,可预估钻速。  相似文献   

9.
在钻探和坑探工程中,冲击是对付坚硬岩石的最有效方法。金刚石钻进的推广使用使得部分坚硬岩石也能够用回转钻进的方法钻进,但效率远不及冲击或者冲击—回转钻进好,尤其是钻遇致密坚硬的“打滑”岩层时,冲击方法更显示出它的优越性。冲击凿岩是坑探的主要手段,地质岩心钻探也正在推广使用冲击—回转钻,如何表征岩石在冲击载荷下的可钻性(可凿性)已成为人们关心的问题。岩心钻探中现有的表示可钻性的方法不适合于说明冲击凿岩,从而要求人们去寻求一种能本质模拟冲击凿岩过程的方法来测定岩石的冲击可钻性(可凿性)。基于上述考虑,我们根据东  相似文献   

10.
一、前言在岩心钻探工程中,机械钻速对于确定岩石的可钻性是一个重要的参数。我国岩心钻探岩石十二级分级表就是在生产现场进行大量实际标定后所制定出来的。以机械钻速为主要指标的岩石可钻性分级表。这种用现场实际生产效果来度量岩石可钻性的办法,在钻探生产发展过程中逐渐暴露出许多缺点。当前关于岩石可钻性研究的一种趋向是利用岩石多种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来表示岩石的可钻性。尽管如此,机械钻速毕竟是一个同时受到技术条件、人为因素和岩石可钻性综合影响的复杂指标,它有直观反映  相似文献   

11.
小秦岭金矿田属太古界太华群中段上部的变质岩、超变质岩,其物质成份主要为石英、斜长石、微斜长石等。岩石可钻性8~9级,硅质伟晶岩和石英脉可钻性可达10级以上,属中硬一坚硬、中研磨性和弱研磨性地层。根据岩石物理力学性质,采用小口径金刚石Sc56绳索取芯钻进工艺。小秦岭金矿田中深部的含金石英脉勘查钻孔,一般设计深度在800~1300m之间,钻探施工困难,如起下钻辅助时间增多、钻进效率低等等。经过探索和生产实践,下面介绍两种行之有效的快速钻进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一种利用测井资料快速求得岩石可钻性级值的计算机方法。该方法能够比较准确地预测岩石可钻性,快速做出连续的地层可钻性剖面图。室内微钻头可钻性试验和江汉油田现场应用验证表明:该系统具有比较高的可靠性,是可以投入油田现场应用的。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Apollo"和"Luna"月表实钻进取心对象的基础上,依据相关的概率分析结果,得出在月表钻进遇见岩石的几率≤5%,月表钻进对象是月壤的可能性为95%;分析了月壤的物理力学特性,确定月壤的内摩擦角和内聚力是影响月壤可钻性的主要特性参数,基于岩石可钻性模型建立了以内摩擦角和内聚力为主要参数的月壤可钻性的初步模型;对"Luna"与"Apollo"的月表钻探取心在钻进方法、钻头材料、钻进深度和钻进速度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参考岩石可钻性分级指标,得到了月壤可钻性的初步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14.
小秦岭金矿田属太古界太华群中段上部的变质岩、超变质岩,其物质成份主要为石英、斜长石、微斜长石等.岩石可钻性8~9级,硅质伟晶岩和石英脉可钻性可达10级以上,属中硬-坚硬、中研磨性和弱研磨性地层.根据岩石物理力学性质,采用小口径金刚石Sc56绳索取芯钻进工艺.小秦岭金矿田中深部的含金石英脉勘查钻孔,一般设计深度在800~1300m之间,钻探施工困难,如起下钻辅助时间增多、钻进效率低等等.经过探索和生产实践,下面介绍两种行之有效的快速钻进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5.
钻头胎体硬度是一项重要技术指标,应与所钻岩石的硬度(可钻性)和研磨性相适应。胎体硬度直接影响钻探技术经济指标的提高和钻进工艺参数的选择。试验研究表明,钻头胎体硬度分布很不均匀,差别很大。首先应从胎体烧结工艺上找原因,烧结压力偏小(5 MPa)可能是首要原因。钻头、工艺参数、操作技术等都很重要,缺一不可。钻进技术经济指标低,不一定都是钻头质量问题,要从多方面进行研究。提倡把经验打钻提高到科学打钻上来。  相似文献   

16.
测井资料在钻速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分析了国内外钻速预测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选择了岩石可钻性法来对胜利油田东营凹陷钻速进行预测研究,建立了声波预测钻速的钻速方程,并利用现场资料对钻速方程进行了验证,同时进行了2口井的钻速预测,预测精度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17.
应用钻进参数仪实现实时判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滕子军 《中国煤田地质》2001,13(2):60-61,87
利用钻进参数仪采集的各种岩石的钻速、钻压、转速三个参数的大量数据进行回归分析,计算各种岩石的视可钴性指数,把钻进中所计算指数与各岩石指数范围进行比较,即可实现实时判层。  相似文献   

18.
本文提出了岩石可钻性分级的主要观点,提出了测定金刚石钻进岩石可钻性的新方法——切槽法。切槽法的破岩实质与孕镶金刚石钻头钻进相似。该法在一次测定中同时取得△d和△W两项指标,可综合反映钻进岩石的难易程度和岩石的研磨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按△d、△W综合分级的8级4类分级方案,并对岩性特征、钻头使用范围作了分析。在实验室和现场测定中证明所测岩石可钻性与钻孔效果之间有良好的相关性。独创性地研究了“JZ-1型岩石可钻性测定仪”,它既可用于实验室,又可用于现场。经室内外试验初步证明,该仪器简单、性能稳定、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南海西部海域部分油田的下第三系地层机械钻速较慢,严重影响了勘探开发进度,为了降低钻井成本,增加钻井时效,必须掌握该海域难钻地层的特征及破碎机制。首先开展了岩屑矿物组分测定,结合录井资料,掌握了南海西部海域难钻地层的岩性特征。在对难钻地层的破坏强度、硬度、塑性系数、可钻性、研磨性等相关参数室内试验的基础上,建立了该地层岩石力学参数的预测模型,并基于30口测井的资料建立了难钻地层抗钻特性剖面和南海西部海域三维可钻性剖面,揭示了区域难钻地层的分布情况及抗钻特性;为解决难钻地层的工艺技术难题,还进行了难钻地层PDC钻头的破岩机制试验研究,研究了PDC钻头牙齿齿形、钻压和转速对破岩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北部湾盆地建议提高钻头的攻击性,并采用高转速的动力钻具复合钻进方式;珠江口盆地应提高钻头复合片的耐磨性,采用较高钻压和合理顶驱转速,为更好地控制钻井成本和提高钻井综合经济效益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20.
岩石可钻性指标测量值的数据处理杨明奇(四川省地质矿产局探矿技术试验室峨眉山614200)关键词岩石可钻性;数据;数据处理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P628·1判定岩石可钻性所属等级,需要对岩石进行大量数据测试。由于岩石具有不均质性、不连续性和各向异性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