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张运香 《福建地质》2004,23(1):21-26
介绍了地质统计学储量计算方法的基本原理及主要技术关键,简述地质统计学储量计算方法在紫金山铜矿床储量计算过程的成功应用,并对地质统计学储量计算流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2.
王晖  胡晓庆  肖大坤 《江苏地质》2023,47(4):383-389
海上油田开发方案编制阶段基础资料尤其是探井与评价井资料较少,基于有限的资料形成的油田地质储量认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不确定性,进而影响开发方案的合理性和灵活性。基于100多个海上油田的地质储量相关研究工作,建立了地质储量品质评价“三步法”:以地质储量规模、流体性质和储层物性为主要评价参数,分析油田地质储量分布特征;应用单因素与多因素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探明地质储量进行综合储量品质分类,筛选出探明优质地质储量;按计算方法对控制地质储量进行分类,综合控制地质储量的认识程度及与评价井的距离,分析控制地质储量的可靠性,量化可供开发动用的控制地质储量。以渤海L油田为例,介绍了地质储量品质评价方法的实际应用效果,表明通过油田地质储量品质评价可以确定油田开发动用储量,有效提高油田开发方案应对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地质统计学发展现状及对若干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探讨了有关地质统计不发展现状的几个问题:(1)数学地质的发展现状及研究内容;(2)地质统计学的发展现状及研究内容;(3)普通克立克法及泛克立克法的方法及应用;(4)非参数地质统计学的方法及应用;(5)地质统计学方法在储量计算中的应用情况;(6)关于处理特异值的地质统计学方法;(7)关于矿石储量定量分级的地质统计学研究;(8)关于最优勘探网度的地质统计学研究;(9)可回采储量总体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克服地质统计学矿床建模中主观因素影响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精确的矿石储量估算是矿山设计、生产及管理的重要依据,地质统计学方法由于其考虑了区域化变量的结构性和随机性的二重性特征,获得了日益广泛的应用。然而,由于地质统计学方法是建立在一定假设的基础上,再加之各种主观因素的影响,地质统计学储量估算往往存在一定的偏差。在总结前人工作及地质统计学储量估算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认为影响估值精度的因素可归纳为两个方面:矿床具体条件及取样情况(客观因素);储量计算时的处理手段和方法(主观因素),提出克服主观因素是解决偏差产生的重要途径,对主要主观因素的影响及解决办法提出了较为详尽的论述。  相似文献   

5.
地质统计学在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中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14  
讨论了地质统计学(空间信息统计学)在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中的若干问题,主要包括:1)矿产资源/储量估计方法的选择;2)两个重要概念-估计方差及离差方差;3)支持效应及其在矿产资源/储量评估中的重要作用;4)特异值(特高品位)的识别及处理方法;5)关于吨位-品位曲线;6)确定最优勘探网度及取样间距(及位置)的地质统计学方法;7)地质统计学在确定最优矿床工业指标中的应用;8)储量计算及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的地质统计学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6.
在彬长煤矿区详查阶段应用地质统计学方法计算煤炭储量,定量评价勘探工程控制程度以及优选精查勘探网度。这些成果的应用对提高该区详查地质报告质量起了重要作用,也对今后精查勘探设计起了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地质统计学是在数学地质中用于解决储量计算问题的独具特色的一套理论和方法。它用于既有随机性又有相关性的地质问题。地质统计学的核心和基础是克里格法,它是一种无偏的、误差最小的最优化储量计算方法。南非矿山工程师D·G、克里格在1951年首先提出了这一方法,故用他的名字命名。在克里格法的基础上,六十年代初法国数学家G·马特龙作了大  相似文献   

8.
某金矿技术经济评价及品位指标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某金矿床的地质特征,利用地质统计学方法对矿床的地质储量进行了评估,并给出了矿石量、金属量及品位的数学模型。在矿山现行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对矿山未来开发经济效益进行了275个方案的评价,并利用模糊数学理论对各方案进行了多目标优化决策 。  相似文献   

9.
矿石储量分级的地质统计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矿石储量计算及其分级是地质勘探工作中最后而又最重要的成果,传统的矿石储量分级一般是定性的,即用一些概念化的术语来刻划矿石级别。地质统计学(克立格法)不但给出待估块段的平均品位,而且还给出了估计的精度——克立格方差,因此,地质统计学是定量化矿石分级的较好方法。作者详细地研究了克立格方差的性质及其影响因素,讨论了关于经济可行性、地质可信度及可回采率的有关问题,特别讨论了影响地质可信度的若干因素,如待估块段的大小、孔距、矿体的结构特征以及边界品位等。最后,给出矿石储量分级的地质统计学准则、计算方法及程序系统和对一个铁矿床的研究实例。  相似文献   

10.
王琨  肖克炎  李胜苗  甘曦 《地质通报》2015,34(7):1375-1385
在全面收集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利用探矿者软件建立了湘西北李梅铅锌矿区的综合地质数据库,利用三维钻孔数据建立了研究区的三维矿床模型,并以矿体模型和地层模型为例,介绍了矿区三维地质建模的一般流程。在矿体模型的基础上,利用地质块段法、地质截面法、地质统计学方法进行了储量估算,并与矿山勘探报告中的储量估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探矿者软件进行三维建模和储量估算,操作简便、可视化效果好,不同方法进行储量估算的结果互相印证,真实可靠。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论述了应用已知矿体参数正态概率分布评价区域铀矿资源质量的可行性,详细叙述了区域铀矿资源质量评价中不同区间品位、厚度、储量的矿体概率和储量概率计算步骤,同时还介绍了资源平均品位和矿体品位与规模组合概率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2.
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稀土浸出工业指标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直以来,风化壳型稀土矿床均以全相品位来圈定矿体,计算全相储量。而矿山实际生产长期以来是用浸出稀土品位及其总量为依据。在用浸出品位作为基本分析项目时,其分析成本仅有原全相分析的四分之一,且分析周期、普查周期亦大大缩短。同时选取合适的组合样求取浸出率可以求出全相储量,为国家提供稀土总量数据。总之,浸出工业指标比全相分析指标更能反映采选工艺的进步,保证充分利用资源,又能提供二种合理的储量。缩短资源评价周期。节约资源评价费用,是一种经济适用的工业指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前,煤层气田的SEC储量评估均采用动态评估法,在评估过程中存在参数取值多样化、计算结果不一致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以鄂尔多斯盆地韩城区块为例,综合运用一系列与煤层气的生产特点相适应的评估方法,优化各种参数,总结递减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根据构造和地质条件划分地质单元,在此基础上按照开发效果划分评估单元能够客观合理地分析煤层气田的递减规律;综合运用指数递减、双曲递减、调和递减等动态储量递减方法建立典型曲线,可以用来检验储量评估结果的合理性;对于一个单元进行储量评估过程中,递减率的取值要充分考虑后期增产措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卢大超  付友山 《世界地质》2010,29(3):450-458
描述了吉林舒兰季德钼矿的矿床地质特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条件及选矿试验结果。以该钼矿为例,系统讨论了三维矿产资源评价软件MICROMINE 11.03版的工作原理及流程,并对该矿床进行了资源量估算和验证。采用距离反比加权法进行资源储量估算,获得矿石量31374.14万t,钼金属量245096t,其中,111b+122b矿石量占总矿石储量的80.99%,钼金属量占总资源储量的81.08%;露天开采设计利用资源储量占总矿石储量的91.64%,钼金属量占总资源储量的91.99%。地质块段法和三角网多边形估算法检验结果表明,用三维矿产资源评价软件MICROMINE中距离反比加权法进行资源量估算,方法合理,相对误差较小,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15.
采用自主研发的坑口堆浸地质经济评价程序,利用室内柱浸工艺实验数据和矿床地质资源数据,对鹿井铀矿田危机矿山鹿井、黄蜂岭矿床的剩余地质资源及羊角脑矿床的地质资源进行了坑口堆浸地质经济分析。静态分析结果表明,鹿井、黄蜂岭矿床的剩余地质资源属于次经济类型,而羊角脑矿床的地质资源属于经济类型,其税前利润率达26.56%,具有较好的赢利能力。1 tU的羊角脑矿床的经济型矿石可盘活2.40~3.79 tU不等的鹿井和黄蜂岭矿床的次经济型矿石。为了解决鹿井铀矿田危机矿山后备资源短缺问题,完全盘活已有的次经济型地质资源,建议在该危机矿山周边地区寻找品位较富的经济型矿床,通过次经济的与经济的矿石贫富搭配,采用坑口堆浸法工艺,确保矿山生产赢利。  相似文献   

16.
矿床储量规模分布的分形模型及其分维的数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矿床储量规模预测在矿产勘查和评价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而其预测的最主要手段是建立矿床储量规模分布的数学模型.根据矿床储量的统计自相似性,应用概率统计方法建立了矿床储量规模的分形模型.同时,通过模型及其分维值的数理分析,得出不同分维值的地学解释,讨论了分维的线性与非线性最小二乘回归估计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系统理论观点,将线性系统分析方法引入岩溶水资源评价的研究。讨论了线性核函数分析与衰减分析、回归分析和卷积方程分析的区别与联系;用线性规划方法求得的核函数得到济南泉水系统响应的最佳预报方程,保泉条件下的允许开采量和反应系统作用的某些特征参数。  相似文献   

18.
矿产勘查储量估算三维可视化原型系统的开发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计算机图形学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成熟,将计算机三维可视化技术和地质统计学储量估算方法相结合,形成先进实用的资源勘查软件工具是目前国内地学信息研究的重要方向,也具有重要的实际价值。文章论述了矿产勘查储量估算三维可视化原型系统开发的一些技术思路和流程及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并对系统的功能进行了简单的描述,最后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我国煤层气资源探明率与动用率“双低”,导致煤层气增产显著放缓,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煤层气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常规煤储层评价较少考虑煤储层的可改造性潜力,导致发现的优质储量偏少,已发现的储量动用率偏低,因此,迫切需要开展煤储层可改造性评价研究。以沁水盆地南部郑庄区块为例,系统开展了岩心与大样物理模拟实验、测井与地震反演分析等;通过对比分析典型井储层地质特征与微地震水力压裂裂缝监测结果,指出影响煤储层可改造性的关键地质因素为煤体结构、宏观煤岩类型、煤层构造变形、煤层地应力、煤层与顶底板的抗拉强度之差,建立了煤储层可改造性综合定量评价模型;并对郑庄区块煤储层可改造性进行了评价分区,其结果得到了区内千余口产气井的验证。研究成果可用于指导尚未动用储量区的煤层气建产和已动用储量区的开发方案优化调整,根据不同区块储层地质特点选择适应性的工程技术与改造方案,以实现地质工程一体化,是我国煤层气“增储上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准确确定有效储层物性下限,是决定储集层评价和储量计算精度的关键.卡拉麦里气田储层岩性为火山岩,为裂缝-孔隙双重介质的非碎屑岩储层.常规储层物性下限研究方法,如相对渗透率法、"J"函数等均不适用.针对这种特殊储层,首先将其划分成熔岩、火山碎屑岩、浅成侵入岩等,应用岩心经验统计法,得到各岩类有效储层孔隙度下限值,建立含气饱和度与最大进汞饱和度对应关系,再分岩类建立最大进汞饱和度与孔隙度、渗透率的关系.由压汞资料统计法得到一组有效储层下限值,二者综合确定各岩类有效储层下限值,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