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7 毫秒
1.
变质流体的缓冲作用及其理论意义赵国春(长春地质学院,长春130026)关键词变质流体,内部缓冲作用,外部缓冲作用有关变质流体的内部缓冲作用和外部缓冲作用的认识是近年来变质地质学研究领域取得的重要进展之一。人们早已意识到变质流体在变质作用过程中可能起着...  相似文献   

2.
构造水文地质学、构造气体地质学和构造石油地质学是构造流体地质学的三个分支,后者研究地质构造、构造活动性与地下流体(地下水、地下气体、石油)之间的相互关系,即地质构造对地下流体赋存和运移的控制作用,地下流体在构造活动中的作用以及构造活动性在地下流体上的反映。鉴于构造流体地质学这一术语还不够普及,暂时不把它的三个分支统一成一门学科。又鉴于构造气体地质学这一术语也还不够普及,并  相似文献   

3.
长春地质学院变质地质学学科简介徐学纯,卢良兆,马志红(长春地矿部变质动力学开放研究实验室,130026)1学科点概况变质地质学作为一门新兴的综合性边缘学科,已得到国内外地质学家的公认,国际上已专门出版了著名的"变质地质学"杂志。长春地质学院在该研究领...  相似文献   

4.
地震水文地质学是地震流体地质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地震流体地质学是地震水文地质学的重要推广,因为与地震紧密相关的不只是地下水,还有地下气体、石油等其他地下流体。鉴于流体地质学这一术语还不够普及,姑且用地震水文地质学作为学科名称。 在地震发生的深度内,尤其是在地壳内,固体与流体并存,其间存在着力学和物理化学方面的相互作用和动态平衡。在固体地壳受力、变形、破裂过程中,通过岩、土、水、气间的能量传递、物质交换和信息变换,地下流体的某些物理参数和化学组分会有灵敏的反应。地壳深部信息还能比较迅速地通过地下流体传递到浅部来。  相似文献   

5.
水热流体与地质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热流体的活动对地质学的各个方面均具有重要作用。水热流体的活动影响并制约着多种地质作用,而不同的地质作用又反过来影响了水热流体的活动。水热流体的活动作为一个重要纽带,使不同学科互相影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着重介绍了当今变质地质学在变质作用温压计算,变质流体组成分析计算、变质作用时间测定和变质作用热模拟等诸方面存在的不确定因素。  相似文献   

7.
青年变质地质学专家──张兴洲张兴洲,吉林省白城市人,生于1954年。1978年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地质系,1983年获硕士学位,1992年获博士学位。1985年晋升为讲师,1992年破格晋升为研究员。现任长春地质学院地质研究所副主任。主要从事变质地质学...  相似文献   

8.
青年构造地质学专家──刘俊来刘俊来,1960年12月生,天津市静海县人。1982年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地质系,分别于1985年、1989年获构造地质学硕士和矿床学博士学位,现任长春地质学院构造地质学副教授。刘俊来博士学术思想活跃、具有创新精神。近年来他...  相似文献   

9.
试论地球内部流体与地质作用——现代地质科学研究思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把以地球固体部分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所建立起来的地质科学称为传统地质科学,它只在该学科研究的起点——沉积地质学和学科研究的最终目的——成矿地质学两个领域不自觉地将地球内部流体放到了重要地位,而在其间的绝大多数研究则忽略了对地球内部流体的讨论,在其原有的知识体系范围内已找不到关于地球内部物质和能量转移、转换等方面所存在的大量问题的解决途径和完整答案。现代地质科学的发展已经开始将地球内部流体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将其贯穿到了所有地质学研究的领域当中。其基本出发点应是:地球内部流体广泛存在,并永不停息地运动着,它与固体地球部分同样重要,是现代地质科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它不仅在各种地质作用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而且, 它基本上可以认为是一切地质作用的最初根源, 也就是说, 流体作用贯穿于一切地质作用( 包括构造活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沉积作用、成矿作用、地质自然灾害等) 过程的始终。地球内部一切地质作用又通过地球内部流体有机地统一在一起。可将地球内部流体按其与特定地质作用的关系划分为具包含循环性质的初始流体、过程流体和终结流体三类。针对目前的研究大量地集中在过程流体和终结流体方面的现状, 在体现现代地质科学和传统地质科学本质区别的地质作用初始流体方面进行了系统整理和论述, 并提出了可能成为现代地质科学基础性学科的(地球内部) 流体统一地质学。  相似文献   

10.
红外显微镜在地质学的应用与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参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论述了国内外红外显微镜在地质学应用的现状和前景,介绍了红外显微镜设备及工作原理和样品制备方法,并重点论述了目前红外显微镜应用于不透明矿物的内部特征、流体包裹体及微古生物等方面研究取得的成果,指出了红外显微镜地质应用中尚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1.
吉林省地质学会空间地质专业委员会于1987年10月27~28日,在长春地质学院地质楼召开了第二届空间地质学与空间化学学术讨论会。该专业委员会是目前我国在该学科领域唯一的省级专业委员会。其主要研究方向是:研究太阳系和空间事件在地球上的反映;地球作为天体之一在宇宙演化中的统一性及其经济意义。学术讨论会由专业委员会主任、长春地质学院能源地质系主任王东坡教授主持。参  相似文献   

12.
观测地质学与理论地质学地质学是在观测和经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从而使人们往往满足于地质现象的观测和归纳,而漠视理性思维,甚至把那些对地质问题进行广泛深入探索的开拓者,斥之为闭门造车,脱离实际,造成长期以来大量的人力物力浪费于低层次的重复性工作中...  相似文献   

13.
史洪岳 《地质论评》2000,46(4):393-399
地质作用、地质环境、医药矿产与人类生存、健康的关系极为密切,建立和发展医药地质学有利于科学、系统、深入地探究其内在关系,促进地质学在生命科学中发挥就有的作用。医药地质学建立的思想基础是人地同一理论,实践基础是药用矿产在人类防病,治病和保健中的广泛应用及科学研究,技术支撑是无机、有机成分的微区、微量等现代测试、分析技术的进步。本文论述了医药地质及其建立的基础,展示了医药地质学在地质学和生命科学发展中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系统研究国内外城市地质学理论研究与工作实践基础上,系统分析并拓展了城市地质学的内涵与外延;根据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提出了保证城市不同发展阶段地质安全是城市地质学理论研究的根本任务和永恒主题;明确提出了城市地质学研究的三个科学问题,即城市选址安全底限问题、城市发展规模上限问题、城市发展可持续性问题;由此构建了区域地质条件适宜性评价、地质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城市地质作用研究,三方面的城市地质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5.
《地质论评》1979,25(2):35-35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质学会首届会员代表大会于1979年8月5日至8日在银川召开。这次会议也是自治区地质学会的成立大会。自治区石油、煤炭、冶金、建材、地震,水利和地质局系统及兄弟学会均有代表参加。中国地质学会理事、国家地质总局总工程师张炳熹,长春地质学院院长董申葆被邀请到会做出国考察报告。使代表受到了启发、开阔了思路。  相似文献   

16.
为总结我国变质地质学的历史经验,回顾了我国从变质岩石学到变质地质学近70年的发展历程.依据大量文献,分3个阶段和8个方面总结了变质岩石学和变质地质学取得的进展.我国在超高压变质地质学、早前寒武纪变质地质学、变质作用年代学、变质作用相平衡模拟等领域处于国际先进行列,蓝片岩、变质流体和变质岩化学动力学方面与世界研究基本处于同步水平,极低级变质作用研究等领域与国际先进水平尚有较大差距.通过历史的回顾,表明变质岩的研究已经从变质岩石学转变为变质地质学,已经从单一的岩石学研究转变为以变质岩为基础,变质矿物、地球化学、同位素地质、构造地质等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在变质岩和变质地质领域我国有一些区位优势,但是只有坚持自主创新才能把区位优势转变为学科优势.各种分析实验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变质地质学的发展,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和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变质地质学会有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分形的特性及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决定了分形理论进入地质领域并研究其分形特点,而对这一定量地质学的新起点,我们必须尽快建立地质学的分形观推动非线性地质研究进入下一个世纪。  相似文献   

18.
生物地质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物地质学殷鸿福(中国地质大学武汉430074)关键词生物地质学1生物地质学的意义生物地质学是研究生物圈与地球其它层圈相互影响的一门新的地学分支学科。在数、理、化、天、地、生六大基础科学中,数、理、化、天均已与地学结合,形成了蓬勃发展的数学地质、地球...  相似文献   

19.
农业地质学展望李英,张连昌(西安地质学院,西安710054)关键词农业地质学、发展现状、土壤、环境科学文献上出现农业地质学(AgriculturalGeology)一词至今已有一百多年了,本世纪中期已出版了专著《农业地质学》(H.L.Emerson,...  相似文献   

20.
石油地质学是国家石油战略的组成部分,是国家石油安全的组成部分,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石油地质学来源于实践。但随着石油勘探开发实践的不断深入,仅仅依靠归纳和总结来自实践的认识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石油地质学在科学层面的理解和掌握。从沉积层获得的有关构造、生油、储层方面的知识无法全面解释在结晶基底和火山岩中发育油气藏的事实,而最新揭示出金属、非金属矿床、油气藏与深部构造和深部流体存在密切关系,为我们发展石油地质学提供了崭新的思路。欧洲惠更斯号探测器发现土卫六上存在甲烷湖的事实告诉我们,石油地质学的不仅仅是地质学问题,更是天文学问题。所以,及时吸收消化各学科最新成果,创新发展中国石油地质学,已是保障国家石油安全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