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铀矿石及含铀岩石中四价铀和六价铀分析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介绍的是测定铀矿石及含铀岩石中铀(Ⅳ)和铀(Ⅵ)的新方法。本分析方法设计了独特的样品分解体系和溶解、分离程序。从矿样在低温下(40℃±5℃)分解、四氟化铀沉淀的形成、铀(Ⅵ)及部分干扰离子溶解进入溶液,到固、液两相的分离,整个过程在2min内完成。本方法确保了样品处理过程中铀的价态不变,并使铀(Ⅵ)完全溶出,铀(Ⅳ)快速沉淀以及两者定量分离,是测定铀矿石及含铀岩石中铀(Ⅳ)和铀(Ⅵ)的简便、快速的分析方法,其准确度和精密度可满足地质科研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通过条件实验,建立了采用便携式测氡仪测定铀矿石酸法浸取液中铀的新方法;提出了该法在铀矿地质样品野外测铀和铀矿冶在线检测系统研制中的应用设想。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铀矿石及含铀岩石中六价铀在碳酸盐体系中的溶解行为的试验研究,确定了矿样在密封条件下,六价铀与碳酸盐形成「UO2(CO3)3)」^4-而转入溶液,同铀(Ⅳ)、铁(Ⅱ)、铁(Ⅲ)等分离的最佳条件。制备液用亚铁还原-钒酸盐滴定法测定。对不同类型样品中的总铀、铀(Ⅳ)和铀(Ⅵ)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本法简便易行,结果稳定,准确度、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野外现场快速准确测定铀矿石中铀的三辛基氧膦(TOPO)萃取α计数法。目前野外现场铀的测量主要采用γ谱法,即利用铀子体的γ射线强度来计算铀的含量,当样品中铀镭处于不平衡状态时,γ谱法测铀存在着较大的测量误差。本文将铀的核性质与化学性质结合起来,采用密闭酸溶法快速溶解样品中的铀,酸溶后的样品不经分离直接在溶样罐中用TOPO萃取,进而测定样品中铀产生的α射线强度获得铀的含量,避免了γ谱法的不足。方法检出限为铀含量2.41μg/g;当铀含量为大约为100μg/g时,测量相对偏差为5.93%;铀的测定范围为7.23μg/g~n%。密闭酸溶法试剂用量少,溶样速度快,且对环境和操作人员污染小;酸溶后的样品用TOPO萃取2 min后即可达到萃取平衡,铀萃取效率在97%以上;所需的仪器设备可以车载形式用于野外现场铀矿石中铀的准确测定,野外应用操作简单、快速、精密度和准确性较高。  相似文献   

5.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201×7阴离子交换树脂从铀矿石酸性浸出液中吸附铀、钼的吸附酸度,选择出最佳淋洗铀、钼的淋洗剂;采用不同的淋洗剂分步解吸的方法,使铀和钼分离,用沉淀法以氯化钙为沉淀剂,使淋洗合格液中钼生成钼酸钙沉淀;对沉淀酸度和沉淀剂用量进行优选,在选择的最佳条件下生成钼酸钙沉淀率为99%,钼酸钙产品中的钼质量分数≥30%为合格的产品。  相似文献   

6.
汪君  王頔  赵建新 《岩矿测试》2010,29(3):316-318
探讨了溶矿时间和溶矿温度对测量铀矿石及含铀岩石中铀(Ⅵ)和铀(Ⅳ)的影响及高含量铀(铀含量≥100μg/g)和低含量铀(铀含量≤100μg/g)中铀(Ⅵ)和总铀的关系。结果表明,溶矿3 h、溶矿温度65℃可以有效检测铀矿石及含铀岩石中的铀(Ⅵ)和铀(Ⅳ)。高含量样品,总铀含量等于铀(Ⅵ)和铀(Ⅳ)之和;低含量样品,铀(Ⅵ)的含量在数值上和总铀符合数学关系:w[U(Ⅵ)]=(A560/A584)×w(U总)。通过测定不同波长下的总铀含量,应用数学关系导出低含量样品中铀(Ⅵ)和铀(Ⅳ)的含量,可以大大简化分析步骤,提高分析效率,经济便捷。  相似文献   

7.
铀矿物和含铀矿石中铀价态比值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鼎祥  刘世宏 《铀矿地质》1996,12(2):116-120
在应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铀氧化物中铀价态比值定量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对铀矿物和含铀矿石中铀价态的测量方法。结果表明,从含铀量0.9%-72%的样品测得的U4+/U总的比值与化学方法的结果相符。其分析误差能满足铀矿地质研究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论述了微波辐射的主要特性及其在提取铀、金及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现状,提出了今后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孙斌 《地下水》2018,(6):141-142,173
微生物参与铀成矿的现象与活动证据广泛存在,而且它们互相依存共同实现着对铀元素的成矿作用。微生物参与成矿过程中,存在H2S气体与硫酸盐物质循环、Fe2+与Fe3+物质循环,在循环中能量被传递、电子被转移,促进了矿床中C、N、S、Fe、U等元素的循环,加快了有机、无机物之间的转换,为成矿细菌提供了能源、电子供体、受体,创造了有利的成矿环境,加快了铀成矿的进程。  相似文献   

10.
不同粒径铀矿石细菌渗滤浸出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细菌渗滤浸出方式,对比不同粒径铀矿石(2~5 mm,5~10 mm)对铀浸出和细菌适应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细粒径铀矿石总浸出率与粗粒径浸出基本相同;粗粒径总耗酸量小于细粒径;细菌在粗粒径铀矿样中的适应时间较在细粒径铀矿样中更快,且生长更稳定。实验结果可为工业性细菌浸铀生产增加铀矿石粒径,节约生产成本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影响浸铀细菌活性的因素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石健  茅均标 《现代地质》2002,16(3):312-317
微生物浸铀技术可以大幅度提高难浸铀矿石的浸出率 ,其关键技术是培养高活性的菌种。为了培养能适应多种恶劣条件的高活性菌种 ,必须对影响浸铀微生物活性的各种因素进行研究。通过实验室对浸铀细菌硫杆菌属中的氧化亚铁硫杆菌的活性因素的研究 ,并结合实际对从江西山南矿区的野外矿样中分离筛选出的菌株的活性的影响因素作了初步探讨 ,认为pH值为 1 8、温度为 30℃、接种量为 2 0 %及 90r/min的充气条件是该硫杆菌最佳的培养条件。通过对磷、铀两种元素在不同浓度下对细菌活性影响的试验 ,得出高浓度的磷、铀对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但通过驯化可以降低及弱化这种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陈英强  林朝 《岩矿测试》1994,13(1):56-58
文章介绍了用同轴高纯锗探测器通过测量近铀子体UX2的γ射线(1001keV)分析铀矿石中高含量U的方法。研究了谱数据平滑处理问题,讨论了方法的特点。经标样及实际样品分析考察,方法的准确度,精密度均符合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3.
721矿山南铀矿石微生物槽浸的适应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山南铀矿石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微生物槽浸铀实验过程中有关参数(Fe^3 ,Fe^2 ,pH,Eh,U)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评价了山南铀矿石微生物槽浸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4.
阿尔丹地盾中埃利康地区的铀矿床,就其矿化发育的规模来说是铀原料的潜在重要来源。矿床定位于复活的古老区域性断裂中和中生代活化期产生的许多构造变动中。矿床经历了长期的和多阶段的成矿作用。成矿前的黄铁矿-碳酸盐-钾长石交代岩分布最广,是所有矿体和矿层的围岩。这些交代岩体具有不明显的带状结构和一个黄铁矿-碳酸盐-绢云母蚀变外带和黄铁矿-碳酸盐-钾长石内带(晚期有冰长石重结晶作用)。埃利康地区铀矿石中唯一的  相似文献   

15.
江西相山火山盆地为一个塌陷式盆地,盆地内发育多个火山岩型铀矿床。课题组前期工作发现相山铀矿田中的富矿石伴生稀土资源,且为珍贵的HREE富集,在背景围岩和近矿蚀变围岩中稀土富集不明显(王倩等,2015;胡宝群等,2015)。富铀矿石中稀土元素与围岩中的稀土元素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为进一步探明稀土元素在铀成矿过程中的地球化学行为,对矿石中的单矿物分析测试,进一步探明相山铀矿中稀土元素的富集规律及机理;同时为在铀矿选冶中,对铀矿中的稀土伴生资源加以利用回收提供相关参数,提高矿产资源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6.
全面总结了我国主要热液铀矿床类型及其产铀地质体的稀土元素(REE)地球化学特征,指出REE的研究不但有助于阐明产铀岩体(岩石)的成因,而且可以有效地追溯铀的来源。与围岩相比,铀矿石通常具有稀土元素总量(∑REE)偏高,重稀土元素(HREE)富集、轻重稀土元素分馏强烈,并具有明显的铕负异常等特征。REE和铀在热液中主要呈碳酸盐、氟化物和磷酸盐的络合物形式搬运,在适宜的条件下又共同沉淀。热液铀矿床中的REE主要来自矿源岩(以燕山期岩浆岩及古生代地层为主),并通过成矿前和成矿期的热液蚀变作用进入古矿溶液。最后强调,加强热液铀矿床的REE地球化学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可以指导找矿和勘探。  相似文献   

17.
通过大量的静态浸出和渗滤浸出试验,详细地研究了十红滩铀矿床北矿带37—39勘探线工业矿体不同碳酸盐含量矿石及表外矿石铀的浸出性能,筛选出了处理该地段矿石较好的工艺方案——稀碱 氧化剂浸出。  相似文献   

18.
460铀钼矿床综合回收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460铀钼矿床综合回收是采用铀钼矿样和钼矿样分别浸出→固液分离→两种浸出液混合→萃取和反萃取铀钼→分别精制铀钼产品的水冶工艺流程。铀钼矿的铀钼浸出率分别达到90%和75%以上,钼矿样钼的浸出率达70%以上,取得了稳定的工艺参数;铀钼分离取得了较好的结果,制出了合格的铀、钼产品。  相似文献   

19.
地面γ能谱资料研究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崔振生 《铀矿地质》1989,5(3):171-176
本文根据铀钍元素性质的差异及其关系,论述了地壳中古铀及活性铀的研究方法。从铀的迁入、迁出特征,将富铀钍地质体分为铀源体、富铀体、含铀体,并给出了定义和在华北地台的划分标准;对三种地质体的存在与否及组合特征与铀成矿前景的关系进行了讨论,并举出了我国西北地区的一些具体实例。  相似文献   

20.
通过地质调查和水体铀浓度分析,统计了中国内陆地区淡水湖、咸水湖和盐湖平均铀浓度,讨论了油田水、深层卤水和沿海晒盐场卤水铀浓度水平。根据含铀盐湖所处的大地构造位置、形成有利因素和盐湖铀浓度,将中国含铀盐湖划分为5个分区21个亚区。中国含铀盐湖主要分布在柴达木盆地西北部、藏北高原中西部、鄂尔多斯高原北部和二连盆地中部,包括8片含铀盐湖集中分布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