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水科学进展》2007,18(3):397-397
国务院研究室农村司副司长李希荣近日说,我国水资源现状可以用“水资源短缺、污染加剧、灾害频繁”三句话形容,具体而言还存在五大问题:水资源短缺严重而浪费;制约水利发展的体制机制不顺;水利设施尤其是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老化失修现象十分严重,农民积极参与水利工程建设的机制尚未建成;饮水安全问题严重;水污染问题日益加剧。  相似文献   

2.
水资源持续利用(生态水利)原理的探讨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傅春  冯尚友 《水科学进展》2000,11(4):436-440
旨在探讨可持续发展中的水资源持续利用(生态水利)的基本原理。给出了水资源持续利用的概念、定义及内涵;表述了原理内容及其关键的整体、协调、优化和良性循环四个环节的意义与关系;提出了水资源持续利用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3.
长江流域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长江中下游地区更是我国最具实力的经济带。水利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要实现长江中下游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离不开水利的支撑和保障。根据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水资源条件和水利发展现状,分析水利与长江中下游地区协调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主要问题,思考水利促进长江中下游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思路和重点,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水文》2006,26(3):I0005-I0006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防洪减灾任务更加艰巨,水资源开发与保护关系更加复杂,如何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水利的要求,切实解决好洪涝灾害、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恶化和水土流失这四大问题,是摆在水利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破解这些难题,水文是基础,是关键。  相似文献   

5.
现代科技突飞猛进,世界经济正由物资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水利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发展知识型水利。知识型水利是指以知识和技术高度密集为基础的水利,是一种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建立在知识信息的生产、存储、使用和消化之上的水利。发展知识型水利,这既是新时代的要求,是由我国的现实国情决定的,也是促进我国水利可持续发展,走向市场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知识型水利,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科技在水利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要发展水利产业化经营,提高人员文化素质,保护环境,实现水利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水文》2008,28(2):59
在全国上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全国“两会”精神.在全面推进水利“十一五”规划和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的关键时期,3月31日水利部在北京召开了全国水利科技大会。国务院高度重视这次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充分认识加快水利科技创新、促进水利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深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进一步深化水利科技体制改革,大力加强水利科技创新,不断推进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为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提供保障,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总结中国工程水利、环境水利、资源水利、生态水利发展沿革,分析国内外生态水利研究进展、发展趋势及其特点,指出生态水利是人类社会发展到生态文明时代水资源利用的一种新途径和方式,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开发水利、发展经济,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服务。阐述了广义生态水利的内涵、定义和发展模式及其过程和维度,并提出以下结论和观点:①生态水利将水资源和水循环调控作为重要生态要素,从流域生态系统能量交换、生物链接、结构平衡、循环转化全视角开展研究,探索既能满足人类社会需求,又能兼顾水生态系统健康和良性发展的生态水利措施和方法。②建立了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建设管理—运行调度"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的工程安全和生态安全保障体系,特别是将生态调度纳入水利工程全"服役期",其中"后坝工时代"实施全流域大尺度生态调度,是生态保护和恢复最有效的措施。③从"生态环境-社会经济-水循环调控"三个维度,在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国土空间规划治理体系中,科学把控生态水利的空间定位,促进"三生空间"优化布局,保障"三生用水"合理配置,优化"三生关系"耦合协调,实现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推动生态水利事业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8.
广义生态水利的内涵及其过程与维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总结中国工程水利、环境水利、资源水利、生态水利发展沿革,分析国内外生态水利研究进展、发展趋势及其特点,指出生态水利是人类社会发展到生态文明时代水资源利用的一种新途径和方式,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开发水利、发展经济,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服务。阐述了广义生态水利的内涵、定义和发展模式及其过程和维度,并提出以下结论和观点:①生态水利将水资源和水循环调控作为重要生态要素,从流域生态系统能量交换、生物链接、结构平衡、循环转化全视角开展研究,探索既能满足人类社会需求,又能兼顾水生态系统健康和良性发展的生态水利措施和方法。②建立了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建设管理—运行调度"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的工程安全和生态安全保障体系,特别是将生态调度纳入水利工程全"服役期",其中"后坝工时代"实施全流域大尺度生态调度,是生态保护和恢复最有效的措施。③从"生态环境-社会经济-水循环调控"三个维度,在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国土空间规划治理体系中,科学把控生态水利的空间定位,促进"三生空间"优化布局,保障"三生用水"合理配置,优化"三生关系"耦合协调,实现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推动生态水利事业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9.
开发利用好水利信息资源为水利信息化打下坚实基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信息资源是行业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既是行业信息化的出发点,又是行业信息化的归宿。对于水利这一个信息密集型行业,需要逐步实现水利信息化,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水利信息资源,利用水利信息化推动水利现代化。  相似文献   

10.
论生态经济型环境水利模式——走水利绿色道路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沈坩卿 《水科学进展》1999,10(3):260-264
基于可持续发展思想,创导了一个名为生态经济型的环境水利模式,从热力学上讲这是一低熵模式,从哲学上讲这是一“天人合一”的模式。该模式中的环境水利学为近年来中国专家学者率先提出的全面系统研究水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新学科。对该模式中的8个方面进行了详尽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吴科维 《地下水》2022,(5):325-326
紫阳县地处秦巴山区,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功能区。本文对紫阳县“十三五”水利事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存在问题,结合实际提出“十四五”发展目标。结果认为:紫阳县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地,工业发展受到限制,各项基础设施短板严重,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加强净污水、防洪水、保用水等水安全设施建设,总体经济发展较落后。县域水利事业发展中主要存在重点流域防洪任务依然繁重、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水生态环境长期累积性问题突出、灌溉用水与农业生产发展不匹配、信息化基础设施和涉水事务监管能力薄弱等现实问题;“十四五”期间应推进水资源配置、供水安全保障、水灾害防御、水生态保护、水利信息化等五大工程体系建设,实现县域水安全保障目标。  相似文献   

12.
渭河流域地下水监测与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金龙  翁修荣  王清发 《地下水》2002,24(2):66-67,123
渭河流域是陕西省工农业生产基地和科教,文化、经济发展中心,为保证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和西部大开发的顺利进行,必须要从资源水利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和了解渭河流域水资源的实际情况,半下水监测工作的重要地位,切实加强地下水资源的监测与保护。  相似文献   

13.
开发利用好水利信息资源为水利信息化打下坚实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资源是行业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既是行业信息化的出发点,又是行业信息化的归宿。对于水利这一个信息密集型行业,需要逐步实现水利信息化,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水利信息资源,利用水利信息化推动水利现代化。  相似文献   

14.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主持完成的“海河流域洪水资源安全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中国分区域生态用水标准研究”分别获得大禹水利科技一等奖,“温州浅滩工程波浪潮流泥沙及监测试验研究”获得大禹水利科技二等奖。另外,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参加完成的项目还获得大禹水利科技一等奖1  相似文献   

15.
西部大开发中有关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浦庆余 《中国地质》2001,28(6):47-48
来自全国各地的地质科技专家,在乌鲁木齐由中国地质学会主办的“西部地区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暨全国水文地质学术研讨会”上,就我国西部地区的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尤其是西部大开发中遇到的水资源、生态环境和地质灾害等方面的问题,展开讨论,提出建议如下:1应认真吸取华北地区和本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经验教训,以西北内陆水资源形成演化的自然规律为准绳,当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前提,制订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并以此作为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根据需要和可能,对全流域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进行科学管理、统…  相似文献   

16.
黄林日 《吉林地质》2000,19(2):56-60
介绍了“数字地球”的概念及应用范畴,论述了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意义,分析了数字地球信息在资源调查、环境条件等可持续发展核心问题中的应用。提出“数字地球”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数字地球”是实现资源环境可持纽发展的重要手段,而社会经济的发展又为构筑“数字地球”提供必要保障。  相似文献   

17.
陈玉民 《地下水》2006,28(5):96-97
本文介绍了聊城市水利的概况,简述了数字水利的概念及其提出的背景,提出当前建设聊城数字水利的必要性,并分析了聊城数字水利技术的应用前景,并且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杨忠耀 《广西地质》2001,14(2):33-39
西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但水资源匮乏;土地资源广阔,但荒漠化石漠化严重;自然景观独特,但生态环境脆弱。这些矛盾决定了“水是中国广袤西部开发的关键”。解决水资源问题,西中经济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以正确的哲学思维为指导,树立“天人合一”的开发观,“对立统一”的改造观,“一分为二”的技术观,才能使具体技术措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大城市实施分质供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天津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桐 《华北地质》2004,27(3):184-189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淡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当前除须继续加大治污、水环境保护的力度以外,还应从资源水利和环境水利的角度出发,实行分质用水,优水优用,污水巧用,差水改用,加速构筑多层次、多系统的立体供水网络。分质供水已有2000年的历史,现代社会已有成熟技术和实践经验,社会对分质供水亦有需求,故而分质供水是“资源型”缺水城市解决水资源短缺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0.
陈锡林 《水科学进展》2000,11(3):314-320
就江苏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阶段进展和资源水利初级阶段的实践,以较多实例总结资源水利阶段的7个特征,提出实践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并研究了江苏资源水利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