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洋世界》2007,(11):8-8
南极洲位于地球最南端,是地球上最后一个被发现的大陆,而且是唯一一个无常驻居民、没有主权国家的大陆。迄今为止,已经有40多个国家在南极建立了80多个考察站,对南极进行了多学科考察。研究发现,南极洲存在着煤、铁、金、银、铜、铂、铬、锡、铅和石油、天然气等220多种矿产资源和能源,有世界上最大的铁山、煤田和富饶的海洋生物资源,堪称地球尚未开发的最后"聚宝盆"。针对这个"聚宝盆",相关国家1959年签署了《南极条约》,冻结了各国对南极的领土要求。  相似文献   

2.
南大洋是世界上第五个被确定的大洋,也是唯一一个完全环绕地球、没有被大陆分割的大洋。南大洋围绕着南极大陆,从地理上看属于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南部的海域,以前一直被看作是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向南极大陆的延伸,后因在那里发现了重要的不同洋流,国际水文地理组织才于2000年将其确定为一个独立的大洋。但由于南大洋不存在一个独立的大洋中脊,因此将它划作一个大洋是否恰当仍存在争议。又因其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及其在极地和全球气候变化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使得南大洋成为研究海气相互作用和全球气候变化的一个重要地理单元。  相似文献   

3.
南极是南极洲和环绕着它的南大洋浩瀚水域的总称。南极洲包括南极大陆及其周围的岛屿。南极大陆是人类在地球上最后发现的大陆,也称第七大陆,它是我们星球上研究得最不够的地区。南极洲面积约1400万平方公里,为欧洲的1.5倍,几乎是世界上最小的大陆——澳大利亚洲的2倍。从面积上看,它是地球上的第五大洲。  相似文献   

4.
《海岸工程》2003,22(2)
南极是唯一保持着地球原始生态环境的大陆 ,是地球留给人类不可再生的最后一块处女地。在 1 40 0万平方公里的南极大陆和环绕其四周的海域 ,有着丰富的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和油气资源。其地质演变、冰川及冰雪的形成机制、特有的高空大气物理现象和南极臭氧洞 ,与我们生息的绿色世界是密不可分的。南极是一个特殊的地区 ,在政治、经济、科学和军事上具有其它地区无可比拟的特殊重要意义 ,因此南极的存在和发展会影响许多国家的利益 ,未来南极的地位将会更加重要 ,各南极协商国更是把南极考察作为特殊的国家政策和战略给予重视和支持。开展南…  相似文献   

5.
南极,是地球上最后一块未被开发、未被瓜分的大陆,中国南极中山站的建立是中华民族灵魂的深沉闪光。人们至今留恋那部反映中国首次南极考察建设长城站的电视剧——《长城向南延伸》。人们更没有忘记“极地三老”——当年乘“极地”号赴南极建中山站的陈德鸿、金乃千、郑在石这三位年逾半百的“老”人。  相似文献   

6.
韩宗珠 《海洋科学》1990,14(4):29-33
本文报道了南极乔治岛中国长城站玄武岩和欺骗岛粗安岩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利用中子活化分析测定了岩石中的稀土元素、微量元素和过渡族金属含量;利用电子探针、扫描电镜等手段观测了它们的造岩矿物特征和物质组成,最后推测南极乔治岛具有大陆地壳结构向大洋地壳结构过渡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南极大陆——这块万古长寒、神秘莫测的荒漠冰原,长期以来,它犹如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无数探险家,激发起他们前往寻找这最后一块大陆的极大兴趣。 早在3000多年前,古希腊的天文学家亚里斯多德曾经有过一个假设。他认为要使地球保持平衡,南北各端必须各有一块陆地,而且是南重北轻。否则,这个球休就会翻转颠倒过来。  相似文献   

8.
如果有人问起,地球上高于海平面的陆地(海拔为正数)是否一定高于海洋表面,你一定会认为这个问题不屑回答:陆地高于海面是人尽皆知的事实,所谓水往低处流,百川归大海。难道水还能往高处流?!但是,科学却常常告诉我们,有时常识未必可靠!这涉及到如何定义地球上的高度问题。地球形状是以陆地水准面和海洋表面为界面的,根据精确的地球形状测量结果,地球表面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赤道本身也是椭圆的三轴椭球体,但北极地区约高出18.9米,南极地区则凹下约24米至30米。有人说:地球像个大鸭梨,我看更像个大柚子,因为鸭梨太长了。作为陆地的南极大陆低于标准椭球体约24米至30米,而作为大洋的北极地区却高出标准椭球体18.9米。也就是说:南极洲大陆比北冰洋面低约42.9米至48.9米。一片汪洋的南大洋地区的海平面高于标准椭球体约5米至10多米。而在大片陆地的北纬20度至66度之间,其表面却低于标准椭球体约1米至10多米。那些海拔在25米以下的陆地,都比海洋平均表面低。值得注意的是,所谓的海平面本来就不是平面,而是球面,经分析后发现:海洋面甚至也不是标准球面!它是一个比球面还鼓的鼓球面!洋面高陆地低,是与我们的常识相违背的。那么,这种现...  相似文献   

9.
大陆架边缘陆地与海洋之间过渡带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界线之一,海洋地球化学家们经常把大陆架边缘作为一个“生物地球化学反应器”。Turchyn与Schrag的研究显示,在大陆架边缘存在化学物质循环的新的重要的信息。  相似文献   

10.
“环绕南极大陆的南大洋,具有丰富的生物资源。这里的南极磷虾,是地球上最大的单种生物资源之一,其现存景的最新估计为6.5亿~10亿吨。南极磷虾的年可捕量可达1亿吨,相当于目前全  相似文献   

11.
《海洋世界》2013,(2):16-17
在海洋基本知识的测试中,只有16.8%的受访者能够准确描述地球上海洋的深度。海洋包围、分割所有的陆地地球上的海洋是相互连通的,构成统一的世界海洋;而陆地是相互分离的,故没有统一的世界大陆。在地球表面,是海洋包围、分割所有的陆地,而  相似文献   

12.
麦克默多干谷,位于南极洲麦克默多海峡山脉西部的维多利亚陆地,这里几乎没有降雪,只有一些陡峭的岩石,它是南极洲唯一没有冰层的区域。这是一片贫瘠的区域,地面上散布着砾石,被人们称为地球上最像火星的地区。它拥有奇特美妙的地形,这儿看上去完全不像是地球,干谷底部有时存在着永久性冷冻湖,冰层达数米厚。但在这崎岖不平的极地冰冻土壤下,居住着南极蠕虫。  相似文献   

13.
南极大陆架的国际法学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现行国际法框架体系下,文章首先通过对大陆架涵义的探讨,得出大陆架的科学与国际法双重定义,以及对涉南极大陆架划界案的分析得出南极大陆架主张国的实质要求。然后根据大陆架的定义和涉南极大陆架划界案,得出并不存在国际法意义上的南极大陆架,南极大陆架纠纷实质是南极领土纠纷的缩影。  相似文献   

14.
南极洲,位于南极点四周,为冰雪覆盖的大陆,周围岛屿星罗棋布。南极洲的面积,包括南极大陆及其岛屿面积共约1400万km2,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0%,与美国和墨西哥面积之和相当,是中国陆地面积的1.45倍,是澳大利亚陆地面积的2倍,为世界第五大陆。南极洲四周围绕着多风暴且易结冰的南大洋,为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延伸,面积约3800万km2。为方便研究,被称为世界第五大洋。南极洲距离南美洲最近,中间隔着只有970km的德雷克海峡。距离澳大利亚约有3500km;距离非洲约有4000km;中山站距北京约有12000…  相似文献   

15.
<正>赫德岛和麦克唐纳群岛位于南大洋,距离南极大陆约1700千米,在澳洲西海岸珀斯西南约4100千米的海洋深处。有些岛屿是近南极大陆岛屿中唯一的活火山岛,被称为是"通往地球的窗口",意思是这些火山岛为科学家们提供了观察冰川地貌变化的机会。其中,赫德岛和麦克唐纳群岛又有着与众不同的保护价值,因为这里存在着世界罕见的原始岛屿生态系统,几乎完全没有外来的植物和动物物种,而且人类活动的影响也很少。赫德岛主要由一个叫"大本"的活火山构成,该火山的高度为2745  相似文献   

16.
提起南极,人们往往把它与庞大的淡水冰山联系在一起。南极的冰山多是由南端的陆地冰川崩解而形成,并源源不断送往北方。事实上,尽管南极大陆覆盖着数千米厚的冰雪,然而,它还有另一种天地——在大陆众多区域里有巨大的冰结延伸的咸海水冰层。它的面积有2个美国那么大,在这巨大的冰原里,它的生态系统区域至今鲜为人知。多年来,科学家们面对南极冬季冰海,总是可望不可及,弄不清  相似文献   

17.
南极,这个地球上人类最后发现的大陆,自1899年挪威海员博尔赫格列文克首先登上南极大陆以来,科学考察和探险活动不屈不挠、前赴后继,有的英勇捐躯,艰苦卓绝的事迹可歌可泣!迄今,已有包括我国在内的17个国家建立了南极科学考察站。1984年11  相似文献   

18.
李曾中  袁佳双 《海洋学报》1991,13(6):860-863
人类生存的地球是由不同质态的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及生物圈等共同组成。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南极冰雪盖是地球水圈一个特殊形态组成部分。它由南极大陆上终年不化的冰雪及其周围的海冰所构成。一般认为,南极大陆冰雪反照率变化不大,对大气环流的影响较小;而海冰的反照率则变化较大,与大气的相互作用亦较显著。南极四周海冰北界随着经度的不同有很大的差别,同时不同年份亦有重大的差异。因此,研究南极海冰北界的变异规律无疑对了解南极冰雪对全球大气环流及天气气候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有科学家宣称:生活在南极海域的章鱼拥有改变自身基因的能力以适应恶劣的生存环境。被冰雪覆盖的南极大陆是地球上最寒冷的地区。南极海域随处可见漂浮着的巨大冰山。在南极的冬天,浮冰面积可达1900万平方千米,即使到了夏天,其面积也有260万平方千米之多。生活在南极海域的章鱼终年生活在寒冷的冰水里,既没有企鹅那样的厚实羽绒服,也没有独角鲸那样的肥厚脂肪,那么它们是如何抵御极地的严寒呢?分子神经生理学家罗森塔尔·约书亚及其弟子,  相似文献   

20.
究竟是谁首先发现南极大陆,这个问题的确很难回答。俄国探险家,航海家别林斯高晋率领的探险队和美国船长帕尔默,于1821年2月11日在南设得兰群岛附近不期而遇,一时引发了一场美,俄两国究竟谁先发现南极大陆的争执。而与此同时,英国则声称,他们的史密斯船长和探险家爱德华·布兰斯菲尔德早在1820年1月30日就已经发现了美国人帕尔默看见过的陆地(即南极半岛),并取名为“格雷厄姆地”,时间整整比帕尔默早了10个多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