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近年来,江苏省东台市国土资源局坚持管理创新,狠抓队伍建设,坚持保护与保障并重、管理与服务并举,不断提升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水平,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落实土地基本国策,切实保护耕地资源。东台市严格落实土地基本国策,强化耕地保护和管理,健全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形成立体管护网络,实行目标管理,全市共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26个、保护片462个、保护块5978个,保护面积128200公顷,保护率达94.2%。东台市还大力开展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十五”以来,全市开发复垦整理土地8728.66公顷,新增耕地5457.32公顷,通过土地开发整理,提…  相似文献   

2.
《国土资源通讯》2005,(22):I0001-I0001
松原市位于吉林省中西部,辖一区四县,面积22034平方公里,土地、矿产资源丰富,是全省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石油生产基地。几年来,松原市国土资源局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不断开创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新局面,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科学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深入落实基本国策切实保护耕地资源。强化耕地保护管理,建立健全耕地保护机制,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全市共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118个,划定保护片1227个、保护块48902个,保护面积88.69万公顷,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87%;大力开展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编制完成了《松原市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确立了适度开发土…  相似文献   

3.
《国土资源情报》2008,(5):I0004-I0004
近年来,河北省藁城市国土资源局始终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坚持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中心,切实履行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的职能,确保了全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邢台市从去年以来,坚持走规模化土地开发整理新路,目前已经完成或正在实施的土地开发项目达39个,有15个县(市)建立了“占补平衡”项目库,全市共开发复垦整理土地73300亩,减去非农业建设占用、农业结构调整以及灾毁耕地,全市净增耕地4万余亩。邢台市土地开发整理走在了全省的前列。  相似文献   

5.
朱金英 《浙江测绘》2001,(2):41-43,48
前言 为了认真贯彻执行“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以保护耕地为重点,合理安排各类用地;加大土地整理、开发力度,促进区域内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实现耕地保护和经济发展并举,迫切需要功能较完善的土地管理信息系统,满足乡镇土地规划和土地利用管理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从1997年以来,廊坊市共开发整理各类土地7950公顷,新增耕地4164公顷。其中,占补平衡补充耕地项目123个、新增加耕地2810.85公顷:同期,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1564.7公顷,连续7年实现了耕地补充有余。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全市农业平均每年新增产值1500余万元。  相似文献   

7.
黄骅市位于河北省东南部,东临渤海,北靠京津,土地总面积1803平方里,人口42万,耕地总面积95万亩。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黄骅市国土资源局切实抓好“完善体制,提高素质”活动安排,坚持以增强土地资源的供给能力为目标;以提高服务质量为手段;以服从经济建设为宗旨,大力实施好四项工程:构建和谐国土。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大庆市土地市场治理整顿工作顺利通过国家和省验收,标志着历时两年的土地市场治理整顿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全市土地市场正稳步迈上规范化、法制化、公开化轨道。加大基本农田保护力度。1999年以来,全市各类建设项目占用耕地1459.8公顷,其中基本农田966公顷。为实现占补平衡,我市先后建立了13个省级和市级补充耕地储备库,共储备耕地4587公顷,已补充耕地面积1459.8公顷,其中,基本农田971.5公顷。全市基本农田保护率达到80%以上,耕地保护政策得到全面贯彻落实。解决拖欠、挪用征地费用问题。2004年以前拖欠、挪用农民集体土地安置补偿费…  相似文献   

9.
晋城市地处山西省东南部,辖一区、一市、四个县,土地总面积9415.27平方公里,总人口211.83万人,耕地面积290.6899万亩,耕地质量较差,土地后备资源匮乏。新《土地管理法》实施以来,全市土地管理部门将土地开发复垦整理工作作为贯彻土地基本国策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5年来,全市累计投资1.2亿元,投工66.8万个,开发整理土地4.2万亩,净增耕地3万亩,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保证了全市各业用地特别是重点工程项目用地,实现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一、建立机构,强化措施,把土地开发复垦整理工作列入岗位目标晋城市地处丘陵区域,农业基础地位…  相似文献   

10.
湖北省枣阳按照“抓项目促发展,以建设促保护”的工作思路,加强高产农田建设指导工作,科学整合土地资源,不花农民一分钱,为农民增加收入,不仅促进了全市农业经济健康发展,更为全市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近年来,枣阳市共实施高产农田建设项目5个,建设总规模达13.9万亩,投入资金2.34亿元,新增耕地6602.55亩,全市连续6年实现了耕地占补平衡。  相似文献   

11.
土地开发整理是在1997年4月15日下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简称中央11号件)之后进行的,至今已有七、八个年头。土地开发整理的实施对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确保一要吃饭,二要建设,实现占补平衡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也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土地开发整理中的权属管理问题,搞不好会带来不安定因素,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况且在土地开发整理过程中,各地也出现过不少权属争议问题。因此,有必要对土地开发整理权属管理问题进行进一步认识和规范。  相似文献   

12.
侯颖 《国土资源通讯》2009,(4):40-40,42
山东省菏泽市是一个拥有900万人口的农业大市,各级政府在实践中认识到,耕地面积稳定则农村稳定,农业收入稳定则人心稳定。为坚守耕地保护红线,菏泽市国土资源局创新土地利用方式,使全市土地利用方式实现了“八个转变”,走出了一条科学用地的新路。  相似文献   

13.
今天是第十七个全国“土地日”,宣传主题是:“节约集约用地,坚守耕地红线。”旨在提高全社会的土地国情国策国法意识,增强切实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进一步采取措施管好用好宝贵稀缺的土地资源。  相似文献   

14.
<正>赣州市位于江西省南部、赣江上游,是一个"八山一水半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的山区市。近年来,全市始终把"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这一基本国策作为首要任  相似文献   

15.
2001年7月1日,正值党的生日,乌鲁木齐市国土资源局成立了。乌鲁木齐市国土资源局的主要职责是:贯彻落实《土地管理法》、《矿产资源法》、《测绘法》,依法管理土地资源和地质矿产资源,落实“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担负全市12000平方公里的土地资源调查、土地用途管制、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土地市场、地质勘查、矿产储量等管理工作。 乌鲁木齐市国土资源局共设12个处室、7个分局、2个事业单位和6个土地房屋管理所。几年来,乌鲁木齐市局把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强化土地执法监督作为首要任务,在严格实行土地用途管制,控制土地供应总量的前提下,保障了重点工程  相似文献   

16.
国土资源部门肩负着党和人民的历史重托,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保护土地不仅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稳定,而且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对平原县来说,如何依法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维护群众利益,是国土资源践行“三个代表”,体现执政为民最根本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土地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近年来,南通市始终把加强国土资源管理和合理利用作为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件大事抓实抓好,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从严从紧的土地调控政策,紧紧围绕服务保障发展大局,创新资源调控机制,转变用地方式,大大提高了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切实缓解了土地资源供需矛盾,土地产出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连续20年保持耕地占补动态平衡,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源支撑。  相似文献   

18.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是发展经济的巨大资产。为此,国家对土地管理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和重大工作部署,把土地管理工作提高到保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基本国策的高度。我们作为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必须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正确认识和理解国家为保护耕地出台的有关政策,切实把严格保护耕地作为事关基本国策、事关经济社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事关子孙后代的大事摆上议事日程。进一步增强国策意识和法制观念,保护耕地、合理规划的责任感,做到知法用法,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为任丘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为了解决全市耕地保护和建设用地需求的矛盾,安徽省合肥市国土资源局不断创新土地开发整理方式,大力开展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全市累计新增耕地达14.36万亩,连续8年实现了耕地“占补平衡”,真正做到了保护耕地与保障发展的双赢。建章立制,规范和完善项目管理体系合肥市国土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鹿泉市国土资源局在深入开展土地市场治理整顿的基础上,以盘活存量土地为导向提高土地利用率,以多元开发集约利用土地为手段提升城市品位,促进了非农建设用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走出一条既能减少耕地占用,又能及时为城乡各项建设提供必要的建设用地,保持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