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现有多天线机会多播调度方案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半动态机会多播调度算法,将多天线有限反馈的码字选择方案与机会多播调度方案相结合,解决了现有码字选择中的NP-hard问题,提高了系统容量。另外还提出了一种降低反馈量的次优方案。仿真显示,该方案改善了现有多播调度方案的次优算法,同时在损失少量系统容量的情况下大大降低了系统反馈量。  相似文献   

2.
在由Device-to-Device(D2D)通信系统和传统蜂窝通信系统组成的混合网络中,提出了一种解决D2D用户组间干扰问题的新方案。目的是在D2D用户组间干扰(IUI)最小化与频率复用因子(FRF)最大化之间建立一种平衡。首先,根据小区边缘D2D用户的地理位置,把这些D2D用户分成不同的D2D用户组;然后,分配正交资源和非正交资源给不同的D2D用户组;最后,根据D2D组内用户所分配的不同资源,应用不同的资源分配算法。仿真结果表明,方案能够减小小区阻塞率,特别是在小区边缘的D2D用户组处于满负载工作状态时,吞吐量相应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3.
一种实现局域网内屏幕共享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基于事件驱动和多播的实现局域网内屏幕共享的新方法,通过与原有的定时截取和广播发送数据的方式的比较,可以得出结论,新方法不仅减少了对CAI教学课件教师端和未参加教学的网内终端的资源占用,而且使跨网教学更加灵活.  相似文献   

4.
在无线网格网下提出一种通过提高发生拥塞的业务最大传输机会以缓解拥塞状况的拥塞策略,依据发送队列状态调整最大传输机会,增加拥塞节点中的拥塞业务的传输机会。对仿真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网格网络的吞吐率、丢包率等重要网络性能都有明显改善,策略与IEEE802.11s草案中的拥塞机制相比,能够有效缓解网络拥塞,提高网络性能。  相似文献   

5.
服务式2D、3D结合GIS的核心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3D GIS是GIS的发展方向,其研究尚处于基础理论阶段,目前,市场上还不存在成熟的真3D GIS.2D、3D结合是实现3D GIS的一条有效途径.服务式2D、3D结合GIS则是存服务式构架下实现2D GIS与三维可视化技术的无缝结合,即由GIS服务器提供传统的2D GIS服务,客户端提供用户界面及2D、3D数据融合渲...  相似文献   

6.
大型岩心钻机价格昂贵、操作工序复杂且十分危险,导致传统的培训技术难以高产出操作纯熟的技术人员,同时传统的培训技术以理论学习与直接上机相结合,如此跨越式培训增加了岩心钻机损坏与报废的风险,也提高了培训者自身门槛。基于此,提出了基于Unity3D的岩心钻机虚拟实训系统设计方案,并以XY-4型岩心钻机为例,采用SolidWorks与Maya联合建模、Unity3D进行软件系统开发。Unity3D可模拟出真实工作场景,让系统使用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实训系统设置4个学习场景:认知视频学习、操作要领学习、单步训练以及整体训练,操作知识环环相扣,人与场景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7.
针对现有的基于机载LiDAR数据的滤波算法未能充分利用数据提供的所有信息及其所采用的数据结构表达复杂、存在信息损失等缺陷,提出了一种灰度体素结构分割模型下的机载LiDAR 3D滤波算法。算法首先以综合利用机载LiDAR数据的高程及强度信息为目的将点云数据规则化为灰度(体素内激光点的平均强度的离散化表示)体素结构,然后基于各体素间的空间连通性和灰度相似性准则,将灰度体素结构分割并标记为若干个3D连通区域,最后依据地面与其它目标的高差特性提取与其对应的3D连通区域。算法优势在于:基于体素结构设计,为3D滤波算法;综合利用了地面目标的几何及辐射特征,对比传统滤波算法可应用于更复杂的场景;滤波结果为3D地面体素形式,可直接用于创建地面3D模型。实验采用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协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Photogrammetry and Remote Sensing, ISPRS)提供的不同密度的机载LiDAR基准测试数据测试了邻域尺度参数的敏感性及提出的算法的有效性,并和其他经典滤波算法做对比。定量评价的结果表明,51邻域为最佳空间邻域尺度;点云密度为0.67点/m2的数据集1的滤波平均完整率、正确率及质量分别为0.9611、0.9248及0.8934;点云密度为4点/m2的数据集2的滤波平均完整率、正确率及质量分别为0.8490、0.8531及0.7404;对比其全经典滤波算法本文算法在高密度点云数据滤波时表现更佳。  相似文献   

8.
为了能给国内的云导风产品在通道的选择和使用方法上提供一些新的参考,以2010年的“鲶鱼”台风为个例,通过对FY-2D云导风产品在WRF模式中的同化对比试验,分析比较了同化了云导风资料之后的台风路径和位势高度场、风场的变化。结果表明,同化之后台风路径的偏差水汽通道要远大于红外通道,随着积分时间的延长,红外通道数据的加入对模拟台风路径的订正作用比水汽通道显著;模式使用不同同化方案的模拟结果也有明显的差别,其中以每24小时一次冷启动的同化循环方案对台风路径有较准确的模拟,而在分析不同通道导风质量优劣方面,则以热循环同化方案最佳。  相似文献   

9.
研究一种基于BICMOS工艺的高速十位A/D转换器,这种转换器采用二步分区式结构,包含了二个5位的全平行(闪烁型)ADC。在BiCMOS工艺基础上,根据A/D转换器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设计出比较器电路,残差放大器。最后对设计的比较器和残差放大器电路进行仿真,得出比较器瞬态响应突变时间为600ns,残差放大器建立时间为1.5μs、放大增益约为2dB,其性能指标超出了同类器件。  相似文献   

10.
几何语义一体化三维建筑物模型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础数据,有利于促进建筑设施的精细化管理和智能化应用。当前基于点云的三维重建算法大多关注简单屋顶结构的几何模型构建,忽略了模型的语义表达,且基于数据驱动方法的重建结果容易受噪声影响,存在几何和拓扑错误。为了解决复杂屋顶高精度三维重建难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3D基元拟合的复杂屋顶点云三维自动化重建算法。首先,设计了一套可参数化表达的建筑物3D基元库,包含简单和复杂屋顶。其次,通过点云分割和屋顶拓扑图比较来识别点云对应的基元类型。然后,提出了一种点云与3D基元整体拟合的目标优化函数,采用序列二次规划算法估计基元的正确参数。最后,利用城市地理标记语言(City Geography Markup Language, CityGML)构建几何、语义和拓扑一体化表达的三维模型。采用几种不同屋顶风格的建筑物点云数据进行实验,定性和定量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高效生成几何和拓扑均正确的CityGML模型,对噪声和局部点云缺失具有一定的鲁棒性,有利于促进几何语义一体化建筑物模型快速自动化构建。  相似文献   

11.
3维地理信息中3D模型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当代3维地理信息系统中3D模型研究的发展状况.主要涉及3D GIS的发展现状、3DGIS空间数据模型的研究进展和有待研究的3D GIS模型理论与技术问题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二维视频三维化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3DsMAX软件平台,根据对二维视频中帧间物体与摄像机位置关系和现有的二维视频转三维的方法的分析,提出了一种二维视频转化成3DTV的新思路--利用视频帧间本身具有的三维视差信息对运动物体进行图像处理后所得图像作为视差图,同时运用三维合图程序得到用于显示的合成图,并对其可行性作了理论和实验t的比较分析,实验证明该方法在某些特定环境中的可操作性,比较了与其他三维化方法的优劣.  相似文献   

13.
随着地球观测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进步,以全球为背景的科学探索不断增多,不仅是地球表面信息,地下、水下、空中等地球上各个层次的空间信息都受到极大的关注。地球球体剖分网格可以构建真三维的数据模型,进而实现空天地、地下水下一体化的空间数据组织、管理、表达与应用。本文详细论述了GeoSOT-3D椭球体剖分网格的剖分空间框架、剖分编码与剖分尺度特性等理论体系。建立基于GeoSOT-3D的空间对象的真三维表达模型。利用该真三维模型实现了地球椭球体的地上地下可视化,点线面体等空间实体的可视化。研究表明,GeoSOT-3D椭球体剖分具有椭球剖分框架简单、体系完整、二三维一致等特点,因而在该框架下的真三维数据模型可用于下一代地理信息系统中的空间大数据的组织管理与表达。  相似文献   

14.
二三维联动的虚拟校园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传统的2维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成熟但缺乏3维可视化和分析的能力,而目前的3维地理信息系统发展可拥有3维可视化分析能力,然而还缺少2维地理信息系统的便捷.以二三维联动为开发思路的地理信息系统能够解决这对矛盾.本文基于二三维联动GIS的设计方案,以虚拟校园设计与实现为应用实例,利用ArcEnginefAE)实现二三维联动GIS系统的开发设计,对GIS系统的开发做出了一种新的、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5.
机载三维成像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简要地阐述了新型机载三维成像系统的产生环境、原理、技术结构、特色及应用领域 ,介绍了飞行检测、应用飞行所取得的成果。为实现高效遥感对地观测体系迈出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6.
二维矢量符号是二维地图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将二维矢量符号准确地贴合渲染在三维地形模型表面是地理信息科学的研究热点之一。针对线状矢量要素(简单线和周期线)中现有方法存在的周期线周期分布不均、渲染精度低、性能受地形模型复杂度影响大、矢量要素与地表贴合不紧密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屏幕像素进行投影反算的渲染方法,以及基于地表延伸长度的周期判断方法。该方法通过预处理计算线要素贴合在地表的真实长度,并将线要素按其实际宽度进行面域化处理;实时计算每个屏幕像素在二维矢量平面内的覆盖范围,通过该范围与矢量面域的位置关系筛选位于其内部的像素;进一步通过线的实际长度进行周期判断以确定像素色彩值。整个过程通过CPU-GPU并行异构计算模型实现,提高了场景交互性能。实验表明,本方法具有周期分布均匀、渲染精度高、贴合结果真实准确和性能不受地形模型影响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作为GIS重要发展特征之一的3维模型,已成为地学研究的重要工具和手段。本文从空间信息表达与传输的角度,阐述了3DGIS中3维模型的可视化机理,包括3维空间数据模型、视觉变量和动态变量等内容;并借助图形实现语言Java 3D,实现了3维模型在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中的具体应用。此研究对于利用3维模型进行工程实践应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δ?????????????????????????????????·?????????????????????????????????????????????????????????÷?Χ???ó?????:????γ??????Χ??С??8???,??x??y???????????????1 cm??????????侫???????γ??(?????γ??)??Χ????С??????????  相似文献   

19.
浅析3维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本文首先对什么是真3DGIS。以及3DGIS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然后指出并分析了3DGIS发展的若干关键问题,最后对3DGIS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指出3维城市地理信息系统(3DCMS)和3维地学模拟信息系统(3DGMS)将是3DGIS发展的两大方向。并最终促进3DGIS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电脑可视化与三维显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讨论了电脑三维可视化的基本概念,相对于传统图解的进步、发展现状研究难点与热点,软件系统的功能、发展趋势与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