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3 毫秒
1.
动态交通信息服务是社会化特征显著的智能交通系统理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提高基于位置服务可用性的核心所在。动态交通信息服务的实现,需要在实时交通信息获取与微观交通仿真技术的基础上,构造各种应用模型和算法,并与地理信息系统环境下的交通信息管理与发布平台相结合,提供满足公众需求的信息服务,为公众出行、交通管理、物流运输等应用提供有效支持。目前业界存在几十种微观交通仿真模型和对应开发的微观交通仿真平台。这些模型和平台有着各自不同的特性,对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能力也存在很大差异。本文分析了SimTraffic、CORSim、VisSim、Paramics、AIMSUN、MITSimLab和TransModeler等7种几种业界成熟的微观交通仿真平台的技术特性,评价了它们对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能力,可为动态交通信息服务应用的研发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2.
传统交通信息获取方法较难获取大范围、全覆盖的实时动态交通流信息,提出一种利用城市天际线作为观测平台的城市遥感视频生产与交通信息提取方法。首先,在超高层建筑物拍摄对地观测数据;然后,对原始倾斜视频观测数据进行正射校正,与卫星影像融合生成大范围城市遥感视频数据;最后,训练深度学习模型进行车辆分类识别,基于识别结果计算区域车辆数目及密度。在深圳平安大厦观光层开展数据采集并处理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生产低成本、长时间、大范围、高质量的城市遥感视频,基于该遥感视频开展的车辆检测误识别率和漏识别率低,车辆计数准确率高,可对区域交通流量进行有效监控,准确实时地获取城市内部区域交通情况。  相似文献   

3.
提出一种新的动态交通信息服务方式,该方式以订阅-通知模式建立动态交通信息对导航电子地图路网要素属性的影响框架,当动态信息数据源的状态改变时,相应的导航电子地图路网要素能实时准确地调整属性以响应动态信息的变化,充分体现动态交通信息的时效性,从而为用户提供不同需求的动态交通信息服务。最后以路径规划服务为例,验证订阅-通知模式的动态交通信息服务方式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及时、准确的海上环境信息是船舶安全航行的重要保障.随着海上交通日益繁忙,当前以海图等航海图书资料为主的静态化信息获取方式已不能满足船舶航海需求,给船舶安全带来潜在威胁.将地理信息服务应用于航海,依靠现代化数字通信技术,建立一种实时动态、基于位置、按需服务的地理信息服务运行体系.测试结果表明,地理信息服务技术可以满足现代化航海中对动态变化的海上安全信息的需求,能帮助提高船员效率和船舶航行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LiDAR在车辆检测与智能交通信号控制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的交通路口往往是交通管理的重点难点,传统的基于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技术的交通流信息检测系统,由于其安装简单、获取的信息丰富、便于维护等优点,已经成为交通检测的主要发展方向,但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提出了一种新的车辆检测技术,利用地面三维激光扫描系统获取道路车流量点云数据,从而对车流量进行检测,实现全天候交通...  相似文献   

6.
着重讨论了图像扫描仪和地图模式信息的获取,并针对胶片地图扫描受光衍射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新的动态阈值算法,修改扫描程序。最后,对地图模式信息获取子系统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7.
张采芳  张睿卓  林爱武 《测绘通报》2018,(3):134-138,146
随着移动定位、移动GIS与物联网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动态交通信息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对数据管理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将本体应用到交通GIS中,借助本体概念层次结构和语义扩展等特性来组织和分析动态交通数据:首先应用本体论的理论和方法,从交通本体的层次模型出发,构建一个简单的交通应用本体;其次以实例的形式给出交通信息本体的系统应用框架;最终就动态交通信息本体实现与应用进行进一步论述。大量实测的试验数据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可解决交通信息领域中的多专题动态信息综合管理问题,促进交通信息管理与服务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当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交通供给的增长远赶不上机动车保有量的高速增长。面对日益拥堵的交通,人们迫切需要实时动态的交通出行信息发布平台,提高出行效率。通过建设基于"天地图·海南"的交通出行信息服务系统,实现动态交通运输信息的在线采集处理,有效地促进行业内的信息资源整合,打破行业间的"信息孤岛",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9.
构建智能交通地理信息及定位平台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李莉  李力勐 《测绘科学》2000,25(4):21-25
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现代控制技术、全球定位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为智能交通系统 (ITS)的建设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描述地球表面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是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交通地理信息及定位平台是面向交通运输 ,以地理信息系统和空间定位技术为依托的广泛概念 ,构架交通地理信息及定位平台 ,提供车辆在四维时空中的位置和有关空间目标描述的技术和信息 ,为实现交通智能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城市化程度的不断深化,以大数据为基础的智慧交通在解决出行、管控交通、处理突发情况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作用。GNSS技术具备定位精度高、自动化程度高与可测量点的三维位置与速率等特点,在智能交通中已成功应用。面对海量数据,为提升数据处理效率,优化数据传输框架,急需一种能够稳定传输多源高并发GNSS数据的方法,对数据进行稳定高效接收并进行多平台处理。基于Netty框架技术,对收集的GNSS数据进行收集、解析与转发,利用了Kafka集群实现数据的持久化,并针对具体的智能交通问题进行实践验证,将传统的简单数据处理统计转向智能辅助决策,全面提升了数据的获取与挖掘效率,为智能交通的数据资源整合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苏州高新区规划部门以3S技术开发的图形管理软件为平台,通过对获取的基础地理信息进行采集、分类和编辑处理,开发构建了用地控制、市政专项规划、片区规划、图形资料、辅助资料五大信息系统,目前苏州高新区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已经初具规模,以逐步形成数字信息服务系统为目标。打造崭新的数字化新城区。  相似文献   

12.
基于GNSS和RTS技术的桥梁结构健康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加勇 《测绘学报》2015,44(10):1177-1177
<正>动态变形监测是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的重要内容之一,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和自动型全站仪(RTS)是目前获取结构动态变形信息的两种主要技术手段。本文以英国诺丁汉Wilford悬索桥和长沙三汊矶湘江大桥为试验研究对象,对GNSS和RTS传感器动态监测噪声特性、多传感器集成、网络实时动态差分、数据滤波、有限元建模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论文的主要工作及创新点  相似文献   

13.
基于遗传算法的时相关动态车辆路径规划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动态车辆路径规划是智能交通和商业物流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面,其最大的优点是就是综合考虑了各种实时信息,及时优化更新配送车辆的行驶路径,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时相关动态车辆路径规划模型.该模型将时变的交通信息和动态客户订单考虑在内,可以获得比较好的动态更新效率和优化结果,为此类动态车辆路径规划探索出了一条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浮动车数据是一种常用的实时和动态监测城市交通运行状态信息的数据资源,具有实时性强、数据量大、时间空间相关等特性。以浮动车数据为源数据,通过统计分析、模式识别、关联分析等知识发现技术,计算了城市道路路段平均行程时间、路段通行频率、道路等级3个重要交通出行特征因素;构建了车辆出行特征分析模型库,对车辆的路径选择行为进行模拟,从而为交通管理部门提供实时、可靠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5.
尝试将ELK框架在大规模日志实时处理方面的能力抽离出来,将其优势能力与地理信息技术相结合,提供一种基于ELK框架的地理信息动态时空数据获取与挖掘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机制动态采集海量级非结构化数据,并实时筛取与地理要素相关的时空信息,从而实现海量级分析样本下的地理信息时空数据的实时动态分析与挖掘。最后以上海市快速路交通流量作为研究对象验证该方法模型,试验结果能够反映一定的社会潜在规律并提供相关指导价值,证明方法可行,并对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记录与分析。  相似文献   

16.
海洋平台及其桩腿在长期使用中存在着波浪、海流、风荷载等环境激励作用下的动态响应。本文以海星达H32全能型GNSS RTK双频接收机为试验仪器,采用GPS+GLONASS+BDS三星系组合系统对位于渤海海域的埕岛油田某平台桩腿进行动态变形监测。结合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EMD)和Butterworth滤波方法的降噪特性,提出一种适用于海洋平台工作环境的新型混合滤波方法MDB,并用Matlab软件编制的程序对GNSS RTK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得到桩腿测点的实时振动位移曲线。结果表明:GNSS RTK结合MDB滤波技术用于海洋平台桩腿动态变形监测是可行的;MDB滤波器能有效去除海洋平台振动信息的随机噪声和多路径误差;从去除多路径误差和随机噪声之后的海洋平台桩腿测点位移云图,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出桩腿在环境激励作用下水平方向产生的可逆位移轨迹,这对海洋平台结构健康监测、诊断和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以山东省德州市为研究区,基于Worldview-Ⅱ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获取城市道路信息及居民区建筑物的空间分布和高度信息;通过GIS分析技术获取评价节点并计算交通成本矩阵,同时计算节点建筑物体积指数指示其人口密度作为节点吸引力。利用交通时间加权成本模型对研究区的交通可达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老城区人口密度大,交通系统完善,交通可达性最好;新城区和城市边缘人口密度小,交通系统尚不完善,交通可达性较差,整个研究区交通可达性以老城区为强中心向新城区和外围依次减弱。  相似文献   

18.
Python平台开发了网络新闻爬虫,通过实验对比常用的网页数据获取方法,本文提出一种适合新闻网页的解析方式,克服了获取动态网页时源码不完整、单一方法解析网页效率低下等弊端,满足了新闻网页抓取、解析、结构化和入库存储等需求。并将新浪新闻中心作为网络新闻数据采集的目标,分析发现新浪新闻近几年的发展情况。此外,利用词频统计等手段对十九大会议新闻进行分析,直观地反映了十九大的核心人物、关键党派、热点话题变化等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9.
在在线动态专题地图符号的绘制过程中,数据的流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部分在线动态专题制图系统在符号化过程中采用自定义格式的数据进行数据流通,降低了数据传输的效率、系统的可扩展性和代码的可读性。GeoJSON是一种用于简单地理特征集合编码的开放的数据组织格式,本文以浙江省智慧时空信息云平台为例,讨论并设计基于GeoJSON的在线动态专题地图符号服务方法。  相似文献   

20.
差分层析SAR是在层析SAR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四维信息反演技术。它不仅实现了对雷达目标的三维分辨能力,同时可以获取目标的形变速率信息,可实现对目标方位-距离-高度-时间四维成像,这对实现城市基础设施动态形变监测、古建筑风险评估、重要工程安全监测等应用具有重要实际意义和价值。本文基于差分层析SAR成像原理,分析了成像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了差分层析SAR成像算法研究现状和特点;最后列举了差分层析SAR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并对其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