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鞍山岩溶地面塌陷环境地质质量模糊综合评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健  佴磊  刘斌 《中国岩溶》1999,18(1):1-10
以鞍山地区为例,阐述了层次分析— 模糊综合评判方法( AHP- FUZZY)在鞍山岩溶地面塌陷环境地质质量评价中的应用。评判结果表明,地下水位升降情况、断裂密度、粘土含砾层厚度及基岩富水性对岩溶地面塌陷的形成起决定性的作用。根据874个单元的评判结果,将鞍山岩溶塌陷环境地质质量划分为极差、较差、中等、优良等5个区,这一结果与实际情况较为吻合。   相似文献   

2.
基于组件式GIS的唐山市区环境地质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山市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构造发育,多种地质灾害频繁发生。因此,进行唐山市区环境地质评价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在综合分析唐山市区地质环境状况的基础上,基于组件式GIS工具MO,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唐山市区进行了环境地质评价,将评价结果划分为质量不同的4类区域,为城市的发展及规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模糊综合评判在绵阳市环境地质风险性分区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以地质灾害发育密度、地基稳定性、水环境污染程度、洪水威胁性等环境地质要素作为评判因子,应用模糊综合评判原理与方法。通过模型运算和隶属度分析,将绵阳城区环境地质风险性分为风险性大、中、小三个区,并就环境地质分区特征及主要环境地质问题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4.
苏志辉 《福建地质》2001,20(4):185-190
影响该区主要环境地质质量问题的灾害有斜坡变形,水土流失,地震烈度,地下水污染,地表水水质类型,地方病,河岸冲刷,地形地貌,放射性异常,有害元素异常,地质构造活动性,年降雨量,土壤类型,人为活动等15项因素,通过采用半定量多因素综合评判,应用计算机进行多元统计分析,较客观,合理地将该区的环境地质质量划分为质量好(A区),质量较好(B区),质量较差(C区),质量差(D区)4个区。  相似文献   

5.
汪名鹏 《世界地质》2012,31(4):841-847
选取地质条件、人类工程活动、环境地质问题等3 个评价要素和相应的10 个评价因子,建立了沭阳主城区地质环境质量评价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地质环境评价因子的权重,根据模糊数学基本原理确定各评价因子的隶属函数,计算出隶属度,从而建立模糊评价模型,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对沭阳主城区地质环境质量现状进行了综合评判,将沭阳主城区地质环境质量划分为良好( Ⅱ) 、中等( Ⅲ) 以及差( Ⅳ) 三个区域,评价结果与研究区地质环境现状调查情况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6.
根据南充市城区地质环境条件及主要环境地质问题,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方法将南充市城区分成了四个地质环境质量区,结合城市建设对不同区进行了分析评价,最后指出了城市发展方向(即地质环境质量好区)。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鄂尔多斯煤盆地主要环境地质问题(沙漠化、水土流失、水环境)的研究,来反映该区综合地质环境质量现状,将该区划分出二十一个不同的地质环境质量区,并在此基础上对侏罗系主要煤矿区无拘无束质量现状用了评价,对煤田开发前期地质环境的认识和治理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安徽铜陵地区是我国典型的硫铁矿集中开采区。研究区内新桥硫铁矿等数座硫铁矿山的长期开采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对铜陵地区硫铁矿集中开采区矿山进行地质环境评价可为矿山生态恢复提供依据。本文在资料分析和实际调查的基础上,选取了地质环境背景、矿业开发、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和地质灾害4种要素下20种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法确定了各要素和指标的权重值。在此基础上运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对研究区进行矿山地质环境评价,并采用ArcGIS的网格化插值评价法对比验证。结果表明:地质环境背景、矿业开发、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和地质灾害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的权重值分别为0.10、0.14、0.37、0.39。模糊综合评价二级初判结果为: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对研究区矿山地质环境总体上影响较大,其中水土污染问题最为突出;一级初判结果为研究区内矿山地质环境总体较好。网格化插值评价将研究区矿山地质环境划分为严重区、较严重区和轻微区,面积占比分别为4.62%、32.04%、63.34%。模糊数学综合评价与网格化插值评价结果基本一致,AHP与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对硫铁矿集中开采区的地质环境评价适用性较好。评价结果可为当地开展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阐明了阳泉市规划区主要环境地质问题的类型、发育特征及其危害程度,对阳泉市规划区地质环境质量进行了分区评价,并针对不同分区地质环境特征提出了主要环境地质问题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0.
地下空间是城市重要的空间资源,城市的地质环境条件制约和影响着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通过对大兴规划新城地质载体、地下水环境及不良地质作用等影响地下空间开发因素的分析,采用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判方法(AHP-Fuzzy法),将研究区浅层、次浅层地下空间开发地质环境适宜性分为4个区,为新城的地下空间利用提供了地质技术支持。研究表明:Ⅰ级区基本不受地质灾害危害,较适宜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岩土层是较好的天然地基持力层;Ⅳ级区受活动断裂危害,需加强抗震设防;而其余2个区均有不同的工程地质特征,在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中需针对其不良工程地质特性,采取相应的工程加固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福建省矿山环境现状及区划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毓明 《福建地质》2006,25(4):209-214
根据福建省矿山环境现状、地质环境条件、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矿山环境恢复治理难易程度等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评价因子,采用加权指数模型,通过对各因子的评判、叠加,圈出矿山地质环境质量指数等值线,将福建省矿山地质环境划分为严重区、较严重区、一般区等3个区域。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环境地质调查资料,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山东段)沿线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条件进行概述。筛选出影响环境地质系统质量优劣因素,土壤环境、地下水环境、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环境四类因素作为评价因子。从单环境评价中,求取综合指标,利用模糊评判模型进行环境地质现状综合评价。然后再进行调水对环境产生的正、负环境效应分析,寻找可变因素,从而进行环境地质影响评价。评价结果是,沿线环境地质现状较差,调水后产生的正环境效应大于负环境效应。  相似文献   

13.
刘伦华 《江西地质》1996,10(3):212-218
本文论述了湘赣粤交界区的土地资源,固体矿产资源,天然建材资源,水资源与水力资源、地热和矿泉水资源及旅游地质资源等国土地质资源及其开发潜力,论证了对这些资源开发利用具有较大影响的环境地质问题(包括水土流失与泥沙淤积,低产田,水土污染,地面塌陷与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在此基础上以国土地质资源为正因子,以环境地质问题为负因子,对湘赣粤交界区国土地质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地质质量进行了分区评价,并提出了今后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株洲市的区域自然地理与地质环境,阐述了株洲市地质灾害发育特征的基础,通过对各类地质灾害形成条件及影响因素分析,选取了评价指标,运用综合危险性指数法进行易发程度综合评判。根据评判结果,将株洲市划分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和不发育区,并在此易发程度综合评判基础上划分防治重点区。采用综合危险性指数法进行易发程度综合评判对株洲市进行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划分结果比较符合株洲市区域地质灾害发育实际情况,为株洲市进行防灾减灾工作,合理制定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依据生态环境地质调查资料,筛选出影响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山东段生态环境地质系统质量优劣的主要因素——土壤环境、水环境、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环境,先进行单环境质量评价,求取综合指标;再利用模糊评判结合叠加法进行综合评价,并进行综合质量分区。评价结果揭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山东段沿线综合环境质量较差,实施南水北调工程对于调节该区生态环境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将安全、和谐、环境、经济和是否占有资源等指标作为评价城市地质质量的5个因子,并以河南省郑州、平顶山、焦作、鹤壁四个主要城市为例,在调查分析了城市存在的自然地质因素(地质构造、岩土)和人为活动影响次生因素等主要问题基础上,建立起自然地质因素、人为次生因素等与5个评价因子之间的逻辑联系;根据地质因素对城市因子的影响程度的轻重,进行专家赋值判别运算,采用层次分析法(AHP))进行权重分析,对四个城市的城市地质质量进行了评估。结果认为Z-Ⅰ、Z-Ⅱ、J-Ⅱ、H-Ⅰ、H-Ⅱ、P—Ⅱ、P—Ⅲ、H—Ⅲ等区良好以上,适宜城市可持续发展;P—Ⅰ、H-Ⅳ等区质量不高,存在问题较多,应在城市建设发展中引起注意。同时指出城市地质是城市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的基本因素,城市的建设、可持续发展方案的制定需要关注城市地质质量、依赖城市地质。  相似文献   

17.
冀西北地区环境地质条件比较复杂。本文在1:20万区域水文地质谱查中,首次应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对冀西北地区的地质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及质量分区。该方法选取的评价比较全面、客观地反映了冀西北地区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和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取得了满意的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18.
李潇  李佳 《城市地质》2015,(1):43-47
根据北京市地质环境特点,应用北京城市地质安全保障服务系统的综合分析功能,采用层次分析法及综合指数模型,对北京市平原区的地质环境综合质量进行了评价研究。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吉隆口岸地质环境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以地质环境质量为目标层,以地面坡度等11个因素为方案层的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对研究区地质环境质量进行定量分区评价,评价结果和现场定性评价基本一致.这表明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比较合理.该研究成果对口岸的规划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党杰 《贵州地质》2018,35(1):49-54
六盘水市是贵州省最为重要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地区之一,经过多年的大规模开采,引发了一系列采矿引起的地质环境问题。采用模糊层次综合评价的方法,在调查统计分析研究区地质环境基础及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基础上,选取8个评价因子开展了基于GIS技术的矿山地质环境评价。根据评价结果,研究区地质环境指数介于1.00 2.83之间,采用自然间断点划分方法将评价结果划分为三个等级,相应的将研究区地质环境划分为严重区、较严重区和较轻微区三个区域。评价结果与实际调查结果吻合较好,可为该区域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