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前言现在,世界上许多国家使用数值预报或打算今后使用数值预报.这些国家的数值预报技术在气象业务中已经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进一步说,应用数值预报所作预报的种类也是多种多样的. 从过去的情况来看,数值预报的先进国家有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瑞典、挪威、西德、苏联、丹麦等国,现在数值预报处于领先地位的国家  相似文献   

2.
中期天气预报是指5—10天左右的预报。近五十年来,各国对中期预报非常重视。早在本世纪的三十、四十年代,苏联有自然周期的中期预报方法,德国有大天气型、美国有天气型的中期预报方法,这三种方法都是以高空天气图上环流形势的分型为基础的。在四十年代,美国曾采用环流指数和环流指数循环的中期预报方法。这些方法的缺陷在于不能预报未来5  相似文献   

3.
顾震潮 《气象学报》1958,29(3):221-223
近十年来天气数值预报(流体力学方法)有着飞速的发展,取得了许多成果,但这许多进展和成果还没有很好地总结,以致不论在数值预报的学习上或工作上都有很大的不方便.因此,苏联这方面的著名学者通讯院士这本书的出版是十分及时的.大家现在知道,苏联学者在数值预报方面从理论基础到具体进行预报,作了许多工作.事实上到现在为止,数值预报领域中一大部分的工作是苏联学者做的.而从现在这  相似文献   

4.
王涓力 《干旱气象》2006,24(1):90-94
美国需要改进干旱监测与评估方法。干旱是代价昂贵的自然灾害(联邦应急管理局(FEMA),1995;W ilhite,2000),但经常被评估和预报产品的开发者忽略。相比于其他灾害,干旱表现得更模糊并且不适合用传统的评估或预报方法,它相对缓慢的发生以及其影响的复杂性,需要有一套新的方法来对它进行评估。干旱监测和预报技术的提高会使我们为应对干旱灾害做更好的准备工作,进行更好的应对实践,从而减少社会对干旱及其影响的脆弱性。为追踪和展示全美国干旱的程度、空间范围以及其影响,开发了新的干旱监测工具,研发了每周发布的国家级干旱监测业务产品(th…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近30年的资料进行干旱特征定量分析.发现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春季气温高、空气干燥、风矢量大,干平流是造成旱灾的主要原因。基于这一结论,总结出内蒙古地区的几个产生干旱灾害的定量化指数:风干指数、干燥指数、沉降指数、降水指数等。应用这些指数建立了干旱持续的定量化预报方程。并建立了基于T213数值预报产品的业务预报系统,制作干旱持续期的趋势预报。  相似文献   

6.
利用国家气候中心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以干旱日数为预报对象,以前期500 hPa高度场为预报因子,结合最优子集回归(OSR)方法建立回归预报模型,对1971-2007年期间中国区域秋季干旱形势进行交叉检验预报。针对秋季华西秋雨与华南干旱特征,分别建立以华西洪涝站数与华南干旱站数为预报对象的预报模型,研究OSR方法的预报技巧。研究表明:OSR预报方法对秋季中国区域的干旱日数具有较高的预报技巧,距平相关系数(ACC)在全国大部地区均通过α=0.05的显著性水平检验,中国东部地区整体预报水平高于西部地区,ACC在中国区域平均达到0.45。对于秋季华西洪涝站数与华南干旱站数,OSR方法也体现出较好的预报能力,ACC分别达到0.71和0.55。此外,对华南区域干旱站数的独立预报检验表明,模型能较好地预报出2003-2007年秋季华南地区偏旱的趋势,但对干旱范围的预报有所低估。  相似文献   

7.
顾震潮 《气象学报》1959,30(3):237-242
(一)天气数值预报是天气预报精确化、客观化道路上的必然产物,是气象理论特別是动力气象理论与天气预报密切结合的产物。它是天气预报方法两条腿中的一条腿。对天气预报的要求是在不断发展的,预报的对象,要求也在发展,因此总会不断提出新的预报问题要经过我们预报员来摸经验、找规律,并由预报员来制作预报。但天气预报比较成熟的一些技术会一步步地“工程化”,一批批的专用数值预报方法来作。在将来,数值预报与现在日常预报所用方法渐渐要象机器工业与手工业(象有高度技巧的特种工艺  相似文献   

8.
利用2008-2013年500h Pa NCEP/NCAR逐日再分析风场和位势高度场资料及辽宁省54站逐日降水资料,采用低频天气图方法,对辽宁干旱有影响的9个低频预报关键区,分析各个关键区低频系统的特征及其与干旱过程的分析,找出它们之间有联系,建立干旱过程低频预报概念模型,并对2013年干旱过程进行了回报,预报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前苏联在建立大范围(自然地区、州、共和国)农作物产量的定量评估和预报方法方面已经取得一定的成绩,已研制并正在继续发展传统的统计模式。这些模式可以在具备最低数量的资料情况下在业务上加以利用。现在他们又成功地研制了物理统计模式和描述植物每日光合作用产量、生长过程和发育的动态模式。这些模式虽然较准确,但  相似文献   

10.
旱涝的持续与转换,对安排农业生产及调节水库用水等问题,有着重要的影响,因而,历来受到广泛的注意。如何理解干旱形势的产生、持续与转换,是干旱长期预报的一个中心问题。对此,曾经做过大量的天气学、统计学的研究;近来,不少工作又试图从物理方面做些分析,均取得了一定的结果。这些分析性的工作有两个目的,一是寻求有物理意义的预报着眼点。例如,从物理上考虑,青藏高原热状况可能与干  相似文献   

11.
1.引言本文对瑞典气象和水文研究所(SMHI)使用的某些热力学指数作预报雷暴的有效性进行了研究,这些指数主要用于作有/无(Y/N)雷暴预报的指标,在瑞典新的预报系统中(PROMIS)也要求一种雷指数。在思路上,这种方法不仅是可做出有/无雷的预报,而且也可以得出闪电频率的指示,即  相似文献   

12.
一、调查的目的和地区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有世界最高的高原和广阔的平原,有湿润的海洋和干旱的沙漠。大气环流在我国受到一定影响。由于这些复杂性,如何考虑地形对天气的作用,长期以来一直是数值天气预报的一个难题。过去的经验告诉我们,用一般的方法考虑地形有不少问题,预报效果不是失之过大就  相似文献   

13.
安顺清 《气象》1986,12(11):25-25
了解水分协迫和干旱课题已进行了三年,1986年8月13—17日在内蒙临河市召开了课题研究成果交流会。程纯枢、张家诚等专家出席了会议,并在会上作了重要的学术报告。从这次会议论文和发言交流的情况看,三年来有关干旱指标、干旱气候分析、干旱预报方法、合理灌溉以及其它有关技术问题均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在学术上,某些方面有所创新,在生产上有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效益。并在此期间,建立了基地,引进了设备,培训了人材,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以下就有关几个问题进行扼要报告。 一、干旱指标研究 众所周知,干旱指标是干旱研究的一个最基本的工具。由于干旱的复杂性及其影响的广泛性,不可能有一个各部门通用的精确的干旱指标。目前都是按学科给予干旱定义和干旱指标,如气象干旱、农业干旱、水文干旱和社会经济干旱等。此课题主要研究气象干旱和农业干旱指标。有关气象干旱指  相似文献   

14.
临夏地处青藏高原的东北边缘,其北半部属甘肃省中部干旱地区,几乎年年都有干旱发生,尤其是农作物生长关键的4月下旬至7月上旬,其降水总量仅占全年降水量的30%左右,且变率大,因而春季及初夏旱是本地区的一种气候现象。近十年来,我们对春末初夏干旱发生发展的规律及其预报问题进行了不少探讨,认识也在不断加深。近年的实践使我们认识到,临夏地区一般以春旱为主,春早延续到  相似文献   

15.
对国家气候中心下发的环流特征量,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方差分析,找到通过一定信度检验的干旱预报因子,建立预报方程。历史回报发现这些预报模型的检验效果并不明显,但把结果按照一定规律订正后准确率明显提高,有较好的指示意义。以此预报模型为基础,开发衡阳市干旱预测系统,系统在2006、2007年的干旱预测中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干旱是我区的主要灾害天气,有十年九旱之说。干旱中又以伏旱对农业危害最大,人称伏旱为“卡脖子旱”。加之伏旱较频繁,强度大,持续时间长,往往给将成熟的秋作物以毁灭性的打击,给农业生产及人民生活带来极大的损失与困难。所以,作好伏旱的分析、预报是我们气象部门一项重要的任务。现根据我区气象资料,对伏旱的发生规律及预报方法作如下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干旱和洪涝是海南岛最常见的、影响范围较广的两种灾害性天气。据史料记载,从宋绍兴十九年至1993年844年间,全岛共发生167次较大的旱灾,平均5-1年一次。从元大德元年至1993年696年间,全岛共发生149起大水灾,平均4-7年一次[1]。旱灾和水灾给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巨大损失。近年来,利用时间序列自身演变规律进行气候预测已被广泛使用,该方法较之于花大力气挑选外在的预报因子而又不能排除不良因子干扰的传统预报方法,有了很大的改进。模糊均生函数(FMGF),是一种推广到模糊集中去的,基于时间…  相似文献   

18.
第一节国外 MOS 预报概况模式输出统计方法简称 MOS(译音模斯)是由 Glahn 和 Lowry 在1972年提出来的,十年来 MOS 方法发展很快,已经成为美国要素预报的主要预报方法,用它制作指导预报。现在 MOS 方法已推广于日本、法国、加拿大、苏联……等许多国家,成为主要业务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一、夏旱的预报方法湖北潜江县气象站以前后期天气相互转化的特点为背景,通过对前期气候特点的分析,找出后期天气演变的规律,提出一种预报当地夏季干旱的长期预报方法。当地流行的农谚中有“冬干必有夏旱”、“九天的南风伏天的旱”、“春旺夏旱”、“春天的大雾夏天的旱”等,显然这些宝贵经验都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向自然作斗争中累积起来的,它反映夏季梅雨的多少,干旱的长短都受到其前期冬、春季气候异常变化的制约。因此他们就以群众经验为线索,  相似文献   

20.
雅安地区暴雨落区预报方法于1991年6月初研制完毕后,6月下旬开始正式投入雅安地区气象台的业务使用。从6月下旬~9月的使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对雅安地区的暴雨过程及其落区都有较强的预报能力,特别是预报难度大的南部县暴雨预报,也具有较好的预报能力。该方法基本上使雅安地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