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史久恩 《气象》1979,5(8):31-32
一、日本长期预报的历史 日本的长期预报始于1907年,当时主要是为了预报水稻生长的夏季天气。日本的农学家发现,日本东北部的几次冷夏使水稻歉收,造成了饥荒,因此认为在春季开始时,发布夏季的冷暖趋势预报是很重要的。 初期研究了梅雨。发现6—7月的梅雨季节,气压场呈北高南低的型式。由于以后水稻连年丰收,自1914年起长期预报的研究中断了若干年。但在1931年北日本水稻严重歉收,从1941年起,日本北部的仙台地方气象台又系统地开展了长期预报研究。  相似文献   

2.
水稻的人工手栽已有2000年的历史,在水稻栽培发展史上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传统的手工移栽作业费工费时,极为艰辛,且劳动生产率低下,影响着水稻生产的进一步发展。水稻抛秧栽培技术始于60年代日本,在我国经历了60~70年代的试验、探索阶段,80年代得到示范推广,是近年来开始应用并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水稻轻型栽培技术,它改变了沿袭几千年的农民弯腰拔秧、插秧的传统水稻栽秧习惯。  相似文献   

3.
1 前言 水稻的人工手栽已有2000年的历史,在水稻栽培发展史上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传统的手工移栽作业费工费时,极为艰辛,且劳动生产率低下,影响着水稻生产的进一步发展。水稻抛秧栽培技术始于60年代日本,在我国经历了60~70年代的试验、探索阶段,80年代得到示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在长期的实践中,世界上许多国家认识到低温冷害对农业生产的危害是相当严重的。日本的试验表明,冷害严重时可使水稻减产60%。因此,许多国家都开展了冷害课题的研究,并且取得了积极成果。我国政府对农业冷害研究非常重视。在向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向自然灾害开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战场。冷害的特点是  相似文献   

5.
讨论日本列岛及韩国半岛地区,重点是具有东亚地区气候特征的气候系统变化,目的是了解水稻产量变化的地区性及气温偏差对产量的影响。采用资料库中各观测点逐年气象观测资料,求出韩国月平均气温的半年值。韩国国内观测点共有70多个,从中选出分布大致均匀的观测点16个,平均了各地各月的月平均气温作为代表韩国的月平均气温。由于地点不同观测年份也不同,所以平均值统计时间为1976~1995年,计算平均值时采用的地点(图略)。就其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来说,韩国和日本几乎同时出现。在异常气候条件下预测日本、韩国水稻产量的方法@杨晓丽$黑龙江省气象…  相似文献   

6.
《气象与环境学报》1997,14(4):25-25
本刊讯记者大地报道沈阳市气象局卫星遥感室的科技人员深入农业生产实际,积极开展水稻抛秧高产田间小气候研究,历时3年,取得丰硕成果。最近,该项成果通过了有关专家的技术鉴定,专家们认为,该项成果达到了国内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水稻抛秧高产田间小气候的研究堪称新领域里新的研究课题。该局卫星遥感室的科技人员针对目前我国大面积推广的水稻抛秧栽培技术增产因素之一的田间小气候,进行了连续两年系统全面的小气候观测试验。结合有关气象台站同期气象观测资料,研究了水稻抛秧田田间光、温、湿、风等气象要素的时空变化规律和生态…  相似文献   

7.
日本筑波大学地球科学系吉野正敏教授于1982年应邀来华,做了题为“日本农业气候学最近的进展”和“最近十年农业地形气候学的进展”等学术报告。现将日本农业气候学最近的研究成果综述如下。一、水稻气候生产力的评价 1981年羽生、杉原研究了水稻的气候生产力的评价问题,得到水稻气候生产力指数Y_P为: Y_P=ln(1+S_R/M_G){260-270(θ_R-21.5)~2}  相似文献   

8.
冷害,意味着因生长期低温而造成减产,本文中的“低温”是指温度范围为10~20℃,在日本最北部的北海道,过去90年中有22年曾因夏季异常低温而造成减产。据分析,水稻产量与夏季温度之间有很好的相关关系,当7、8月平均温度低于20℃时,产量即下降。由于农业技术的进展,虽不会出现大幅度的减产,但正常年和冷害之间的产量差异仍然可达1.5吨/公顷,因此,采取相应措施来防御低温造成的减产,仍是北海道水稻栽培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一、障碍型冷害的特征 1.低温冷害的两种类型日本的低温冷害有两种类型:延迟型和障碍型。在延迟型冷害中,水稻减产是由于成熟期间的  相似文献   

9.
我国水稻产区的广大气象台站和农业气象工作者,积极开展杂交水稻气象条件的分析研究和服务工作,在大量调查研究和科学试验的基础上,揭示出杂交水稻生长和气象条件的关系,把指标鉴定、资源分析、服务方法及农业气象基础理论的研究结合起来。近年来,从气象条件上研究杂交水稻的结实率和制种中亲本花时相遇问题取得一定的进展,促进了我国杂交水稻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杂交水稻具有特殊的丰产性能,但杂种优势的发挥与气象条件关系密切。当前我国生产上应用的杂交水稻,由于亲本气候生态遗传影响,一些组合要求较严格的生态环境条件,生育期中的高温强光是发挥杂  相似文献   

10.
我国西南地区干旱变化及对贵州水稻产量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几年,我国西南地区干旱频繁发生,严重影响农业生产。为了探讨干旱和水稻产量之间关系的复杂性,采用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提供的西南地区348个站气象数据,计算了西南地区干旱的变化趋势,并利用2000—2011年贵州省县级水稻产量资料分析了干旱对水稻单产的影响,探讨了干旱、水资源灌溉以及水稻产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951—2012年西南地区降水量平均减少16.9 mm/10 a,特别是8—10月降水量明显减少。同时,西南地区干旱日数呈上升趋势,平均增加3.3 d/10 a。对比水稻产量发现,当累计干旱日数少于40 d时,干旱对水稻产量一般不会造成影响;当累计干旱日数超过86 d时,干旱造成水稻减产20%~73%,这意味着当累计干旱日数超过3个月时,江河塘库蓄水将受到影响,进而影响水稻的灌溉,造成水稻严重减产;当累计干旱日数为40~86 d时,水稻减产一般少于20%,但地区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1.
一、前言 我国后季稻抽穗开花时,正值秋季冷空气逐步加强南侵的时期,容易遭受低温危害,影响水稻正常孕穗开花,增加空壳率,造成减产。我们根据1953—1975年23年资料,对长江中下游双季稻种植区的秋季低温(亦称“寒露风”)出现早晚的环流背景和前期环流特征及其预报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分析指出,同年三月东亚槽的强弱和前一年10—12月我国东南沿海副热带高压西伸脊点位置与长江中下游地区寒露风出现早晚有较好的关  相似文献   

12.
对黔东南州气象灾害造成的水稻损失量的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平 《贵州气象》1999,23(6):23-25
以无气象灾害时水稻生产应当达到的理想产量为基础,根据影响水稻产量形成的因素,利用一种评估气象灾害造成粮食损失量的方法,对黔东南州80年代以来气象灾害造成的水稻损失量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13.
我社地处山区,气候变化复杂,要摸索水稻高产稳产途径,除种子、水肥管理条件外,还要从气候因素与水稻的关系进行摸索。把粮食搞上去,为四个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去年春,我哨开展水稻分批播种,同期插秧的试验。在水稻各个生育期所遇到的气象情况,我们都及时向公社党委汇报。去年春播期间,我们观测秧苗3—4张叶时,是水稻抗寒力最弱阶段,这个阶段遇到长期低温阴雨天气,灌水保温比不灌水保温有明显区别:灌流动水与灌静止水又有不同。在低温阴雨天气里,流动水温度又比静止水的温度高1一2℃,我们  相似文献   

14.
农气 《气象》1975,1(12):21-21
我国南方,双季晚稻抽穗扬花期常遇低温危害,造成空壳秕粒,影响产量稳定提高。各地贫下中农和农业科技人员,为了防止低温危害,在实践中总结出不少办法,在生产中起到一定的积极怍用。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低温危害问题,能不能选育一些耐寒的水稻品种呢?通过一些实地调查,我们认为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1965年,我们在云南等地考察,看到那里的水稻抗寒性很强。  相似文献   

15.
日本作物产量预报简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四强 《气象》1985,11(3):25-27
日本的作物产量预报分为研究和业务两个方面。研究主要集中在农林水产省所属的农业环境技术研究所和农业试验场以及部分综合大学农学系;业务属于农林水产省统计情报部。下面分别就研究和业务情况及今后设想作一简要介绍。 一、研究方面 1 气象统计模式:在日本最常见到的是多元回归分析,通常将产量序列视为时间的函数,用曲线回归式拟合实际产量与预测产量的差,即把回归残差(y-)作为因变量;模式的因子可以概括为作物生育期间的光、温、水条件。由于各地气象、气候条件的差异,引起产量变动的因子也不相同。位于太平洋沿岸的东北地区(本州东北部),由于亲潮寒流的影响,从太平洋上吹来的冷风常常造成夏季的作物低温冷害而导致减产,所以这一地区决定水稻产量的主要因子是6—8月的月平均温度。例如青森县预测水稻产量,用水稻生育期间的月平均气  相似文献   

16.
1.中国南方多雨由于锋面停留在中国南方至日本一带,在长江流域发生了少见的秋汛,武汉的月降水量达到163mm(是常年的2.0倍).另外,除西部外,日本的日照时数也比常年显著偏少,因此,给水稻等农作物产生不利影  相似文献   

17.
1986年1月9日,“水稻节水栽培的农业气象指标”研究成果在熊岳通过了技术鉴定。大家一致认为:这项科研成果经济效益明显,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可以在辽宁省和我国北方水稻区因地制宜推广应用。 水稻高产节水栽培技术,是辽宁省水稻栽培技术上的一项重要改革,它既能节约用水,又能提高产量。这项科研中得出的农业气象指标,为节水栽  相似文献   

18.
日本等国水稻低温冷害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亓来福 《气象》1979,5(3):13-15
目前,水稻低温冷害不仅在温带的日本、南朝鲜、美国等国发生,而且在热带地区如斯里兰卡、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国亦有发生。因此,各国特别是日本的农业气象人员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现简介如下。 一、低温冷害的类型及其特征 日本根据低温对作物产生的影响及其出现的时间,将冷害主要分为延迟型和障碍型两类。 作物营养生长朔遭遇低温,使生育延迟,成熟不良造成减产,称为延迟型冷害。主要特征是:发芽率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我国华南水稻天气产量、降水天气、大型气压环流三者的联系。揭示了"环流—天气—天气产量"具有20—30年左右的长周期振动和2—3年的短周期振动。长期振动模式描述为,北半球春季由太平洋赤道低压带与澳洲附近高压带组合的"南方涛动"偏弱时,相应地,夏季北太平洋高压偏强,华南处于多水期。水稻天气产量偏低。反之,华南处于少水期,水稻天气产量偏高。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雷电物理和防护工程实验室的科研水平,促进与国外雷电研究单位的合作和交流,经中国气象局和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批准,吕伟涛于2009年12月21日至2010年1月20日赴日本岐阜大学进行了1个月的科研合作交流。合作专家是中国气象局特聘专家,日本岐阜大学的王道洪教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