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构造叠加晕找盲矿法是在原生晕找盲矿法理论基础上发展的新技术方法。根据热液矿床成矿成晕具多期多阶段叠加特点提出的原生晕叠加理论,将原生晕找盲矿法发展为原生叠加晕找盲矿法;根据热液矿床成矿成晕严格受构造控制而提出的构造叠加晕理论,将原生叠加晕找盲矿法发展为构造叠加晕找盲矿法。文章介绍了从原生晕到原生叠加晕又到构造叠加晕找盲矿法在理论、研究思路、工作方法等方面的发展与创新。  相似文献   

2.
构造叠加晕找盲矿法及研究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惠 《地质与勘探》2013,49(1):154-161
构造叠加晕法已在50多个矿山开展了深部盲矿预测应用,取得了显著找矿效果.本文介绍了构造叠加晕找盲矿法的概念及典型矿床深部盲矿预测的构造叠加晕模型的研究思路、内容、工作程序和技术关键,介绍了具体工作方法,包括野外工作布置及特殊的采样方法及要求,构造叠加晕研究中需计算的地球化学参数、图件,构造叠加晕叠加结构的识别依据和方法、建模要求和成矿预测靶位圈定方法.只有掌握构造叠加晕方法技术,才能建立起具有本矿区特色、预测准确性较高的构造叠加晕模型,用模型对本矿区深部及外围预测,才会取得显著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3.
山东招远大尹格庄金矿床隐伏矿定位预测的叠加晕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子大尹格庄金矿床隐伏缓倾斜隐伏矿的构造叠加晕和矿体上方地表土壤后生叠加晕综合模式。构造叠加晕可指示深部存在隐伏矿,而土壤后生叠加晕可指示厚覆盖层下了伏矿的位置。  相似文献   

4.
根据金矿成矿具有多期多路段叠加成矿(晕)的特点,在研究典型金矿床的构造叠加晕特点、建立矿床叠加晕模型的基础上总结出了预测金矿床(体)深部盲矿存在的构造叠加晕前、尾晕共存准则。  相似文献   

5.
构造叠加晕找盲矿法及其在矿山深部找矿效果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构造叠加晕找盲矿法是在发展了原生晕找盲矿理论基础上,根据热液矿床成矿成晕严格受构造控制,热液矿床具有多期多阶段叠加成矿成晕特点,提出原生晕叠加理论,解决了困惑化探专家几十年在研究原生晕轴向分带中出现的"反常"现象难题,独创了构造叠加晕找盲矿新方法,并介绍了构造叠加晕方法特点、主要成果、金矿床4种叠加结构的理想模式和盲矿预测的5条准则,应用效果和找矿实例。  相似文献   

6.
成矿区带构造叠加晕找矿预测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了成矿区带构造叠加晕找矿预测的基础和依据,并以山东乳山金矿成矿区带为预测示范区,提出了构造叠加晕找矿预测的新思路、内容及流程.乳山金矿带预测成果显示,构造叠加晕法应用于区域成矿预测是一种直接、快速、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平度市大庄子金矿床矿床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的分析,论述了矿区构造叠加晕特征:大庄子金矿床具有多期多阶段叠加成矿成晕以及多种形式叠加的特点。根据其叠加晕特征,建立了大庄子金矿床深部第二富集带预测及构造叠加晕理想模式,确定了矿区深部盲矿预测标志以及找矿标志,并提出预测靶位,且在预测靶位取得了良好的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8.
在研究东桐峪金矿床构造叠加晕的基础上,建立了金矿床深部盲矿预测的构造叠加晕模型,用该模型来预测盲矿,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云南省龙陵县杨梅田铜矿为中温热液型铜矿床,铜矿体的分布宏观上受上奥陶统第2层底部层位的控制,主要产于构造破碎带中。在系统研究赋矿地层和矿床的元素组合、成矿成晕的轴向分带及叠加特征基础上,总结了深部盲矿预测的构造叠加晕标志;根据矿床成矿规律和探矿构造圈定有利成矿空间,结合构造叠加晕原理,在有利成矿空间上方坑道或钻孔中的前缘晕叠加部位圈定盲矿体预测靶区,并对定位预测的靶区进行工程验证。验证结果证明了构造叠加晕找盲矿法在热液型铜矿深部盲矿体定位预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在研究东桐峪金矿床构造叠加晕的基础上,建立了金矿床深部盲矿预测的构造叠加晕模型,用该模型来预测盲矿,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哈达门沟金矿床13号脉受断裂构造控制,具有多期多阶段叠加成矿(晕)的特点.矿床分为4个成矿阶段,各成矿阶段元素含量和地球化学特征参数表明,金成矿与金属硫化物关系密切.第Ⅰ阶段成矿较弱,第Ⅱ、Ⅲ阶段为主成矿阶段,第Ⅳ阶段不成矿.确定矿床的头晕元素为As、Sb、Hg,矿体晕元素为Au、Ag、Cu、Pb、Zn、Bi,尾晕元素为Ni、W、Co、Mo.建立了原生叠加成矿成晕模式,矿脉在垂向上形成串珠状分布的多个富集矿体,各富集矿体上部存在头晕元素异常,中部对应矿体晕元素异常,下部存在尾晕元素异常,富集矿体之间存在头、尾晕元素共存区.总结了应用模式找矿的准则,认为在含矿构造带内,Au品位较低时,如果存在头、尾晕元素共存,则指示深部有矿,当再叠加Cu、Pb、Zn等元素异常时,指示深部矿体还很富.同时,利用构造叠加晕模式和深部预测标志对已知矿体深部进行盲矿体预测,在实践生产中得到了很好的验证.  相似文献   

12.
小秦岭石英脉型金矿床的构造叠加晕模式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文章总结了小秦岭的文峪、秦岭和东桐峪3个特大型典型石英脉型金矿床的构造叠加晕共性,建立了小秦岭石英脉型金矿床的构造叠加晕的理想模式,确定了矿区深部盲矿预测标志,并取得了好的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13.
蒙轸 《地质与勘探》2015,51(4):731-740
通过对贾公台金矿开展系统的原生晕研究工作,初步建立了矿区原生叠加晕轴向分带(自上而下):W-Mo-Bi-Ni-Co-Cu-Zn-Pb-Ag-Au-Sb-As,认为区内成矿热液具有多期次叠加成矿的特点,深部前缘晕元素异常发育,预示深部找矿前景较好,预测深部盲矿靶位在3200 m标高以下。  相似文献   

14.
河南小秦岭杨砦峪金矿床的原生叠加晕模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惠  王支农 《黄金地质》1997,3(1):55-62
研究表明,杨砦峪金矿床具有多期多阶段叠加成矿的特点,研究和建立了该矿床的原生叠加晕模式,总结了应用模式找矿的准则。  相似文献   

15.
金矿床地球化学异常模式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李惠 《地质与勘探》1997,33(2):42-47
论述了近十年来金矿床地球化学异常模式研究的新进展,90年代以前研究和建立了石英脉和蚀变岩型金矿地球化学异常模式,90年代以来,研究和建立了中国主要类型金矿床地球化学导航异常模式,热液金矿床和原生叠加晕理想模式,金矿床包裹体气晕,离子晕及其叠加晕理想模式。  相似文献   

16.
勘查地球化学新方法在矿产勘查中的应用及其地质效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勘查地球化学方法作为一种重要的矿产勘查方法和找矿信息的获取手段,已经在矿产勘查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对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构造叠加晕法、热释汞法、电地球化学法、酶提取法、地气法以及金属活动态测量等找矿新方法的应用现状及其地质效果进行评析。强调任何一种化探方法都具有其适用条件,在实际应用时应注意与地质、物探、遥感等方法的配合使用,同时还必须结合具体的地质背景,以使勘查地球化学方法在矿产勘查工作中发挥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向阳坪铀矿床断裂构造原生晕特征及找矿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阳坪铀矿床是受断裂构造控制的热液充填型铀矿床,其控矿断裂构造带原生晕轴向分带序列为:Ni-Rb-Bi-Sn-Cu-W-Hg→As-U-Sb-Mo→Sr-Zn,具构造叠加晕特征,反映其成矿具有多期多阶段性;构造原生晕分布特征表现出铀矿化在轴向上具有多个富集带,在走向上亦显示出相同的矿化分布特点,这一特征具有重要的找矿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李惠  张文华 《地质与资源》1999,8(4):217-222
胶东地区大型、特大型金矿都严格受构造控制,具有多期多阶段叠加成晕特点,一般都有1~2个主成矿阶段.在矿体周围能形成异常的元素有Au、Ag、Cu、Pb、Zn、As、Sb、Bi、Mo、Hg、Co、Mn、Ni、W(F、B)等元素.单阶段形成的晕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带,Hg、As、Sb(B、F)强异常总是分布在矿体上部及前缘,而Bi、Mo、Mn、Co、Ni的强异常总是分布于矿体下部及尾晕,Au、Ag一般正相关,Cu、Pb、Zn有时偏于矿体上部,有时偏于下部.典型金矿床的元素组合及矿床地球化学异常垂直分带特征是研究金矿床原生叠加晕叠加结构、建立矿床叠加晕模型、确定盲矿体预测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