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火山岩相及其主要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火山岩相主要指火山活动产物的产出环境及岩性特征.研究火山岩相对于重塑火山活动过程、恢复古火山机构、分析火山岩体形成机理、提高火山岩区填图找矿水平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限于篇幅,本文仅就火山岩相的划分及其主要特征作一简单介绍.一、火山岩相的划分目前国内外对火山岩相的划分很不一致.较好的方案.应包括大山活动的所有产物.多数人的看法是,首先应把火山岩划分为海相与陆相.进一步划分火山岩.则应分为喷出相、火山通道相、次火山相、喷发沉积相.喷出相又可细分为溢流相、爆发相、侵出相.其中喷  相似文献   

2.
地震相和测井相联合预测火山岩相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火山岩的基本地质特征、测井特征与测井相及其地震相特征与地震相分类为基础,依据测井相所建立的火山岩相模式,时地震相进行标定,形成由火山岩相、测井相和地震相组成的"三相"技术.该技术建立起"三相"之间的对应关系,以揭示火山岩相空间展布规律及变化特征.将"三相"技术应用于某盆地北部地区的营城组火山岩相研究.把营城组一段的地震相转换成火山岩相,得到火山岩相的平面分布,有效地预测出某盆地北部地区营城组一段火山岩的空间展布规律和火山岩储层有利相带.钻井证实:火山岩相之通道相岩石的物性最好,侵出相和爆发相次之,火山沉积相最差;火山岩相以火山颈岩物性最好,溢流相顶部次之.  相似文献   

3.
宁芜盆地中生代陆相火山岩发育广泛、种类繁多,其中的一些次火山岩与铁、铜等矿产的生成有密切关系.因此,正确的鉴别和认识这种次火山岩就是一项有现实意义的工作.一般认为,次火山岩是岩浆的超浅成侵入体.它与火山岩除产状有别外,具有同源、同时、同空间、同组分、同外貌的特点.根据这个概念,判别次火山岩主要应弄清野外产状,并确定是否有相关的火山岩存在.但是,在覆盖层厚、岩石出露不好的情  相似文献   

4.
准噶尔盆地陆东-五彩湾地区石炭系火山岩油气藏勘探近年来取得了重要进展.该区火山岩主要由中-基性火山熔岩和中-酸性火山碎屑岩组成.火山岩的储集空间可以分为原生孔隙和次生孔隙两类.火山岩储集性能主要受岩性与岩相、风化和次生溶蚀作用、构造作用和形成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最有利的储集岩为火山角砾岩和流纹岩,其次为安山岩,而最有利的储集部位为石炭系顶面较厚的风化壳.此外,研究区火山岩岩石类型、火山岩的储集性能及储集空间组合类型等都具有区域性的差异.其中,陆东地区火山岩的储集性能最理想,五彩湾地区火山岩的储集性能略差,三个泉地区火山岩的储集性能最差.  相似文献   

5.
安徽庐(江)枞(阳)火山岩系是我国东部又一个中生代含矿火山岩系.与宁芜火山岩系一样,以赋存丰富的铁、铜等矿产而著称.这两个火山岩系均发育于继承式火山盆地之中,以中基性和碱性火山岩堆积为主.因而,一般的论著均将它们相提并论. 近年来,我们在工作中发现这两个火山岩系除有相似之处外,尚有许多差异,而这些差异正构成了各自的特点.本文拟从岩石化学角度研究庐枞火山岩系的特点,并兼论与宁芜火山岩系的区别.  相似文献   

6.
新疆西天山伊犁地块晚古生代火山岩地质特征及构造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新疆西天山伊犁盆地晚古生代火山岩时空分布和地质特征、岩石化学等进行系统总结,认为该盆地晚古生代火山岩主要由晚泥盆世至早二叠世的火山岩组成,其形成与南北天山洋盆演化有关.晚泥盆—早石炭世大哈拉军山组火山岩为天山南北洋盆大洋板块俯冲而成的钙碱性火山岩,晚石炭世伊什基里克组火山岩为挤压环境向拉张环境过渡的钙碱性火山岩和碱性火山岩,早二叠世乌郎组火山岩为后造山具裂谷特征的双峰式火山岩组合.  相似文献   

7.
火山岩的密度和地震波传播速度一般高于相同深度的沉积围岩,与围岩具有较明显的密度和速度差,由于火山岩与围岩界面形态及产状复杂,导致地震波成像困难.笔者结合澧水火山岩盆地地震勘探试验工作,讨论了适合于火山岩盖层下寻找深部金属矿的地震勘探技术.采用小道间距、长排列、高覆盖次数、火山岩顶界面(或火山岩内部)激发的采集方式,有助于获取火山岩内部及其下伏地层界面产生的反射波.  相似文献   

8.
随着松辽盆地火山岩中工业性天然气的发现和开发,松辽盆地火山岩作为特殊岩性储层引起人们广泛关注.尽管一些学者对中生代火山岩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但涉及火山岩的年代学及松辽盆地的构造属性问题还有争议.本文通过对松辽盆地南部营城组火山岩的锆石U-Pb年代学、Hf同位素特征及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讨论火山岩的形成时代、地壳增生及构造背景问题.  相似文献   

9.
通常认为青藏高原的钾质-超钾质火山岩的形成多与地幔有着紧密的联系,然而最近对青藏高原的一些钾质-超钾质火山岩的研究显示一些钾质火山岩也可以起源于下地壳.青藏高原西南部查孜地区中新世火山岩是形成于13~11 Ma左右的一套钾质-超钾质岩石,根据岩石化学组成将其分为中基性火山岩组、中性火山岩组和流纹质火山岩.其中中基性火山岩组可能源于一个富含金云母的富集地幔源区;中性火山岩组可能是富钾的镁铁质下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流纹质火山岩可能是拉萨地块在中新世时期的伸展构造运动而导致中上地壳因减压而发生部分熔融的产物.结合查孜地区及其邻近火山岩的年龄、化学组成以及岩浆组合,初步认为查孜地区火山岩可能与高原在中新世发生伸展活动而产生的南北向地堑系统有关.  相似文献   

10.
江西中生代晚期火山岩系发育,形成了北部的峡江-广丰火山岩带和南部的三南-寻乌火山岩带.峡江-广丰火山岩带的火山岩系为一个火山旋回的产物,称为武夷群,并进一步划分为双峰岭、鹅湖岭和石溪组三个组.三南一寻乌火山岩带蔡坊盆地火山岩系也为一个火山旋回的产物,包括上、下两个岩性岩相单元:下单元以沉积岩为主夹火山岩,属火山喷发-沉积相,代表火山活动初始期的产物;上单元以火山岩为主,属火山喷发相,代表火山喷发期的产物.上单元顶部流纹岩SHRIMP锆石U-Pb年龄为(130.79±0.73)Ma,根据新的国际地层表,晚侏罗世与早白垩世之间的界线限定为(145.5±4)Ma,蔡坊盆地火山岩系的地质时代属早白垩世早期.通过岩性岩相对比,结合地层层位,蔡坊盆地火山岩系可归入峡江-广丰火山岩带的武夷群,其中下单元可归入双峰岭组、上单元可归入鹅湖岭组.蔡坊盆地火山岩系层序和地质时代的确定,可为三南-寻乌火山岩带火山系的研究提供参照标准.  相似文献   

11.
西藏冈底斯东段叶巴组火山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该火山岩为一套岩性连续分布的钙碱性火山岩,其中基性火山岩主要来源于岩石圈地幔的部分熔融,并受到流体的交代作用,中酸性火山岩则主要来源于地壳的部分熔融.叶巴组火山岩形成于岛弧或活动大陆边缘的构造环境,其动力来源应为新特提斯洋向北的俯冲消减.叶巴组发育的岛弧地区是形成具重要经济价值的VMS矿床的最佳地域.叶巴组火山岩的研究对早、中侏罗世的生物事件、气候变化以及海退或海侵事件也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位于三江地区的云南鲁春铜铅锌矿床和鲁春火山岩有密切的关系.鲁春火山岩锆石U-Pb年龄为270.0±4.6Ma.稀土和微量元素分布图显示该火山岩相对富集轻稀土元素、强烈亏损Na、Ta、和Ti,表明该火山岩具有岛弧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点,反映了该火山岩形成于早二叠世晚期金沙江洋盆消减阶段的岛弧构造环境.鲁春铜铅锌矿床矿石具有条带状、层状构造等沉积作用的特点;矿石的不活泼元素比值和矿区火山岩相近,表明鲁春铜铅锌矿床经历了海西期火山喷流沉积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13.
通过详细的野外剖面观察和室内岩石地球化学研究,将碧口群火山岩划分为3个火山旋回,每个旋回下部为基性火山岩(细碧岩及细碧质凝灰岩),上部为酸性火山岩(石英角斑岩或石英角斑质凝灰岩).基性火山岩富集LREE及LIL.第一旋回基性火山岩属碱性系列,第二、三旋回基性火山岩属拉斑玄武岩系列.基性火山岩浆形成于与洋岛玄武岩类似的地幔柱源,其中第三旋回基性火山岩浆晚期受岩石圈地幔混染;酸性火山岩为地壳重熔作用的产物.碧口群火山岩属大陆裂谷双峰式火山岩系,是中一新元古代扬子地块北缘大陆拉张作用的产物.这种拉张作用是秦岭造山带从震旦纪开始的大规模扩张作用的先兆.  相似文献   

14.
火山岩造岩矿物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火山岩为高温、淬火、低压、脱气、氧化等条件下的产物,它与侵入岩形成环境不同,因此,火山岩中的矿物也与侵入岩不同.研究这些差异,对火山岩的矿物与岩石鉴定,岩相与成因分析等,都有很大意义.作者初步归纳出火山岩中常见造岩矿物的十个特征(以镜下鉴别特征为主),很不成熟,欢迎指正.一高温性火山岩的形成温度一般为900~1200℃,基性熔岩湖中高达1300℃.因此,火山岩  相似文献   

15.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蛤蟆沟林场地区中生代火山岩属于钙碱性火山岩系列,岩浆演化序列为中性→酸性→中性→酸性.火山岩化学成分变化以岩浆结晶分异占主导地位,岩浆分异较好.火山岩属于板内造山带产物,岩浆来源于壳源.  相似文献   

16.
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凸起石炭系火山岩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岩心观测、岩石薄片、物性分析等资料,综合分析火山岩储集层岩石学特征及储集性能.通过研究储层物性与储层岩性、类型的关系,总结出火山岩储层主要控制因素.结合钻井、测井、测试等资料,进行火山岩储集层的综合评价.根据凸起火山岩储集层平面展布特征,为本区该类储层勘探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7.
广泛分布在冈底斯岩浆岩带上的林子宗火山岩及与下伏地层间的区域不整合提供了印度-亚洲大陆碰撞的重要证据.本文对冈底斯中段谢通门地区林子宗火山岩年波组下段玄武安山岩中斜长石进行了40Ar-39Ar测年分析.结果表明,年波组火山岩形成于51.67±0.29 Ma,与林周地区年波组火山岩年龄基本一致,均为始新世.结合该区林子宗火山岩岩石学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指出谢通门地区林子宗火山岩形成于印度-亚洲大陆碰撞过程中.  相似文献   

18.
火山岩复合油气藏特征独特,为揭示该类油气藏的特征和拓展勘探思路,论述了火山岩的特征及其对油藏的控制作用.综合薄片、钻井、测井和地震资料研究火山岩的岩相特征和发育模式,采用岩电分析和测井响应特征研究手段定量识别玄武岩和凝灰岩.在此基础上,依据地球物理手段确定火山岩和砂泥岩的波阻抗界限值,并基于测井约束下的波阻抗反演和东营组局部井区杂乱反射的地震特征,实现复杂岩性背景下火山岩的刻画和分布预测.论证结果:馆陶组为火山大规模活动期,发育大套火山岩,火山岩主要分布于油田南部和西南部.东营组和沙河街组火山小规模活动,发育少量火山岩,零星分布于油田的局部井区;主断裂区火山岩较厚,远离断裂区火山岩相对较薄,主断裂控制火山岩的发育程度和分布;火山岩岩性致密,可作为油藏的盖层和侧向遮挡层,并占据外来碎屑岩的沉积空间;火山岩是研究区油气成藏的必要条件,但其分割圈闭,控制和限制碎屑岩储层的分布,也限定了油藏的类型和规模,并对原油物性具有一定的影响.研究成果揭示了渤海湾盆地中新生界新的勘探领域,也可为该类油田的油藏评价和开发部署提供范例.   相似文献   

19.
通过野外露头、钻井获取大量沉积地层、沉积岩、火山岩地球物理参数,初步分析火山岩重力、磁力、电阻率分布规律.以1∶5万高精度重、磁力资料及电法MT资料为基础,开展基于小波多尺度分析的重磁异常垂向二次导数对石炭系火山岩异常体边界进行约束,结合残差法模型反演提取电性异常体及二维地震解释石炭系火山岩地震相分析,开展综合地球物理勘探.石炭系火山岩主要属性特征为重力高、磁力高、高电阻;局部为重力中高、磁力高、中低电阻,对应的地震反射波阻外形呈扇状,内幕同相轴为中振幅、中高频、弱连续的火山岩储集体.研究区共解释石炭系有利火山岩体10个,受控于EW向断裂,为火山岩油气勘探有利区带.  相似文献   

20.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我国火山岩地区铁矿的找矿工作有了较大突破,发现并探明了一批不同规模的矿床.实践表明,我国陆相火山岩地区铁矿分布广泛,从晚古生代二迭纪玄武岩区到中生代火山岩区均有产出.这些铁矿有的产于火山喷发-沉积岩中,有的产于火山岩区浅成-超浅成侵入体与围岩接触带及其附近.从成因上看,有火山喷发-沉积矿床、火山岩区热液矿床和火山岩区接触交代矿床.找矿工作的新进展和新认识,大大打开了人们的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