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9 毫秒
1.
中国地震学会地壳形变测量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于1988年4月13日至14日在武昌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召开,来自全国地震、教育、水电等部门的六十余名代表参加了大会。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赖锡安副所长,中国地震学会副秘书长徐宗和研究员分别代表地震研究所和中国地震学会到会祝贺。国家地震局测量大队、国家地震局第二测量大队、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国家地震局地壳应力所、四川省地震局雅安测量大队、湖北  相似文献   

2.
由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湖北省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和中国水利发电工程学会地质及勘探专业委员会联合召集的第二次全国水诱发地震学术讨论会,于1990年2月27日—3月2日在武昌举行。74名代表来自国家地震局系统、  相似文献   

3.
为执行中美地震科技合作议定书,由中国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与美国地质调查局门罗帕克分部联合主办的“中美地壳形变与地震学术讨论会”于一九八五年十月廿九日至卅一日在武汉召开。近百名中外学者出席了会议。湖北省付省长梁淑芬出席了开幕式,国家地震局付局长高文学参加了会议。 “地壳形变与地震”的研究对象主要是获取地震造成的地壳形变信息和产生这种形变的机理及其观测  相似文献   

4.
1900年10月17日——21日在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召开了地壳形变测量专业学术研讨会,会议由中国地震学会地壳形变测量专业委员会和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联合主办,出席会议的代表有专业委员会成员,科技司领导,地震研究所领导、部分地震重点监测区省局领导、地壳形变观测(含重力)手段专业技术管理组代表、研讨会学术论文作者以及来自中科院测地所、国家测绘局、武汉测绘科技大学、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中国地震报、地震出版社,《地壳形变与地震》编辑部的部分特邀专家共60余人。研讨会主要议程:一是审议“地壳形变监测整体规划”(征求意见稿);二是学术交流。地壳形变监测整体规划是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委托中国地震学会地壳形变测量专业委员会和科技司联合制定的。提交大会审议的征求意见稿是今年8月邀请部分专家集中编写,科技司及有关同志汇总  相似文献   

5.
一九八六年五月十七日至十八日,湖北省地震学会在武昌召开成立大会。与会者来自全省地震系统、有关高等院校、科研和地质、勘测、城建部门,代表和特邀代表共八十余人。国家地震局副局长陈颙和科技监测司司长、中国地震学会秘书长陈鑫连以及湖北省科委、省科协、武汉市政府、市科委领导同志出席会议并讲了话。武汉地质学院院长赵鹏大和省内外  相似文献   

6.
一九八一年十一月廿日至廿三日,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在武昌召开《全国诱发地震座谈会》。这次会议得到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的大力支持。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国家地震局所属各单位和其它有关部门等廿八个单位和部门的代表共46人。 会议收到研究报告、论文53篇。其中属于水库地震的40篇;矿山开采诱发地震的6篇;深井 注水、采  相似文献   

7.
一九八五年九月十九日至二十五日,国家地震局测量大队、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和国家地震局地震地质大队在天津联合召开了跨断层地形变测量专题学术总结交流会。会议以短水准、短基线监测预报地震能力的评价和形变台(点)干扰因素与地震异常识别的研究为其宗旨。18个单位、55人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8.
国家地震局于一九八一年三月廿日至廿三日在武汉召开了JCY—3型精密激光测距仪(下称:JCY—3)技术鉴定会。会议邀请了五十五个单位的七十余名代表出席。会议领导小组由我国测量和电磁波测距方面的著名专家及有关的负责同志六人组成。他们是武汉测绘学院院长纪增爵教授、清华大学储钟瑞教授,七机部450工程办公室刘闿付研究员、地震研究所曾广梁研究员、郭惠申研究员和国家地震局科研处陈鑫连处长。  相似文献   

9.
中国地震学会地壳形变测量专业委员会换届会议于1991年5月9日至11日在武昌召开,第一届专业委员会委员、增补的新委员和特邀中青年科技工作者共40人参加了这次会议。 会议的主要内容有三:一是根据中国地震学会的统一安排进行专业委员会换届,成立第二届委员会;二是地壳形变测量专业学科发展战略研讨;三是讨论专业委员会工作,重点讨论如何贯彻国家地震局[1991]129号文件精神,在推进全国  相似文献   

10.
1987年10月19日至20日,国家地震局在武汉召开了由地震研究所研制完成的“定点形变数据采集传输系统”技术鉴定会。鉴定委员会由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赵仲和副研究员任主任,华中工学院陈耀奎副教授、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朱涵云助理研究员任副主任。会议由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王国治处长主持。  相似文献   

11.
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研制的DZR-Ⅱ型人卫激光测距仪是国家地震局重点科研项目。人卫仪研制组全体人员在国家地震局的关怀和支持下,经过六年多艰苦奋斗,于今年内研制成功。 国家地震局一九八五年十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五日在武汉召开了DZR-Ⅱ型人卫激光测距  相似文献   

12.
按国家地震局电话指示(85)震科字第065号文件精神,TCM-1型测温仪鉴定会与全国自记水管仪台站提高观测质量经验交流会在地震研究所的主持下,于1985年7月31日至8月5日在青岛市召开。国家地震局分析中心、东北监测中心、测量大队、兰州地震所,河北、内蒙、山西、辽宁、吉林、山东、江苏。湖南、福建、广西、云南、四川、陕西、上海、天津等省(市)地震局(办),地震研究所等20个单位,30个台站的代表出席了会议。武汉水院、湖北省计量局、国家局地震地质大队等九位特邀代表也到会讲学、指导,会议代表共57人。地震所邵占英付所长主持了会议。  相似文献   

13.
一九八一年五月十六日至二十日,国家地震局科研处在武汉召开了《中国活动构造典型卫星影象集》审定会和《1:20万唐山地震震害图》评审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国家地震局各有关直属单位和省(区)地震局的领导同志和代表,武汉测绘学院、湖北省测绘局、武汉地质学院、湖北省地质局、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  相似文献   

14.
一九八二年二月四日至七日,国家地震局在武汉召开自记水管倾斜仪技术鉴定会。会上对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研制的FSQ—型浮子水管倾斜仪、浙江省地震局和杭州自动化仪器厂研制的WSQ—1型电涡流自记水管倾斜仪、国家地震局地震地质大队研制的ZQ型自记水管倾斜仪进行了技术鉴定。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二十多个单位的六十余名代表,其中有三种仪器的研制人员,有国家地震局自记水管倾斜仪测  相似文献   

15.
李辉 ,四川人 ,1 982年毕业于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 ,同年 9月考入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攻读硕士研究生 ,1 985年毕业。毕业后留在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重力与固体潮研究室工作至今。 1 993年 1 0月作为访问学者被派往日本京都大学访问进修学习。 1 996年被遴选为国家地震局跨世纪人才培养对象。 1 999年获湖北省中青年突出贡献专家称号。现为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学位委员会委员 ,中国地震学会地壳形变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湖北省地球物理学会理事、科学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 ,湖北省测绘学会大地测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相似文献   

16.
我国及邻区是世界上大陆内发生 8级大震最集中的地区 ,仅 2 0世纪以来 ,我国就发生 MS≥ 8级大震 9次 ,且活动间隔较短。 1 982年 1 1月 ,在国家地震局的支持下 ,由兰州地震研究所和宁夏地震局联合在银川召开了“中国 8级大震学术讨论会”,讨论了我国 8级大震的初步研究结果、今后研究的学术思路和工作方向。此后的十几年来 ,我国在 8级大震的研究方面已有了可喜的进展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为了进一步加强8级大震的研究 ,推进我国防震减灾事业的发展 ,由中国地震学会发起 ,与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甘肃省地震学会共同组织和举办…  相似文献   

17.
SSY—Ⅱ型石英伸缩仪是国家地震局下达的地震观测技术与仪器研制的重点项目,于一九八○年三月国家地震局在上海召开的方案论证会,其主要技术指标被认可后,由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负责研制的。本仪器的主要技术参数为:仪器的相对灵敏度为10~(-9)量级,零漂率小于10~(-8)/天量级并呈线性,可见摸拟传输等。 一九八三年十一月二日至五日在武昌召开SSY—Ⅱ型石英伸缩仪技术鉴定会。国家地震局科技鉴测司  相似文献   

18.
由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中国地质学会、中国煤田地质局和北京石油学会共同承办的第二届全国岩相古地理学术会议于1990年4月17日至21日在江苏省徐州市召开。来自煤炭系统、地矿系统、石油系统、中国科学院、国家教委、冶金系统、化工系统及国家地震局系统等共221位代表参加了会议。其中人数较多的为中青年地质工作者,也有老  相似文献   

19.
1982年4月6日至8日,国家地震局科研处在武昌召开了由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编绘的《1976年唐山地震震害图(1:20万)》审定会。参加会议的有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所,河北省地理所、河北省测绘局、湖北省测绘局、武汉测绘学院及其国家地震局直属的有关单位等共二十个单位。代表共26人。 会议听取了地震研究所作的编图报告,同时介绍了1981年5月初审会议的评审意见,并对首次会议所  相似文献   

20.
1985年3月25—26日,国家地震局领导来武汉在地震研究所主持召开了重力和激光实验室验收会,参加会议的有国家地震局付局长高文学、科技司司长陈鑫连、湖北省科委付主任崔建瑞和来自武汉大学、华中工学院、武汉测绘学院等全国各地的同行专家以及本系统内的科技人员近五十名代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