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本文是根据“康滇地轴”的地壳演化历史和铀的地球化学特性来探讨“康滇地轴”的铀成矿环境,认为“康滇地轴”既有有利于铀成矿的地质环境和条件,又有不利的因素,因此,应加强基础地质研究,以各种成矿理论为指导选择有利地段,对“康滇地轴”进行第2轮找矿。  相似文献   

2.
史清琴 《云南地质》1993,12(1):136-138
云南境内赋存于前寒武系中的铜矿资源丰富,开采历史悠久;据地质情况分析,至今仍具有广阔的找矿前景。 (一)资源现状我省前寒武系铜矿高度集中在“康滇地轴”区,已探明的储量占全省已探明铜储量的67.58%。我省三大铜矿均产于此区内;发现的中型铜矿床占全省中型铜矿床总数的三分之康滇地轴区昆阳群中的受变质沉积型铜矿床(东川式铜矿),已探明的储量占全省已探明铜储量的43.01%;大红山群中受变质火山岩型铜矿床(大红山式铜铁矿)已探明的储量  相似文献   

3.
再论建立康滇地轴区中晚元古代层型剖面问题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李希 《云南地质》1999,18(1):89-91
在《建立康滇地轴区中—晚元古代层型剖面的雏议》一文(《云南地质》,1993)中,笔者根据国内外对元古宙年代地层单位的划分方案,结合康滇地轴区中元古代和晚元古代的昆阳群(会理群,不含河口组)及震旦系发育完好,顶底齐全,沉积旋回和地质事件明显,叠层石、微...  相似文献   

4.
一、地质情况康滇地轴东缘铁矿点分布很多,沿地轴和昆明凹陷带所伴生的南北向二级大断裂,为康滇地轴昆阳系中控制成矿分布的主要构造。铁矿均生存在二级大断裂所伴生的羽毛状断裂带中。  相似文献   

5.
李余华 《云南地质》1998,17(1):81-85
康滇地轴南段构造-岩浆活动与铀矿化关系探讨李余华(核工业西南地质局二○九大队)1前言近年来,云南前寒武系地质工作取得了许多新成就,特别是对康滇地轴的研究更为引人注目,在放射性地质、同位素地球化学、地质年代学和地壳演化等领域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通过近几...  相似文献   

6.
关于“康滇地轴”是否存在以及它具有什么地质构造特性的问题,自1957年地质部地质研究所康滇队在会理一带发现寒武纪及奥陶纪地层以来,就成为一个很有趣的问题。盛莘夫首先提出了“康滇地轴”并不存在的看法,这一看法得到了某些地质人员的支持。郭文魁认为这里是在加里东运动之后才隆起为地轴的。张文佑认为它不是地轴,而是台背斜。喻德渊称之为陆隆带。真是各说纷纭,难得定论。显然这个问题的  相似文献   

7.
四川会理拉拉地区位于金沙江东岸,向东抵会理通安、会东、云南东川,向南达云南姜驿、元谋,同属川滇南北带中段与南岭东西带西延复合部位。 本区广泛出露一套元古界浅变质岩系,云南称为昆阳群、四川称为会理群,组成黄汲清先生所称“康滇地轴”中段基底岩系的一部分。 根据四川省地质局一区测队会理幅的报告与川地403队多年来的工作成果,结合我们74年来在黎溪、拉拉、毛姑坝及通安地区实地工作累积的资料,我们认为金沙江南北两侧昆阳群与会理群完全可以对比,属同一套地层(1、3、4)。会理地区元古界浅变质岩系的地层层序由新到老为:  相似文献   

8.
新平大红山—元江撮科铜铁多金属成矿带位于康滇地轴南端西缘,介于红河深断裂与绿汁江深断裂所夹持的滇中台坳内,处于南北向、北西向与东西向三组构造线的交汇复合地带,系云南山字型前弧西翼与哀牢山构造带的交接部位。其西南则为青藏构造域的西南三江褶皱系,是一个经过长期构造演化和多期构造叠加的构造  相似文献   

9.
由西南地勘局主持召开的《康滇地轴铀矿远景评价研讨会》,于1991年10月15日至21日在昆明市举行。为期7天的研讨会,紧紧围绕“如何突破地轴”这个主题展开了探讨,总结、交流了三十多年来地质科研成果。主要探讨了康滇地轴地壳演化与铀成矿的关系;阐述了地轴元古界地层地球物理场、地球化学场特征与铀矿化的关系;断裂构造与铀矿化的关系;地轴元古宙铀矿化类型及其成矿远景探讨,在探讨分析并肯定了康滇地轴具备铀成矿基本条件和具备有  相似文献   

10.
寄希望于康滇地轴——康滇地轴铀矿远景评价研讨会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滇地轴铀矿勘查已有30余年,尚未发现矿床。自从世界上古老地台元古宇相继发现大型、超大型铀矿以来,康滇地轴元古宇也自然成为人们关注的目标之一。康滇地轴铀矿远景评价研讨会是西南地勘局为打开西南铀矿找矿局面进行重点突破的一次有意义的学术活动。据了解,我铀矿地质系统为扩大找矿领域,选择突破口——靶区,许多单位在近几年将召开一系列类似的论证会、研讨会、远景评价会。为及时交流这方面的经验,编辑部特地组织了这次报道,谨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近年来在康滇地轴研究工作中所获得的铀矿(化)点同位素年龄资料,将康滇地轴的铀矿化时代划分为晋宁、澄江、海西、印支、燕山五个时期,同时对铀矿化时代与构造岩浆活动的关系,以及对康滇地轴铀的有利成矿时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正>云南牟定戌街位于康滇地轴南段。康滇地轴在新元古代岩浆活动频繁,形成了大量的混合岩、中酸性侵入岩和火山岩。在牟定地区广泛出露的戌街杂岩体(混合花岗岩)被前人认为是元古代TTG组合的一部分。在戌街水桥村附近大面积出露普登组地层有较丰富的混合花岗岩。前人认为:元谋部分地区见到的片麻岩内有大量的花岗岩脉。康滇地轴处于扬子地台西缘的一部分,因此研究牟定戌街地区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对于扬子地台西缘的结晶基地和戌街地区矿化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康滇构造带的古板块历史演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本文所指康滇构造带的范畴,包括北起四川省康定,南抵云南省元江,纵贯川滇两省,南北绵延七百多公里,东西两侧以甘洛—小江和箐河—程海深断裂为界限,带宽数十至两百余公里的南北向构造组合体。这是中国大地上一条构造形象醒目和矿产资源丰富的重要构造成矿带。 康滇构造带的大地构造属性众说纷纭。黄汲清称之“康滇地轴”’;张文佑谓之“康滇台背斜”;李四光划归“川滇经向构造带”;陈国达划属“川滇地洼系”。 近年来,我们运用板块构造学说,重新考查了这条构造带上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地质事件,提出了在中元古代时期,它是西边一古洋板块与川中微大陆接合带上的古岛弧带,其古板块边界类型同现代西太平洋的弧沟体系相似。经晋宁造山运动,康滇弧沟系褶皱成山而转  相似文献   

14.
<正>云南博卡金矿位于云南省东川区西北部,矿体产于"康滇地轴"云南段北段远古界昆阳群中的变质岩石系中(郝珺等,2009)。云南博卡金矿金属矿区处于金沙江与小江之间的夹持带,位于扬子陆块西边缘、德钦—孟连二叠纪火山岩带东侧。矿区内出露中元古界昆阳群浅变质岩系,外围则覆盖着震旦纪及古、中生代地层。昆阳群分布有美党组、因民组、落雪组。美党组分布于矿区东部,主要岩性为浅灰色板岩,局部夹白  相似文献   

15.
笔者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对康滇古陆铅锌矿成矿地质条件的分析,提出包括地轴西缘地区在内的整个康滇古陆可划分三个铅锌成矿带。习称的“东部铅锌成矿带”实为两个各具不同成矿特点的成矿带。论述了西部成矿带的存在。分别指出了三个带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6.
杨国相 《地质论评》1985,31(1):56-64
本文论述的康滇地轴云南段,其范围是北以金沙江为界,南至红河断裂,东以小江断裂为界,西至绿汁江断裂,面积为51,200平方公里。笔者在参与康滇地轴锡、钨四级区划工作中,整理和研究了前人资料,对花岗岩及锡、钨矿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队在康滇地轴北段东缘的南北两区,开展1∶50000的分散流普查找矿工作(采样  相似文献   

18.
康滇地轴元古代重大地质事件与拉拉IOCG矿床成矿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关IOCG最新研究成果建议,将IOCG矿床限定于资源量大于1 Mt的大型/超大型矿床。对世界上已知的大型/超大型IOCG矿床的成矿背景和成矿作用进行分析对比,发现前寒纪大型/超大型IOCG矿床均位于前寒纪超大陆的边缘、形成于非造山期,与壳幔相互作用有关,与板底垫托、地幔柱等相关的重大地质事件关系密切。通过对康滇地轴元古代地质体岩石/矿物的同位素年龄数据分析研究,同时对拉拉IOCG矿床成矿特征及同位素测龄分析,认为扬子地台西缘康滇地轴存在早元古代早期(2 486~1 884 Ma BP)古陆壳,是Kenorland超大陆的一部分。在中元古代发育了康滇陆缘裂谷(1 725~1 466 Ma BP),与Columbia超大陆非造山期同时。新元古代的晋宁运动使该裂谷产物变质,及形成康定杂岩,成为康滇地轴的上层结晶基底(1 100~721 Ma BP)。其是Rodinia超大陆的拼贴与裂解事件的响应。拉拉矿床具有2期成矿作用。第一期火山喷发成矿期(1 712~1 680 Ma BP),是康滇裂谷事件的产物。第二期变质热液成矿期主成矿阶段(1 000~900Ma BP),是Rodinia超大陆的拼贴作用的响应。康滇地轴元代地层中具有形成IOCG矿床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19.
曾忻耕  杨本锦 《地质论评》1965,23(5):404-406
四川西南部,康滇地轴中段东缘,铅锌矿床的成因历来存在着不同认识,现将笔者收集到的一些资料,就几个问题进行讨论。一、关于“隐伏花岗岩”问题康滇地轴中段东缘发育着震旦系、寒武系、奥  相似文献   

20.
我省位于祖国西南,正跨居我国东部和西部不同特征的地质构造区的分野的重要位置。以龙门山——“康滇地轴”一线以东的盆地地区为地台区,以西的高山高原区为地槽区。因之,我省不仅幅员辽阔,而且地质构造复杂多样,为各种矿产的形成和富集构成良好条件,也是研究我国地质构造的一个关键性地区,故早为国内地质工作者所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