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以溪洛渡水利枢纽为例,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坝区控水的层间和层内错动面的透水性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可以作为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肖坚  胡吉明 《水文》2007,27(6):59-60,64
本文从调度目标函数、约束条件及水量平衡入手对感潮枢纽调度模型进行了探讨,并给出了以福建省九龙江北溪枢纽背景的调度模型的建立和求解过程,为进一步研究感潮水利枢纽的调度提供了一个模型实例。  相似文献   

3.
《地下水》2020,(3)
英尔引水枢纽作为新疆重要的水利枢纽,在对枢纽工程场址区的长系列径流资料的可靠性、一致性和代表性分析的基础上,采用频率计算法和长短系列订正法两种方法推算英尔引水枢纽设计年径流量,并对计算成果的合理性进行分析,结果可知:已收集的长系列径流资料均为实测资料,径流系列资料可靠性、一致性和代表性符合要求。从两种方法计算结果分析可见,用实测资料还原后的年径流系列进行频率计算的结果比较合适,可以作为最终的设计年径流量。  相似文献   

4.
金沙江溪洛渡水电站环境水文地质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溪洛渡水电站是我国西南地区的一座大型水电站,其规模仅次于三峡水利枢纽规模,在分析坝区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从温度场,同位素,水化学场以及岩体地下水动力条件等多角度解释了溪洛渡水电站坝区两岸地下水埋深水,局部温度和局部承压等异常现象,通过分析认为,坝址区水文地质工程条件良好,岩体透水性较弱,无水的控水构造,坝区不存在危害性的渗漏问题,坝基及两岸谷坡均有相对抗水介质存在。  相似文献   

5.
我院与湖北省地矿局自1996年3月1日正式签订合作协议以来,双方共同努力,为促进地质工作的发展和振兴教育事业,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广泛合作.1.开展科技协作.矿产系与湖北省第八地质队合作进行鄂西北红石类地区金银矿研究;矿产系与鄂东北地质队合作进行大别山地区的金矿类型和找矿远景的探讨;探工系与湖北省第三地质队共同研究在工程钻进中废泥浆的处理问题.2.共同承包生产任务.地质系与湖北省地矿局共同承担襄樊幅1:20万区域地质填图;水文系与湖北省地矿局共同进行无损法测桩试验.  相似文献   

6.
为更好的探究聚类分析在地下水环境评价中的应用,结合重庆市藻渡水库工程,采用系统聚类法分析了水库枢纽和库区位置的地下水监测点与周围煤矿污染源之间的相互关系,运用灰色聚类法和改进的灰色聚类法对地下水监测点进行综合评价,并分析了两种方法的优缺点。最终将17个地下水监测点划分为未超标天然地下水和受煤矿开采污染的地下水两大类,分析了污染物来源并评价了污染程度,为藻渡水库工程的地下水污染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随着我国大规模水利建设事业的发展,解放十年来,各大水系如淮河、海河、辽河、黄河、长江及珠江等流域均进行了综合开发的流域规划。在某些重点水利枢纽地区进行了详细的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如官厅、佛子岭、大伙房、响供甸、铜官、丹江口及三门峡等大型水利枢纽均已建成或正在施工中,伟大的、超巨型的长江三峡枢纽也正在积极进行初步设计阶段的勘察工作近两年来在工农业大跃进声中,群众  相似文献   

8.
石卫  董永超  范军锋  张航泊 《地下水》2013,(1):150-151,160
大坪隧道地处秦岭南麓中山区,为引汉济渭工程中三河口水利枢纽至黄金峡水电枢纽控制性工程之一,地层及构造较为复杂,通过水文地质综合调查方法,分析隧址区水文地质条件,采用地下水径流模数法及地下水动力学法对隧道涌水量进行预测计算,预测结果表明隧道较大涌水点主要集中在断裂构造密集带及灰岩溶隙发育区段,进而为隧道施工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长江干流是我国水运的大动脉,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保证长江顺利通航是葛洲坝水利枢纽的重要任务之一。但在枢纽上游约2.3公里的南津关河段,在天然情况下,河床十分复杂,包括急弯,扩宽、河床倒坡,两岸山咀挑流……等各种形态,引起水流急变的因素如此集中,以致剪刀水、夹堰水(顺流与逆流接壤处之水流)、回流、泡水、漩(涡)水……等大尺度的紊动流态比比皆是。而此河段紧接葛洲坝水利枢纽,处于大江,三江两航道上口门,称为枢纽航道的“咽喉”,见图1。“咽喉”处出现上述各种流态,可使上下航行船支“打张”(上行船支行至山咀或矶头挑流处,船体前后因受不同流速流向的作用,使船支横出,冲向江心)、“打抢”(下行船支前舷侧为横流或回流冲击而失正路  相似文献   

10.
葛洲坝工程截流中的水文测验及水力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葛洲坝工程是在长江干流上修建的第一个水利枢纽,是三峡枢纽的组成部分.长江出南津关以后,由高山峡谷河段进入丘陵宽谷河段,江面由300米展宽至2200米.葛洲坝、西坝两个小岛,自右至左把长江分割为大江、二江、三江.葛洲坝工程是低水头径流电站,装机容量271.5万千瓦,年发电量141亿度,水库建成后  相似文献   

11.
针对拟建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对地下水影响问题,选择赣江三角洲为代表区,采用资料收集、野外调查、统计分析和数值模拟等方法进行研究。依据地质钻探资料、地下水与河流动态关系、区域数字高程模型,结合鄱阳湖历史形成与演化过程确定研究区边界条件,运用GMS模拟软件建立了研究区地下水三维运动模型。依据推荐的枢纽调度方案,利用数值模型计算枢纽运行后对地下水运动影响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枯水年份影响大,距离河流、坝址近的地方影响大,反之亦然。影响幅度范围0~2m,地下水径流交替因此减弱,丰水年份土壤潜育化面积增加9.3%。  相似文献   

12.
皂市水利枢纽右岸人工边坡最高达到110~140m,边坡稳定性及其对施工期和运行期的安全影响是枢纽工程的主要地质问题之一.针对边坡岩性组合、岩体力学特征、地层结构和结构面发育特征,提出了边坡工程地质分区以及各区的边坡变形和失稳模式,进而评价了边坡各部位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喀什河水电站工程区构造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对某大型水电枢纽工程场址的构造稳定性条件进行了研究, 详细分析了区域地质构造背景、断层活动性、构造应力场特征以及地震活动性等问题.分析可知候选水电站坝址处于地壳构造活跃区内的一个相对稳定的地块, 断层活动性较弱, 区域构造地质作用相对较弱, 完全可以通过工程措施予以控制, 适宜于开展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湖北省襄-十高速公路襄樊至武当山段为例,提出了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范围、评估重点的确定方法,就地质灾害危险性的涵义展开讨论并给出了明确定义。结合工程实践,对现状评估、预测评估与综合评估的要点、方法展开论述,提出高速公路地质灾害危险性等级划分标准,同时提出以防灾工程投入比大小评估建设用地土地适宜性的量化指标,并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5.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彬州地区作为近年来中侏罗统直罗组砂岩型铀矿勘查的重点区域,对其铀储层粒度特征与古水动力意义的研究可为该地区铀成矿沉积条件、成矿机理分析提供重要依据。文章以覆盖全区的310个钻孔为基础,通过统计学原理,对中侏罗统直罗组下段铀储层砂体厚度进行统计并绘图,通过采集铀储层粒度样品33件,研究其相应的C-M图、累积概率曲线图、频率直方图、粒度参数散点图,结合该区中侏罗统直罗组下段沉积相特征,明确研究区铀储层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铀储层沉积环境和古水动力条件。结果表明:研究区存在水口-胡家河近南北向铀储层砂体和景家河东西向铀储层砂体,其中水口-胡家河铀储层砂体可细分为水口-鸭河湾、朱家山-鸭河湾两部分,皆从南东向北西方向延伸。从样品分析得出直罗组下段铀储层具有较典型的辫状河沉积体系特征,且水口-胡家河铀储层砂体具有靠近物源、水流能量较高的特点,铀储层砂体沉积期水口-胡家河水动力自南向北逐渐有减弱趋势,景家河地段水动力自西向东逐渐有减弱趋势,水口-胡家河水动力条件整体较景家河偏低,证明水口-胡家河地区辫状河自南向北汇入景家河地区主河道。  相似文献   

16.
山西中条山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铜成矿带,发育铜矿峪斑岩型铜矿和“胡(家峪) 篦(子沟)”型铜矿。本文对铜矿峪铜矿的黄铁矿和黄铜矿、胡家峪铜矿的黄铁矿开展了流体包裹体中的He、Ar同位素组成研究。铜矿峪黄铁矿、黄铜矿流体包裹体中的 4 He含量为46. 23×10 -8 ~1195. 75×10 -8 cm 3 STP/g, 3 He/ 4 He比值为0. 01~0. 06Ra, 40 Ar含量为1. 69×10 -8 ~74. 11×10 -8 cm 3 STP/g; 40 Ar/ 36 Ar为407~2327. 8。胡家峪黄铁矿流体包裹体中 4 He含量为314. 06×10 -8 ~3815. 87×10 -8 cm 3 STP/g; 3 He/ 4 He为0. 003~0. 014Ra , 40 Ar含量为25. 62×10 -8 ~761. 51×10 -8 cm 3 STP/g; 40 Ar/ 36 Ar 值为936. 1~4108. 6。中条山地区铜矿床 3 He/ 4 He值明显指示壳源He特征,铜矿峪、胡家峪样品中幔源He的含量介于0~0. 56%之间,幔源He对成矿的贡献可忽略不计。在成矿流体的 40 Ar/ 36 Ar- 3 He/ 4 He和 40 Ar*/ 4 He 3 He/ 4 He关系图解中所有样品均投点于壳源流体区域,显示Ar为地壳来源。因此,中条山地区大规模成矿作用以壳源流体成矿为主,并未发现幔源流体参与成矿的踪迹。  相似文献   

17.
对湖北省京山县吴岭水库枢纽工程中土坝剖面进行了有限元渗流计算,分析了大坝基础部位的残坡积土和强风化砂岩的强透水性以及下游排水体对于大坝渗流场的影响,指出现有坝体断面设计的不合理是导致大坝下游坡面散浸的原因,为大坝的工程处理提供了依据,也为今后土坝设计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8.
陕西宝鸡地区胡家山滑坡风险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综合分析国内外滑坡风险评价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对野外地质灾害的调查、对胡家山滑坡的勘查和岩土物理力学参数的测试分析,利用Geo-slope软件和经验方法对滑坡多级潜在滑面进行稳定性分析、影响范围预测和失稳概率分析,开展了对滑坡在天然状态、10年一遇降雨和50年一遇降雨3种工况条件下的危险性、承灾体易损性分析等,完成了胡家山滑坡风险性评价,探讨了单体滑坡风险评价的技术方法与流程。根据评价结果,胡家山滑坡财产最大风险为113.71万元/年,人口最大风险为0.0648人/年,其人口风险超过了社会可容许的风险标准。因此,应采取加强监测、搬迁避让、适当工程治理等方法进行风险控制,以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地下水》2021,(1)
宝鸡峡98 km塬边渠道是关中地区的重大水利枢纽工程,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该渠道建成通水已达5 0a,存在塬边局部边坡崩塌、溜滑和冲刷现象,也可发生渠道因渗漏引起的滑坡现象,急需对渠道两侧边坡的稳定性进行评估。本文以宝鸡峡98 km塬边渠道k91+900 m处典型黄土高边坡为研究对象,利用有限元Geostudio 2018岩土专业软件,模拟黄土高边坡在正常运行、渠道发生渗漏、发生地震3种工况下边坡发生滑坡失稳破坏的特性,并得到相应的安全系数,为该段边坡稳定性评判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中西部发育大量的叠合盆地,中深层纵向上形成了隆起、凹陷、正向叠加(古隆起)、负向叠加(凹陷或洼陷)、跷跷板式等叠加样式.它们对于油气的富集与保存有着不同的作用.跷跷板式叠加作用是盆地边缘最为常见的叠加样式.分析表明,在盆地垂向调整、改造过程中构造枢纽带是必然产物,是调整范围的一部分,是新的构造圈闭区范围.向盆地区也存在调整区,地层产状变缓,但方向没有改变.构造枢纽带后方,下部层位产状发生极性变化.构造枢纽带位置在地质历史是变化的.随着造山带向盆地的推进,枢纽带有不断向盆内推进的趋势,形成继承型、新生和反转型(废弃)3种类型的构造枢纽带.其中晚期继承型最有利油气的富集保存;晚期新生构造枢纽带有利油气聚集;反转型(废弃)构造枢纽带不利于油气的保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