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1 毫秒
1.
美、日、韩动漫产业发展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动漫产业已发展成庞大产业集群和消费市场,全球形成了美、日、韩三足鼎立的动漫市场格局。我国动漫产业方兴未艾,有关省市积极发展这一新兴产业,但产业规模小,产业链结构不合理,市场化运作不规范,专业人才短缺,明显落后于美、日、韩等国。本文基于我国比较优势,提出旨在发展和提升动漫产业竞争力的若干见解。首先是弘扬传统文化,塑造深入人心的动漫形象;其次,重视动漫产业链中上游产品的设计和原创,着力开发动漫产业链中相关的衍生产品,进一步优化产业链;第三,寻求适合本国动漫发展产业模式和创建和谐、良性的产业竞争内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2.
东京动漫产业空间集聚与企业区位选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伴随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日本动漫作为通俗艺术、大众文化,已经突破了民族、国家和语言的障碍,为世界广泛接受.日本有"动漫王国"之称,东京因集中了日本78.8%的动漫企业被称为"动漫之都".东京动漫产业高度集中的地理现象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从日本动漫产业集聚的空间转移、内涵特征与组织结构,东京动漫产业集聚的空间优化以及动漫企业区位选择,试图论证东京动漫产业集聚具有历史性、地理接近性、民族文化根植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罗颖 《地理教学》2014,(12):51-52
动漫产业—21世纪的朝阳产业近年发展迅猛并日趋国际化,英语作为重要的交流工具在动漫产业中彰显重要。本文通过分析高职动漫英语教学现状和动漫专业对英语的需求,提出对高职动漫英语教学改革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桂东经济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生态旅游业已现雏形。猪一沼一果的生态农业模式已得到广泛推广,绿色农业和观光农业等生态农业模式也已在部分地区得到发展;区域内的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制糖)示范园是我国第一个生态工业示范园;以国家森林公园为主的生态旅游已成为某些地区旅游业的亮点。但不可否认的是,桂东经济区产业生态化仍处于起步阶段。文章在对国内外产业生态化发展趋势和桂东经济区产业生态化典型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该区产业生态化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5.
泉州市蔬菜产业发展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蔬菜是必不可少的日常食品,蔬菜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蔬菜生产国和消费国,蔬菜产品不仅能够满足国内需求,而且出口量位居世界第一。优化蔬菜产业的发展对充分发挥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优势,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和保障城市供应意义十分重要。本文在总结国内外蔬菜产业发展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探讨泉州市蔬菜产业的发展思路。分析了泉州市蔬菜产业发展的基本特点,挖掘了蔬菜产业的发展模式和促进蔬菜产业稳健的发展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6.
环境管制影响下的佛山市陶瓷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静  魏成 《热带地理》2011,31(3):304-309,315
环境管制开始成为影响产业集群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现有文献都是从环境管制对企业区位变化、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建立生态工业园等方面来研究,鲜有研究其对产业集群整体发展模式的影响.本文以佛山市陶瓷产业集群为研究案例,通过深入的调查分析发现,在当地政府严格的环境管制措施下,陶瓷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主要发生三方面的转变:①以清洁生产...  相似文献   

7.
区域旅游产业创新发展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进入新世纪,我国旅游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持续不断高涨的旅游开发浪潮极大地推动了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旅游资源承受着巨大压力,现有旅游发展模式受到巨大的冲击。如何保持区域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旅游研究理论界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文章通过对我国现阶段旅游产业发展特征和社会发展需求之间若干关系和问题的分析,试图探索实现区域旅游业创新发展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陆玉麒  董平 《地理研究》2004,23(4):521-529
本文通过双核结构模式与点~轴系统理论的有机融合 ,有效地解决了我国主要产业轴线的空间定位问题 ,据此测算并较为深入地分析了 1990 - 2 0 0 0年主要产业轴线的发展状况。并在从理论层面上廓清了双核结构模式与点 -轴系统理论的内在逻辑联系的基础上 ,对我国主要产业轴线的未来演化作了进一步的分析。研究表明 ,双核结构模式可以深化现有的T型开发模式 ,是我国沿海和沿江开发走向深化、空间范围拓展的有效的理论工具。从未来演化趋势看 ,沿海和沿江将一直是我国未来较长时期内的一级轴线 ;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 3个沿海区域增长极继续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 ,以武汉为核心的汉三角区域增长极将从我国中部崛起 ,成为我国第 4个区域增长极。  相似文献   

9.
我国高技术产业的问题和主要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阐述了高技术产业的划分和基本特点基础上 ;重点分析了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最后提出发展我国高技术产业的五项对策 :1追求高技术产业的范围效益 ,2通过税收等金融政策引导高技术产业调整 ,3发展高技术产业的三螺旋模式 ,4投资多元化 ,5完善风险投资机制。  相似文献   

10.
沈洪健 《地理教学》2011,(5):42-43,32
第Ⅰ卷(选择题共44分)本卷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动漫产业是指以"创意"为核心,以动画、漫画为表现形式,包含动漫图书、报刊、电影、电视、音像  相似文献   

11.
中国城市动画产业时空格局及其成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渠爱雪  孟召宜  杜霖  冯立娅  谢梦  何昭辉 《地理科学》2018,38(12):1961-1969
以动画产品为研究对象,利用国家广电总局官方统计数据与新媒体网络数据,对中国城市动画产业发展的时空格局及其成因进行了分析与探讨。首先,从产业规模、产品质量、产品集中度3方面构建动画产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三角模型法与GIS技术分析中国城市动画产业时空格局,发现:中国动画城市不断增多、发展范围梯度扩散,动画城市多数处于萌芽阶段、整体发展水平较低,动画城市之间差距较大、“二元三核”格局逐渐形成,四大板块差距明显、东中西梯度发展;其次,运用主成分分析和相关分析方法,探讨中国动画产业空间格局成因,结果表明生活质量、包容度、创新精神等内生条件是中国城市动画产业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文化资源、政策支持等外在条件也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2.
快速城市化地区农村产业发展相对活跃,传统的以第一产业为主研究评价农村产业的方法已经不能完全适用,构建一套适合农村三次产业综合发展的评价体系极其有必要。以广州为例,在建立农村产业用地分类体系的基础上,从产业集聚程度、景观格局和经济发展水平三方面构建农村产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熵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并计算综合得分。研究结果表明:非农产业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快速城市化地区农村产业综合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农村产业已经趋于非农化、多元化;在非农产业的作用下,农村产业综合发展水平在空间上呈现出明显的由区域核心向边缘递减的圈层结构,区位作用凸显。  相似文献   

13.
中国石化工业发展和区位变迁轨迹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文忠  董科国  田山川 《地理研究》2009,28(5):1378-1388
本文回顾了中国石化工业的发展历程以及各阶段的特征。目前,中国石化工业正在向规模大型化、布局集中化、炼化一体化、生产园区化方向发展。其次,本文分析了中国石化工业的空间分布格局。总体来看,中国石化工业的空间格局呈现出"东西强、中部弱","北方强、南方弱","沿海强、内地弱"的分布特征;辽中南、京津冀和沪宁杭等八大石化产业基地已成为支撑中国石化工业发展的基础。最后,本文分别从宏观、中观以及微观尺度等视角,探讨中国石化工业在大区域层面空间布局的演化趋势,石化企业的临港布局指向以及向专业园区集聚的区位选择特征。通过以上分析,对中国石化产业在宏观空间上的合理布局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中国钢铁工业空间格局的演化及影响机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钢铁工业作为基础性原材料工业,对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有巨大的支撑作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会反作用于钢铁工业,促进其持续发展。由于中国不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不同,钢铁工业的空间格局因而呈现出分异。通过计算1985-2006年的钢产量的变异系数,探讨中国钢铁工业空间格局由集中转向扩散然后再次集聚的演化特征。20世纪70年代-80年代早期,中国钢铁工业主要集聚于辽宁、上海和湖北等少数省市;1985-2002年间,中国钢铁工业的空间分布逐渐向华北和华东地区扩散,钢铁工业的非均衡化发展态势有所缓和;2002年以后,这一空间格局逆转为向沿海地区特别是长三角和环渤海两大经济区集聚,中国钢铁工业的非均衡化发展态势再次加剧。其次,通过考察钢铁工业的产业集中度,在企业视角下考察中国钢铁工业空间格局的演化。最后,探讨了引导中国钢铁工业空间格局演化的影响机制,分析了市场需求、投资、原材料以及企业发展战略等因素在这一演化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国产业空间格局演化与空间转型发展态势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赵璐 《地理科学》2021,41(3):387-396
基于城市层面三次产业的产值数据,应用空间统计标准差椭圆方法全面分析了2003—2016年中国产业空间格局演化特征与转型发展态势。研究发现,2003—2016年中国三次产业空间中心均向内陆方向移动,且第二产业空间移动距离最大;第一产业空间离散化发展,空间聚集度减小;第二产业正在加快由沿海向内陆地区空间集中化聚集发展,空间聚集度增大且高于第三产业;第三产业正加快在沿海地区空间集中化聚集发展,空间聚集度不断增大;目前第二、第三产业均呈现出东西方向上空间扩张、南北方向上空间收缩发展态势,共同影响着全国经济产业的空间发展与转型。面向新时代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的战略要求,建议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成渝地区等第二、第三产业均聚集发展的区域围绕已有制造业集群加快培育高端服务业集群,通过产业集群组织的枢纽作用大力推进制造业和服务业网络化协同发展,加快创造竞争新优势,促进经济增长空间从沿海向沿江内陆拓展。  相似文献   

16.
The development of a definition and classification scheme for cartographic animation is now warranted, since focus on the visualization method increased during the 1990s. This article offers a comprehensive definition of animation, distinguishing between animation, slide shows, multimedia, and hypermedia. In addition, a classification system identifies and offers specific characteristics for four different methods or types of cartographic animation: time, areal, thematic, and process.  相似文献   

17.
结合计算判断法和经验对比法,构建了葡萄酒产业生命周期模型,从产业规模、产业市场结构、技术进步与效率以及政府角色四个维度出发,对中国葡萄酒产业发展阶段进行综合评判。应用皮尔生长曲线测算了中国葡萄酒产业各阶段演进时间、产业发展规模与速度以及产业峰值。结果表明,中国葡萄酒产业正处于成长期早期阶段,并在产品研发、产品市场消费结构、技术创新、产业组织提升等方面正进入一个重大的调整与升级时期。2013年和2019年分别为中国葡萄酒产业发展的"起飞点"与"飞跃点"。2026年开始中国葡萄酒产业将进入成熟期,届时产值将达到1 216.598×108元,并不断趋于产业饱和值1 541.949×108元,未来产业发展空间巨大。本研究对制订与产业生命周期阶段相吻合的政策,以实现产业的长期动态协调与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新疆区域工业发展水平与结构初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7,他引:5  
经过建国后50余年的建设和发展,工业已经成为新疆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力量。近10年来,新疆工业的整体水平提高很快,但与同时期全国工业的发展水平相比较,却仍然有一定差距。分析表明,这种差距还在进一步扩大。本文拟从新疆工业的发展现状出发,运用工业化发展阶段评判、区域差异和产业结构分析等理论和方法,分别从时空和结构的维度,对新疆的工业化发展水平和空问结构进行全面分析。在阐明新疆工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内部区域差异及其结构特点的基础上,试图揭示新疆工业在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并据此从不同层面,指出新疆工业的发展方向及其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9.
在阐明世界生物质能发展现状和趋势的基础上,从中国和福建省的资源现状分析和需求分析2方面,对福建省发展以生物能源为龙头的生物质产业群的资源与需求进行分析;根据福建省生物能源技术发展的现状,分析了福建省生物质工程产业发展的经济可行性;提出福建省生物能源产业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包括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重点考察的领域、重大产业化示范的可能区域和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