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1 毫秒
1.
由于满足人类生产生活的需求,人类对河道的开发利用使得河道水系变得纵横交错,在平原区的很多河道高程不断的变化,甚至河流流向变成了与原来相反;因此采用常规方法在利用DEM提取数字水系时就会产生断开或者假水系的情况.针对以上情况,本文建立了采用强可视化算法等方法进行DEM的处理及河系提取,具体为:首先在流域实际水系的基础上,提炼出可反映实际水系主要特征和过程的概化水系,其次对断开或不舍理处的DEM采用本文建立的强可视化算法进行分析,并采用缓冲区算法和双线性插值算法进行修改,最后对得到的DEM进行河系提取.运用以上方法,本文以天津市为倒进行了应用,并与传统算法和高程增量遮加方法提取的DEM水系相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更适合平原区数字水系的提取,并能得到与实际情况吻合的水系.  相似文献   

2.
多源、多时相与多尺度DEM的匹配是DEM(Digital Elevation Model)应用中的关键技术。对无空间参考的DEM进行匹配时,若特征点不足或匹配DEM之间的分辨率、地形特征等差异较大,已有的DEM匹配技术往往难以成功。为此,这里提出了基于矩形特征的模糊匹配方法。首先利用矩形特征构建了五种图像相似度指标BRFSI并统计分析了各个指标的分类性能;然后,使用Gentle AdaBoost算法对大量样本进行训练后,得到了用于判定"匹配"与"非匹配"的分类器;最后建立了进行DEM图像模糊匹配的匹配模型。经过四种典型数据验证,该方法很好地解决了无空间参考DEM匹配中特征点不足、DEM之间相似度较低的难点问题,为进一步的DEM精匹配提供了良好的初始条件。  相似文献   

3.
基于栅格DEM的多流向算法述评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基于栅格DEM的流向算法是数字地形分析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在分布式水文模型、土壤侵蚀等领域中,当需要获取与流向直接相关的水文参数(如汇流面积、地形指数等)的详细空间分布时,多流向算法(MFD)明显优于单流向算法(SFD)。根据所采用的水流分配策略,将现有MFD分为四类:(1)固定水流分配权重的MFD;(2)水流分配权重随汇流面积变化的MFD;(3)水流分配权重随局域地形特征变化的MFD;(4)基于局域形态单元的MFD。从模型合理性、算法复杂度和易用性、对DEM误差的敏感性等方面进行的分析表明,水流分配权重随局域地形特征变化的MFD优于其他三类MFD。目前对MFD采用人造DEM数据集的直接定量评价研究还十分不足,文章以一个例子来体现直接定量评价MFD的可行性及有效性,同时也定量反映出水流分配权重随局域地形特征变化的MFD具有更低的计算误差。目前通用的针对流向算法的DEM洼地平区预处理算法多针对SFD而设计,不适合MFD的实际应用,本文对适用于MFD的DEM预处理算法所应具有的特征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依据已有山东省第二次土地调查DOM和DEM数据,通过核线共线方程原理恢复生成大场景三维立体模型,然后进行架空送电线路路径优选、测量平断面图及外业采集交叉跨越和断面数据精确拟合等数据处理、进行三维漫游等,主要研究将测量标准4D数据应用到中架空送电工程勘测设计全过程中,该文通过工程实际应用,提出了应用方法及作业注意事项等。  相似文献   

5.
输电线路设计是输电线路建设的初始时刻,在输电线路设计中一些关键的要点直接关系输电线路建设的质量,并且对电力安全运行有着直接的影响。本研究以输电线路设计为切入点,重点对输电线路中线路路径选择、导线选择、杆塔选型、绝缘配合、防雷接地等环节进行了论述,希望对确保输电线路建设质量,实现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张书煌 《福建地质》2007,26(1):40-46
总结应用VirtuoZo NT、JX4C DPW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DPS)制作数字高程模型(DEM)和数字正射影像图(DOM)的经验,论述DEM和DOM生产过程主体技术线路及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分析如何提高DEM和DOM的精度方法,阐述DEM和DOM的质量控制环节,探讨特性划分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中国北方山区为试验研究区,对其大比例尺地形图进行了等高线矢量化,利用典型的3种内插算法分别建立DEM。然后采用数值精度指标结合显著性检验进行精度定量分析,并辅以视觉特征上能够体现插值质量的方法(地形属性可视化分析和等高线分析)对生成的DEM进行质量评价。结果表明,TIN方法生成的DEM精度最高,且晕渲图能够较好地反映山区的真实地形,由其回放的等高线与原始等高线吻合度高;相对高差越大,TIN插值较IDW插值的优越性越明显。  相似文献   

8.
唐新建  任伟中  王川婴  朱同林 《岩土力学》2006,27(12):2294-2298
以岩土工程边坡数值模拟仿真可视化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了数字高程模型(DEM)和样条函数。将非均匀B样条曲面拟合和准均匀B样条小波多尺度分解结合起来,实现多尺度DEM地形建模方法,设计了相应的算法。实验结果表明,其建模造型效果逼真,多尺度分辨率明显,是一种高效实用的建模方法。  相似文献   

9.
工程风险设计理念与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高风险隧道设计、评估的重点,并根据线路实例,介绍了抓好地质选线、线路设计的原则,提出规避、减轻、避免工程风险设计的理念和措施与建议,对建设世界一流客运专线设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Reference 3D是法国Spot立体卫星影像生成的DEM、ASTER DEM是高分辨率卫星成像设备—ASTER获取的立体影像生成的DEM,它们全球覆盖范围广、数据获取快、质量稳定。针对我国缺乏1:10000或1:5000基础地形资料的地区、难以获取资料的海外交通建设地区,本文探讨基于这两种DEM进行公路勘察设计。工程实践表明:Reference 3D相比ASTERDEM有着更高的精度,质量更加稳定可靠,可以满足公路勘察设计中规划、工可等阶段的需要,从而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外业周期,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11.
基于ICESat数据的南极冰盖DEM插值方法比较及精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极数字高程模型(DEM)是从事南极地学和环境变化研究的基础. 内插是建立数字高程模型的重要技术点, 插值方法有多种, 根据不同的适用情况, 不同的插值方法各有优劣. 利用克里格、 距离反权、 三角网剖分、 最小曲率以及移动平均5种插值方法分别建立南极冰盖小范围区域的DEM, 通过抽取部分观测数据作为验证值对各插值方法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 克里格插值方法的可靠性最好, 稳定性最高. 然后, 利用克里格插值方法, 基于ICESat测高卫星的GLA12数据建立了南极冰盖的DEM. 由于南极大陆实测数据有限, 缺乏对DEM的检核. 为了分析所建DEM的可靠性, 利用中国南极内陆冰盖考察所采集的GPS实测数据, 对所建立的DEM进行了验证分析. 结果显示, DEM在坡度较缓的南极内陆冰盖区域精度较高, 符合度在3 m以内; 距离卫星轨道越近的区域精度越高, 可达到1 m 以内. 在坡度较大, 高程变化较为显著的区域如沿海地区, 精度较低, 差距最大的点超过40 m.  相似文献   

12.
在南岭高海拔山脉、植被茂密等地区开展地质调查难度大,人员和物资难以进入,因此需提前根据该区域的地形线性特征合理设计野外调查路线;此外地形线性特征可为区域构造运动信息的认知提供辅助知识.遥感技术以其宏观性、多尺度、多层次的特点成为地质研究和地质勘查的重要手段,然而在高植被覆盖区,常见的光学影像难以穿透植被,而微波雷达遥感则因为较好的植被穿透性,使得其应用成为可能.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雷达卫星Sentinel-1和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数据的地形线性特征提取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似然比边缘检测算法提取Sentinel-1影像中的边缘特征,然后对DEM进行线性特征增强以生成山体阴影影像,再利用Canny边缘检测算子提取DEM数据中的山脊线与山谷线等主要线性特征,以DEM提取出的特征线为中心建立缓冲区并与雷达影像的提取结果做相交处理,将得到的线性特征利用道格拉斯-普克算法进行局部直线拟合,最后得到研究区的地形线性特征.结果表明,该方法综合考虑了雷达影像的微观细节信息和DEM数据的宏观趋势信息,在保留主要线性地形特征的同时剔除了伪边缘和噪声点,提取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presents a coupled finite and discrete-element model (FEM and DEM) to simulate internal erosion. The model is based on ICY, an interface between COMSOL, an FEM engine, and YADE, a DEM code. With this model, smaller DEM subdomains are generated to simulate particle displacements at the grain scale. Particles in these small subdomains are subjected to buoyancy, gravity, drag and contact forces for short time steps (0.1 s). The DEM subdomains provide the macroscale (continuum) model with a particle flux distribution. Through a mass conservation equation, the flux distribution allows changes in porosity, hydraulic conductivity and hydraulic gradient to be evaluated for the same time steps at a larger, continuum scale. The updated hydraulic gradients from the continuum model provide the DEM subdomains with updated hydrodynamic forces based on a coarse-grid method. The number of particles in the DEM subdomains is also updated based on the new porosity distribution. The hierarchical multiscale model (HMM) was validated with the simulation of suffusion. Results for the proposed HMM algorithm are consistent with results based on a DEM model incorporating the full sample and simulation duration. The proposed HMM algorithm could enable the modelling of internal erosion for soil volumes that are too large to be modelled with a single DEM subdomain.

  相似文献   

14.
三峡库区某公路顺层岩质边坡变形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于大量中小型岩质边坡,由于地质结构简单、边界条件清晰,加之施工周期短,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对其开展较大规模勘探工程、进行全面系统研究,因此,数值模拟技术成为这类边坡变形破坏分析及治理工程验证的首选手段之一。本文利用离散单元方法(DEM)分析了三峡水库某公路顺层岩质边坡开挖变形破坏机制及其演变过程,并对工程治理效果进行模拟研究。该方法节约了工程周期及造价,应成为中小型岩质边坡治理工程设计的辅助措施。  相似文献   

15.
InSAR(合成孔径干涉雷达测量)是一种新型对地观测技术,由于其高精度、大区域、可穿透云雾、全天候、全天时的工作特性,在数字高程模型(DEM)提取以及地表形变监测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在InSAR图像处理的过程中,相位解缠是至关重要的一步,相位解缠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高程图的精度.本文利用ASAR数据,在ROI_PAC软件下进行处理,对DEM提取流程进行简要的分析.ROI_PAC软件处理InSAR数据所应用的相位解缠算法是最经典的路径跟踪法——枝切法.对于该算法本文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探讨,并针对算法中残差点搜索的过程提出了一种新的改进算法思想.  相似文献   

16.
In the present work, a methodology for setting up virgin stress conditions in discrete element models is proposed. The developed algorithm is applicable to discrete or coupled discrete/continuum modeling of underground excavation employing the discrete element method (DEM). Since the DEM works with contact forces rather than stresses there is a need for the conversion of pre-excavation stresses to contact forces for the DEM model. Different possibilities of setting up virgin stress conditions in the DEM model are reviewed and critically assessed. Finally, a new method to obtain a discrete element model with contact forces equivalent to given macroscopic virgin stresses is proposed. The test examples presented show that good results may be obtained regardless of the shape of the DEM domain.  相似文献   

17.
河流地貌和侵蚀是构造地貌研究的核心内容。90m分辨率的SRTM3数字高程模 型被广泛运用于构造地貌学的研究,但数据空白区是其在河流地貌定量研究中的 瓶颈。对SRTM3数据与中国1∶25万DEM数据的对比分析表明,1∶25万DEM数据在 生成数字河网和河流纵剖面方面不如SRTM3数据,尤其是其在平原区数字河网提 取中易发生错误,但在高山峡谷地区数据质量较好,而这正是SRTM3数据空洞的主 要区域。对比国内外各种SRTM空洞填补方法发现,相对于算法的改进,高精度数 据的参与是填充SRTM3数据空洞的关键。因此,利用SRTM3与1∶25万DEM数据的互 补性,对SRTM3进行数据优化,是现阶段青藏高原河流地貌定量研究的基础。详细 介绍了SRTM3空洞充填的步骤,具有实际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