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预测区的选择中国东南部钨锡矿床成矿带的划分,各家不一,但总的看法是把一百多万平方公里按北东方向划分为若干成矿带,成矿带内再分亚带.笔者认为,这样划分,靶区太大,不利于找矿.我们把一千多个矿床、矿点按储量大小标在地质图上,发现矿床的排列并不都按北东方向,而是几十个或几百个矿床、矿点密集一团分布,我们称之为富集区.因为密集区仅分布于花岗岩、构造矿源层等多种有利地质条件复合处,因而多呈面状分布.一个密集区的面积一般为数千平方  相似文献   

2.
斑岩型矿床具有储量规模巨大、埋藏浅、矿物共生组份丰富,有利于综合利用和综合评价的特点;这类矿床生产条件好,易采、易选,勘探与生产成本较低,经济效益显著.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斑岩型矿床都是最有工业意义的一个矿床类型. 为了交流找矿勘探与科研成果,由广东省地质学会和汕头地区金属学会联合主办的“斑岩钨锡矿床学术讨论会”,于1982年11月2~6日在汕头市举行.来自京、津、闽、皖、滇、  相似文献   

3.
茅坪钨锡矿床基本地质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毅  杨佑 《矿产与地质》1991,5(4):284-292
江西茅坪钨锡矿床是由钨锡似层状云英岩型、钨钼石英脉型、钨锡硫化物脉型矿体组成的大型钨锡多金属矿床.成矿岩体是侵位于寒武系的燕山早期地壳重熔型花岗岩.矿化、蚀变具明显分带特征,矿带中矿物组合、成矿元素、矿物包裹体、氧同位素、稀土元素等特征均有明显的演化规律.  相似文献   

4.
张伯楫  黄焕玫 《地质论评》1951,16(1):125-125
—、大绀山钨矿:大绀山位於云浮城西十二公里,钨矿脉生於变质岩之裂隙中,以NNW SSE走向之一种含钨石英脉,为最重要。全区最佳之鸽矿脉,如白水坪至大塱之主脉,即为此走向。至於其他走向之矿脉,类皆细小,含矿不丰。钨矿之成矿期颇长,由汽化期以迄中温热液期,均为其活动范围;但以高温热液期为最盛,共  相似文献   

5.
杨合群 《西北地质》2007,40(4):108-108
众所周知,钨锡为亲花岗岩元素。不论矽卡岩型的还是云英岩型和石英脉型的钨锡矿床,成矿母体均为花岗岩。虽然世界上的花岗岩有多种成因类型,但富钨锡花岗岩似乎主要来源于古陆壳物质的重熔。1钨锡成矿时代特点前寒武纪形成钨锡矿床比较少且规模小,在我国有扬子地台西缘的平地钨矿床和扬子地块中间的贵州梵净山钨锡矿床,在北斯堪的纳维亚地盾上有矽卡岩型钨矿床,它们各自的钨锡金属储量不足1万t。早古生代是一次重要的钨锡成矿期,形成有西欧的康沃尔-伊比利亚-比利牛斯-厄尔士巨型钨锡成矿带,有澳大利亚东南沿海-塔斯马尼亚钨锡成矿带,有我国…  相似文献   

6.
钨锡矿与地球演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钨锡为亲花岗岩元素.不论矽卡岩型的还是云英岩型和石英脉型的钨锡矿床,成矿母体均为花岗岩.虽然世界上的花岗岩有多种成因类型,但富钨锡花岗岩似乎主要来源于古陆壳物质的重熔,本文搜集有关资料来讨论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7.
新疆白干湖钨锡矿床简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白干湖钨锡矿床地质特征、含矿围岩特征、矿体类型及各类型特点,确定了围岩蚀变类型及分带现象,指出了硅化、电气石化、金属硫化物矿化是寻找钨、锡矿的找矿标志。最后探讨了矿床成因,展望了发现该矿床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9.
<正>锡霍特成矿带是指与我国黑龙江省和吉林省东部毗邻的俄罗斯的滨海边疆区和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南部,以锡霍特-阿林山脉为主体。这里是太平洋钨、锡成矿带的一部分,发育许多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钨、锡矿床。1构造背景兴凯地块、老爷岭-格罗杰科晚古生代岛弧和东锡霍特—阿林西北太平洋造山带是研究区的3个主要构造单元。兴凯地块是志留纪末期拼贴到一起的稳定陆块。它  相似文献   

10.
<正>南岭成矿带位于欧亚大陆东南端,东邻太平洋板块,西与印度板块相接,处于滨太平洋构造域与特提斯构造域的交汇部位,横跨扬子和华夏两大板块。该成矿带以发育大量花岗岩,盛产有色、稀有金属而闻名于世(付建明等,2011)。其中,钨锡是主要优势矿种,保有储量居世界之首,其产锡历史可追溯到宋元丰元年(闻广,1980)。据全国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单元统计,广西、湖南的锡矿储量分列第二、第三位,江西钨矿储量最大,湖南锡矿石冶炼、加工生产产量居全国之首。  相似文献   

11.
越城岭地区属于桂东北钨锡矿集区,共有30多处钨锡矿床点分布。钨锡矿化类型主要有矽卡岩-角岩型、矽卡岩型及石英脉型三类,矽卡岩-角岩型白钨矿为本区最重要的矿化类型。矿化主要赋存于寒武系清溪组中,钙质碎屑岩主要形成矽卡岩-角岩型似层状矿,碳酸盐岩中主要形成矽卡岩型矿,碎屑岩和花岗岩主要形成石英脉型钨锡矿。钨锡矿化主要分布于岩体与地层的接触带、岩体内和近岩体的地层中,加里东期花岗岩(越城岭岩基)W成矿元素初步富集,燕山早期岩株富W、Sn,为本区主要成矿物质来源处。矿床点主要沿越城岭东侧龙水—会龙铺弧形构造分布,矿脉多赋存于NNE向破碎裂隙带,NWW向及EW向张性、张扭性裂隙、层间破碎带。  相似文献   

12.
张志平  邹顺坤 《云南地质》2010,29(2):152-155
地瓜山钨锡矿是近年滇西发现的高温热液石英脉型钨锡矿床,矿床产于喜马拉雅期麻蓬岭岗侵入体(Eηγb)与高黎贡山群变质岩接触带内带,近南北向剪切断裂(裂隙)带的有利部位,该区及外围实现找矿重大突破完全有可能。  相似文献   

13.
花岗岩类中锡、钨同铀的共生是一个世界范围的现象,但这个事实在过去没有被人们足够重视。最近,澳大利亚已经开始根据这个原理来区分有矿和无矿的花岗岩类。在澳大利亚,含Sn和W的花岗岩类有很多分析结果,但缺乏测定铀的资料。在有铀分析数据的地方,则不管含锡钨花岗岩的年龄、地理位置和性质,铀富集是一个共同的特征。例如,西澳皮尔巴拉地区的太古代石英二长岩是锡矿的主岩,其平均铀含量约为15ppm。澳  相似文献   

14.
曾普胜  李红 《地球学报》2015,36(4):419-433
以云南几个典型钨锡矿带为例,结合国内外前人成果,研究对比了层控钨锡矿床与含钨锡的"S"型花岗岩之间的关系,发现:含钨锡的"S"花岗岩均产出于早期地层富集钨锡甚至形成独立的钨锡矿床的地区,如元古界的云南西盟—缅甸完冷锡矿带,寒武系都龙—白牛厂钨锡矿带,石炭系腾冲—梁河锡钨矿带,三叠系的个旧锡矿带,新近系的薅坝地锡矿带等;而在地层中没有明显钨锡富集的层位,即使有地壳重熔形成"S"型花岗岩也不会有钨锡矿床产出,如云南西北部的鲁甸花岗岩、加仁花岗岩等。根据对层控钨锡矿床的成矿年代、矿石结构构造、容矿围岩变质属性等方面的综合分析,证明所谓的"‘S’型花岗岩与W、Sn、Mo、Bi成矿关系密切"的认识,实际上是富集钨锡的早期层位在地壳加厚或受到构造热侵蚀时发生重熔,并使钨锡按照矿质沉淀的温度序列重新分配与富集的结果。因此,"S"型花岗岩并不具有含W、Sn、(Mo、Bi)的专属性,而富集W、Sn的地层重熔才是形成W、Sn矿床的关键。从众多的实例来看,层控钨锡矿常常与深源的(碱性)玄武岩关系密切,而不一定与"S"型花岗岩关系密切。只要有早期的层控钨锡矿存在,该矿层被任何一种火成岩穿切或吞噬,矿质都可能被迁移至合适的位置重新沉淀而成矿。因此深入分析和对比含钨锡的层位及其形成背景条件,是扩大钨锡矿资源量的关键;而层控钨锡矿与"S"型花岗岩接触带(特别是外接触带)及其相关的构造裂隙,很可能是矿质运移再分配并形成富钨锡矿的有利空间。层控钨锡矿卷入变质核杂岩,含矿层位可以被抬升至较浅部位,不仅利于开采,而且在中心部位的隐伏花岗岩体也可以形成富矿,是进一步找矿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研究基底构造到盖层构造形态组合特征,论述锡矿床的构造控制特征。认为华南东西向Ⅰ级基底构造隆起带,控制了钨锡(钼)矿床成矿带的展布;南北向基底构造隆起带控制钨锡(钼)多金属矿床的区域成矿专属性。东西向与南北向基底构造隆起带的交接部位,控制了锡钨矿床成矿区的展布。此外,探讨了岩浆房的成因及演化过程;论述了钨锡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及聚矿构造的组合形态标志。  相似文献   

16.
在钻探施工中,根据白干湖特殊的地理环境,合理选择设备和供水方法,满足钻探供水需求,达到顺利施工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黄汲清  陈廷愚 《地质论评》1986,32(2):138-143
多旋回的造山运动可以分为早期旋回,主旋回和后期旋回。在多旋回的造山运动中必然伴随着多旋回的岩浆活动和多旋回的成矿作用。以华南的钨、锡矿为例,该区钨、锡矿的成矿作用始于早期旋回,产于晚元古代的变质岩中,或与扬子期的岩浆活动有关。主旋回的成矿作用主要与加里东期的岩浆活动有关。后期旋回的成矿作用经历了华力西、印支和燕山等期,类型很多,以与燕山期花岗岩有关的矿床最为重要。从多旋回的成矿作用的观点来看,在华南钨、锡矿的普查找矿中,在把主要的注意力放在燕山期的同时,对其它时代的矿床也应予以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18.
通过矿物学研究发现,云英岩化过程的主要蚀变反应有白云母的蚀变和长石的蚀变,其成矿过程:起初,原先的锡钨载体矿物在蚀变过程中发生淋滤进入成矿流体或次生矿物相,伴随着蚀变过程,成矿流体使早先沉淀的矿物相发生了重熔,使锡钨进一步的沉淀、富集,并形成一种或多种化学成分高于围岩的蚀变晕,而蚀变后期,云英岩化减弱,中低温热液蚀变发育,形成大量硫化物,伴有黝锡矿、锡石、黑钨矿和白钨矿的晶出,并与硫化物一起呈团块状产出.还有,Sn、W 与F、Cl形成络合物赋存于流体,随着pH 值、温度、压力条件变化的影响,络合物不稳定或络阴离子浓度的降低,使Sn、W 从流体中沉淀析出.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湖南省茶陵县婆婆仙矿区的勘查,探获(333+334)资源量:矿石量1040.1万t,Sn金属量30732t,WO3金属量14190t。矿床主要类型为矽卡岩型、构造蚀变带―矽卡岩复合型,其次为石英脉―云英岩脉带型。矽卡岩型和构造―矽卡岩复合型钨锡矿的主要赋矿层位为泥盆系中统棋梓桥组和泥盆系上统锡矿山组下段不纯碳酸盐岩。石英脉―云英岩型矿体主要赋矿层位是岩体内部的裂隙。  相似文献   

20.
正南山坑钨锡矿床位于广东省始兴县罗坝镇境内,是近年来南京地质调查中心实施中国地质调查局大调查项目中找到的具有大型远景的钨锡多金属矿床(肖惠良等,2008)。该矿床是以矽卡岩型钨锡矿为主,兼有石英脉型钨多金属矿和花岗岩型钨钼多金属矿的复合型矿床(肖惠良等,2010),其中以矽卡岩型钨锡多金属矿体规模最大,花岗岩型钨钼多金属矿体最具潜力(陈乐柱等,2014)。1区域地质背景南山坑钨锡多金属矿床位于南岭多金属成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