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鉴定结构面的力学性质,是地质力学工作的基础和先行步骤,只有正确地鉴定结构面的力学性质,才能对构造体系作出中肯的分析,从而解决生产实践中提出的各种问题。一构造形迹与结构面我们在野外经常见到的岩层褶皱、断裂、节理、劈理等地质构造现象,都是岩石在地应力的长期作用下形成的各式各样永久形变的形象,并且留下来相对位移的踪迹。地质力学把这些形象和踪迹,叫做构造形迹。可见,构造形迹指的是次生构造,主要是岩块、地块中的各种形变现象。构造形迹的规模有大有小,大者如几十乃至几百公里的大型拗折、断裂带,小者如显微镜下所见矿物晶格受地应力作用而形成的某些联晶面、岩  相似文献   

2.
一、构造序次的基本概念在第二讲里,我们介绍了构造形迹的力学分类、各种结构面力学性质的鉴定及其组合关系,这是认识地质构造现象的基础工作,对于构造形迹之间的内部联系及其发生发展的规律,还需要进一步探讨。毛主席教导我们:“不但要研究每一个大系统的物质运动形式的特殊的矛盾性及其所规定的本质,而且要研究每一个物质运动形式在其发展长途中的每一个过程的特殊的矛盾及其本质”。在探讨结构面的力学本质及其相互联结时,我们了解到同一岩块或地块在同一方式动力作用期间所产生的各项构造形迹,是一连串  相似文献   

3.
前面我们讲了地质力学野外工作方法的基础——构造形迹(结构面)的力学性质鉴定和辨别构造形迹的序次和转化。下面接着介绍确定构造体系的存在和它们的范围,以及划分巨型构造带和鉴定构造型式。 (一)构造体系的概念毛主席教导我们:“一切客观事物本来是互相联系的和具有内部规律的”。地质构造现象也不例外。地质力学工作,在长期实践中,逐渐认识到组成地壳的各种岩层、岩体(包括各种形态的矿体)中的每项构造形迹,都有和它相伴而生的一群构造形迹,它们互相联系,其分布是有规律可寻的。因此,研究地质构造,不能孤立地看单个构造现象,而应从构造形迹的相互关系及其发生发展上去研究分析问题,从总体上去探讨一个地区地质构造的内在联系和固有的规律性。每一群构造形迹和其它有成生联系的构造形迹,往往各别形成构造带。构造带之间,有时存在着构造形迹不甚显著的地块,和围绕  相似文献   

4.
吕古贤 《地球学报》1987,9(3):65-80
本文首先研究了一中酸性杂岩体在不同的构造环境中,在不同力学性质结构面中的侵位特征,进而,侧重分析了处在不同力学性质结构面中的同一岩浆岩石在结构、构造、矿物组成、岩石化学成分及矿物稳定性等方面的变异特征。在考虑差应力作用之外探讨了这种构造岩浆岩相的力学原因,即是由于构造应力所产生的附加静水压叠加在这一深度上的静水压(围压)上,使得不同力学性质结构面中产生不同的局部总静水压而造成的。  相似文献   

5.
刘迅 《地球学报》1988,10(1):33-47
不同力学性质的构造形迹或同一构造形迹的不同构造部位具有不同的成矿地球化学条件,其形成的矿床和矿化类型也不同。换言之,成矿物质元素的地球化学特性决定了在不同地质构造条件下,它们表现出不同的集散、迁移和转化规律。 把结构面性质与地球化学现象结合起来,根据不同力学性质构造形迹所具有不同的地球化学特征,可以区分不同的构造地球化学形迹。我们的工作步骤是:第一,鉴定构造地球化学形迹;第二,划分构造地球化学类型;第三,确定构造地球化学体系;第四,探讨构造体系控矿的地球化学机制。  相似文献   

6.
一构造序次的概念构造序次是地质力学中的又一重要基本概念,也可称作世序(相当于英语中的generation)它是指同一岩块或地块中,同一方式的动力作用期间,产生的一连串的构造形迹,并具有阶段性。它们所反映的局部应力作用方式前后并不一致,但却密切相关。我们把构造形迹的这种成生顺序上的挨次控制关系称为序次。为了了解序次的概念,我们以背斜地堑的发展过程为例,看一连串构造形迹产生发展的序次。当水平产状的岩层遭受水平方向  相似文献   

7.
徐兴旺  张学勤 《地质科学》1998,33(2):147-157
新疆觉罗塔格韧性挤压带发育于吐哈地块和中天山地块之间石炭系东西向火山-沉积建造中,由一组走向东西、产状陡立的透入性片理组成。眼球状结构、平行带状结构和菱形网状结构是韧性挤压带不同构造区亚带的排布格式,它们相对变形带主界面而言具有很好的对称性。片理构造、拉伸线理构造、同生褶皱构造、布丁构造、压力影构造、碎斑构造、粒内面理构造、位错构造和矿物光轴优选定向等韧性构造形迹发育,这些不同尺度的韧性变形构造形迹的组构都具以片理面为对称面而呈现出对称的特征。韧性挤压带横分为3个亚带,3个亚带岩石形变相变和应力应变等方面都呈横向对称状分布。“奶油饼”结构是韧性挤压带的应变结构。该韧性挤压带成因于南北两侧吐哈地块和中天山地块的南北向水平共轴挤压作用,形成于255Ma至280Ma(早二叠世),压扁机制是该韧性变形带的变形机制,它的力学性质表明该韧性变形带不应属于南北两大板块之间的俯冲-剪切带,其成因可能与板块孤后盆地的对称开合有关。  相似文献   

8.
研究区域地质构造和矿田构造,需要认识构造的形态、展布规律和了解它们的发生、发展过程。因此,就要从鉴定构造形迹的力学性质入手,把不同力学性质的构造形迹按照它们的成生联系组合起来,得出它们应当归属的构造体系。研究一个地区的构造体系的构造型式,对于普查找矿和矿体勘探有着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地壳各部分发生的一切形变都是地应力作用的结果。在构造应力作用下,组成地壳的岩石矿物也必然发生形变,从而形成各种显微构造形迹并产生相应的规律变化,这种变化表现在矿物形体方位和晶格方位上的定向排列——优选方位。石英是对应力作用最敏感的矿物之一。本文通过对苏南地区的虞山、沙山和西京山等三条北西向断裂所产生的构造岩的研究,阐述了石英的一系列显微构造形迹:波状消光、变形  相似文献   

10.
地壳发生的一切变形都是地应力作用的结果。在构造应力作用下,组成地壳的岩石、矿物必然发生变形,这些变形也必然在岩石、矿物内遗留下各种构造形迹——显微构造;同时,矿物的形体方位和晶格方位也会产生相应的定向排列(优选方位)——组构。近年来,显微构造与组构的研究不仅用于地质构造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研究,而且日益受到构造地质、地震地质和岩石力学的研究者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一、引言地质力学研究各种地质构造现象时,一方面是鉴定各种构造形迹的力学属性,概括地说,就是鉴别什么形迹是代表压性的,什么形迹是代表张性的和什么形迹是代表扭性的等等,另一方面是研究各种构造形迹在成生发展上的相互联系关系和成生的序次,也就是对构造体系和构造型式进行分析和鉴定。这些工作,对地员力学来说,属于基础性的工  相似文献   

12.
李伟  常玲 《新疆地质》2011,29(1):26-31
库鲁克塔格赛马山地区前震旦纪地层,经历了多期变质变形作用改造.通过建立岩石序列和构造变形序列,解析变质变形作用,结合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研究,厘定出该套地层在阜平、五台、吕梁、四堡、晋宁5个构造期发生的沉积作用、火山作用、变质作用、岩浆侵入活动及产生的构造形迹组合,在此基础上构建区域地质事件表.  相似文献   

13.
湖南千里山-骑田岭矿集区形成的构造背景初探   总被引:15,自引:7,他引:8  
从地层、构造力学体系、岩浆岩分布、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分析,提出前泥盆纪在炎陵—蓝山构造岩浆岩带两侧的地质体是分离的。通过对地块拼贴时力的作用和平面变形的分析,认为炎陵—蓝山北东向构造岩浆岩带是两个地块的拼贴线;郴州—邵阳北西向构造岩浆岩带是地块拼贴时的应力集中带,两带交汇于此,是千里山—骑田岭矿集区形成的最本质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晋北娄烦吕梁群变质相带的划分及其成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卢保奇  王赐银 《地球学报》2003,24(4):325-329
晋北娄烦吕梁群由一套经受过两期不同性质变质作用的泥砂质岩、基性火山岩和酸性流纹岩组成。早期为吕梁期变质作用,其结果使该区地层构造形迹总体上呈NE走向;晚期为西川河韧性剪切断裂所产生的区域变质作用,其结果使该区地层走向由早期的NE向扭转为近SN向,且使地层层序发生倒转,并与递增变质带的形成关系密切。选取该区中对变质温度和压力变化反映较敏感的原岩为泥砂质岩石的袁家村组和裴家庄组地层为研究对象,采用电子探针微区分析(EPMA)对沿地层走向上连续分布的特征变质矿物及矿物共生组合特征进行研究,并利用矿物对地质温度计估算该区不同采样点的变质温度和压力条件,对研究区进行变质相带的划分,确定各变质相带的变质温、压条件,并探讨其成因。研究结果表明,袁家村组和裴家庄组为等化学系列地层。沿该地层走向上:西川河断裂以北地区,从北向南,特征变质矿物绿泥石、黑云母、石榴石、十字石和蓝晶石依次规律出现;西川河断裂以南地区,红柱石和夕线石依次规律出现。根据特征变质矿物的空间分布规律、首次出现的地点及矿物共生组合特征,划分出5个变质带:绿泥石带、黑云母带、石榴石带、十字石-蓝晶石带和红柱石-夕线石带。这一完整的递增变质带可与苏格兰高地的巴罗型相媲美。矿物对地质温度计估算结果。  相似文献   

15.
从上一讲我们知道,地壳在漫长的地质时期经历了多次构造运动,随之产生许多复杂的、不同类型的构造体系。即使在同一地区也常常可以看到先后有几个不同构造体系发生。由于各次构造运动的应力作用方式不同,所造成的构造体系类型也不同,它们之间必然产生极其复杂的关系。各个构造体系除了按照自己一定的分布规律展布以外,还常常受已有构造体系的牵制,部分迁就、利用或者改造、破坏已有的构造形迹,甚至将早期构造体系的某些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杨开庆研究员在长期的找矿实践中,认为“构造不但控岩控矿而且还可以成岩成矿”。经过组织专题研究和多学科的协同攻关,在1982年12月海南岛召开的全国第一届小型构造与矿田构造学术讨论会上,明确阐述为“动力成岩成矿理论”。 (一)基本概念岩块、地块在外力(构造应力)作用下产生变形,不但遗留下构造形迹,还可能促使岩石全部或部分发生岩石相变和矿物相变;岩石在变形的同时,还可以引起它的质变,产生新的岩石和矿物,即动力成岩成矿,也称之为构造成岩成矿。  相似文献   

17.
兴地断裂构造特征及其演化历史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孙晓猛  王璞珺  刘鹏举  郝福江 《新疆地质》2006,24(4):348-352,I0008
兴地断裂是塔里木盆地东北缘十分重要的大型控盆断裂,该断裂对塔里木盆地东北缘地层发育、构造古地理、库鲁克塔格断隆-满加尔坳陷的构造演化等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根据断裂带中糜棱岩、构造角砾岩、构造透镜体、断层崖、断层三角面等不同构造形迹的性质,结合断裂对区域地层发育和构造古地理的控制作用,对断裂的变形期次和性质进行了划分,并讨论了断裂的演化历史及其形成的地球动力学背景.断裂经历了元古代—新生代漫长的构造演化历史,发生了多期次不同性质构造活动.其构造演化主要包括形成期(Pt2);伸展期(Pt3—O);挤压反转期(O2末期和O3末期);左旋压扭期(Pz2末期)、逆冲推覆期(E末期—Q3)和右旋张扭期(Q4)6个构造演化阶段.  相似文献   

18.
位于华北克拉通南部的中条-豫西地区记录了华北克拉通复杂、多阶段构造演化历史。其中,前寒武纪时期经历了新太古代末期(2550~2350Ma)地壳增生、古元古代(2350~1850Ma)活动带和早中元古代(1800~1600Ma)多期裂解活动,是研究区构造-岩浆活动最为剧烈的阶段。丰富的构造事件形成多层构造层,并发育大量构造形迹。本文依据GIS数据统计分析断裂切穿地层单元年代新老关系的规律,即构造运动的发生时间晚于构造形迹切穿的所有地层单元时代;如果构造形迹的发育被某一地层单元所限制,则表明构造运动的发生早于该地层的结束时间,并结合构造形迹的样式、规模、方位、强度和构造建造特征来解析构造作用性质,探讨构造演化,挖掘前寒武纪不同构造演化阶段形成的主体构造形迹的数字特征。在本项研究中,首先提取研究区内切穿Ar构造单元并限制在Pt地层单元内的构造形迹,代表前寒武纪时期的主体构造形迹特征。其次,运用GIS技术提取Pt1-Pt2期间不整合面,删去切穿不整合面的构造形迹,进一步筛选出Ar-Pt2期间主体构造形迹并统计其走向和长度,进而初步确定了Ar-Pt2期间的主要构造方位特征是NEE/NWW/近SN向。最后,依据构造形态、构造建造特征和地球物理场特征,结合区域构造演化史确定不同构造层主体构造方位特征,代表了不同构造演化阶段形成的主体构造形迹。其中,新太古代末期形成的主体构造形迹的方位特征是NE/NW向;古元古代构造层主体构造形迹的方位特征是NEE/NWW向;早中元古代构造层主体构造形迹的方位特征是近EW向。  相似文献   

19.
一、前言地质力学工作的第一个步骤就是研究构造形迹力学性质.李四光同志(1961)曾指出:"结构面的鉴定,主要是依靠野外的观察,但有时也须要从岩组和矿物的分析来提供佐证".又指出:"形变、相变、位移等都反映地应力作用."(1965).构造岩是构造作用在岩石中"形变、相变、位移"的记录,何作霖和王嘉荫,在我国首先开展了这方面的工作,近年来,构造岩研究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沂沭断裂带是山东境内一条从北向南展布的巨大断裂带,主要由鄌郚—葛沟、沂水—汤头、安丘—莒县和昌邑—大店断裂组成。该带内构造体系的复合现象很发育,可概括为:褶皱构造的迭加;断层力学性质的迭加;断裂间的穿切;结构面的方位改变和岩脉或矿脉的穿切等。 根据构造形迹力学性质和构造体系的特征,确定上述构造形迹归属于东西构造带和新华夏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