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钟玉 《气象》1978,4(1):38-39
1977年10月,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偏高,北方降水显著偏多。 一、全国气温偏高 由图1可见,这个月我国大部地区较常年同期气温偏高1—3°C,其中东北南部偏高3—4°C,尤其中、下旬气温偏高较多,对我国南方双季晚稻的后期生长和收获十分有利。 气温偏高是由10月份的环流形势决定的,主要原因是:  相似文献   

2.
李翠金 《气象》2000,26(3):62-63
1999年 1 2月 ,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 ,但气温起伏变化较大 ,南方因受强冷空气袭击发生较大范围冻害 ;全国大部雨雪稀少 ,局地干旱持续或发展。1 大部气温偏高 ,气温变幅较大本月 ,气温起伏变化较大。上半月 ,全国大部地区仍呈偏暖态势 ,中旬后期至下旬初受强冷空气影响 ,全国出现大范围剧烈降温 ,此后气温又有所回升。从各旬平均气温与常年同期相比 ,上旬 ,全国大部地区接近常年或偏高 ,其中华北大部、河套地区大部、东北南部等地偏高 2~ 3℃ ,东北中部和内蒙古东北部偏高 4~ 6℃ ;中旬 ,除东北大部及内蒙古东部偏低 1~ 3℃、部分…  相似文献   

3.
张清 《气象》1992,18(7):62-63
4月份,我国大部地区降水偏少,气温偏高。北方大部地区旱情发展。长江中下游地区春播天气条件转好。月内,风雹灾害频繁,湖南受灾严重。 一、北方大部多风少雨,旱情发展 本月,我国大部地区气温偏高。与常年同期相比,全国大部地区月平均气温偏高1—2℃,对农作物生长发育及北方牧区绵羊产羔育幼十分有利。 本月,北方大部多晴少雨多大风。麦区北部月降水量为1—10mm,南部有10—40mm,大部地区较常年同期偏少5—9成。北方大部地区大风日数偏多。据北京地区统  相似文献   

4.
贾秀娥 《气象》1991,17(2):58-61
本月,全国气温较常年偏高。东部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和水库蓄水;西部地区降水偏少。月内,9025号热带气旋在海南省登陆。 天气概况 月内,全国月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2—3℃,其中东北中部和北部地区偏高4—6℃(图1)。各旬的旬平均气温也均高于常年,特别是下旬,全国大部地区晴暖少雨,东北和内蒙古中部的旬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6—8℃,黑龙江北部偏高8—10℃。月平  相似文献   

5.
10月上半月,云南连续降雨,下半月自华北到华南的旱区先后出现较大的降雨过程,对旱情有不同程度的缓和。下旬后期有一次强冷空气侵入我国。月内有5个台风生成,其中一个在广东湛江沿海登陆。 天气概况 本月,平均气温除新疆大部和广东沿海为正距平,较常年偏高1—2℃外,全国大部地区较常年偏低1—2℃(图1)。上、中旬没有强冷空气影响,降雨过程少,晴天较多,对作物的生长有利。下旬后期,全国大部地区受强冷空气影响,旬平均气温偏低2—4℃,对部分地区的作物和蔬菜的生长有一定影  相似文献   

6.
张尚印  范永祥 《气象》1981,7(3):46-48
本月有四次冷空气影响我国,两次较强,两次中等。由于冷空气势力偏东,致使全国大部地区降水偏少,一些地区出现冬旱;气温西部偏高,东部偏低,苏皖部分地区的作物遭受冻害。月中在菲律宾东部洋面出现1980年最后的一个台风。 天气概况 本月冷空气活动势力偏东,持续时间也不长。月初和月中各有一次较强冷空气影响我国,曾使西北东部、华北、东北、黄淮、江淮等地降温8—14℃,局地降温15—20℃,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降温6—9℃;下旬也有两次中等强度冷空气影响,使北方大部地区降  相似文献   

7.
薛建军 《气象》2000,26(2):58-61
11月 ,我国出现了两次较强冷空气过程 ,但大部地区偏暖态势不变。上旬 ,海南、广西出现暴雨天气 ,中、下旬 ,东北地区南部两度出现暴雪天气 ,但全国大部地区降水偏少 ;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等地出现大雾天气。月内有一个强热带风暴生成 ,对我国影响不大。1 天气概况  月内 ,冷空气活动比较频繁 ,出现了两次较大范围的降温天气 ,但降温后气温回升较快 ,致使全国大部地区偏暖态势不变。月平均气温与常年同期相比 (图 1 ) ,青藏高原大部、内蒙古中部以及新疆的部分地区偏高 2~3℃ ,其余大部地区接近常年或略偏高。上旬 ,影响我国的冷空气势…  相似文献   

8.
2014年10月大气环流和天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超  张芳华 《气象》2015,41(1):126-132
2014年10月大气环流特征如下:北半球高纬地区极涡为单极型,中高纬地区为5波型分布,南支槽偏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与常年相当。10月,全国平均降水量29.5 mm,较常年同期(35.8 mm)偏少17.6%;全国平均气温11.2℃,较常年同期(10.3℃)偏高0.9℃。甘肃南部、东北东部和京津冀等地共有51站发生极端日降温事件,东北地区共有17站发生极端连续降温事件。月内共有3次强降水过程,其中,10月27—31日,海南及四川盆地、贵州至长江中下游一带出现大到暴雨天气过程,局地大暴雨到特大暴雨。10月,冷空气势力较弱,有两次主要冷空气过程影响我国。我国中东部出现4次大范围雾霾天气。江西、湖南南部和东部、广东大部、福建南部和西部、广西东部等地存在中度气象干旱。  相似文献   

9.
2月份,由于影响我国的冷空气势力较弱,全国大部地区气温仍显著偏高;大部地区降水明显偏少,华北等地降水持续稀少,部分地区有旱情. 1 天气概况 2月份月平均气温与常年同期相比,全国气温普遍偏高.除青藏高原大部及云南中部偏高1~2℃外,全国其余大部地区偏高2℃以上,其中华北西部、西北地区东北部、黄淮、江淮及大兴安岭、北疆北部偏高4~6℃,东北大部及内蒙古中部、河北南部等地偏高6~9℃(图1).  相似文献   

10.
王永祥 《气象》1986,12(8):52-55
月内,全国大部分地区降水偏少,华南南部降水较多,局部地区出现了涝灾;上旬后期,他北北部、东北大部出现了强降温天气,春播作物遭受了较严重的冻害。 月内共有两个台风生成。 概况 从图1可见,本月全国大部地区月平均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略偏高,其中湖北、湖南北部、江西北部、北京、陕西大部、宁夏、内蒙中部和西部偏高2一4℃、上旬后期,华北北部和东北大部的气温变化幅度大,忽冷忽热,黑龙江、吉林等省的春播作物遭受了较严重的冻害。  相似文献   

11.
杨克明  徐夏囡 《气象》1982,8(3):46-47
本月,我国东北大部和内蒙东部显著偏暖,一般较常年同期偏高2—3℃,黑龙江东部部分地区偏高达4℃。西北、西南及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大部偏低1—2℃(图1)。月初的一次较强冷空气过程,使西北、华北、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日平均气温下降了6—10℃,江南南部及华南北部出现了初霜冻。上旬,上述大部地区平均气温偏低1—3℃,局部地区偏低4—6℃。中旬16—19日又有一次较强冷空气,造成全国大部旬平均气温偏低1—2℃,滇东、黔西及青海、甘肃部分地区偏低3—5℃。由于冷空气主力从蒙古经河套向东南移  相似文献   

12.
月内,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持续偏高,西北东部和华北大部初霜期接近常年,江南出现连阴雨天气。本月有三个台风生成,其中8221号台风擦过海南岛南部海面进入北部湾,对华南沿海有影响。 天气概况 从图1可见,除黑龙江、内蒙古东北部以及西藏、四川西部的月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偏低1—2℃外,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比常年同期偏高1—2℃,西北和华北大部地区偏高2—4℃。在上、中旬期间,上述地区以及东北南部的气温偏高更为显著,不少地区的旬平均气温为建国以来同期的最高值  相似文献   

13.
2013年10月大气环流和天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海平  高拴柱 《气象》2014,40(1):126-131
2013年10月环流特征如下:北半球高纬度地区为单一极涡,强度较常年同期偏强,中高纬环流呈现4波型,北美地区中高纬环流经向度较常年偏大,南支槽偏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偏强。10月,全国平均降水量为30.8 mm,比常年同期(35.8 mm)偏少14.0%,全国平均气温为11.1℃,比常年同期(10.3℃)偏高0.8℃。月内,冷空气活动频繁,先后有4次冷空气过程影响我国,但只有22—26日的冷空气达到全国较强冷空气标准,其他3次都是影响北方的中等强度冷空气;受台风菲特影响,我国华东地区南部和华南地区北部出现一次强降水过程;江南中部及河南等地气象干旱持续或发展;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出现雾霾天气。  相似文献   

14.
唐惠芳  范永祥 《气象》1981,7(10):44-47
月内,雨带摆动较大,暴雨频繁而分散,川西、川北中旬发生严重洪涝,粤、桂、辽等局部地区暴雨成灾;全国大部地区气温偏高,后半月,华北等地出现持久闷热天气,长江中游伏旱明显;本月有四个台风在东南沿海登陆,较常年偏多。 天气概况 全国大部地区月平均气温偏高1℃左右,青海、内蒙,冀北、北京等地偏高2—3℃,仅江南南部、  相似文献   

15.
张金艳 《气象》2002,28(5):58-61
2月份 ,由于影响我国的冷空气势力较弱 ,全国大部地区气温仍显著偏高 ;大部地区降水明显偏少 ,华北等地降水持续稀少 ,部分地区有旱情。1 天气概况2月份月平均气温与常年同期相比 ,全国气温普遍偏高。除青藏高原大部及云南中部偏高 1~ 2℃外 ,全国其余大部地区偏高2℃以上 ,其中华北西部、西北地区东北部、黄淮、江淮及大兴安岭、北疆北部偏高 4~ 6℃ ,东北大部及内蒙古中部、河北南部等地偏高6~ 9℃ (图 1 )。图 1  2 0 0 2年 2月全国平均气温距平 /℃   2月份降水主要出现在淮河以南地区。月降水量 ,江淮、江南、华南、西南地区东…  相似文献   

16.
徐夏囡 《气象》1984,10(12):41-44
本月,全国大部地区月平均气温略为偏低或接近常年,部分地区出现连续阴雨,淮河流域等地雨量偏多,上旬东南沿海地区受台风影响多暴雨。月内有一个台风登陆。 概况 9月开始进入秋天,冷空气的活动日益频繁,大部地区的气温逐渐下降。本月全国的月平均气温如图1所示,大部地区偏低1℃左右。中旬受较强冷空气的影响,大部地区出现秋高气爽天气,长江中下游地区日平均气温曾低于20℃,并出现持续时间较短的寒露风天气。下旬,江南、华南及西南大部地区的平均气温偏高2—3℃ 月内,华北北部、东北北部和新疆北部地区虽然月平均气温正常或略为偏高,但大部地区均已出现初霜。除辽宁大部和黑龙江南部的初霜期较常年偏早1—6天外,新疆和内蒙大部,黑龙江北部的初霜期偏晚了6 一15天。  相似文献   

17.
史凤苓 《气象》1992,18(7):58-61
本月,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弱,全国大部地区气温偏高,降水偏少;北方多风干旱,南方强对流天气频繁;上旬华南大部阴雨寡照。 天气概况 本月,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偏弱,大部地区的月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偏高。其中,西北大部、华北南部、黄淮东部、江淮大部以及湖北、湖南、江西等地偏高2℃;东北大部、华北北部、西南大部以及华南西部和江南东部偏高1℃左右;华南东部地区的月平均气温接近常年(图1)。上旬,北方大部、江南大部一般偏高1—3℃,其中,东北南部、内蒙古大部偏高4℃。中旬,西  相似文献   

18.
林明智  潘汉明 《气象》1982,8(1):45-47
10月一般为深秋天气,侵入我国的强冷空气平均还不到一次,而今年却有两次强冷空气活动,分别出现在6—9日和20—23日。受第一次强冷空气影响,除西南地区外,我国其余大部地区出现5—7级偏北风,渤海、黄海北部和中部有7—9级大风,黄海南部、东海、台湾海峡、南海北部及北部湾出现了6—8级偏北风。我国大部地区气温下降6—12℃,武夷山区、南岭以及陕甘宁一带降温达12—15℃。华北中部和南部、陕北和关中、豫北、鲁西出现了初霜,  相似文献   

19.
杨建华 《气象》1989,15(1):62-63
10月,全国大部地区秋高气爽,气温接近常年或略偏高,利于农作物生长及收打、晾晒。华南寒露风天气偏迟。全国大部地区降水偏少,山东,河南、广东,广西发生秋旱。北方冬麦区大部墒情良好,利于冬小麦播种和出茁生长。华西阴雨寡照,不利于秋收秋种。有两个风台袭击海南,造成严重损失。  相似文献   

20.
10月份,北方冬麦区降水增多,大部地区旱情缓解;华南、江南降水偏少,两广部分地区秋旱较重.全国大部地区月平均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对秋作物后期生长和冬小麦播种出苗及幼苗生长比较有利,但部分地区阴雨天气较多,对秋收、秋种不利.9914号台风登陆福建,造成严重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