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4 毫秒
1.
生于1938年,原籍四川省仁寿县。1958年,考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就读于应用地球物理系天气控制专业。1963年大学毕业分配到新疆气象科研所人工影响天气研究室工作,任技术员;1981年,评定为工程师。1982年初,调自治区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先后任业务组长、主任工程师;1987年11月取得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1988年7月至1990年3月在自治区气象科研所人工影响天气研究室任高工。1990年4月重新调人自治区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先后担任副总工程师、副主任;1993年开始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4年5月经中国气象局评审取得正研级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  相似文献   

2.
1978年-1987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连续获得丰收的10年,恰好也是新疆全面开展人工防雹、人工降水工作的10年.在自治区农业连续10年丰收表彰奖励的光荣榜上已经列上了自治区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的名字.这是对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为自治区农业连续10年丰收所作贡献的充分肯定;是对全区从事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全体人员,同时也是对关心和支持这一事业的各级领导和各方面人士的巨大鼓舞.  相似文献   

3.
2月 1 9日下午 ,自治区人民政府在区局召开人工影响天气暨发展地方气象事业座谈会。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雷·额尔德尼出席 ;各盟市行署 (政府 )主管气象工作领导和自治区人工影响天气指挥部成员单位领导以及全区气象局长会议代表参加座谈会。自治区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吴永新主持会议。座谈会上 ,乌兰局长汇报了 2 0 0 2年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和 2 0 0 3年工作安排 ;自治区气象卫星遥感中心主任、正研级高工裴浩汇报了生态建设工程遥感监测项目情况并演示生态建设工程遥感监测和分析成果。参加座谈会的锡盟、乌盟、兴安盟、呼伦贝尔市、通辽市、…  相似文献   

4.
值此春播抗旱关键时期,全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会议在呼和浩特召开,这充分体现了自治区气象部门对人工降雨防雹工作的重视。首先,我代表自治区人民政府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借此机会向长期奋战在人工影响天气第一线的同志们,向为我区农牧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  相似文献   

5.
这次会议是在贯彻落实中央11号文件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专题研究人工影响天气事业发展的重要会议。主要任务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总结自治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成绩和基本经验,贯彻落实全国第二次人影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今后一个时期人影工作。会议还要交流经验,表彰先进,讨论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人工影响天气事业的意见》。  相似文献   

6.
10月23-25日,’99中国南方片人工影响天气学术交流会在湖北宜昌召开,来自南方10个省(市、自治区)气象局以及全国人工影响天气协调办公室、信息产业部电子22研究所等单位的42名代表与会。此次会议宣读共交流学术论文61篇。会上所交流的学术论文涉及到人工影响天气综合业务系统建设,人工影响天气效果检验,科研成果及新技术、新装备的应用开发,人工天气发展计划及业务管理等四个方面。与会代表普遍认为,今后南方各省份人影工作项对雷达在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中的应用、云模式的研究和应用、外场观测和作业探测、效果评估、卫星资料的…  相似文献   

7.
科技信息     
新疆气象部门两项科技成果获自治区科技进步奖近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厅公布了"2006年度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奖项目"。由新疆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研发的"多种弹型防雹增水火箭发射装置"项目,塔城地区气象局研发的"塔城盆地暴雪天气成因及预警系统"分别荣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二、三等奖。  相似文献   

8.
为了实现人工影响天气区域联防作业模式,利用Web GIS技术,设计研发了内蒙古人工影响天气区域联防平台,由综合监测、作业指导、空域申请、作业监控和效果分析等5个模块组成。平台满足了自治区、盟市、旗县和作业点的业务功能需求,涵盖了监测预报、作业监控指挥、效果计算和信息上报等人工影响天气各阶段业务功能,同时打通了相邻作业单位之间的信息传递通道,实现了天气系统上下游地区的互联互通和重点作业潜力区的联合作业模式,为提升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能力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根据中苏两国气象合作计划,应国家气象局的邀请,苏联水文气象委员会人工影响天气局局长博尔采夫博士率苏联人工影响天气专家代表团一行5人,在国家气象局气科院胡志晋研究员陪同下,于5月20日至25日来我区访问.5月24日,自治区人民政府玉素甫·穆罕默德副主席、  相似文献   

10.
6月10日,由北京、河北、甘肃等地的人影专家和自治区发改委、财政厅以及新疆气象局有关专家组成的评审组,对新疆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组织编制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工影响天气“十二五”建设规划》(以下简称《新疆人影“十二五”规划》)进行了评审。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  3月 2 7日至 2 8日 ,2 0 0 1年全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会议在乌海市召开。自治区气象局赵国卫局长、孔燕燕副局长出席会议 ,全区各盟市气象局主管领导和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主任共计 4 0人参加会议。开幕式上 ,乌海市副市长杜建和到会并讲话 ,他首先介绍了乌海市大规模开发建设和经济迅速发展的情况 ,认为气象部门的工作对改善乌海地区生态环境作用很大 ,希望继续提高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水平 ,造福于乌海人民。孔燕燕副局长作了“总结经验、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为自治区农牧业生产和西部大开发做出新贡献”的报告。报告对“九五”期间…  相似文献   

12.
夏松亭 《山东气象》2007,27(3):61-63
现代人工影响天气始于上世纪30年代末,以40年代美国科学家Schaefer和Vonnegut分别发现干冰和碘化银作为冷云催化剂为标志。截止2005年,澳大利亚、以色列、俄罗斯、乌克兰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先后进行人工影响天气试验。1958年,中国在吉林省首次使用飞机搞人工增雨试验。此后,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陆续开展起来,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与社会效益。通过回顾现代人工影响天气的发展历史,便可得到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应新疆自治区政府的邀请,我省人工影响天气工作考察组一行9人,于1993年10月11日至16日,对新疆人工影响天气工作进行了6天的考察。考察组由省政府办公厅、计委、财政、水利、保险和气象等部门组成,正副组长分别由省府董昭和副秘书长和省气象局刘志刚局长担任。考察期间,考察组听取了新疆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下简称“人影”)情况介绍,参观了新疆气象局业务现代化建设、人工降雨指挥中心、云物理研究室和自治区人工降雨防雹雷达站;赴石河子市和玛纳斯县对人工降雨防雹指挥以及作业点进行了实地考察。由此对新疆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记者陈晓梅报道: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自治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会议于10月27~29日在乌市召开。这次会议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党的十五大和区党委五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为指针,认真总结了“八五”以来我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并对今后3年的工作做出了部署和安排。会议期间,还对阿克苏等5个地、州、市、兵团农业师先进入影办和库车县等21个县、团场先进人影办进行了表彰。这次会议得到了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及自治区有关单位的高度重视。自治区党委阿不都热衣木·阿米提常委、自治区人民政府艾…  相似文献   

15.
在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中,开发建立一套适合当地特点、满足人工影响天气业务需要的人影业务系统,是人影业务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此,国家人影部门和自治区人影办都提出了原则性指导意见和一些具体要求。同时,各级气象部门计算机和通信能力的迅速提高,也为人影业务系统的开发和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9月21-22日,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召开的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会议在乌鲁木齐举行。自治区有关厅、局和兵团、部队以及全疆各地、州、市、县的领导与厂方代表20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自治区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王绍宁主持。  相似文献   

17.
朱国森 《气象》1982,8(2):43-43
应中央气象局邀请,世界气象组织执行委员会人工影响天气小组委员会主席、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教授利斯特于1981年11日15日至27日访问我国并进行了讲学。中央气象局副局长邹竞蒙、程纯枢同志会见并宴请了利斯特教授,双方就有关问题交换了意见。 利斯特教授是著名的云物理专家,在人工影响天气方面有丰富经验。中央气象局和有关省,市、自治区气象局,大专院校等从事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科研人员共九十余人到京听了利斯特教授的讲学。 在为期三天的讲学中,利斯特教授介绍了PEP增雨计划的任务、内容、进展情况,和世界气象组织有  相似文献   

18.
由中央气象局主持召开的《全国人工影响天气科学技术会议》于1978年2月26日至3月8日在广西南宁市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各省、市、自治区气象部门、科研单位、有关院校、总参气象局、空军司令部、民航总局以及有关工厂等87个单位,共215名代表。与会代表满怀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缅怀伟大领袖毛主席,敬爱的周总理对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亲切关怀和教导。认真学习了英明领袖华主席和中央其他领导同志的重要指示。以揭批“四人帮”为纲,开展了学术交流,总结了经验,讨论制定了1978—1985年人工影响天气科研规划(草案)。  相似文献   

19.
1月30~31日.自治区气象局召开2005年全区气象局长会议,全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会议一并召开。区局、各盟市局、各直属事业单位和机关各处室领导出席,会议代表共计86人。  相似文献   

20.
傅巍 《吉林气象》2008,(1):31-33
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作为气象防灾减灾的重要科技手段,在开发空中水资源,防御冰雹灾害,保护农业生产安全,保护生态环境等诸方面发挥出不可替代的作用,越来越多地被社会认知、认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建立科学规范的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流程,为进一步开展人工影响天气现代化建设,提高人工影响天气的总体水平和能力奠定一个良好的工作基础。本文从人工影响天气轨道建设出发.结合多年来吉林市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实际,着眼于在新的业务技术体制下,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市级人工影响天气管理工作和业务工作流程,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人工影响天气工作规则,为市级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提供一个目标明确、思路清晰的工作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