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9 毫秒
1.
条件平差、混合平差模型的抗差最小二乘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条件平差、混合平差模型的抗差最小二乘解杨元喜条件平差模型、具有参数的条件平差模型和附有条件的参数平差模型与参数平差模型不同,它们均涉及条件极值问题。相应地,观测值受异常污染的抗差估计也涉及抗差条件极值问题。本讲座仍基于等价权原理介绍这三种模型的抗差最...  相似文献   

2.
等价权原理──参数平差模型的抗差最小二乘解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等价权原理──参数平差模型的抗差最小二乘解杨元喜抗差M估计是使用最广泛,计算较简明的抗差估计法。本讲基于多维M估计原理建立参数平差模型的抗差解。采用等价权思想将非线性抗差解式转变为人们熟悉的最小二乘解形式。一、多维影响函数考虑未知参数为,观测值的模型...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了权倒数的相对误差和平差改正数的相对误差之间的关系,认为权的不正确对平差结果的影响是显著的,因此权的估算应尽量合理。因水准网平差是按给定的权分配环闭合差,所以权的估算必须以环闭合差为依据。本文讨论了传统的定权方法,并根据环闭合差积累的概率模型提出了一种定权的方法。这可用来解决同等级水准网平差和不同等级水准网一并平差时权的估算问题。  相似文献   

4.
变形监测网平差的主要方法是秩亏平差法或拟稳平差法。本文基于抗差估计原理,首先推导了秩亏平差模型的抗差解式和拟稳抗差解,并推导了普通秩亏抗差解与拟稳抗差解之间的转换关系。使得拟稳抗差估计的解算简便直观。  相似文献   

5.
测量平差模型的抗差最小二乘解及影响函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差M估计是使用最广泛、计算较简明的抗差估计法。基于多维M估计原理,本文建立了经典测量平差函数模型的抗差解,并推导出相应的误差影响函数;为了使抗差估计适于不同类型以及不同先验精度的各类观测值的混合平差,将使用等价权原理构造抗差最小二乘解式。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分析了L_p平差的统计意义,证明了当观测误差服从p-范分布时,参数的极大似然估计即为L_p解。同时讨论了L_p的迭代解法及收敛性,给出了用改进的线性规划求L_1、L_∞解的方法。证明了L_p迭代解及L_1、L_∞严密解都是参数的无偏估计,同时构造了与L_p平差P值无关的单位权方差的无偏估计公式,并对L_p平差的效率作了讨论。最后分析了L_p平差与抗差估计的关系,给出了一种基于L_1解的抗差估计方法。  相似文献   

7.
加权秩亏网平差是自由网平差的统一解算形式,但其权矩阵的确定较为困难,且目前尚无被大家普遍承认的求解理论与方法。本文利用抗差估计中的选权迭代法,模拟大量试验,统计加权秩亏网的平差效果。对自由网平差的应用扩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关耀辉 《测绘通报》1992,(2):3-6,33
在具有多类观测值的控制网平差中,各类观测值的先验权是否正确给定将直接影响控制网平差的质量,本文论述网的质量与定先验权误差间数学关系,提出采用先验与验后单位权观测值中误差一致的原则来确定各类观测值的权比,从而达到定权合理,提高平差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在解析空中三角测量平差中,利用附加参数的自检校平差已成为当代最有效的一种平差方法。从本质上讲,自检校平差乃是从观测值的误差(假设已排除粗差)中排除噪音(即偶然误差)的干扰而分辨出信号(即系统误差)来,因此观测值中的信噪比应当是决定自检校平差效果的内在因素。本文利用一组不同信噪比的模拟数据进行自检校光束法平差的试验研究,导出了自检校平差的效果与信噪比的关系,并得出结论:在一般情况下附加参数不应作为自由未知数而应视为带权观测值,并由信噪比来合理地决定它的权。这样就可避免噪音干扰产生的过度参数化,从而保证得到稳定、可靠的平差结果。最后推荐一种概求附加参数权的方法。在附录中给出了验后补偿法在不同信噪比下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从残差的定量关系出发评述了检测粗差的数据探测法和抗差估计的选权迭代法,指出了其中用残差代替真误差所产生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并且导出了单位权方差估值、单位权中误差估值的概率分布,给出了后的数字特征,对平差问题的精度体系作了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11.
选权迭代法在面对独立观测量中的粗差时能够表现出良好的探测效果,但由于其只是一种基于独立观测值的稳健估计法,没有考虑到观测值之间的相关性[1]。而现有的等价权函数虽然都满足稳健估计的要求,但由于所构造的等价权阵不对称,使得最后平差结果严重偏离实际情况。本文介绍在传统稳健估计的基础上,在定权时充分考虑相关观测值之间相关性的不变性,构造对称的方差—协方差阵不断扩大,并通过VB进行编程及实例分析,发现该方法对粗差的敏感度非常强,探测精度很高。  相似文献   

12.
杜宁  王莉 《测绘科学》2012,37(3):142-143
在测量平差过程中,权的选取会对平差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定权不合理会导致高差观测值改正数分配不合理,严重时会扭曲三角高程平差值,继而平差结果不能真实反映实际观测。本文在分析连续中间法三角高程测量原理的基础上,依据权的定义及误差理论,推导了中间法三角高程测量平差计算中权的确定公式,得出了权与测站距离平方和成反比的定权方法,该方法能客观地反映中间法三角高程测量高差观测值间的权比,有助于改善三角高程测量的精度。  相似文献   

13.
附有相对权比的总体最小二乘平差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推导了加权情况下附有相对权比的总体最小二乘平差方法,提出了确定相对权比的验前单位权方差法和目标函数最小化法。模拟算例表明,当观测值和系数矩阵的验前单位权方差已知且比较准确时,验前单位权方差法得到的结果与参数真值的差值范数最小;目标函数最小化法的目标函数估值最小,与参数真值的差别比验前单位权方差法的结果稍大。  相似文献   

14.
从残差的定量关系出发评述了检测粗差的数据探测法和抗差估计的选权迭代法 ,指出了其中用残差代替真误差所产生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并且导出了单位权方差估值、单位权中误差估值的概率分布 ,给出了后者的数字特征 ,对平差问题的精度体系作了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15.
顾及系统误差的平差模型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高精度测量中,利用平差模型从整体上对系统误差予以补偿和消除的理论研究已日益被关注,从国内外文献看,一般均着重于研究附加系统参数平差模型的理论和应用,考虑到系统误差源的复杂性,文中提出了附加系统权平差模型,附加系统参数和系统权平差模型。导出了平差公式和假设检验的统计量,附加系统参数模型是将系统误差影响归入函数模型,附加系统权模型是将系统误差影响归为随机模型,两者混合模型则是将系统误差影响分别归入函数模型和随机模型,这样就形成了顾及系统误差的平差模型体系。附加系统权平差模型涉及到系统方差估计这一难题,文中提出了按概率分布置信域的思想由最大误差估计系统方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在处理边角网平差时,由于测边、测角相互独立,通常只能根据经验按观测类型不同进行验前方差估计,不能准确确定测边、测角观测量的权,影响了控制网的精确度。以高铁铺轨控制网(CPIII)数据处理为例,采用方差分量估计方法对控制网进行了数据处理和精度分析,并与等权处理方法做了比较,对边角网或其它不同类型的复杂控制网数据处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水准网平差中通常采用按距离公里数和按测站数2种传统的定权方法,但在复杂地形中往往不能自动区分平坦地形和陡峭地形。针对以上缺点,利用变异系数赋权法对上述2种定权方法进行了综合与改进,在定权时能够充分考虑地形特点,重新分配了距离公里数和测站数的信息所占的比重,使得定权结果更加合理。经实例计算,结果表明:利用变异系数赋权法进行定权的平差结果较传统方法精度更高,并且计算简便,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定权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运用数理统计和回归分析理论,推导了不等权平差中的函数模型和异常点诊断的基本公式,指出异常点诊断和粗差定位的区别,讨论了诊断理论和可靠性理论的关系,导出了h_(ii)的统计分布和在二类优化设计中的应用,最后以一实例加以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19.
有界不确定性平差模型的迭代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现有的有界不确定性平差模型算法较为复杂且没有顾及权重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无需奇异值分解的迭代算法及其一种加权方法。直接采用了迭代算法求解有界不确定性平差模型的min-max准则,推导出了未知参数估值,算法概念简单,易于实现,收敛速度更快。基于该文提出的迭代算法,当系数矩阵和观测向量各自均不等权时,采用了一种加权方法,并推导了其解算过程。算例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迭代算法是可行的,并且解算效率更高;加权后的迭代算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姚宜斌 《测绘工程》2001,10(2):29-31,35
在观测值中加入粗差,粗差的影响可以通过调整观测值的权加以消除,对含有粗差的观测值利用稳健估计处理后的平差结果应与加粗差前的利用最小二乘原理处理的平差结果一致,依据这样的思想,本文利用间接平差函数模型,借用经典最小二乘原理,推导出了基于等价分析方法的稳健估计的等价权函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