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京大气资料服务中心(全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南京气象学院大气资料服务中心”)自1993年3月正式开展资料服务工作以来,已通过《资料通讯》(1995年以前为《资料目录》)发布大量大气资料信息,受到国内气象科研、业务和教育工作者高度重视。根据广大用户要求,这里提供1994年1月以来通过《资料通讯》(共19期)发布的全部资料的信息索引,以便用户迅速查找所需资料。用户如需了解详情,可查阅相应卷(期)的《资料通讯》,除此之  相似文献   

2.
短消息     
南京大气资料服务中心申请的地球科学部主任基金项目《基金会地学部南京大气资料服务中心建设》已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资助批准。项目研究总目标是在“基金会地学部”和“南京大气资料服务中心”15年工作基础上,在三年(2009—2011年)内,建成“基金会地学部”大气科学基金项目产生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资料规范化管理系统,使之成为基金项目可持续发展的一种资源。2009--2010年的目标是:  相似文献   

3.
南京大气资料中心是基金会地学部领导和支持的,为我国大气科学基础性研究提供资料服务的机构。在过去的三年中,在基金会地学部和南京气象学院的双重领导下完成了筹建并开始了服务工作。在推动资料共享,促进我国大气科学,特别是基金会支持的研究中,迈出了有意义的一步。其工作得到大气科学界、乃至地学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大气科学》2004,28(3):i001-i001
一、作为大气科学领域的学术性刊物,《大气科学》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努力反映大气科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为国民经济的繁荣和社会协调发展服务。读者对象是从事大气科学研究的科研人员及大专院校有关专业的师生。刊登的稿件主要有:反映大气科学领域最新研究成果的  相似文献   

5.
《大气科学》2004,28(2):i001-i001
一、作为大气科学领域的学术性刊物,《大气科学》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努力反映大气科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为国民经济的繁荣和社会协调发展服务。读者对象是从事大气科学研究的科研人员及大专院校有关专业的师生。刊登的稿件主要有:反映大气科学领域最新研究成果的  相似文献   

6.
科学基金在推动大气科学资料共享服务上取得初步成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资料是科学研究的根本基础和科学研究赖以继续发展的物质积累和保障。是无数科学家和整个国家科技成果体系中的重要产出和组成部分,是重要的国家资源。在全球信息化的今天,科学资料管理和共享体系建设能力直接关系到整个国家科技创新能力,成为国家科技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高低的试金石。199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率先在国内试点资助建立了“南京大气资料服务中心”,以推动科学基金大气科学领域资助项目中产生的重要科学资料的管理和“资料共享”。通过近10a的努力,该资料服务中心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并积累了不少宝贵经验,为推动我国大气科学资源、资料的共享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贡献。  相似文献   

7.
正据2018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显示,《气象与环境科学》核心影响因子为2. 063,排在全国大气科学类期刊的第一名,并以41名的成绩冲进全国五十强。期刊的综合评价总分为38. 8分、核心他引率721条。以上三项期刊主要指标均刷新了本刊的历史记录,再创新高。在2018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数据中,本刊的影响因子为2. 660,也排在全国大气科学类期刊的第一名。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系统的设计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国家科技部启动了基础性工作专项资金项目“气象资料共享系统建设” , 该项目主要目的是实现气象资料的共享.“东北地区低温数据库和共享网站建设”为该项目第 6课题“区域专题气象资料分布式共享示范”的第 5专题,主要建设内容为:建立东北地区低温气象资料数据集,并通过网站平台提供东北地区低温及相关气象数据资料,为科学研究、社会发展、国民经济建设、大型工程服务提供基础性的数据.本文将以“东北地区低温气象资料共享服务系统”,探讨黑龙江省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系统的设计与实践.  相似文献   

9.
正《应用气象学报》是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国家气象中心、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气候中心、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和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联合主办的大气科学理论与应用研究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应用气象学报》将向您提供有关我国大气科学领域内研究和应用成果的最新论文、资料、方法等大量信息,内容包括气象预报、卫星气象、农业气象、海洋气象、航空气象、环境气象、人工影响天气、应用气象、大气探测、遥感技术以及计算机应用技术等学科;还将向您介绍国内外现代科技的新理论与新技术在大气科学中应用的研究论文及信息。主要栏目有论著、短论、综合评述、业务系统、学术论坛、研究简报、书刊评介等。本刊被《中文核心要目总览》确认为大气科学(气象学)类核心期刊,并已首批入选"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科学技术期刊文摘(CSTA)国家数据库(英文版)收录的刊源名单,并被美国气象学会"气象与地球天体物理学文摘"(MGA)和  相似文献   

10.
《应用气象学报》是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国家气象中心、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气候中心、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和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联合主办的大气科学理论与应用研究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应用气象学报》将向您提供有关我国大气科学领域内研究和应用成果的最新论文、资料、方法等大量信息,内容包括气象预报、卫星气象、农业气象、海洋气象、航空气象、环境气象、人工影响天气、应用气象、大气探测、遥感技术以及计算机应用技术等学科;还将向您介绍国内外现代科技的新理论与新技术在大气科学中应用的研究论文及信息。主要栏目有论著、短论、综合评述、业务系统、学术论坛、研究简报、书刊评介等。本刊被《中文核心要目总览》确认为大气科学(气象学)类核心期刊,并已首批入选"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  相似文献   

11.
<正>《应用气象学报》是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国家气象中心、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气候中心、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和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联合主办的大气科学理论与应用研究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应用气象学报》将向您提供有关我国大气科学领域内研究和应用成果的最新论文、资料、方法等大量信息,内容包括气象预报、卫星气象、农业气象、海洋气象、航空气象、环境气象、人工影响天气、应用气象、大气探测、遥感技术以及计算机应用技术等学科;还将向您介绍国内外现代科技的最新理论与新技术在大气科学中应用的研究论文及信息。主要栏目有论著、短论、综合评述、业务系统、学术论坛、研究简报、书刊评介等。本刊被《中文核心要目总览》确认为大气科学(气象学)类核心期刊,并已首批入选"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  相似文献   

12.
《气象科技》2007,35(4)
欢迎订阅《气象科技》、《气象科技合作动态》、《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年报》《气象科技》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市气象局及大气探测技术中心联合主办,报道大气科学及相关科学各领域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也刊载反映大气科学各领域发展水平的综合评述。报道内容包括:预  相似文献   

13.
正据2017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显示,《气象与环境科学》核心影响因子为1.647,排在全国大气科学类期刊的第二名,并以76名的成绩冲进全国百强。期刊的综合评价总分为37.1分、核心他引率638条,均刷新了本刊的历史记录。在2017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数据中,本刊的影响因子为2.835,排在全国大气科学类期刊的第一名。  相似文献   

14.
正《应用气象学报》是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国家气象中心、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气候中心、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和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联合主办的大气科学理论与应用研究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应用气象学报》将向您提供有关我国大气科学领域内研究和应用成果的最新论文、资料、方法等大量信息,内容包括气象预报、卫星气象、农业气象、海洋气象、航空气象、环境气象、人工影响天气、应用气象、大气探测、遥感技术以及计算  相似文献   

15.
《高原气象》2019,38(1)
正《高原气象》是大气科学领域的综合性期刊,主要刊登大气科学领域,特别是青藏高原气象学、山地气象学等学科领域研究的新成果、新观点、新进展,也涵盖天气气候方面的理论、观测和预报预测方法、全球气候变化、大气物理、大气化学和大气雷电等学科,为推动大气科学及相关学科发展、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提供学术平台。1.来稿要求1)论点明确,文字精练,条理清晰,数据可靠,图表清楚、简明。每篇论文以不超过8000~10000字为宜。全文必须包括论文题目(不超  相似文献   

16.
正《高原气象》是大气科学领域的综合性期刊,主要刊登大气科学领域,特别是青藏高原气象学、山地气象学等学科领域研究的新成果、新观点、新进展,也涵盖天气气候方面的理论、观测和预报预测方法、全球气候变化、大气物理、大气化学和大气雷电等学科,为推动大气科学及相关学科发展、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提供学术平台。1.来稿要求1)论点明确,文字精练,条理清晰,数据可靠,图表清楚、简明。每篇论文以不超过8000~10000字为宜。全文必须包括论文题目(不超  相似文献   

17.
《高原气象》2021,40(4):724-736
观测资料匮乏是制约青藏高原地球科学问题深入研究的关键因素。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信息中心联合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和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对近几十年来我国青藏高原区域的地气系统的大气和陆面观测资料及相关分析产品进行了整合集成,获得了高原区域长年代、多要素的地气系统综合气象数据,研发了综合气象数据库及其数据共享平台。本文系统介绍了相关科学数据的观测及数据情况,包括中国气象局长期业务观测数据、历次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数据、中国科学院部分野外台站长期观测试验数据和一些科学研究项目的产出数据成果,描述了多种数据的标准化集成技术和成果,设计并发布了青藏高原地气系统多源信息共享平台,为研究和解决青藏高原地球科学问题提供宝贵的数据资源。  相似文献   

18.
正《高原气象》是大气科学领域的综合性期刊,主要刊登大气科学领域,特别是青藏高原气象学、山地气象学等学科领域研究的新成果、新观点、新进展,也涵盖天气气候方面的理论、观测和预报预测方法、全球气候变化、大气物理、大气化学和大气雷电等学科,为推动大气科学及相关学科发展、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提供学术平台。1.来稿要求1)论点明确,文字精练,条理清晰,数据可靠,图表清楚、简明。每篇论文以不超过8000~10000字为宜。全文必须包括论文题目(不超  相似文献   

19.
正《高原气象》是大气科学领域的综合性期刊,主要刊登大气科学领域,特别是青藏高原气象学、山地气象学等学科领域研究的新成果、新观点、新进展,也涵盖天气气候方面的理论、观测和预报预测方法、全球气候变化、大气物理、大气化学和大气雷电等学科,为推动大气科学及相关学科发展、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提供学术平台。1.来稿要求1)论点明确,文字精练,条理清晰,数据可靠,图表清楚、简明。每篇论文以不超过8000~10000字为宜。全文必须包括论文题目(不超  相似文献   

20.
<正>《高原气象》是大气科学领域的综合性期刊,主要刊登大气科学领域,特别是青藏高原气象学、山地气象学等学科领域研究的新成果、新观点、新进展,也涵盖天气气候方面的理论、观测和预报预测方法、全球气候变化、大气物理、大气化学和大气雷电等学科,为推动大气科学及相关学科发展、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提供学术平台。1.来稿要求1)论点明确,文字精练,条理清晰,数据可靠,图表清楚、简明。每篇论文以不超过8000~10000字为宜。全文必须包括论文题目(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