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小南山矿体上,在地表及坑道中采集了石英样品及全岩样品,石英样品处理后用来研究热晕;全岩样品陶洗烘干,用来研究蒸发晕。采用爆裂法测定单矿物的形成温度和矿物岩石中包果体的爆裂脉冲数。由实验结果可看出:不论是地表还是各中段取得样品,爆裂温度都能较清楚的圈定出该矿脉带,即主要脉带处于温度最高位置,向周围温度降低,有较明显的热晕存在,在垂直方向上,也有一定的温度梯度变化。存在于矿床周围的这种热晕,可指导我们寻找热液盲脉,看来是一种有前景的地球化学普查方法。蒸发晕试验曲线,其异常部分,基本和脉体吻合,看来寻找热液盲脉具有一定的效果,曲线形态,与化探F、Sn元素的原生晕曲线很相似。初步认为可用来作为寻找同类矿床地表细脉带及圈定其范围的标志,继而可找寻深部盲脉。总观现状,预料“蒸发晕找矿”在我国不久会成为一种效果并不亚于原生晕的找矿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在地质科学的实践和理论上 ,研究热液矿床中的局部矿化和成矿流体的流向是找矿和盲矿体研究的有意义的课题。本文回顾了这一课题的来源和历史。这项研究始于 1 976~ 1 979年 ,对中国湖南省的两个铅锌矿床和一个锑矿脉的爆裂温度等温线热晕图的研究 ,并结合区域地质背景 ,对来自中国南部 1 8个不同矿带、矿田、矿床和矿体的不同热液矿床的一些地质数据和爆裂温度数据做了综合分析。上述研究的结果形成了题目为对“华南某些热液矿床的矿液同向流动的初步研究”的论文 ,于 1 980年 5月和 1 0月在中国发表。另外一个典型例子是板溪锑矿山的找矿…  相似文献   

3.
1976年以来,我队在广西两江铜矿区开展热晕、蒸发晕找矿试验工作,用爆裂法测定了各种单矿物和岩石样品848个.获得的资料表明,该铜矿是一个多阶段成矿的高-中温热液矿床,铜矿物主要富集于硫化物阶段.由于这一阶段具有特定的成矿温度范围,这就为应用单矿物热晕图预测矿体富集地段,提供了可能性.同时,矿床围岩(主要是砂岩)在成矿过程中受热液影响,产生并保留了一定数量的包裹体,形成了蒸发晕带,其范围比常最元素原生晕的扩散距离大十多倍甚至几十倍.因此,蒸发晕作为一种找矿辅助手段,对捉高找矿效果也有一定实际意义.矿区地质概况矿区位于广西山字型构造西翼靠近弧顶的转折部位、大明山多金属成矿带的中部.矿床赋存于寒武系浅海相碎屑岩及碳酸盐岩出露的小"天窗"中,四周被几百米厚的  相似文献   

4.
《国外铀金地质》1999,16(1):77-85,96
指示晕方法是一种新的、有效的盲矿勘查方法。它是基于矿物和脉体物质由于岩浆、热液和构造作用,在上覆岩石中的局部再沉积。含讯矿的“标准”矿床研究显示,来自盲矿体的再沉积物质的地球化学和矿物晕存在于称为“上升物”的矿后地质体中,即上覆岩石中的断层、岩墙和石英脉中,指示晕方法采用矿后上升物构造的特殊采样,被推荐的技术能用于寻找不同地质环境中盲矿的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5.
吴宁 《华东地质》2020,(1):45-53
安徽池州乌谷墩银钼多金属矿床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贵池矿集区,属斑岩型-矽卡岩型-热液型矿床。文章研究了乌谷墩银钼多金属矿床的地质特征和成矿条件,分析该矿床的找矿潜力,按照成矿缺位理论,预测了不同类型矿体的找矿方向。乌谷墩银钼多金属矿区具有寻找中-大型多金属矿床的前景,"成矿系统分析+立体填图+钻探验证"的深部找矿思路和工作方法对该矿区及周边地区寻找盲矿体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相山铀矿田部分典型矿床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各矿床中的矿化富集和分布有特定的规律性,了解并运用这些成矿规律对在已勘矿床区继续寻找隐伏盲矿床或盲矿体,特别是那些地质工作程度较低,但被认为有远景、有潜力区块的找矿工作部署,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南岭地区地质工作程度相对较高,深部第二空间找矿已迫在眉睫,新方法、新技术及深部找矿预测模型创新已成为深部找矿取得突破的关键因素。原生晕分带研究被广泛运用于金、银、铜、铅、锌等矿床深部及外围找矿预测,取得较好找矿效果。为了探求新的钨矿床深部找矿方法,更快速有效地圈定深部预测靶区,评价深部找矿潜力,以原生晕轴向分带理论为指导,对赣南盘古山钨矿床盲3号脉6个中段沿脉采取的样品选择W、Sn、Mo、Bi、Cu、Zn、Ag、Li、Be、Mn、Ti、As、Sb、Co和Ni元素分析热液钨矿床原生晕分带特征,构建盲3号脉的深部构造叠加晕模型,定位预测深部潜力靶位。盘古山钨矿床盲3号脉原生晕分带研究表明:Mo、Sn、Bi、Cu、Zn和Ag异常晕与矿体中心相距在60 m范围内,为近矿晕指示元素;Mn、Ti、As、Sb、Co异常晕发育于钨矿体前缘,与矿体中心相距180 m~240 m,为前缘晕指示元素。根据建立的盲3号脉构造叠加晕模型,预测35 m标高靶位2个(靶位①、②),-25 m标高靶位1个(靶位③),-145 m标高靶位2个(靶位④、⑤),其中靶位①和靶位②已得到工程验证;同时指示盲3号脉成矿热液由深到浅,由东南往西北方向运移,与其成矿关系密切的隐伏花岗岩体侵位较深,预示盲3号脉东南部深部靶位④、⑤尤其靶位⑤具较大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8.
锡矿山锑矿床为严格受构造控制的热液型矿床,成矿成晕具有多期多阶段叠加的特点;F75断裂破碎带中元素的含量及叠加晕特征表明,该断裂不仅是导矿构造,而且在局部有利部位成为储矿构造;文章以飞水岩矿段为例,总结了矿体的元素组合及其相关关系,确定了不同成矿阶段矿体的特征元素;单一次成矿形成的原生晕轴向分带序列是As,Hg,F,Li,Ba→Sb→Ag,Cu,Pb,Zn→Mo,Bi,Mn,Co→Ni,Ti,V,W,Sn,Sr;在识别不同成矿阶段的矿体(晕)在空间上的叠加结构基础上,建立了矿床构造叠加晕模式,确定了盲矿预测标志,对矿床深部进行盲矿预测,提出了盲矿的找矿靶位;初步验证工作表明,构造叠加晕方法对锡矿山锑矿飞水岩矿段深部盲矿体的预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汞,作为地球化学找矿中的通用探途元素,已逐步被人们所认识.目前,国内外对汞的次生晕、原生晕在找矿中的前景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本文通过栖霞山铅锌矿床汞在矿体及其围岩中的原生分散晕的特征和分布规律,矿床晕、矿体晕的特征及二者之间的关系,重点研究了矿体和围岩中汞的存在相态,以及不同相态汞的比值在不同高程中的分布规律等,并以此来判断矿体的剥蚀程度,为汞的原生分散晕在寻找盲矿方面作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随着矿产资源需求量的日益增长和找矿难度日渐增大,加强寻找盲矿床和盲矿体,已是地质勘查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有关寻找盲矿的理论与工作方法,国内外都在大力开展研究,并积累了不少经验.本文拟就盲矿床(矿体)预测的一般准则,作一简要综述,供勘查盲矿时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论文以最新的烃汞综合气体测量集成技术结合部分传统有效的微量元素测量技术,依据已有的地质资料,以该矿床Ⅱ号矿体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烃类组分和微量元素异常在矿床不同部位的展布规律、各指标异常在空间上与金矿体之间的对应关系,建立了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综合找矿模型:烃类组分、As(前缘晕)→Cu、W(矿中晕)→Sb、Hg、Au、Bi、Pb、Zn、Ag、Mo(矿尾晕),并且总结了本研究区的找矿标志,为本区今后开展深部盲矿找矿预测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程加云  卫成治 《安徽地质》2010,20(2):109-111
通过对矿床的地质特征、矿体赋存规律、矿化蚀变,矿石类型、结构构造,围岩蚀变等分析,初步认为本矿床应与双庙旋回晚期火山、次火山岩有关的中-低温热液充填交代型矿床;初步认为下步找矿方向应继续在龙门院组底部的第一岩性段的矿化蚀变带中沿矿体倾向方向深部和沿走向方向寻找深部矿体.  相似文献   

13.
文章总结了20世纪冶金地质化探工作中的10项有创新、并取得显著找矿效果的成果:找金矿盲矿体的构造叠加晕模式、汞气测量和热释汞测量寻找隐伏矿床、典型有色金属矿床地球化学异常模式研究、中国主要类型金矿找矿模型研究、胶东金矿带盲矿预测的原生地球化学专家系统、包裹体气晕、离子晕及其叠加晕找金新方法、脉钨矿床的“三环一帽式”地球化学异常模式、应用卤素找盲矿和土壤热释卤素新方法、建立优质锰矿床的地球化学找矿模型、区带化探找贵金属及有色金属矿产。  相似文献   

14.
范谢均  吕新彪  柳潇  刘龙 《地球科学》2021,46(3):1083-1099
乌奴耳矿床位于内蒙古东部大兴安岭造山带中段中生代火山岩覆盖区,为近年来新发现的陆相火山岩型多金属矿床.为了对该矿区的进一步深部找矿勘查工作提供围岩蚀变和岩石地球化学信息,对乌奴耳矿床进行了详细的野外地质特征研究、岩石蚀变分带研究和原生晕研究.乌奴耳矿床中存在多期多阶段矿化特征:第1阶段斑岩型钼矿化,主要产于矿床深部的花岗斑岩体内;第2阶段岩浆热液(隐爆角砾岩)型铅锌矿化,主要产于花岗斑岩体顶部及其附近围岩的隐爆角砾岩中;第3阶段浅成低温热液型铅锌银矿化,主要产于浅部张性断裂构造中.矿区内存在至少两期与成矿关系密切的构造事件,张性断裂构造是重要的控矿因素和找矿标志.乌奴耳矿床中具有明显的围岩蚀变分带特征,蚀变矿物分布与已知矿体产状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是重要的找矿标志之一.岩石原生晕异常分布与已知矿体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具有明显的前缘晕-近矿晕-尾晕元素组合分带特征,能够为乌奴耳矿床深部找矿提供可靠信息.综合以上主要找矿信息特征,预测在乌奴耳矿床Ⅱ矿段207勘探线剖面深部有盲矿体存在.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冶金地质化探工作十大创新成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总结了20世纪冶金地质化探工作中的10项有创新、并取得显著找矿效果的成果:找金矿盲矿体的构造叠加晕模式、汞气测量和热释汞测量寻找隐伏矿床、典型有色金属矿床地球化学异常模式研究、中国主要类型金矿找矿模型研究、胶东金矿带盲矿预测的原生地球化学专家系统、包裹体气晕、离子晕及其叠加晕找金新方法、脉钨矿床的"三环一帽式"地球化学异常模式、应用卤素找盲矿和土壤热释卤素新方法、建立优质锰矿床的地球化学找矿模型、区带化探找贵金属及有色金属矿产.  相似文献   

16.
地球化学方法广泛而有效地应用在寻找和评价金属矿床。目前由于容易开采的矿床(地表出露的矿床)频于衰竭,因而特别提高了用地球化学方法深部找矿的意义,首先是根据原生地球化学晕寻找金属矿床。最近几年来,在研究和实际采用原生晕及与其伴生的次生指示元素的岩石化学晕方面也获得了很大成绩。根据岩石化学晕寻找盲矿体的深度相当大,在很多情况下可达一公里。目前这种方法在寻  相似文献   

17.
流体包裹体爆裂法作为一种辅助找矿手段,于20世纪70—80年代曾被前苏联和中国的地质工作者用于找矿勘探实践中,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以往许多爆裂法研究表明,矿体所在部位的爆裂强度(频次)较高,而随着远离矿体进入围岩,爆裂频次逐渐降低。一般认为这是由于围绕矿体热液活动强烈和流体包裹体丰度较高所致,因而在矿床(体)及其周围形成蒸发晕正异常。通过对胶西北地区焦家蚀变岩型金矿112线和144线8个钻孔的系统采样和爆裂法测试分析发现,焦家金矿床的花岗岩围岩爆裂曲线具有高的爆裂频次、明显的爆裂峰和高的相变峰,随着围岩蚀变增强,爆裂频次、爆裂峰和相变峰从钾化带经过黄铁绢英岩化带、硅化带到金矿石呈有规律降低,在矿体(化)中心,爆裂频次很低,不显示爆裂峰和相变峰,从而围绕矿体构成蒸发晕负异常。这些爆裂特征,特别是围绕矿体的蒸发晕负异常,对于胶北地区深部金矿找矿勘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构造叠加晕找盲矿法及其在矿山深部找矿效果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构造叠加晕找盲矿法是在发展了原生晕找盲矿理论基础上,根据热液矿床成矿成晕严格受构造控制,热液矿床具有多期多阶段叠加成矿成晕特点,提出原生晕叠加理论,解决了困惑化探专家几十年在研究原生晕轴向分带中出现的"反常"现象难题,独创了构造叠加晕找盲矿新方法,并介绍了构造叠加晕方法特点、主要成果、金矿床4种叠加结构的理想模式和盲矿预测的5条准则,应用效果和找矿实例。  相似文献   

19.
范启灏 《地质与资源》1999,8(3):182-184
探索热液矿床的区域成矿作用和成矿流体的运移方向,对于探矿及盲矿体的找寻具有地质理论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1 文献回顾及问题在宝贵的地质科学文献(包括流体包裹体资料)中,有许多关于各种热液矿床及矿化带的地质、成矿、稳定同位素、成矿流体特性及其找矿标志的研究.在流体包裹体方面,E.Roedder[1]、Ermakov[2]、卢焕章[3]、Kwak[4]等已发表过有代表性的专著或论文.迄今,普遍缺少利用流体包裹体研究热液矿床成矿流体迁移方向方面的资料.在澳大利亚乃至世界其他地区,也无人研究热液矿床流体的…  相似文献   

20.
问题的提出随着近代找矿工作的迅速发展,发现出露地表的矿床或矿体的可能性逐渐减少,被称为隐伏矿床及盲矿体的找矿日益引起人们的注意,人们正在探讨隐伏矿床及盲矿体的找矿理论和方法.矿床学中,矿床与矿体的概念是有区别的,但在一些文章内(这些文章在其它方面是很有价值的),却存在隐伏矿床与隐伏矿体,盲矿床与盲矿体混用的现象.有时前后两词同时出现于同一篇论文,而却指同一地质体;有的文章只提隐伏矿床(或盲矿床)不提矿体,而实际上所论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