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魁蚶育苗在我国是近几年刚发展起来的[1,2],育苗水体较小,再加上幼虫培育时间长,幼虫成活率、变态率不及扇贝高,造成了出苗量不高。为此作者探索了一套魁蚶大水体升温育苗稳产技术措施,1993年在312m3水体中育出0.5cm苗种9.36×107粒,单位水体出苗量达300000个/m3以上。1材料与方法1.1材料1.1.1亲贝分别于5月12,15,16,17日人工潜水捕自荣成近海,壳长为5~10cm的2~4龄贝,共5400个。1.1.2饵料主要是等鞭金藻3011,塔胞藻,小球藻等高温种类。亲贝蓄养以…  相似文献   

2.
1993年,于文登市小观海珍品育苗养殖场,在海湾扇贝和对虾育苗结束后,利用其配套的单胞藻培养地进行真鲷育苗,利用对虾育苗池和卤虫孵化池培养轮虫。在不增加任何设备的前提下,育成全长3.01~6.50cm,平均全长3.44cm的真鲷商品鱼种161116尾,从仔鱼培育到商品苗种的成活率达到24.72%,平均单位水体出苗量达到2685尾,1993年7月19日通过了文登市科委组织的验收。正材料和方法1.1育苗设施亲鱼产卵池(1个)和鱼苗培育池(6个)皆用单胞藻培养池(规格为3.8m×3.7m×0.8m,水…  相似文献   

3.
用亚心形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湛江等鞭藻Isochrysis zhanjiangensis及某些配合饲料培育大珠母贝pinctada maxima(Jameson)亲贝,可以促进性尕发育成熟并保持易于诱导排放状态。在需要进行人工育苗时,给亲贝以一定的刺激,即可诱导产卵精。彩这种方法进行大珠母贝人工育苗,受精率和成活率都比剖贝取卵授精的方法高。而且不用杀死大珠母贝亲  相似文献   

4.
塑料大棚池蓄养海湾扇贝亲贝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室内人工育苗工艺中亲贝控温蓄养成本高、难度大,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既简易又能获得优良亲贝的蓄养方法。作者从利用塑料大棚的温室效应进行作物育种及栽培中受到启示,在日照市石臼镇一村育苗厂进行了用塑料大棚的温室效应来提高水温蓄养海湾扇贝亲贝的试验。1材料和方法1.1塑料大棚池为水泥石砌结构,东西向,呈长方形,长40m,宽16.7m,池深2m,水深1.7m,面积667m2,池子上方为拱型钢梁结构,钢梁顶部覆盖厚度0.5mm的透明塑料薄膜。1.2.1月27…  相似文献   

5.
几种单胞藻对婆罗异剑水蚤群体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和不同种单胞藻单独喂养 及混合喂养对婆罗异剑水蚤 Apocyclops borneoensis群体增殖的影响。经10d的培养,初步得 出:三角褐指藻对婆罗异剑水蚤适宜的浓度为20×10~4~50×10~4cell/ml;在4种单胞藻中, 等鞭金藻(Isochrysis sp.)效果最好,扁藻(Platymonas helgolandica)次之,小球藻(Chlorella sp.)最 差;几种单胞藻混合喂养婆罗异剑水蚤,其群体增殖效果总体上比单种藻类喂养来得显著。 还就不同浓度的藻类及不同种藻类单独或混合喂养对婆罗异剑水蚤群体增殖的影响进行 讨论。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海湾扇贝(Argopectenirrdians Lamarck)的人工育苗期呈逐年提早趋势,使得该种贝的自然年积温增加、性腺逐年提早发育,从而使得海区越冬贝(成贝或亲贝)于1月中旬至2月底提前消耗体内的能量;另一方面,此时海区中可食饵料贫乏、水温低、水环境恶劣及贝的摄食能力差。这种内耗外扰的矛盾,致使亲贝的体质和抗病性变得低差,造成了养成后期成贝或亲贝的大批量死亡,使得育苗用亲贝变得紧张、价高,额外增加了育苗的成本。使用这种体质差的亲贝(经常携带疾病)进行育苗,极大地影响了贝苗的质量和育…  相似文献   

7.
我们于1992年4月在林北盐场育苗场进行了免用抗菌药物育苗的初步试验。1试验材料单胞藻培育池房顶为透明的玻璃钢瓦,窗和池的上空挂有白布窗帘和幕。每池容积为3m3水体(3.8m×1.3m×0.7m)。海水由沉淀地打入单胞藻培育室2个10m3水体的池中,以每m3水体加入次氯酸钠(NaClO,有效含氯量8%)125ml,经过10h通气搅拌后,再以每m3水体加17g硫代硫酸钠(Na2S2O3,大苏打,海波)中和水中余氯,1h后,测定无余纪即可使用(使用前预温到要求水温,整个试验用水都按此法处理)。浙江产…  相似文献   

8.
主要从水的处理、单胞藻的选择、亲贝的蓄养、洗卵和及时选幼、幼虫培育期间的筛选、随着基的处理等方面进行了闽粤沿海牡蛎人工育苗技术的探讨,以提高牡蛎育苗的成功率和单位水体的苗量,使太平洋牡蛎育苗稳产高产。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用延长亲贝低温培育时间和强化营养,抛劣选优质亲贝等措施,保证亲贝积温达400℃以上产卵.在此技术上严格控制亲贝产卵时间和精子浓度,逐步提高幼虫培育水温,加大换水和投饵,勤倒池等措施,于299m3水体中,培育出2.65亿粒商品苗(0.5cm大小),取得可喜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高尚德  吴以平 《海洋学报》1995,17(4):112-117
研究了不同浓度(0.2、0.4、0.6、0.8、1.0μg/dm3)的三苯基氯化锡(TPTC)和三丁基氯化锡(TBTC)在不同温度(18、20、22、26、28℃)下,培养不同时间(12、24h)对扁藻(Platymonassp.)和湛江叉鞭金藻(Dicrateriazhanjiangensis)呼吸作用的影响,指出温度越高,2种有机锡的毒性越大;培养时间不同,2种藻呼吸速率发生不同的变化;扁藻对有机锡的耐受力大于金藻。  相似文献   

11.
虾夷扇贝人工苗种高产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虾夷扇贝苗种生产中,改进了亲贝升温促熟、产卵、孵化、幼虫培育等技术措施。在海上保苗中,选择适宜保苗袋和培养水深,使成活率明显提高,生长速度加快。在445m^3水体中,培育出商品苗(壳高1.5cm以上)1.5亿粒,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魁蚶间断升温育苗方法,从改善亲贝蓄养条件入手,促使亲贝快速成熟自然产卵,并进行洗卵。在幼虫培育时,加强营养,加大换水,及时筛选不同大小的幼虫分池培养。严格海上中间培育管理,使每立方水体出苗量达31万个(大小0.5cm),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主要从水的处理、单胞藻的选择、亲贝的蓄养、洗卵和及时选幼、幼虫培育期间的筛选、附着基的处理等方面进行了闽粤沿海牡蛎人工育苗技术的探讨,以提高牡蛎育苗的成功率和单位水体的出苗量,使太平洋牡蛎育苗稳产高产。  相似文献   

14.
海湾扇贝大水体高产育苗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用延长亲贝低温培育时间和强化营养,抛劣优质亲见等措施,保证亲贝和积温达400℃以上产卵。在此技术上严格控制亲贝产卵时间和精子浓度,逐步提高幼虫培育水温,回在换水和投饵,勤倒池等措施,于299m^3水体中,培育出2.65亿粒商品苗(0。5cm大小),取得可喜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魁蚶Scapharca broughtonii(Scheenck)俗称赤贝,血贝。属瓣鳃纲蚶科,是一种肉味鲜嫩、营养丰富(含血红素和VB12高)的深水贝类,为我国出口创汇率较高的海珍品之一。加强对魁蚶幼贝的生长及亲见催肥促熟的增养殖技术的研究对于发展创汇渔业,是非常重要的。1材料与方法1.1材料魁蚶幼贝1990年3月底由黄海水产研究所提供,平均体长0.455cm。魁蚶亲贝1990年3月底由荣成市购买30个,后在1990年4月3日从即墨市丁字湾取回20个。饵料 扁藻、等鞭金藻及相指藻等饵料均由本所…  相似文献   

16.
光合细菌在海湾扇贝人工育苗中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光合细菌是一类组份较全且营养价值较高的细菌。在缺氧弱光条件下,具有处理低分子有机物、净化水质等显著功效。本研究利用了光合细菌所具有的独特生理功能和生态习性,在海湾扇贝人工升温育苗过程中,以单胞藻为基础饵料适当添加光合细菌,增强了海湾扇贝整体营养水平和改善了育苗水体生态环境条件,促进了亲贝性腺发育,提高了幼虫生长率。亲贝性腺指数平均日增长达2%以上,幼虫日平均增长13.85μm,同时,光合细菌可降低  相似文献   

17.
粘土矿物对尖刺拟菱形藻多列型生长和藻毒素产生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于1994年1-7月在加拿大贝德福(Bedford)海洋研究所进行粘土矿物(halloysite)对尖刺拟菱形藻(Psuedonitzschiapungensf.multiseries)生长和藻毒素软骨藻酸(DomoicAcid,下简称DA)生成的影响研究,在Gompertz菌类生长方程的基础上,建立了尖刺拟菱形藻生长速率模型,得到各实验条件下的藻细胞最大生长速率,结果表明,粘土矿物对藻细胞的“遮  相似文献   

18.
大亚湾海域锥状斯氏藻赤潮及其与孢囊的关系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用沉积物捕捉器取样,研究了大亚湾海域2000年6~9月孢囊(Cyst)种群动态,同时 分析了浮游植物种群动态。研究期间(8~9月)该海域发生了一起大规模的锥状斯氏藻赤潮。 赤潮前一个月,锥状斯氏藻孢囊的平均日形成率为2.05× 105cysts/(m2·d),丰度为50.22%, 该时期以有性生殖产生的静止期孢囊为主;在赤潮盛期的8,9月初,孢囊的平均日形成率达到 2.01 ×106cysts/(m2·d),丰度为96.97%,此时期的孢囊多为营养细胞所形成的暂时性孢囊; 赤潮结束后,由于环境条件的恶化,暂时性孢囊的形成达到高峰,平均日形成率为1.24×l07 cysts/( m2·d),丰度为99.53%。结果表明大亚湾丰富的孢囊是潜在的种源(Seed bed),2000年 的夏季、秋李持续高温(>25℃),台风减少及风力减弱等有利锥状斯氏藻的环境条件诱发孢 囊萌发,开始了该种类的赤潮。  相似文献   

19.
青蛤土池育苗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88年在江苏黄海盐场开展了青蛤(Cyclina sinensislGmelin)的土池育苗工作,1992年再次在10.5亩的土池中,育出了0.15~0.6cm的稚贝22405×104粒,折合每亩的出苗量为2074.6×104粒。土池育苗就是模拟海区的自然状况,人为创造条件,满足青蛤繁殖阶段不同环节的生理生态要求,从而达到在土池内自然繁殖育苗的目的。1育苗场址的选择选择育苗场,必须对当地的潮汐、水流、水质、底质、盐度、温度、pH及饵料生物,敌害生物、青蛤繁殖期等进行全面的调查,再结合当地交通、…  相似文献   

20.
魁蚶生产性间断升温育苗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魁蚶间断升温育苗方法,从改善亲贝蓄养条件入后,促使亲贝快速成熟自然产卵,并进行洗卵。在幼虫培育时,加强营养,加大换水,及时筛选不同大小的幼虫分池培养。严格海上中间培养管理,使每立方水体出苗量达31万个,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