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短沟对虾养殖与投饵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跃平  陈然 《海洋通报》1998,17(5):46-50
通过养殖试验对短沟对虾的生长环境物投饵进行了初步探讨。试验结果表明,短沟对虾对养殖池的理化环境要求不高,其抗病能力强,食性杂,适盐范围广,能耐低氧,盐度在6.27-32.49间,溶解氧供于4mg/L,能正常生长、据试验观察,短沟对是生情温各,好夜间活动,潜沁习性明显,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以小群体分散分布,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养殖品种。  相似文献   

2.
斑节对虾全封闭养殖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韦受庆 《海洋通报》1999,18(3):92-96
对6次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全封闭养殖试验进行了介绍。试验表明,在虾病多发区采取全封闭养殖可以有效地避免虾病的发生,使养殖获得成功。文章对杀灭虾池病原菌和敌害生物所用的药物,以及保持虾池水体生态平衡所采取的措施匀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3.
刘克强 《海洋科学》1995,19(6):68-69
全身性细菌感染引起的红腿病,是一种重要的弧菌病,主要影响幼虾和成虾,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比较高,可以造成整池对虾在较短时间内出现大量死亡,是对虾养成期间危害严重的疾病之一。为了防治对虾红腿病,我们在室内进行了药物饵料筛选试验,在筛选的基础上,研制出复合抗菌药物(FTL),在对虾养殖生产中进行了应用试验,获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1材料和方法1.l室内药物筛选试验试验用病虾1991年7月采自青岛黄岛区对虾养殖场,病虾体长约6.5cm,病症表现为游泳足、步足和其它附肢及尾扇变红。病虾取回后放于室内暂养,试验…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对虾工厂化人工育苗的普及,在育苗生产过程中对虾幼体的疾病逐渐增多和日趋严重,我们以长毛对虾无节幼体作为材料,通过单种药物与混合药物不同浓度的试验,观察其幼体的变态速度、变态率、活力等,为对虾人工育苗使用药物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相似文献   

5.
报道了全国首次对虾配合饲料评优试验。试验方法包括取样程序、试验虾的选择、试验编组、控制环境条件、处理死虾和残饵,结果的评定。该方法确保了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相似文献   

6.
新一代喹诺酮药物——6—F—喹啉—3—羧酸(商品名齐复康Ⅱ号)对中国对虾幼体的毒性,蚤状幼体、糠虾幼体、仔虾24hLC_(50)分别为16.3、21.3、45.8(×10~(-6));48hLC_(50)分别为8.1、12.5、30.0(×10~(-6));安全浓度(SC)分别为0.6、1.3、3.8(×10~(-6))。试验表明此药对防治对虾幼体细菌性疾病效果明显。0.5×10~(-6)。每天施药一次,连续三天,育苗池水中细菌总数由30750ind./ml减少到6850ind./ml,其中在TCBS培养基上能生长的细菌由22400ind./ml减少到1090ind./ml。  相似文献   

7.
初期成活率是对虾养殖的第一个关键问题,如果初期虾池环境不良,虾苗会大量死亡。本文探索了优化虾苗投放环境的方法并提出了营养盐的合理指标。研究结果表明,良好的虾苗投放生态环境对于整个养成期十分重要。1材料与方法本试验在河北省唐海县十里海养殖场进行。试验面积13000亩,试验时间是1990~1991年,设对照池3000亩,试验对象为养殖的中国对虾。探索适当的肥水方法、监测浮游生物量、水质、虾苗成活率和旬生长速度等,推定提高初期成活率的虾池环境指标。2结果与讨论1990年春,虾苗入地后一个月生长十分缓慢…  相似文献   

8.
福建海洋研究所于1996年,1997年在福建省龙岩市大池山区进行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淡化养殖试验,并获成功,养殖水体是盐卤水与溪水谳制,养殖池水盐度的调控仍是斑节对虾淡化养殖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9.
中国对虾对Co需要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Co是动物营养必需的微量元素,它是维生素B_(12)的构成成分,还能以辅酶的形式影响酶的活性,参与许多生化反应。畜禽缺Co主要表现为食欲不良、精神萎顿、幼畜生长停滞、成畜消瘦。Co对于鱼类是必需的也已被证实。据Shabalina报道,用虹鳟稚鱼进行试验,平均每尾投以0.5mg的Co,结果试验鱼的生长比对照组快;用2龄鱼低Co饲料喂养的虹鳟,其  相似文献   

10.
中国对虾配合饵料添加维生素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维生素作为一个综合指标加以试验,配备5个不同维生素水平(0,0.27,0.54,1.1,2.1%)的饵料试验组,经较长期的室内饲养试验以考察混合维生素对对虾生长和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随着添加维生素份量的增加,对虾的成活率也增高,增重倍数也提高。这就表明,维生素(在试验范围内)有降低对虾死亡率、促进生长的作用。维生素促进生长的效应最敏感区间是0~0.54%,在此范围内,维生素的少量增加也能明显地提高其生长效果,而维生素在1.1~1.2%范围内,增重曲线就逐渐趋向平坦,表示2.1%的添加量接近维生素的最适添加量。 维生素还有降低饵料系数的作用,在试验范围内,随着维生素的增加,饵料系数也降低,最低可达2.48。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是利用对虾(扇贝)育苗池进行室内常温培育裙带菜苗。试验证明,育苗数量完全可以达到生产上的要求,这样既可充分提高对虾(扇贝)育苗池的利用率,又可解决裙带菜苗源不足的问题,促进裙带菜养殖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虾池梭鱼与对虾混养技术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养殖业的经济效盖不佳,近年来北方地区对虾养殖业出现滑坡局面。为提高经济效益作者近几年来进行了梭鱼、对虾混养试验,其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高密度对虾育苗水质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1 试验条件和方法 1.1 试验条件 1990年对虾育苗池28个,有效水体916 m~2;盐度27~30;1991年育苗池36个,有效水体1206 m~3,露天  相似文献   

14.
蔡心一 《台湾海峡》1991,10(1):63-68
1987年11月至1988年6月在福建佛昙湾两口换水条件好、砂泥底质的深水养虾池进行长毛对虾室外越冬和性腺促熟试验,结果表明:这两口池长毛对虾越冬成活率分别为75%和84%,性腺促熟率分别达到82%和61.3%,每尾亲虾的育苗量分别为3.5万尾和2.5万尾,切除眼柄促熟率的亲虾每尾育苗量也分别达到3.8万尾和2.5万尾,达到了生产的要求。文中还分析了这两口池促熟率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有机污染对中国对虾体内外环境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84,自引:2,他引:84  
于1994-1995年分二批人工配合饵料作为有机污染源,进行有机污染对中国对虾体内外环境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1.经10d,试验池水中的DO含量明显降低,而CODNH3-N,NO2-N等迅速增加,分别是对照的2.5,2.1,11.3倍,H2S含量轻28d后为对照组2.1倍,同时,试验组各菌群的密度也分别比对照组增加2-3个数量级,2.试验且虾的超氧化物歧化酶,酚氧化酶及溶菌酶的活性比对照组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6.
配合饵料质量如何,粘合剂起着重要的作用,粘合剂是增强耐水性的关键物质。粘合剂可分为非营养性和营养性的两大类。一般选用营养性的粘合剂,以求一物二用。本文利用鲜杂鱼打浆作对虾配合饵料粘合剂。其各种参数的比较试验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为此,我们认为鱼浆可作为一种鲜型的粘合剂。 1 材料与方法 选用新鲜或冷冻的小杂鱼、小带鱼,用山东即墨农  相似文献   

17.
王宪君 《海洋科学》1992,16(5):60-64
通过多年生产性试验及测量对虾体长和对虾投饵量的记录,整理出不同体长每万尾对虾投饵量的计算式。  相似文献   

18.
李世栋 《海洋科学》1989,13(3):68-69
对虾养殖近几年发展很快,养殖面积成倍增加,经济效益明显。但也存在着生产发展不平衡、单产高低悬殊、及近几年来生产成本不断提高等问题,经济效益出现下降趋势。为了适应对虾养殖生产发展的需要,以适合我区具有推广意义的对虾精养高产技术,1983年舟山市水产研究所接受了“对虾精养高产试验”任务,对高产技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关于对虾幼体对常用药物,如:士霉素、氯霉素、新诺明、痢特灵和呋喃西林等的耐受能力,以及这些药物对幼体的变态是否有影响,目前国内外报道很少。冷本芝等曾就糠虾幼虫对磺胺脒、痢特灵、高锰酸钾、土霉素和四环素的耐受能力作过介绍。我们在1990年对虾育苗期间进行了中国对虾各期幼体对土霉素、氯霉素、新诺明、痢特灵和呋喃西林的耐受能力,以及这些药物对幼体变态影响的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用ELISA检测中国对虾的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对虾养殖业的发展,对虾疾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尤其对虾病毒性疾病已成为各国学者研究的焦点之一。由于没有有效的抗病毒药物,早期预防就显得更为重要,而这依赖于快速、敏感的诊断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是1972年由Engvall等在酶免疫试验(enzyme immunoassay,EIA)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目前,在病毒等疾病有关的抗原抗体系统的定性或定量测定领域内已被广泛应用。本文通过病毒纯化,免疫新西兰兔,获得多克隆抗血清,并对抗体进行纯化、酶标记,建立了双抗体夹心直接ELISA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