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避雷针在防雷技术上的原理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介绍了避雷针的概况及其使用原理,然后阐述了用滚球法来分别确定避雷针对建筑物的保护范围和雷击点,并说明其应用情况,最后分析了新型避雷针的发展趋势,在综合防雷设计中需要引进内外兼备的防雷技术来共同保护建筑物的安全.  相似文献   

2.
本文依据确定避雷针保护范围的滚球法原理,提出了一种计算避雷针设计高度的方法,用于防雷设计中常见的避雷针高度计算以及防雷检测中避雷针保护范围的现场确定。  相似文献   

3.
张鹃  谭惠冰 《广东气象》2007,29(B12):122-123
通过实例介绍如何运用滚球法合理设置避雷针,并运用TurboC语言编制避雷针保护半径的计算程序,只需把避雷针针高、被保护物高度、滚球半径输入计算程序,就能迅速计算出避雷针在保护高度如平面上的保护半径以及r0、r1的值,根据计算结果,利用AutoCAD绘制出避雷针的保护范围图,从图上便可以精确快速知道被保护物能否达到全保护。  相似文献   

4.
新一代天气雷达站雷电防护设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保障雷达站设备正常运转的重要前提,特别是直接雷击防护方案的设计。本文利用滚球法给出了求解新一代天气雷达站避雷针高度的反推方法,分别计算了一定条件下采用2支、3支、4支避雷针方案所需的避雷针最低高度,并利用三维绘图法测量、验证。结果显示,滚球法计算结果和绘图模拟结果一致,通过对比分析得出,采用3支避雷针对称分布的保护方案为新一代天气雷达站避雷针设计最佳方案,采用3支避雷针的方案,屋顶边缘至天线罩的水平距离需大于3.34m。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建筑物顶避雷针滚球基准面的选取依据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广义的接闪器包括避雷针、避雷线、避雷带、避雷网,该文讨论的接闪器仅指避雷针。安装了避雷针(接闪器)还会不会发生雷击事故?避雷针的效率究竟有多高呢?我们先从避雷针的设计理论滚球法说起。雷雨云中不同部位聚集着不同极性的电荷,当电荷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在云团之中、云团与  相似文献   

7.
根据新规范的防雷等级和滚球法,绘制出不同防雷等级的坐标图。依据不同的坐标图,可确定避雷针的保护范围、避雷针最佳设计高度、被保护物上各类天线架设位置及高大建筑和较长被保护物上多个避雷针的位置、高度。  相似文献   

8.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规定用滚球法确定接闪器的保护范围。以前都是采用传统的作图方法确定避雷针的保护范围,而用滚球法确定接闪器的保护范围,很多人尚不清楚,因此,把此篇介绍给大家。  相似文献   

9.
移动气象雷达车避雷针设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北京市避雷装置安全检测中心对一部移动气象雷达车进行的防雷检测为例,通过滚球法和雷击概率与避雷针高度关系公式,计算了避雷针保护范围,研究了避雷针合理高度和最佳位置的选取方法。根据气象雷达波特点,分析了雷达车避雷针材料的选用要求。从避雷针和避雷网的特点出发探讨了优先选用避雷针的原因。针对雷达车移动特点提出了避雷针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0.
多支不等高避雷针保护范围的计算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高磊 《广东气象》2009,31(2):43-44
根据滚球法的原理,用数学推导的方法,对多支不等高避雷针的保护范围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推导,得出结论:多支不等高避雷针的保护范围是可以计算的,但因计算过程过于繁琐,因此最好用软件编程的方式来进行这项工作。相比一两支避雷针或多支等高避雷针,多支不等高避雷针在提高防雷安全性和降低经济成本方面有较大优势。  相似文献   

11.
通过一工程实例,对屋面避雷针(带)保护范围的计算方法进行探讨。由于对滚球法的基准面选取不同,从而影响到最终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滚球法原理的诠释和一次雷击事故分析,阐述了确定接闪器保护范围时,应按照接闪器高度小于和大于相应滚球半径时分别采用计算和画图方法以及用屋面避雷针和避雷带组合保护屋面设施时,避雷针高度的确定方法,提出高度超过60m的高层建筑防直击雷应采用将屋面避雷带设置为等于或超出屋沿的垂直边缘或避雷短针和避雷带混合组成接闪器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建筑物顶避雷针滚球基准面的选取依据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通过一工程实例,对屋面避雷针(带)保护范围的计算方法进行探讨。由于对滚球法的基准面选取不同,从而影响到最终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5.
直击雷防护相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高磊 《气象科技》2007,35(3):435-438
运用数学推导的方法,对多支不等高避雷针保护范围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用数学方法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路,为编写计算机程序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理论依据。这一问题的解决关键是建立一个数学模型,求解出由3支不等高避雷针的针尖所托起的虚拟的滚球的空间位置。因为针尖的空间位置是已知的,所以可以由几何学的相关知识建立一个三元二次方程组,通过解这个方程组的方法来求解避雷针的保护范围。另外,还对用滚球法的理论来计算避雷带的安装高度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6.
邹德全 《贵州气象》2006,30(6):42-43
滚球法是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中规定使用计算避雷针保护范围的唯一方法。本文从定义、方法入手,讨论了基本算式的应用条件,以免实际工作中造成不必要的重复设计。  相似文献   

17.
从实验和理论分析中阐述了滚球法的原理,并分析计算了在特殊条件下被保护物体在保护范围内的条件以及通用的判定方法,以利于人们在特殊地貌情况下对避雷针保护范围的判定。  相似文献   

18.
多支避雷针保护范围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滚球法计算多支避雷针的保护范围在《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00)附录四中已作了简要介绍,但由于个人的理解不同,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很大的差距。如何正确的理解、掌握《规范》附录提供的方法,是使避雷针对保护物提供有效保护的关键,下面通过实际计算例子,介绍我们常用的计算方法。1双支等高避雷针保护范围的计算双支等高避雷针保护范围的计算是多支避雷针计算的基础,附录四提供的方法可归纳如下:当双支避雷针的高度h≤hr,针间距离D≥2%h(2hr-h)时按单支避雷针方法计算。当D<2%h(2hr-h)时,外侧按单支避雷针方法计算;两针之间的…  相似文献   

19.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用滚球法确定避雷针(线)在hx高度的xx′平面上和在地面上的保护半径,只能按下列计算式确定:rx=[h(2hr-h)]-[hx(2hr-hx)]…(1)r0=[h(2hr-h)](2)………………r1=[hx(2hr-hx)](3)……………式中rx避雷针(线)在hx高度的xx′平面上的保护半径;h避雷针(线)的高度;hr滚球半径,第一类防雷建筑物30m,第二类防雷建筑物45m,第三类防雷建筑物60m;hx被保护物的高度;r0为接闪器在地面上的保护半径。…  相似文献   

20.
针对《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规定中缺乏滚球法保护范围精确计算方法的问题,分别从单支避雷针作用部分及双支避雷针共同作用部分两个方面对双支避雷针保护任意空间点的判定作了深入的分析,得出了相对比较简单的计算方法,从而可以将规范使用的作图判定法改进为数值计算判定法,使结果更加精确。同时用距离比较法和角度比较法两种方法分析了建筑物上任意两接闪器所确定断面上保护范围的判定方法,得出了简便易行的计算方法。这些计算方法可供专业的防雷技术工作者借鉴并推广应用于防雷技术工作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